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秋论文_霍小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唐槐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剧团,话剧,中国,旅行,戏剧,欧阳,剧种。

唐槐秋论文文献综述

霍小宁[1](2019)在《探寻市民社会的审美趣味——论唐槐秋导演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槐秋身兼中国旅行剧团的老板、演员和导演,在舞台上寻找到戏剧艺术和大众喜好、艺术与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市民社会的审美趣味。通过选择合适的剧本、塑造生活化的典型性格、创造与现实生活环境照应的舞台环境来实现整个舞台文本的创作,成就了一批现代话剧演出史上的经典剧目。(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9年02期)

杨聪雷,刘静[2](2016)在《无心插柳亦成荫——谈唐槐秋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槐秋很早就参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建设,参演的影片有十几部,在电影表演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塑造了老校长、孔夫子等着名的人物形象,其中,孔夫子的塑造尤其生动传神。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为电影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影响极为深远。(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6年02期)

吴静波[3](2013)在《唐槐秋:戏剧运动中的爱姆登船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姆登是一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战舰,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正是这艘普通的战舰,凭着官兵团结如一的精神,取得了非凡的战绩。爱姆登因此威名远扬,成为一种象征。(本文来源于《名人传记(上半月)》期刊2013年07期)

张殷[4](2011)在《这样一个群体——记曹禺、唐槐秋、欧阳予倩等与《雷雨》《日出》》一文中研究指出《雷雨》《日出》是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20世纪30年代,是它们酣畅地舞动了中国话剧艺术舞台的勃勃生机,它们大胆地抖露了中国城市各阶层人物的点点滴滴。70年的岁月,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细数家珍,它们依然如初。因此,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历史理应将它们列入"永远"的行列。在这"永远"的身后,举头凝望的是并肩站立着的曹禺、唐槐秋、欧阳予倩等一大批中国话剧的先驱,这是一个群体,一个(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1年12期)

王永运[5](2007)在《曹禺、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 回顾中国话剧诞生百年》一文中研究指出话《雷雨》中国戏剧大师曹禺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卓有成就的大作家之一,曹禺的剧作不仅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也在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他诞生在中国历史上充满风云变幻的动荡年代,也是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年代。曹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毅然走上了戏剧之路。1933年,他年仅23岁,便开始创作话剧《雷雨》。他将稿件寄给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大作家巴金一口气读完这部杰作,心中像燃烧着一团火,不自主地落下了泪。《雷雨》于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第一卷第叁期上发表,从此,中国剧坛升起了一颗光灿夺目的新星。(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07年10期)

洪忠煌[6](2005)在《曹禺与唐槐秋》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大师曹禺成名作《雷雨》问世已70年,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不言而喻。说到这部戏,有一个人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那就是率先决定将剧本《雷雨》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城市的剧场里上演《雷雨》,而且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并使"《雷雨》热"持久不衰的演出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唐槐秋,他是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05年01期)

陈国福[7](2004)在《戏剧的历史见证人——兼评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一文中研究指出粉墨登场八岁童 ,昆高胡弹六十冬。 幕前共洒悲欢泪 ,台下谁怜日夜功。 试演柳荫评大奖 ,勇攀绝顶拜梅翁。 为民服务平生事 ,余韵悠扬夕照红。这首祝贺陈书舫舞台生活 6 0年的七律贺词 ,出自客居京华的川籍戏剧家陈樾山手笔。陈樾山亲历 195 2年 10(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04年04期)

曹禺[8](1998)在《唐槐秋和中国旅行剧团》一文中研究指出1984年11月2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中国旅行剧团和戏剧家唐槐秋纪念会",文艺界人士400多人出席。阳翰笙、曹禺、阿甲、冯亦代、马少波等在会上讲了话,本文是根据曹禺讲话的录音记录的,本刊于本期首发。记录者苏之卉《听曹禺先生的讲话》专文也一并刊载奉于读者,以表对中国话剧艺术先行者的纪念。(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1998年05期)

阿庚[9](1996)在《我心中的“中旅”和唐槐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孩提时起我就喜欢看戏。先是喜欢看京剧中的孙悟空和大花脸,后来有一种文明戏(实际是中国的早期话剧,也称“新剧”),30年代末,我常到天津“大观楼”等小戏园去看,演员多是根据幕表在台上即兴表演。在我读高小时,有个“中国旅行剧团”(简称“中旅”)从上海(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1996年04期)

阳翰笙[10](1989)在《奇人唐槐秋》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我国话剧运动史,中国旅行剧团,及其领导人唐槐秋同志,在旧社会活动了十四年,为话剧界所熟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我认识唐槐秋。1933年冬在上海“南国社”,听说他要办个旅行剧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专门以演话剧为职业,我佩服他的勇气,也替他担心,那时话剧在中国虽已生根发芽,开花,生气勃勃,但观众还很少,都是些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话剧团都是(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期刊1989年04期)

唐槐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槐秋很早就参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建设,参演的影片有十几部,在电影表演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塑造了老校长、孔夫子等着名的人物形象,其中,孔夫子的塑造尤其生动传神。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为电影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影响极为深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唐槐秋论文参考文献

[1].霍小宁.探寻市民社会的审美趣味——论唐槐秋导演艺术特征[J].艺海.2019

[2].杨聪雷,刘静.无心插柳亦成荫——谈唐槐秋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

[3].吴静波.唐槐秋:戏剧运动中的爱姆登船长[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3

[4].张殷.这样一个群体——记曹禺、唐槐秋、欧阳予倩等与《雷雨》《日出》[J].艺术教育.2011

[5].王永运.曹禺、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回顾中国话剧诞生百年[J].中国戏剧.2007

[6].洪忠煌.曹禺与唐槐秋[J].戏剧之家.2005

[7].陈国福.戏剧的历史见证人——兼评陈樾山主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J].四川戏剧.2004

[8].曹禺.唐槐秋和中国旅行剧团[J].戏剧之家.1998

[9].阿庚.我心中的“中旅”和唐槐秋[J].大舞台.1996

[10].阳翰笙.奇人唐槐秋[J].上海戏剧.1989

论文知识图

剧人与影人战时武汉新人物动态之叁(...唐叔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鉴定验收项目案雕刻集》与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第...唐若青怀念与回忆她有一颗光洁透明的心

标签:;  ;  ;  ;  ;  ;  ;  

唐槐秋论文_霍小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