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酚化合物论文-何源峰,王成章,陆榕

漆酚化合物论文-何源峰,王成章,陆榕

导读:本文包含了漆酚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毛坝漆,漆酚,HPLC-MS,结构分析

漆酚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何源峰,王成章,陆榕[1](2012)在《HPLC-MS法表征坝漆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中低压柱分离毛坝漆酚类化合物,漆酚质量分数90%以上。应用HPLC、HPLC-MS、MS分析表征毛坝漆漆酚化学结构,HPLC以甲醇-水体积比9:1为流动相,总流速1 mL/min,UV 210 nm能够分离18个酚类化合物,HPLC-MS表征13个酚类化合物,主要为C15不饱和叁烯漆酚和C17不同饱和度的漆酚。漆酚的中低压柱分离及HPLC跟踪为漆酚提供了快速分离方法。(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2年06期)

晁菲,邵杨,魏朔南[2](2011)在《RP-HPLC-MS分析漆叶中漆酚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漆叶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其中的漆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0个峰,经质谱分析并结合文献,鉴定其中9个峰为C15或C17的饱和、单烯、二烯、及叁烯漆酚类物质。首次对漆叶中漆酚类化合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离和定性分析,为漆叶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11年01期)

李林,魏朔南,胡正海[3](2010)在《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的HPLC-ESI-MS~n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法(HPLC-ESI-MSn)对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9种漆酚类化合物。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可有效、快速分离鉴定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提供化合物结构信息。(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李林,魏朔南[4](2008)在《生漆漆酚类化合物的HPLC-ESI-MS~n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有效控制生漆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结果液相色谱共分离出11个组分,经离子阱质谱分析确定9个漆酚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分析鉴别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8年12期)

刘灿培,高佳辉,林金火,胡炳环[5](2004)在《漆酚-铁化合物对有机硅聚合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由漆酚与Fe3 + 反应生成漆酚铁化合物 (UFe) ,再与有机硅聚合物(SP)反应制备漆酚铁改性有机硅聚合物 (UFeSP)及其漆膜的光泽、附着力、硬度、柔韧性等性能 ,并研究了它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其光泽的变化 ,当摩尔比 (U /FeCl3 )为 8∶1 ,固份质量分数 (UFe/SP)为 2 4 %时 ,所制得的漆酚铁改性有机硅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均较好 ,制得了抗紫外线的漆酚铁改性有机硅聚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漆》期刊2004年02期)

周光龙[6](2004)在《漆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漆酚类化合物主要有 1 5一碳邻苯二酚结构漆酚、虫漆酚、锡蔡酚、单元酚结构漆酚 (腰果酚、银杏酚、新漆酚 )、强心酚 (腰果二酚、银杏二酚 )等类型。本文主要介绍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性质、来源、生物学功能 ,并对漆酚类化合物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漆》期刊2004年02期)

梁涵瑶,邬素琴,游江,黄戴福,黄照庚[7](1993)在《中国生漆饱和漆酚冠醚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用~1H-NMR法研究了中国生漆饱和漆酚冠醚化合物的结构与碱金属离子选择电极性能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饱和漆酚冠醚化合物实现全关环时才与碱金属离子有高的络合容量,且反式构型化合物的络合容量比顺式构型化合物大得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成昌梅,杨颂惠,石正金,胡卫东,曾凡[8](1989)在《冠醚化合物的合成——ⅩⅢ.饱和漆酚冠醚的合成及其PVC膜铊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两个酰胺型饱和漆酚双冠酰(Ⅰ、Ⅱ),饱和漆酚30-冠-10(Ⅲ)和二硝基饱和漆酚30-冠-10(Ⅳ),冠酰Ⅳ为新化合物。以这四种冠醚研制PVC膜铊离子选择电极,具检测下限,线性范围,选择性等性能都比较好。其中以Ⅳ制作的铊电极,检测下限可达6.31×10~(-7)mol硝酸铊,对钾离子的选择系数优于其它冠醚电极。(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9年04期)

邱峰,裘鉴卿,袁汉珍,钱保功[9](1989)在《漆酚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的NM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证漆酚二聚体的主要组分的聚合点是否形成烷基芳醚,本文合成了新的模型化合物CH_2CH_2CHCH_3,并进行了2D-NMR和质谱研究,完全确定了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和谱线归属,从而确定了漆酚二聚体的主要组分聚合点有与此化合物相同的结构单元,为进一步直接研究并确定漆酚二聚体组分结构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1989年03期)

束家有[10](1985)在《冠醚化合物的结构与催化作用——饱和漆酚冠醚在PTC应中的行为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冠醚化合物是一类有效的相转移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催化作用。它不但可催化液—液相转移反应,而且可以催化固—液相转移反应。后一催化作用是鎓盐类催化剂所不具备的。到目前为止,关于冠醚在相转移反应中的应用,冠醚催化相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和报导很多。这些报导都说明冠醚化合物的结构因素对催化作用的影响是很大的。(本文来源于《武汉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85年02期)

漆酚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漆叶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其中的漆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0个峰,经质谱分析并结合文献,鉴定其中9个峰为C15或C17的饱和、单烯、二烯、及叁烯漆酚类物质。首次对漆叶中漆酚类化合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离和定性分析,为漆叶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漆酚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何源峰,王成章,陆榕.HPLC-MS法表征坝漆酚类化合物的结构[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2

[2].晁菲,邵杨,魏朔南.RP-HPLC-MS分析漆叶中漆酚类化合物[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

[3].李林,魏朔南,胡正海.生漆中漆酚类化合物的HPLC-ESI-MS~n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李林,魏朔南.生漆漆酚类化合物的HPLC-ESI-MS~n分析[J].中草药.2008

[5].刘灿培,高佳辉,林金火,胡炳环.漆酚-铁化合物对有机硅聚合物性能的影响[J].中国生漆.2004

[6].周光龙.漆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展望[J].中国生漆.2004

[7].梁涵瑶,邬素琴,游江,黄戴福,黄照庚.中国生漆饱和漆酚冠醚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3

[8].成昌梅,杨颂惠,石正金,胡卫东,曾凡.冠醚化合物的合成——ⅩⅢ.饱和漆酚冠醚的合成及其PVC膜铊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9].邱峰,裘鉴卿,袁汉珍,钱保功.漆酚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1989

[10].束家有.冠醚化合物的结构与催化作用——饱和漆酚冠醚在PTC应中的行为和应用[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5

标签:;  ;  ;  ;  

漆酚化合物论文-何源峰,王成章,陆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