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麻痹性贝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贝类,高效,亚历山大,贻贝,毒素,液相,色谱。
麻痹性贝毒论文文献综述
蒋志伟,周鑫,张晓玲,杨桥[1](2019)在《产麻痹性贝毒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sxtA基因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潮引发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全球性生态灾害及重大环境问题,但PSP来源仍悬而未决,而藻菌关系是揭示PSP产生机制的关键。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析了产PSP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生菌群的多样性信息;分离获得可培养共生菌株并构建其16S rRNA基因进化树;对筛选产毒新种Z1-D PSP合成基因sxtA1进行了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mtk4共生菌群包括85个OTU,包括6门、14纲、28目、45科及64属。其中未鉴定属比例高达59%,表明其蕴含发现海洋特殊生境功能未知微生物新种属的巨大潜力。将Z1-D鉴定为Sulfitobacter属新种。其基因组中orf01498片段与sxtA1高度同源,与水华束丝藻、拟柱胞藻属等蓝藻sxtA1基因聚类,可能存在基因的共进化。其sxtA1同源基因片段编码蛋白的叁级结构符合甲基转移酶结构特征。甲藻共生菌基因组小、易培养、遗传操作简单。本研究的发现,将可为通过产毒菌株发酵工程及基因工程改造来规模制备PSP毒素,进而拓展其药用等实际应用奠定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张秋美,陈思,张小军,严忠雍,胡杨杨[2](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沿海贝类产品中的麻痹性贝毒》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种同时检测13种麻痹性贝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沿海7省的贝类产品进行分析。目标物采用1%乙酸水溶液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氨基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4~14μg/kg,回收率为60~10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6%和5~17%(n=3)。所检6种99批次的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毒在贻贝、泥蚶、毛蚶、扇贝中检出率分别达38.89%、23.53%、23.08%、16.67%,其毒力水平在66.9~1635.5μg STXeq/kg之间。(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9年01期)
黄宗锈,林云,钟礼云,林健[3](2019)在《应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致突变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TA97、TA98、TAl00、TAl02测试菌株,在-S9和+S9条件下分别对0.0029~1.83μg STX/皿剂量范围内的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结果在2种不同的条件下,各剂量水平的4种测试菌株都能正常生长;所有剂量的回变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1倍及以上的显着增加,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贻贝中麻痹性贝毒未见致突变性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唐莹莹,乔玉宝,蒋志伟,张静,张若男[4](2018)在《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HABs)是全球性的严重海洋生态灾害及重大环境热点问题,其产生的赤潮毒素经食物链传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是已知贝类毒素中分布最广、毒性最强、对人类威胁最严重的贝毒,但PSP来源问题仍悬而未决。藻菌相互作用关系是揭示PSP产生机制的关键,为揭示产PSP典型赤潮甲藻——东海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LZ1706)的共附生菌群多样性信息,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LZ1706的共附生菌群种类及相对丰度,同时对其可培养共附生菌株进行了选择性分离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LZ1706)共附生菌群包括6门,10纲,19目,25科及34属。其中优势门4个,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3. 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7. 5%)、蓝藻门(Cyanobacteria,16. 8%)及螺旋菌门(Spirochaetae,1. 5%);优势属5个,包括Cryomorphaceae科未知属(22. 9%)、Cyanobacteria纲未知属(16. 8%)、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未知属(7. 9%)、糖螺菌属(Saccharospirillum,14. 7%)及Maricaulis属(5. 6%),其未知属种群比例高达50. 6%。分离获得的12株可培养菌株中LZ-27及LZ-7分别为Ponticoccus属与Pseudooceanicola属潜在的新种。(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8年06期)
钟隆洁,万梓健,苏凯麒,潘宇祥,黎洪波[5](2017)在《基于智能手机的麻痹性贝毒现场快速检测试纸条分析仪》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房蛤毒素(STX)是常见的麻痹性贝毒(PSP),通过食物链积累在贝类食品中,人类若食用这种有毒的贝类会影响健康,甚至中毒。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检测这种麻痹性贝毒以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基于竞争性免疫原理的试纸条可以和石房蛤毒素产生特异性显色反应,采用研发的新型手持式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毒素分析仪采用智能手机作为光探测器,配合3D打印配件,再通过智能手机上研发的用于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可对显色后的试纸条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所测毒素的浓度。这种方法简单、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目前,本仪器可测得的STX的检出限:5.2 ng/m L,检测范围:5.2 ng/m L~100 ng/m L。实验表明,本文研制的基于智能手机系统和免疫分析的手持式试纸条分析仪有望成为对麻痹性贝毒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的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陈冠华[6](2017)在《大连海域养殖长牡蛎体内麻痹性贝毒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牡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大连海域养殖并销售的长牡蛎进行了逐月收集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分别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毒的测定。结果显示,全年不同月份的麻痹性贝毒含量均在安全食用范围内,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80μg-STXeq,对昆明系小白鼠而言,相当于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约400MU。小白鼠法仅在4、5月份检测出毒性值,高效液相色谱法全年均有检出,毒素含量范围0.14~52.69ug-STXeq/100g。(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7年09期)
刘巧红,苑丽东,田晓清,马丽艳,周宏农[7](2016)在《产麻痹性贝毒塔玛亚历山大藻共培养菌群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毒赤潮藻与其共生菌的互作关系是揭示麻痹性贝毒(PSP)产生机制的关键,而其共培养菌群的分离及其多样性解析是开展此研究的必要前提。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是典型产PSP赤潮原因甲藻,为揭示其共培养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信息,本文通过免培养海洋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东海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共培养菌群的种类、丰度及多样性信息。结果表明,其共培养菌群共有87个种与已有数据库匹配,此外尚有5%的未知种。其包含57个属,其中优势菌属5个,分别为Rhodobacteraceae、Marinobacter、Methylophaga、Nitratireductor及Phycisphaera。研究表明东海产PSP塔玛亚历山大藻(at3#)含有物种丰富的共培养菌群,且具有发掘海洋特殊生境微生物新种属的良好潜力。(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6年06期)
赵鹏,覃仙玲,胡科华,李政菊,姜宁[8](2016)在《广西北部湾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9—11月对广西北部湾市售双壳经济贝类进行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麻痹性贝毒(PSP)毒素含量及毒素组成,评价其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采集于北海、东兴、防城港、涠洲岛4个市场的16种市售贝类中均检出麻痹性贝毒,毒素含量为0.24—290.10μg STXeq·100 g?1,检出率100%。毒素成分包括GTX类、STX类和C类。其中,dc GTX2、C2、GTX4叁者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3%、52%、42%。涠洲岛采集的波纹巴非蛤与防城港采集的紫贻贝PSP含量高于联合国规定的麻痹性毒素警戒标准,分别是警戒标准的3.6倍和1.02倍,样品总超标率达6.06%。贝类消化腺和贝肉均检出PSP,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建议食用贝类时,去除腺体以降低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风险。总的来说,广西北部湾PSP染毒情况不容乐观,亟需加强监控。(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许道艳,刘磊,于姬,刘仁沿,梁玉波[9](2014)在《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排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4月中旬在大连大窑湾海域采集了750只含麻痹性贝毒的紫贻贝吊养于大连棋盘磨附近海域,使其体内麻痹性贝毒在天然海域内自净。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紫贻贝软体部中麻痹性贝毒以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1/C2和膝沟藻类毒素GTX2/3为主,其中后者占总毒素的65.08%,且降解速度较快;消化腺中毒素成分复杂,毒素含量高,是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的主要富集器官,在排出过程中毒素含量变化复杂;紫贻贝闭壳肌中毒素成分以新石房蛤毒素neo-STX为主,占总毒素含量的96.59%,其在试验过程中并没有明显降低趋势,反而波动上升,实验结束时其含量增加了34.75μgSTXeq/100 g;在性腺、鳃、外套膜中没有检测到任何形式的麻痹性贝毒成分。(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邱江兵[10](2014)在《双壳贝类对麻痹性贝毒的代谢转化及其生理生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害赤潮在全球近岸海域频繁暴发,其中有毒赤潮发生的频次和规模呈明显的上升态势。藻毒素作为一种新型微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传递至贝类体内后经生物转化生成成分更复杂的贝毒素,潜在威胁近海贝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ShellfishToxins,PST)是一类毒性强、分布广、衍生物多的贝毒素,曾多次引发人中毒及死亡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PST毒素是贝类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必检项目之一。近年研究发现,PST产毒甲藻赤潮污染的贝类体内含有一类新型化合物(如M1-4),它们是PST毒素C11位羟基或二羟基衍生物,具有相对低的毒性,被认为是贝类解毒过程的代谢中间体或终产物。该类新型代谢物的发现,为阐释贝类体内PST毒素的代谢轮廓提供了新靶标,为开展毒素“代谢组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论文以这些新型代谢物为靶标,选择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紫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这两种重要的经济贝类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贝类滤食产毒甲藻过程,监测PST毒素组分的变化和贝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并结合PST毒素与贝类消化腺组织的混合培养实验,探讨PST毒素在贝类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工作将为贝类麻痹性贝毒快速脱毒技术和解毒剂的研发,积累原始数据资料和理论基础,对于保障贝类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紫贻贝滤食产毒藻ATHK的毒素累积和排出实验结果表明:紫贻贝滤食产毒甲藻1d后即在其消化腺组织中检测到M1和M5,并在后面的毒素累积过程中检测到M3、M4、M7等代谢物,首次证实了紫贻贝滤食产毒甲藻的过程中能代谢转化产生M类新型代谢物,并推测紫贻贝能够快速排出这些代谢物以提高脱毒效率。同时,紫贻贝累积的PST毒素组分发生了β型向α型异构体的转化(如C2→C1、C4→C3)和N1位羟基的还原反应(如GTX6→GTX5),但未发生脱N-磺酰氨甲酰基的转化,并推测N1位羟基类毒素可能更易于被紫贻贝排出。麻痹性贝毒与贝类消化腺组织混合物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和紫贻贝消化腺组织与PST标准毒素、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提取溶液的混合培养实验中,均未发生明显的毒素转化,未检出M类新型代谢物。紫贻贝与虾夷扇贝相比而言,紫贻贝的消化腺组织对PST毒素的转化具有略强的催化能力。向贝类消化腺组织中添加谷胱甘肽还原酶能促进N-磺酰氨甲酰基毒素α型向β型异构体的转化(C1→C2);紫贻贝与虾夷扇贝相比而言,向紫贻贝消化腺组织中添加谷胱甘肽还原酶能明显促进氨甲酰基毒素α型向β型异构体的转化(GTX1→GTX4、GTX2→GTX3)。虾夷扇贝和紫贻贝滤食低密度(600cells/mL左右)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ATHK)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贝类滤食PST产毒藻后,肌肉和消化腺组织中均产生活性氧(ROS),且肌肉组织中ROS浓度明显高于消化腺组织;而脂质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主要出现在贝类消化腺组织中。虾夷扇贝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未被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受到轻微抑制后被激活,而主要依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用于清除机体内产生的ROS。紫贻贝组织中的SOD、CAT先后被激活,用于清除ROS,而GSH-Px、GR和GSTs等酶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较低密度的PST产毒藻环境中,虾夷扇贝和紫贻贝的抗氧化酶系统在清除藻毒素引起的氧化损伤过程中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6-04)
麻痹性贝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一种同时检测13种麻痹性贝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沿海7省的贝类产品进行分析。目标物采用1%乙酸水溶液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氨基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4~14μg/kg,回收率为60~10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6%和5~17%(n=3)。所检6种99批次的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毒在贻贝、泥蚶、毛蚶、扇贝中检出率分别达38.89%、23.53%、23.08%、16.67%,其毒力水平在66.9~1635.5μg STXeq/kg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痹性贝毒论文参考文献
[1].蒋志伟,周鑫,张晓玲,杨桥.产麻痹性贝毒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sxtA基因进化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2].张秋美,陈思,张小军,严忠雍,胡杨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沿海贝类产品中的麻痹性贝毒[J].分析仪器.2019
[3].黄宗锈,林云,钟礼云,林健.应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致突变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9
[4].唐莹莹,乔玉宝,蒋志伟,张静,张若男.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J].海洋渔业.2018
[5].钟隆洁,万梓健,苏凯麒,潘宇祥,黎洪波.基于智能手机的麻痹性贝毒现场快速检测试纸条分析仪[J].传感技术学报.2017
[6].陈冠华.大连海域养殖长牡蛎体内麻痹性贝毒特征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7
[7].刘巧红,苑丽东,田晓清,马丽艳,周宏农.产麻痹性贝毒塔玛亚历山大藻共培养菌群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海洋渔业.2016
[8].赵鹏,覃仙玲,胡科华,李政菊,姜宁.广西北部湾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J].生态科学.2016
[9].许道艳,刘磊,于姬,刘仁沿,梁玉波.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排出[J].海洋环境科学.2014
[10].邱江兵.双壳贝类对麻痹性贝毒的代谢转化及其生理生化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