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可操作化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可操作化策略研究

刘国营

摘要: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一轮复习是否到位、扎实,将直接决定高考成绩的好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效率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带高三的经验,对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操作化策略做了研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方便操作,容易达成目标。在本文中,笔者也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可操作化策略。

关键词: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可操作化策略

一、前“题”——研究“题”“纲”,把握方向

考纲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复习的导向是否正确,对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1.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2.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3.明确考纲中的变化趋势;4.明确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做到这几个明确,才能在复习中紧扣考纲、把握导向、提高效率。

高考真题也给我们指明了高考的思路和方向。研究历年真题,有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高考趋势和命题方向

二、过“成”——成心图、成习惯

1.心理地图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即使是地图不在眼前也可以凭借心理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即地图思维。高考的读图能力要求达到三个层次:(1)手中有图,解问题,(2)手中无图,心中有图,解问题,(3)心中有“变图”,解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地图”是高三地理复习的基础,也是地理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2.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的常见模式是:提供某一区域图和相关资料,通过提取有效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信息,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确定区域开发利用、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向。教师在平时一定要不段强化这方面的思维模式,形成程序,轻车熟路。让学生形成思维习惯。

三、“周”全:——每周七件事

为了巩固一轮复习效果,每周教师和学生要完成以下七件事:1.一周一练:每周要进行一次仿真训练,让学生保持考试的感觉。2.一周一图:很多学生对区域地理不熟悉是因为缺少锻炼,老师安排每周让学生填绘一幅区域地图;在不断的滚动和重复中让学生逐渐掌握世界重要的区域。积少成多,而且不会过多增加学生负担。3.一周一结:每周总结知识点一次,不是光老师总结,印发给学生,而是学生也要在固定的格式上先默想自己一周学习过的内容,列知识树,向里面填写内容,评选出最佳的展览。4.一周一默:每周利用周末或其他时间,把本周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集中默写一次,因为天天默写一是教师负担过重,来不及批改,最后流于形式;二是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倦感。三是每节课有时候知识点不是都要默写。5.一周一批:每周把学生的错题本、笔记本收上来批阅一次。要求:不能重复纪录,不能不纪录;不能只纪录题目,不能只纪录结果;每周笔记交流一次:每周利用晚自习或是其他自习课把笔记本互相交换传阅,写上你的批阅和感受。6.一周一谈:每周要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一次,可以是周末看班,可以是晚自习看班时,可以是其他的自习课等,教师要俘虏学生的心,不能仅靠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课堂不允许讲废话,留在专门的时间。7.一周一思:作为老师,每周都要抽空想一下自己本周有哪些收获,哪些不足,哪些是得意的地方,哪些是失落的地方,争取下周扬长避短,再接再厉。

四、模式——课堂七件事

1.思:每节课前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题目都是教师针对本节复习内容精心设计的,或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或是本节内容的延伸,或是知识的联系,或是社会热点。不一而足。

2.讲:复习课肯定要讲,因为它不是新课,也不是新课程课,不是公开课,而是直接面对高考的,是关乎学生前途的。这个时候要以“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最多的技巧和知识”为主要目的。但是要怎么讲?讲多少?笔者认为不同的复习内容不一样。有的内容需要教师满堂课都讲,比如地方时的产生和计算;有的知识只需要教师设计案例少讲,比如雨林的破坏;有的内容甚至需要老师不讲,比如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有的内容还需要教师旁征博引地讲,比如政治格局。所以不能硬性的说只讲10分钟、20分钟或是30分钟。只要注意讲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启发性的原则不动,提升能力的目标不动,要精讲,串讲,实讲(就事论事,就题论题),空讲(联想,转换,构建体系)。讲出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

3.说: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开口,除了动手还要动口(君子动口也动手)。只有学生说了,才能证明他在思考,在跟着老师的问题思考,老师也可以根据他的“说话”内容进行预设之外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有气氛、有碰撞、有激情、有乐趣、有灵气,不枯燥、不死板、不尴尬、不生气。

4.练:课堂上讲过重点、难点后要练;每学完一节内容后要练;每一部分内容总结后要练。课前要练思考,课堂要练基础;课后要练提高;每周要练,每月还要练。练是简直市转化为能力的契机。“少而精”是练的基本原则,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做练习时应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时间安排适当,独立完成,当然最重要是狠抓落实,且重在掌握解体思路和方法。

5.评:练完后要及时讲评,可以集体讲评,可以单独讲评,可以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要评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要评出学生的缺漏,要评出学生的问题,要评出学生的不足。在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1)有的放矢,突出要解决的问题;(2)分类归纳,对同一类型的错误和问题要归纳整理,使学生明白错误的根源;(3)举一反三,对于错误多的问题,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4)深层反馈,最好的方式是再出一个稍有变化的问题,让学生再动手做一遍;(5)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看到不足,也看到成绩。

6.考:无“考”不成“习”,学习的过程怎么能少了“考”这个环节?考试作为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及时反馈的一种主要途径,是教学成果的评价和检测手段。在教学中,利用整块时间让学生集中做套试题,或利用十几、二十分钟,让学生完成试题的某几个部分,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方法技能等方面,这样的考有利于教师、同学们了解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从而将基础知识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应变能力和运用能力。当然根据经验研究高考考题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编考题,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

7.结:总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境的题就不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五、课堂实施环节

结合这些思路,我们是这样安排学案及课堂教学的:

1.考纲解读:第一节课要带领学生分析、讨论:你的理解是什么?明确目标。比如我们复习《地表性形态的塑造》时,根据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确定以下4点为复习重点:(1)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地壳物质循环。(3)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因为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社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故可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提高的能力。(4)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5)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不利影响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考查学生运用哲学常识中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本单元试题命题突出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另外,命题综合性较强,重点考查本单元相关知识的关联性。

2.课前预习,以学生自己重温课本完成。老师上课时重点内容分析,简单内容请学生自己回答。

3.活动和训练:这是课堂思维的重点,虽然学生课前也做了,但是程度层次不齐,需要重点剖析!我们采取办法一般是请学生分析,其他学生补充。老师再总结。

4.在梳理、重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前面分析的重点内容再强调,甚至再像上新课一样讲一遍。

5.在后面的练习中也突出重点内容,强化训练。我们的训练安排2套,一套是课堂限时训练,一套是课后巩固。题目中有基础知识,也有滚动训练,为此我们在基础复习中,继续加强练习的滚动式训练。在题型设置、题型分值、呈现方式等方面严格按照高考要求;在训练内容上主要是以新旧知识以及不同模块的不同比例组成,一般是以3(旧):7(新)组织考试内容。在讲评方面,我们利用我校的机器阅卷的便利,加强了对选择题的分析力度,及时地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每道题进行有针对性分析;对主观题我们采取“示范比较分析方法”,把那些得分高的与得分较低的试卷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自主叙述、讨论主观题得失原因,寻找适合我们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通过这种措施,表面看可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促使学生能在知新的同时不忘了温故,知识的记忆更巩固,更成体系,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盲区,实际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养成了学生科学的复习习惯与方法。

6.学案的使用:坚持至少在上课前一天将学案发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教师坚持在课前认真的批阅学案中的课前预习的相关部分;教师要求学生要将学案整理好、粘贴好,同时及时订正错误,将课堂中教师讲的重难点和补充点记录清楚,另外还提醒学生学案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利用学案进一步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一轮复习目标

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掌握方法,融汇贯通;胸中有文,诉诸笔端。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213371

标签:;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可操作化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