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皂角论文_谭毅,唐书泽,詹磊,宋珂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皂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皂角,儿茶素,多酚,毛细管,正交,腊肠,色谱。

水皂角论文文献综述

谭毅,唐书泽,詹磊,宋珂珂[1](2008)在《水皂角提取物对广式腊肠酸价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水皂角提取物、儿茶素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广式腊肠中,成熟后采用真空包装,在32℃温度下贮藏35d。观察贮藏期广式腊肠酸价、过氧化物值、TBA值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了水皂角、儿茶素的腊肠其过氧化物值和TBA值与对照比较明显降低,添加0.08%水皂角提取物的腊肠其酸价较对照组低,表明水皂角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酸价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8年09期)

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施兆鹏[2](2005)在《水皂角植物资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水皂角植物的生物特征、民间应用、现代植物化学、现代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利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5年01期)

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田娜,陆英[3](2004)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水皂角等中药提取物有机氯农药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水皂角等中药提取物中六六六及滴滴涕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改进了的微量化学法进行提取,浓硫酸净化,以不分流方式进样,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样品,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5 mL·min-1,尾吹速度为40 mL·min-1,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柱初始温度为100℃,以20℃·min-1升至160℃后,保持2 min,以10℃·min-1升至250℃,保持6 min。结果:最小检测量为1.4×10-14-1.2×10-12g,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3.2%-101.6%;被测样品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4年04期)

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田娜[4](2004)在《水皂角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以提取物中水皂角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影响水皂角多酚提取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皂角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浸提温度 >乙醇浓度 >固液比 >浸提时间。确定了水皂角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 70 % ,浸提温度 70℃ ,浸提时间 5h ,固液比 1∶10。(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4年03期)

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田娜[5](2004)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水皂角多酚》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对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确定了水皂角多酚分离富集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S-8大孔树脂表现出最好的吸附性能与良好的解吸效果。确定的最佳吸附条件为A3B2C3,即上柱速度为2.5BV/h,料液浓度为4mg/ml,料液pH值为6.5,最佳洗脱条件为A2B3C2D1,即乙醇浓度为75%,洗脱流速为2BV/h,洗脱液pH值为8,洗脱体积为3.5BV。(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4年03期)

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6](2003)在《提高水皂角多酚提取物风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水皂角提取物的烘焙工艺,确定了烘焙温度、烘焙时间、烘焙次数。结果表明,在110℃烘焙2次,每次1h可明显提高水皂角的风味,而不影响其生理活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03年10期)

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7](2003)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皂角总多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水皂角提取物中总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表儿茶素为指标,测定波长在760nm。结果对照品的量在0.032~0.146mg范围内,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回归方程为Y=0.50651X-0.00582,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02%(n=5)。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03年06期)

刘硕谦[8](2003)在《水皂角活性多酚提取、纯化与检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紫外线等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水皂角又名山茶叶、山扁豆,民间应用历史悠久,主要用于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散瘀化积,治疗湿热黄疸、暑热吐泻、水肿、目花、夜盲、偏头痛、劳伤积瘀、小儿疳积、脚气等疾病。现代药理以及植物化学研究证明,水皂角多酚是新发现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它除了具有其它植物多酚的共同特性之外,尤表现出强的脂肪酶抑制作用,能有效防止和治疗肥胖,极具开发潜力。目前,水皂角多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方面,而对其提取、分离纯化与检测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这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首次建立了一套经济、安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水皂角多酚提取、分离与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水皂角总多酚的测定方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检测速度快,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是目前适用于水皂角多酚工业化生产要求的最可行的检测手段。通过对检测波长的选择、标准品的选择、预处理方法、浓度与吸光度相关性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检测波长为λ=760nm,以表儿茶素为标准品,在0.0004~0.0032m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8949 C+0.01585,相关系数达r=0.9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5%,99.6%,RSD分别为1.01%,1.02%,1.01%(n=5)。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理想,其RSD分别为0.65%(n=6)、0.20%(n=5)、0.81%(n=5)。测定了不同生长期的水皂角总多酚含量,发现芽期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果期,考虑总多酚含量和生物产量,宜以果期为最佳采集期。 在提取工艺研究中,采用乙醇水溶液为浸提剂,具有安全、无毒、无有害溶剂残留等优点,符合健康食品以及医药品生产要求。以水皂角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综合考虑提取效果与生产成本,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A_3B_2C_1D_2,即乙醇浓度为70%,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5h,固液比为1:10。 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对水皂角多酚进行富集分离,具有可操作性强、设备简单、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根据大孔树脂的吸附机理,本研究从大孔树脂本身的物理、化学特征和吸附介质性质入手,运用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对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确定了水皂角多酚分离纯化的最佳操作条件。静态吸附与解吸中,S-8大孔树脂表现出最好的吸附性能与良好的解吸效果,其饱和静态吸附量为63.23mg/ml,解吸率为97.62%。实验表明,料液浓度、上柱速度以及料液酸碱度明显影响吸附效果,而洗脱效果由乙醇浓度、洗脱速度、洗脱剂酸碱度以及洗脱剂用量来决定。实验确定的最佳吸附条件为A_3B_2C_3,即上柱速度为2.5BV/h,料液浓度为4mg/mL,料液pH值为6.5,最佳洗脱条件为A_2B_3C_2D_1,即乙醇浓度为75%,洗脱流速为ZBVth,洗脱液pH值为8,洗脱体积为3.SBV。工艺放大实验验证了该分离富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证明 S{动态吸附量达 70mg/ml湿树脂以上,洗脱率可达98%以上,分离纯化后的产品水皂角总多酚含量达65%,较原材料中水皂角多酚含量提高30倍以上。 对水皂角纯化产品进行了谱学测定。首次建立了水皂角提取物的HPLC和HPTLC分离方法,初步建立了水皂角纯化产品的指纹图谱。首次将紫外吸收光谱/它谱/七谱和DEPT谱等波谱技术运用于水皂角纯化产品的定性分析,直接、快速检测到了水皂角纯化产品中的有效组分。(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3-06-10)

水皂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水皂角植物的生物特征、民间应用、现代植物化学、现代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利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皂角论文参考文献

[1].谭毅,唐书泽,詹磊,宋珂珂.水皂角提取物对广式腊肠酸价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

[2].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施兆鹏.水皂角植物资源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

[3].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田娜,陆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水皂角等中药提取物有机氯农药残留[J].药物分析杂志.2004

[4].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田娜.水皂角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

[5].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田娜.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水皂角多酚[J].食品科学.2004

[6].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提高水皂角多酚提取物风味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3

[7].刘硕谦,刘仲华,黄建安.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皂角总多酚的含量[J].食品工业科技.2003

[8].刘硕谦.水皂角活性多酚提取、纯化与检测技术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一3水皂角中多酚定量试验标准曲线一7水皂角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标准...一7水皂角提取物样品一4水皂角提取物对腊肠过氧化物值...一2水皂角、脂肪酶对腊肠酸价的影...可以看出,S-8大孔树脂对水皂角多...

标签:;  ;  ;  ;  ;  ;  ;  

水皂角论文_谭毅,唐书泽,詹磊,宋珂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