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制造隔振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隔振,仿生学,平台,主动,神经网络,系统,啄木鸟。
微制造隔振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利,王建平[1](2008)在《基于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的微制造试验平台隔振系统的混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制造平台振动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神经网络与PID算法的结合,弥补了微制造系统动态性能差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08年02期)
韩亚利,王建平[2](2008)在《基于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的微制造试验平台隔振系统的混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制造平台振动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神经网络与PID算法的结合,弥补了微制造系统动态性能差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08年01期)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3](2007)在《微制造隔振平台振动的模糊广义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以空气弹簧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6自由度隔振系统及其结构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与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应用于微制造平台的振动控制中,实现广义预测控制与模糊控制的优势互补。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微制造平台模糊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时域性能,可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内将由干扰所引起的微制造平台的振动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减少80%左右,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王建平,杨辅强[4](2007)在《微制造隔振试验平台定位系统的轨迹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运动部件加减速过程中对整个平台的冲击,在进行运动轨迹规划时,采用了S形曲线对定位系统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平滑处理,有效地降低了运动部件对系统的冲击,有利于系统的减振。(本文来源于《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期刊2007年04期)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5](2006)在《微制造平台隔振系统仿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啄木鸟头部独特生物构造及其隔振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仿生学原理,采用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以空气弹簧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六自由度仿生隔振系统及其结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6年21期)
邓习树,吴运新,李建平[6](2006)在《微制造隔振平台的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微制造混合隔振平台的仿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混合隔振方法降低了平台的振动加速度,提高了隔振平台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同时也说明,运用ADAMS和MATLAB的联合仿真方法无需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及推导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复杂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6年09期)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7](2003)在《微制造平台混合隔振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以空气弹簧作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研究了在其主动隔振致动器的叁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主动控制力与被动隔振器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中,当主动隔振致动器仅作用于隔振对象时的隔振性能最好,当主动隔振致动器安装于隔振对象与中间质量之间时的隔振性能次之,而当主动隔振致动器安装于中间质量与基础之间时的隔振性能最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陈伟[8](2003)在《微制造平台隔振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密装置仿生隔振系统理论及基础技术研究”(No.50075078),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SMR模型的功率传递特性、微制造隔振平台控制理论和主动振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微机电系统研究的涉及微机械学、微电子学、微光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的边缘学科,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微机电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毫米级、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光、机、电器件组成的。因此,对于这些微机电系统器件的制造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制造、测量这些微小器件时,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精密的操作平台,包括深入研究并解决微制造平台隔振控制理论和基础技术。 本论文在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方面的论文,基于SMR模型的功率流传递分析方法,对微制造隔振平台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降低微制造平台的设计复杂度,且保证微制造平台的较好的隔振性能。同时,研究表明:主、被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比只有主动控制或者只有被动控制的控制系统要好。 综合了SMR模型的的功率流传递特性研究和啄木鸟头部的隔振机理和生理结构的研究,再结合仿生学的原理设计了微制造隔振平台。作者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及动力学方程。 作者利用MATLAB对隔振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比较了无隔振控制、被动隔振控制和主动隔振控制方法之间的差别。实验研究表明主动隔振控制在低频阶段相对其他方法有明显的效果,与本文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7-01)
陈亚良[9](2003)在《微制造隔振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密装置仿生隔振系统理论及基础技术研究”(No.50075078),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微制造隔振平台控制理论和主动振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首先阐述了微制造隔振平台主动振动控制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主动控制理论和致动器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及评述,指出了微制造隔振平台控制理论和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介绍了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对微制造隔振平台结构和致动器安装方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啄木鸟头部独特生物构造和隔振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仿生学原理设计了微制造隔振平台结构;然后,对主动隔振致动器的安装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验证。 第叁章分析了微机数字PID控制算法,对位置型、增量型PID算法程序设计作了重点研究。结合微制造隔振平台隔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提出了闭环二维F-PID主动控制系统,并采用Matlab软件对被动隔振、PID主动隔振和F-PID主动隔振分别进行了仿真,经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第四章结合面向对象技术,对隔振平台的主动振动控制系统软件进行了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整体框架的实现方法、PID控制模块的流程图和输出数据项的流程图。并在Windows 98操作系统下采用Visual C++6.0开发了微制造隔振平台主动振动控制软件PidAVC V1.0。 第五章进行了微制造隔振平台的被动隔振和PID主动隔振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第六章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1-01)
梅德庆,陈子辰[10](2001)在《微制造平台的精密隔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微制造平台的精密隔振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结构 ,通过对具有良好隔振性能的啄木鸟头部独特生物构造和隔振机理的研究 ,利用仿生学原理建立了微制造平台的精密隔振系统的整体结构模型 ,采用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相结合技术。为了消除线圈发热引起的热变形因素的影响 ,专门设计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恒温冷却系统。针对微制造平台所处激励环境的复杂性和系统内部存在的非线性 ,采用了带有两个修正因子二维模糊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最终 ,建立一套可实现微制造的精密隔振系统。(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01年06期)
微制造隔振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制造平台振动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神经网络与PID算法的结合,弥补了微制造系统动态性能差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制造隔振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韩亚利,王建平.基于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的微制造试验平台隔振系统的混合控制[J].新技术新工艺.2008
[2].韩亚利,王建平.基于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的微制造试验平台隔振系统的混合控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
[3].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微制造隔振平台振动的模糊广义预测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7
[4].王建平,杨辅强.微制造隔振试验平台定位系统的轨迹规划[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7
[5].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微制造平台隔振系统仿生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6
[6].邓习树,吴运新,李建平.微制造隔振平台的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
[7].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微制造平台混合隔振的动力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
[8].陈伟.微制造平台隔振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
[9].陈亚良.微制造隔振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3
[10].梅德庆,陈子辰.微制造平台的精密隔振系统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