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铝论文_燕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烷基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烷基,催化剂,乙烯,内酯,化合物,水杨,环己烷。

烷基铝论文文献综述

燕丰[1](2019)在《中国石油开发出乙烯丙烯聚合用氯化烷基铝含量测定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开发出一种乙烯丙烯聚合用氯化烷基铝含量的测定新方法。将氯化烷基铝加入器皿中进行水解处理,然后采用络合滴定法对铝含量进行滴定,采用佛而哈德法对氯含量进行滴定。与传统的氯化烷基铝含量的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9年03期)

周振震,赵峻谊,诸婷婷,龚狄荣[2](2018)在《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烷基铝催化异戊二烯顺式-1,4-/3,4-选择性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6种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简称Co),并以Co/烷基铝(简称Al)为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制得聚异戊二烯,表征了配合物及聚异戊二烯,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结构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铝氧烷(MAO)、叁异丁基铝[Al(i-Bu)_3]、氯化二乙基铝(AlEt_2Cl)、叁乙基铝和叁甲基铝5种助催化剂中,MAO和AlEt_2Cl体系所得聚合物的收率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量分布较宽;当Al/Co为400(摩尔比)、反应温度为25℃时聚合物收率可达到100.0%;不同结构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收率均超过85%,4种催化剂的顺式-1,4-选择性可大于80%,所制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4~14.5×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2.1。(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叶李薇,彭华乔,杨刚,张东岳,夏祖西[3](2018)在《金属锂盐-烷基铝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共聚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CO_2)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碳酸酯(PC)成为绿色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文中报道了一种由环境友好的轻金属Li/Al化合物构成的催化体系,可以有效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共聚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碳酸酯。同时,根据对合成产物的核磁分析,所合成的聚碳酸酯具有双官能度的异官能团端基,可通过简单聚合物链端基的有机反应来实现对聚碳酸酯链的接枝改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岑搏[4](2018)在《新型芳氧基稀土(La/Gd)配合物和碳桥连双酚烷基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合成一系列官能化的芳氧基配体,利用合成的配体制备一系列均配型席夫碱稀土金属(La/Gd)配合物与碳桥连双酚烷基铝(Al)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并对制备得到的配合物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均配型席夫碱稀土(La/Gd)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与胺反应合成了水杨醛亚胺席夫碱配体3,5-~tBu_2-2-OH-C_6H_2CH=N-R(R=o-CH_3C_6H_4,o-C_2H_5C_6H_4,p-C_2H_5OC_6H_4,p-BrC_6H_4),利用制备得到的配体HLn(n=1-4)与Ln[N(SiMe_3)_2]_3(Ln=La,Gd)发生胺基消除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均配型稀土金属配合物2a-2h((3,5-~tBu_2-2-O-C_6H_2CH=N-R)_3Ln:Ln=La,Gd)。对配合物2b,2c,2d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叁个配合物都是非溶剂配位的八面体单核金属配合物。以配合物2a-2h为催化剂对ε-己内酯进行催化聚合,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二、碳桥连双酚烷基铝(Al)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分别合成了6种碳桥连双酚配体R_2CH(C_6H_2-3-~t Bu-5-R_1-2-OH)_2(H_2L_1:R_1=~tBu,R2=Ph;H2L2:R1=Me,R2=Ph;H2L3:R1=~tBu,R2=Ph(p-Me);H2L4:R1=Me,R2=Ph(p-Me);H2L5:R_1=~tBu,R_2=Ph(o-OCH_3);H2L6:R_1=Me,R_2=Ph(o-OCH_3))。碳桥连双酚配体H_2L_n(n=1-6)与AlEt_3在THF溶剂中按摩尔比1:1.1投料发生烷基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碳桥连双酚烷基铝配合物L_1AlEt(THF)(3b)、L_2AlEt(THF)(3c)、L_3AlEt(THF)(3d)、L4AlEt(THF)(3e)、L5AlEt(THF)(3f)、L6AlEt(THF)(3g)。配体H2L1与AlEt_3在甲苯溶剂中按摩尔比1:1.1投料发生烷基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碳桥连双酚烷基铝配合物{L_1AlEt}_2(3a),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发现其是二聚体结构。最后,对配合物2a-2g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都可以有效的催化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李文博,赵柠,刘柏平[5](2017)在《烷基铝预还原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illips无机铬系催化剂基础上开发了新型铬钒双中心聚乙烯催化剂,分别选用叁乙基铝(TEAL)和叁异丁基铝(i-Bu_3Al)作为助催化剂以及预还原剂对该双中心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及产品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TEAL与i-Bu_3Al分别作为预还原剂得到的两种催化剂在聚合过程中助催化剂的用量极大降低;使用相同助催化剂时,上述两种催化剂聚合活性的高低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得到的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基本相同,说明TEAL和i-Bu_3Al的预还原效果相近;采用预还原催化剂制备的共聚产物的1-己烯插入率显着提高,降低了1-己烯的用量。(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7年05期)

席艳霞[6](2017)在《多齿氮配位烷基铝化物与镁化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聚合制备聚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已经成功应用于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金属配合物的基础上,设计并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多齿氮配位金属有机化合物。此中,把成功合成的镁/铝物质应用于合成PCL的反应中,它们表现出的反应活性是非常优秀的。针对实验中发觉的现象,我们对不同配体与催化合成PCL反应的速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催化反应参数(如单体浓度、金属中心、溶剂、温度等)对ε-己内酯开环聚合活性的影响,其次还研究了其聚合机理。本论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一些最近几年发表的,跟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中的各种物质,并十分细致的归纳后,将它们分成了几种不同的种类,同时也分别讨论了此中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金属铝系催化剂以”配位-插入”机理催化环状内酯开环聚合制备可降解聚酯的方法。最后进一步的针对这些物质与反应性能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对这几类反应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这些反应可能的聚合反应机理。第二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叁齿的以8-胺基喹啉为骨架的有机配体,与叁烷基铝化合物反应,得到一类叁配位二烷基铝化合物,对合成的配体与二烷基铝配合物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同时还应用了二烷基铝配合物进行了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实验,测试合成的二烷基铝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受其结构的限制,在不加BnOH做引发剂的情况下,叁配位二烷基铝化合物对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叁配位二烷基铝化合物在加入等当量的苄醇时,能够高效的引发以ε-己内酯为底物生成PCL的反应,而这种高效性能够被反应中底物完全转化所用的时间证明。另外,使用合成的上面合成的有机配体,与溴化乙基镁化合物反应,得到了新颖的双核镁化合物。对合成的配体与镁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同时还用镁配合物进行了 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实验,测试合成的镁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受其结构的限制,叁配位镁化合物在等当量的苄醇存在下,并不能够高效的引发以ε-己内酯为底物生成PCL的反应。在不加BnOH做引发剂的情况下,叁配位镁化合物能够高效的引发以ε-己内酯为底物生成PCL的反应。第叁部分:使用高斯09软件包,采用密度泛函(DFT)B3LYP的方法,优化了不同路径中的各个稳定点和过渡态,且同时进行了振动分析。针对Mg/Al化合物引发以ε-己内酯为底物的反应中的链引发和链增长历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引入第一个ε-己内酯时,催化剂表现出立体选择性,ε-己内酯的插入方式更倾向于插入C-O键中。在链增长过程中,同样类似的是插入C-O键中,且计算结果表明Al化合物只有在加入BnOH做引发剂时,才能够引发反应的发生,不加BnOH则不可以。而对于Mg化合物无论加不加BnOH,对ε-己内酯都有催化活性,且不加BnOH,催化活性更高,能够高转化率的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ε-己内酯),这与实验现象一致。这也为将来改造设计高选择性聚酯类催化剂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3)

李文博[7](2017)在《加压条件下无机铬钒双中心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烷基铝预还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虽然我国近年来聚乙烯总产能不断提升,但是高附加值的高等级双峰聚乙烯国内产能依旧不足,大幅度依赖于进口。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双峰聚乙烯的缺口也在进一步扩大。又由于近年来对节能减排的高要求,相比于现在主流的双釜双峰工艺,在单反应器中直接生产双峰聚乙烯的工艺拥有显着优势,因此对应催化剂的研发很重要。本文研究了之前在传统Phillips铬系催化剂基础上开发的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在加压条件下的聚合性能同时进一步使用烷基铝对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进行预还原研究。通过对加压条件下的乙烯均聚和与1-己烯的共聚行为及聚合产物比较,研究催化剂的制备方式,聚合温度,钒含量,助催化剂浓度,催化剂种类和预还原剂种类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加压条件下(0.4MPa),共浸渍和分步浸渍醋酸铬和偏钒酸铵制备的双中心催化剂在聚合活性和产物性能上并没有显着差异,考虑到更简单的步骤和操作以及工业生产中较低的生产和设备费用,共浸渍法是较优的选择。比较了共浸渍制备的不同钒金属含量的双中心催化剂的聚合活性,确定催化剂的最佳铬钒比为1:1之后分别选用叁乙基铝(TEA)和叁异丁基铝(TIBA)作为助催化剂以及预还原剂对该双中心催化剂进行研究。以TEA与TIBA作为预还原剂的催化剂在聚合过程中助催化剂的用量大大降低。使用相同助催化剂时,这两种催化剂聚合活性的高低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得到的产品分子量高低和分子量分布宽窄基本相同,说明TEA和TIBA的预还原效果相近。同时预还原后催化剂共聚产物的1-己烯插入率显着提高,体现出催化剂预还原处理的独特优势。(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3-30)

刘帮明[8](2017)在《烷基铝预还原有机铬有机钒双金属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通用树脂之一,其中高密度聚乙烯占据着重要地位。工业上主要采用铬系催化剂(Phillips催化剂和S-2催化剂)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在硅胶负载型S-2催化剂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开发出了有机铬有机钒双金属聚乙烯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用来生产分子量分布呈双峰的聚乙烯产品,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且,铬钒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本文进一步考察烷基铝对此催化体系的影响:(1)采用叁异丁基铝(TIBA)预还原铬钒双金属催化剂,比较不同烷基铝量预还原催化剂的性能差异;(2)采用TIBA、叁乙基铝(TEA)和一氯二乙基铝(DEAC)分别预还原催化剂,探究不同烷基铝对催化剂的影响;(3)选用不同载体硅胶制备催化剂,研究烷基铝预还原对不同硅胶负载催化剂的影响。分别对上述催化剂进行聚合实验,考察各个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IBA预还原可以显着提高铬钒双金属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并减少达到最高聚合活性的烷基铝助催用量。预还原催化剂中的烷基铝可以起到链转移剂的作用,显着降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TIBA预还原可以提高铬钒双金属催化剂的共聚性能,同时改善催化剂的氢调性能。TEA预还原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共聚单体1-己烯插入率。TIBA和TEA的预还原对铬钒双金属催化剂的影响比较相似,但DEAC与二者的预还原效果差异显着。DEAC预还原的催化剂乙烯均聚活性远远小于TIBA和TEA预还原催化剂,而其均聚产物的分子量显着高于TIBA和TEA预还原催化剂,且其乙烯均聚产物的分子量随着助催DEAC用量的增加而降低。DEAC使得铬钒双金属催化剂中的大部分铬活性组分失活,聚合反应以钒活性组分催化为主。硅胶载体对铬钒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及其聚合产品的性能均有影响。烷基铝预还原可以提高PQ硅胶和955硅胶载体负载催化剂的聚合活性,但对955硅胶负载催化剂活性的提高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3-30)

刘岳[9](2016)在《烷基铝仓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烷基铝类火灾特点和点型双波段和多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极其技术优势,结合该探测器在烷基铝仓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说明其设备选型、布置方式、安装方式及线路敷设,同时对烷基铝仓库的气体灭火系统、手动报警按钮和电视监控系统的设置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6年11期)

韦芸[10](2016)在《烷基铝与官能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及新型含氮杂环有机铝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研究烷基铝试剂与不同类型亚胺官能化或胺官能化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出发,合成了一些未见报道的新型含氮配位的有机铝配合物,并对反应所产生的新型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含2-亚胺官能化吡啶、2-或3-亚胺官能化吲哚杂环化合物与烷基铝反应性研究及其催化胍化反应研究分别研究了含2-亚胺官能化吡啶和2-亚胺官能化吲哚等杂环化合物与叁烷基铝试剂Al(alkyl)_3(alkyl=Me or Et)的反应性,观察到不同的反应方式,并分离得到不同类型的新型烷基铝配合物。当外消旋环己二胺桥联的双亚胺官能化的双吡啶化合物Cy[N=CMe-2-(C_5H_4N)]_2(L_1)与AlEt_3反应时,得到乙基插入到亚胺碳上的双核铝配合物Cy[NC(Me)(Et)-2-(C_5H_4N)AlEt_2]_2(1),同时两个亚胺官能团被转化成胺基官能团;当化合物L_1与AlMe_3反应时,L_1中甲基经过sp~3 C-H键活化则得到双核铝配合物Cy[NC(=CH_2)-2-(C_5H_4N)AlMe_2]_2(2);而当吲哚杂环2位引入亚胺的化合物(2-(RN=CH)C_8H_5NH(R=~tBu(L_2),C_6H_5(L_3),2,6-Me_2C_6H_3(L_4))分别与AlMe_3或AlEt_3反应时,只是得到吲哚N-H被质子化的配合物[2-(RN=CH)C_8H_5N]Al Me_2(R=~tBu(3),C_6H_5(4),2,6-Me_2C_6H_3(5))和[2-(2,6-Me_2C_6H_3N=CH)C_8H_5N]AlEt_2(6);而当含吲哚杂环3位引入亚胺的化合物(3-(RN=CH)C_8H_5NH(R=~tBu(L_5),C_6H_5(L_6))与AlMe_3反应时,则分别得到二聚体配合物cis-[(μ-η~1:η~1-3-~tBuN=CH)C_8H_5NAlMe_2]_2(7)和四聚体的配合物[(μ-η~1:η~1-3-C_6H_5N=CH)C_8H_5NAlMe_2]_4(8)。表明杂环化合物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影响着其与烷基铝的反应性。配合物1-8的结构经过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这些烷基铝配合物在催化胍化反应中表现出比较好的催化活性,我们通过对照实验和核磁跟踪的方法对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离得到催化反应中间产物[2-(2,6-Me_2C_6H_3-N=CH)C_8H_5N][CyN=C(4-MeC_6H_3N)(NHCy)]AlMe(9),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2)含1-烷基-2-亚胺取代吡咯或1-烷基-2-芳胺基亚甲基取代吡咯与烷基铝试剂的反应性及催化研究通过研究含1-烷基-2-亚胺取代吡咯化合物或1-烷基-2-芳胺基亚甲基取代吡咯化合物与烷基铝试剂的反应,观察到不同的反应性,并分离得到一系列新型烷基铝配合物。当1-苄基-2-亚胺官能化吡咯1-Bn-2-(2,6-~iPr_2C_6H_3N=CH)C_4H_3N(L_7)与AlMe_3反应时,只是得到亚胺氮原子与金属中心铝原子配位的加合产物1-Bn-2-(2,6-~iPr_2C_6H_3N=CH)C_4H_3NAlMe_3(10)。利用1-苄基或甲基-2-芳胺基亚甲基取代吡咯1-R_1-2-(2,6-~iPr_2C_6H_3NHCH_2)C_4H_3N(R_1=Bn(L_8);Me(L_9)分别与AlMe_3或AlEt_3反应则分离得到吡咯环3位C-H键被活化形成C,N螯合的产物{[η~1-μ-η~1:η~1-1-R_1-2-(2,6-~iPr_2C_6H_3NCH_2)C_4H_2N]AlR}_2(R_1=Bn,R=Me(11);R_1=Bn,R=Et(12);R_1=R=Me(13);R_1=Me,R=Et(14))。进一步研究配合物11-14与等当量的异丙醇反应,结果发现Al-C(吡咯)键断裂要优先于Al-C(烷基)键,生成相应的异丙氧基铝化合物[1-R_1-2-(2,6-~iPr_2C_6H_3NCH_2)C_4H_3NAlR(μ-O~iPr)]_2(R_1=Bn,R=Me(15);R_1=Bn,R=Et(16);R_1=R=Me(17);R_1=Me,R=Et(18)),配合物11-15和17的晶体结构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表征。在没有醇的作用下,烷基铝配合物11-14可以作为单一组分催化剂催化ε-己内酯和L-丙交酯开环聚合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ε-己内酯低聚物的末端分析显示吡咯基在低聚物末端,表明聚合是通过配位插入机理,伴随着独特的Al-C(吡咯)键的断裂引发聚合反应,这是非常罕见的Al-C引发内酯聚合的单一组分催化剂。3)亚胺桥联双吲哚类化合物与烷基铝的反应性及催化活性研究合成了一系列亚胺桥联双吲哚化合物R_1(N=CHC_8H_5NH)_2(L_(10)-L_(14))(R_1=-CH_2CH_2-(L_(10));-CH_2CH_2CH_2-(L_(11));-CH_2CMe_2CH_2-(L_(12));rac-Cy(L_(13));R,R-Cy(L_(14)),研究了这些化合物L_(10)-L_(14)与AlMe_3或AlEt_3试剂的反应性,得到一系列含N,N,N,N-四齿配体的五配位烷基铝配合物R_1(N=CHC_8H_5N)_2AlR(19-28)(R_1=-CH_2CH_2-,R=Me(19);R_1=-CH_2CH_2-,R=Et(20);R_1=-CH_2CH_2CH_2-,R=Me(21);R_1=-CH_2CH_2CH_2-,R=Et(22);R_1=-CH_2CMe_2CH_2-,R=Me(23);R_1=-CH_2CMe_2CH_2-,R=Me(24);R_1=rac-Cy,R=Me(25);R_1=rac-Cy,R=Et(26);R_1=R,R-Cy,R=Me(27);R_1=R,R-Cy,R=Et(28)。这些化合物都经过核磁和元素分析的表征,配合物19、20、22、24和25-28经过晶体结构的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体中碳链的长短影响着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一步研究了铝配合物19-28与异丙醇通过原位反应产生的催化剂用于催化meso-丙交酯和rac-丙交酯的聚合反应,结果发现,铝配合物19-28都能高效催化丙交酯的开环聚合,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也比较窄,含有叁个碳链桥联的铝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要明显高于含有两个碳链桥联的铝配合物。(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6-10-01)

烷基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6种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简称Co),并以Co/烷基铝(简称Al)为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制得聚异戊二烯,表征了配合物及聚异戊二烯,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结构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铝氧烷(MAO)、叁异丁基铝[Al(i-Bu)_3]、氯化二乙基铝(AlEt_2Cl)、叁乙基铝和叁甲基铝5种助催化剂中,MAO和AlEt_2Cl体系所得聚合物的收率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量分布较宽;当Al/Co为400(摩尔比)、反应温度为25℃时聚合物收率可达到100.0%;不同结构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收率均超过85%,4种催化剂的顺式-1,4-选择性可大于80%,所制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4~14.5×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2.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烷基铝论文参考文献

[1].燕丰.中国石油开发出乙烯丙烯聚合用氯化烷基铝含量测定新方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9

[2].周振震,赵峻谊,诸婷婷,龚狄荣.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烷基铝催化异戊二烯顺式-1,4-/3,4-选择性聚合[J].合成橡胶工业.2018

[3].叶李薇,彭华乔,杨刚,张东岳,夏祖西.金属锂盐-烷基铝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共聚反应[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4].岑搏.新型芳氧基稀土(La/Gd)配合物和碳桥连双酚烷基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5].李文博,赵柠,刘柏平.烷基铝预还原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7

[6].席艳霞.多齿氮配位烷基铝化物与镁化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聚合制备聚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7].李文博.加压条件下无机铬钒双中心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烷基铝预还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8].刘帮明.烷基铝预还原有机铬有机钒双金属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9].刘岳.烷基铝仓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浅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

[10].韦芸.烷基铝与官能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及新型含氮杂环有机铝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Figure5-1-7.配合物32的晶体结构图5.1.3单...烷基铝贮存单元设备布置5 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和表面形貌的 SEM 照...二胺基烷基铝催化剂水杨醛亚胺类烷基铝催化剂胺基喹啉烷基铝催化剂

标签:;  ;  ;  ;  ;  ;  ;  

烷基铝论文_燕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