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遗址,性质,美利坚合众国,二期,洛杉矶,舞蹈。
文化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闫付海[1](2018)在《新砦二期文化性质新论(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四、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的过渡情况前文介绍了与新砦二期遗存密切相关的六处重要遗址,这里我们来看一下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情况。关于中原地区从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过渡情况,赵春青先生的叁种演变模式观点[1]、许宏先生的"文化岛屿群"观点[2]、张海先生的"新砦现象"观点[3],大体上是一致的,是对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考古学文化的客观情况的基本认(本文来源于《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2018年14期)
闫付海[2](2018)在《新砦二期文化性质新论(上)》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砦遗址第二期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命名。该类遗存,最初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5年在临汝(今汝州市)煤山遗址中首先发现,认为它晚于煤山二期而稍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1]。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在河南密县(今新密市)新砦遗址发现这类遗存,介于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发掘者将其命名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认为"新砦期文化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本文来源于《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2018年12期)
朱雪菲[3](2018)在《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第叁期遗存文化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山集遗址第叁期遗存与跨湖桥义化存在相似性。重新梳理跨湖桥、下孙两个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将跨湖桥文化重新分为叁期,为顺山集遗址第叁期遗存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相对年代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分析顺山集遗址第叁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可提出"顺山集叁期类型"的命名,并对其性质和成因加以分析。(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8年04期)
董文斌[4](2017)在《松嫩平原晚商时期遗存文化性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松嫩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古文化。考古发现表明,松嫩平原在青铜时代已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之一。通过白金宝、小拉哈及汉书等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及整理研究,基本确立了本区域的文化发展序列,关于晚商时期遗存的命名及性质等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本文拟就晚商时期遗存的性质进行简要探讨,以求教于方家。(本文来源于《海岱考古》期刊2017年00期)
李昱,俞航芳[5](2017)在《江西书院与江南园林的文化性质与审美意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书院与江南园林都是中国着名的文化建筑景观,都承载着中国传统知识阶层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态度,各自兼具浓厚的审美意蕴。前者,主要起着治学讲学的作用,其中对经典文化的传承是核心内容;后者,文人雅集、习艺休憩的作用则更为偏重。江西书院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价值观深刻影响到它的建筑样式,江南园林建筑则更多回归到个人,具有逆向反思的价值意味,但两者都符合传统中国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理念。文人通过不同的路径,对书院与园林景观作出自我的文化选择,借助外部的建筑,表达了各自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诉求,构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入世"与"出世"互补的现实生活图景,并且两类建筑景观都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外延的物质载体。(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7期)
李溧娜[6](2017)在《从戏曲舞蹈的文化性质联想到古典芭蕾的程式礼仪》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舞蹈经过西周的雅乐,汉朝百戏及大气磅礴古朴的乐舞,到魏晋的纯舞,发展到盛唐的部伎诸乐、刚柔诸舞的辉煌高峰,又经宋元的队舞大曲发展进入到舞蹈的另一种发展阶段——明清的戏曲舞蹈。她借助新的艺术式样戏曲而存在、发展,表达细腻具体的情绪情感,塑造着一个个人物,演绎者一段段故事,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又极富有韵律感和动态美。作为中国古代宫廷舞蹈的一部分,她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而在差不多同时期的欧洲,西方的宫廷古典舞蹈——芭蕾也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和戏曲具有某些相似的文化性质,袁禾老师的《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将戏曲舞蹈的文化性质归结为宫廷舞蹈的严格程式、民间舞蹈的风格式样、文人艺术的意趣旨归及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而通过这些去思考古典芭蕾,依然发现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碰撞过的两个舞种,其文化性质也有许多共通之处。(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7年13期)
李道新,孙航[7](2017)在《谈黑山头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11月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在"叁普"中发现了黑山头大型古代文化遗址,在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六个遗址地点。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和省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对黑山头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进行研究,这是一处包括了五种文化类型,延续时间长达两千余年的聚落址。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之源与红山文化之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是一处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大型遗址群。(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达吾力江·葉爾哈力克[8](2016)在《哈萨克草原青铜时代文化——比加泽—丹迪拜文化:兼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敦乔鲁墓葬的文化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比加泽—丹迪拜文化是分布于哈萨克草原的青铜时代晚期文化。一般认为该文化在当地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影响到后来兴起的塔斯莫拉文化(Tasmola Culture)和塞克文化(Saka Culture)。石板围建的墓葬结构、分区设计的建筑遗址均是该文化主要特徵。近几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敦乔鲁遗址和墓葬的调查发掘,进一步补充了新疆境内石围墓的考古材料。其中,阿敦乔鲁墓葬多为方形,在地表可见石板围墙,其建筑遗址具有双层围墙、内部分区的特点。在对阿敦乔鲁遗迹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其遗址和墓葬可分两类:一类属于安德罗诺沃晚期文化,另一类属于中部草原的比加泽—丹迪拜文化。(本文来源于《欧亚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郑弘[9](2016)在《谈舞蹈的文化性质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的种类"是个大概念,接近于"类型",它涵盖了舞蹈在构成方式上的各种因素;"舞种"是个小概念,更多地指向舞蹈的风格、文化属性和运动形态。(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14期)
吴碧宇,史湘琳,华静[10](2016)在《美国地名的语言文化性质和文化气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地名是美国文化史上的"活化石",承载了印第安文化、欧洲殖民文化、移民文化和美国本土文化等多元文化现象。纵观诸研究,皆以访寻美国地名的文化根源为主,对地名语言所表征的文化性质和文化气质少有关注。一、美国地名的语言文化性质美国地名镶嵌了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痕迹,叙述着欧洲殖民和移民的文化史,更绘制了美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历程。这种包容他者文化的现象是美国"和而不同"多元文化的写照。如此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6年05期)
文化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新砦遗址第二期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命名。该类遗存,最初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5年在临汝(今汝州市)煤山遗址中首先发现,认为它晚于煤山二期而稍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1]。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在河南密县(今新密市)新砦遗址发现这类遗存,介于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发掘者将其命名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认为"新砦期文化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闫付海.新砦二期文化性质新论(下)[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
[2].闫付海.新砦二期文化性质新论(上)[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
[3].朱雪菲.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第叁期遗存文化性质分析[J].考古.2018
[4].董文斌.松嫩平原晚商时期遗存文化性质探析[J].海岱考古.2017
[5].李昱,俞航芳.江西书院与江南园林的文化性质与审美意蕴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7
[6].李溧娜.从戏曲舞蹈的文化性质联想到古典芭蕾的程式礼仪[J].大众文艺.2017
[7].李道新,孙航.谈黑山头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达吾力江·葉爾哈力克.哈萨克草原青铜时代文化——比加泽—丹迪拜文化:兼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敦乔鲁墓葬的文化性质[J].欧亚学刊.2016
[9].郑弘.谈舞蹈的文化性质类型[J].戏剧之家.2016
[10].吴碧宇,史湘琳,华静.美国地名的语言文化性质和文化气质[J].中国地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