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力夫——医学博士(论文文献综述)
买明洁[1](2021)在《蒙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以心脏病蒙药专利为例》文中认为
王谦[2](2021)在《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主要证候诊断量表研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对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后续量表研制工作提供前期研究基础。2研制出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主要证候的诊断量表,为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的患者提供一个方法学相对严谨的中医证候诊断工具,并探讨量表研制方法学的合理应用。方法1证候分布研究(1)运用文献回顾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研究文献。(2)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等相关论着,列出文献及参考书籍中所有相关的四诊信息条目,对含义重叠的条目予以合并,并结合专家意见及本病人口学特征,构成调查表的条目池,归纳形成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3)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严格按照诊断、纳入、排除、剔除、暂停/终止标准,对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进行临床信息采集。(4)对采集到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2量表研制根据前期证候分布研究的基础,选择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的主要证候进行量表研制。(1)建立研究工作组,确定理论框架。(2)通过文献回顾法构建量表相关的条目池,并以此研制出专家调查问卷及患者临床信息采集表。(3)综合运用德尔菲法、离散趋势法、区分度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分析。(4)运用Fisher判别法对筛选出的条目进行赋权,将判别函数系数作为权重系数从而构造诊断模型。(5)运用ROC曲线分析法,以Youden指数最大的点为诊断界值。(6)将量表条目的权重系数进行取整,构造量表的初稿。(7)采用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辨证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对量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1聚类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阴虚证:手足心热、舌有裂纹、盗汗、便干、潮热、易醒、入睡难、黄苔。脾肾阳虚证:四肢浮肿、四肢不温、舌质淡、便溏、夜尿多、肢体酸软、腰背酸软、多梦、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背痛、胸闷气短、嗜睡。湿热蕴毒证:小便黄赤、舌体瘦、小便频数、尿道涩痛、口黏腻、排便不爽、数脉。湿热内蕴证:舌体胖、呕吐、厚苔、舌质红、腻苔、舌有齿痕、滑脉、周身困重。气滞血瘀证:痞满腹胀、善太息、面色黧黑、周身疼痛、唇色暗、急躁易怒、四肢麻木、弦脉、舌有瘀点瘀斑、唇色青紫、舌质暗、口苦。气虚证:白苔、薄苔、神疲乏力、脱发、细脉、自汗、渴喜热饮、面色无华、弱脉、少气懒言、恶寒、沉脉、食欲减退、纳少、恶心、汗多。2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嗜睡、自汗、汗多、纳少、食欲减退、细脉。阴虚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便干、易醒、入睡难、头晕、耳鸣、多梦、视物昏花、腰(背)痛、黄苔、舌有裂纹。湿热内蕴证:周身困重、呕吐、恶心、滑脉、厚苔、腻苔、舌体胖、舌质红、舌有齿痕。气滞血瘀证:急躁易怒、口苦、周身疼痛、面色黧黑、四肢麻木、善太息、痞满腹胀、唇色青紫、唇色暗、舌有瘀点瘀斑、舌质暗、弦脉。脾肾阳虚证:四肢浮肿、四肢不温、肢体酸软、夜尿多、便溏、舌质淡。湿热蕴毒证:口黏腻、尿道涩痛、小便频数、小便黄赤、排便不爽、舌体瘦。3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阴虚证、湿热内蕴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湿热蕴毒证。4经过综合主观与客观条目筛选,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的气虚证筛选后的条目为8个,阴虚证筛选后的条目为10个。5在Fisher判别分析中,颧红的判别系数为负数,不适合作为量表条目的系数,因此最终阴虚证筛选后的条目为9个。6通过ROC曲线分析,Fisher判别法构建的诊断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7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主要证候的诊断量表分为气虚证诊断量表与阴虚证诊断量表。其中气虚证量表的条目为神疲乏力3分、少气懒言4分、自汗3分、气短4分、便溏4分、虚脉(包括细脉)8分、舌质淡3分、苔白腻2分。阴虚证量表的条目为盗汗3分、失眠2分、潮热6分、五心烦热3分、耳鸣3分、脉细数2分、舌红5分、舌裂3分、少苔或无苔4分。8经过多个指标的评价,本量表的性能检验结果令人满意。结论本研究所得到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气虚证、阴虚证证候诊断量表为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较为严谨的量化工具。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学也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穗恒[3](2020)在《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网状Meta分析及优化方案制定》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网状Meta分析及定性归纳,构建针灸治疗各种中医偏颇体质最佳干预措施的优化方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获取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拟定的文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初步选出临床随机对照文献(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基本信息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依据改良JADAD量表选出文献,进行网状Meta分析。运用ADDIS软件比较入选文献中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的疗效结局,经过定量排序筛选出具有最佳疗效的干预措施,并根据有关的文献信息,定性归纳针灸的穴位选取、刺灸法操作过程,制定针灸干预各种中医偏颇体质的优化方案。结果:依据纳入研究RCT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治疗周期、结局指标等制定信息提取表,纳入143篇RCT文献的基本信息。结果显示,141篇文献的发表语言为中文,占99%;英文文献仅有2篇,作者均为中国人。97%的RCT作者单位是医院、大学或研究院所,仅有3%的RCT作者单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篇RCT(占25%)有基金资助,大部分是政府或单位的科研基金资助。80%RCT的样本量﹤100。84%RCT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入选的143篇RCT文献中,气虚质18篇,阳虚质54篇,阴虚质14篇,痰湿质29篇,湿热质4篇,血瘀质12篇,气郁质11篇,特禀质1篇。对纳入143篇RCT文献的方法质量评价后发现,所有RCT文献均提及随机化,随机方法正确的有79篇,占55.2%,其中53篇采用随机数字表,13篇采用密闭信封法,7篇采用电脑软件产生的随机号,4篇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38篇RCT文献提及隐蔽分组。只有12篇RCT文献提及盲法,其中对盲法详细描述的RCT文献仅8篇。为保证网状Meta分析的稳健性,选用改良后JADAD评分量表进一步筛选纳入的RCT文献,≧3分的RCT入选。选取《中医体质量表》作为网状Meta分析的疗效指标。最终纳入网状Meta分析的各体质RCT文献有65篇,其中:气虚质8篇,阳虚质24篇,阴虚质9篇,痰湿质9篇,湿热质3篇,血瘀质7篇,气郁质5篇。应用ADDIS软件对入选RCT研究的中医体质评分进行网状Meta分析定量排序,筛选出较好的体质干预措施,得出针灸干预各种偏颇体质评分改善优劣排序结果(选取排头三位干预措施):气虚质,长蛇灸>艾条温和灸+耳压>刺络+温针+针刺;阳虚质,温针+隔盐灸>针刺+温针>针刺+隔盐灸;阴虚质,刺络+拔罐+无烟艾柱贴灸>艾条温和灸>针刺+温针;痰湿质,长蛇灸或温针;血瘀质,针刺+隔盐灸>针刺+刺络+拔罐>推经+刺络;气郁质,针刺+调体选穴>针刺+温针>火针+针刺。并根据入选针灸干预各中医偏颇体质的网状Meta分析文献信息,选取频次较高的腧穴,定性归纳针灸的穴位选取、刺灸法操作过程,制定针灸干预各种中医偏颇体质的优化方案如下:气虚质:艾条温和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贴压王不留行籽在耳穴上(心、肺、肝、脾、肾、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阳虚质:隔盐灸神阙,温针灸关元、气海、肾俞、脾俞;阴虚质:在风门、肺俞刺络拔罐,然后将无烟艾柱贴灸风门、肺俞、膏肓;痰湿质:温针灸中脘、丰隆、足三里、太白;血瘀质:隔盐灸神阙,针刺膈俞、肝俞、太冲、三阴交;气郁质:针刺膻中、期门、太冲、肝俞、气海;湿热质、特禀质:暂缺。结论:纳入本研究的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RCT文献,经过评价后发现:普遍存在随机方法不清哳、没有进行隐蔽分组、未提及盲法、未描述失访退出人数及理由、缺少安全性评价及样本量估算等问题。致使研究的临床证据级别下降,从而在临床上影响医生选择干预措施。本研究应用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针灸方法治疗中医偏颇体质的疗效定量化研究,筛选临床疗效最佳的针灸干预措施,结合定性归纳细节,首次制定出针灸干预各种中医偏颇体质的优化方案,为“辨体针灸”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贯彻中医“治病求本”的宗旨,更好地发挥针灸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积极作用,全面保障人体健康。
夏庭伟[4](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肾脏病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预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使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标准化的证型、舌图像获取途径。再与临床综合数据特征融合,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混合深度神经网络诊断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对比评估,探索中医证候与舌图像对疾病风险预测的实际意义。方法:1.数据采集:按照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根据证型诊断标准,采用“症状-证素-辨证指南-专家经验”的方式,分别标注所有患者证型作为原始数据。使用统一的图像采集装置,按照统一标准采集患者舌面图像。采集患者临床综合数据,包括一般信息、辅助检查指标等。依据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标注为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集成,去除异常数据、重复数据和错误数据并将格式进行规范化,采用特征平均值对缺失值进行填补。对二分类变量采用独热编码(One-Hot),连续性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或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特征降维,应用经典的洗牌算法(Shuffle)将数据顺序打乱,使数据分布均匀,按照8:2的比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3.证候分类模型构建:筛去频率<10%的症状条目。将剩余的中医四诊信息,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特征降维,获得公共因子结构。降维之后的公共因子,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ive Bayes,MNB)、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bagging_K邻近、bagging_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机器算法,构建2型糖尿病证候分类模型,比较模型预测准确度,判断模型分类性能。4.舌图像自动分割模型构建:将患者舌面图像,使用基于python3.6的labellme软件对舌体区域进行标记。采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舌体区域边界检测定位模型。采用医学图像分割算法attention U-net提取出图像中的舌体,以Ground-truth(真值)图像为标准,计算平均交并比(MIo U)91.05%、像素精确度(PA)等指标,评估舌体分割的结果。5.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纳入患者一般信息、辅助检查指标等,数据预处理与特征降维之后,采用上述相同的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一。将证型数据按照分类变量进行One-hot处理之后,在前端与模型一的公共因子进行融合,采用上述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二。在后端进一步按照0.2-0.4的权重,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融合舌图像数据训练的单分类器模型,构建模型三。采用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一般信息特征分布: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868例,其中男性521例,占比60.02%;女性347例,占比39.98%。患者平均年龄56.2±11.84岁,以61-70年龄段人数最多。根据BMI分布,超重与肥胖占比达到52.99%。2.主要症状、证候分布:症状(不含舌脉)中,频率大于10%的症状共29项。所有脉象中,频率大于10%的症状共6项。证型分布中,气阴两虚证151例为最多,占比17.40%;其次为气阴两虚兼血瘀149例,占比17.17%。各证型在并发肾病与无肾病的病例内部,2型糖尿病无肾病较多的证型为气阴两虚19.94%、气阴两虚兼血瘀17.85%、肝肾阴虚15.76%;而并发肾病较多的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16.26%、肝肾阴虚兼血瘀14.63%、肝肾阴虚12.60%。3.证素分布:采集到的症状指标,筛去频率<10%症状条目后,剩下42项症状,采用探索性分析进行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对42项症状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当提取15个公共因子的时候为最优,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5229%。15项公共因子所包含的病位证素频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肝、肾、胃、心、脾,病性证素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热盛、阴虚、气虚、阳虚、瘀血、痰浊、血虚。4.证候分类预测模型:准确度分别为支持向量机62.65%,决策树61.18%,多项式朴素贝叶斯77.06%,K最近邻64.12%,bagging_K邻近74.12%,bagging_决策树68.53%,随机森林75.36%,自适应增强56.48%,梯度提升决策树79.06%,人工神经网络87.70%。5.舌图像分割模型:采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CNN)构建级联CNNs的架构,为三种网络的组合(P-Net、R-Net、O-Net)。效果显示,边界检测平均精确度60%(AP60)为59.5%,交并比(Io U)为93.2%,明显优于VJ人脸检测算法、HOG方向梯度直方图算法、DPM可变形部件算法。舌边特征点定位平均错误率(MER)为2.5%,故障率(FR)2.9%,效果优于ASM主动形状模型算法、AAM主动外观模型算法、CPR级联形状回归模型算法。采用深度学习构建起舌图像分割模型,提取出图像中的舌体,算法分割精度Ground-truth(真值)得出平均交并比(MIo U)91.05%、像素精确度(PA)93.31%。6.中西医特征融合的疾病预测模型:对患者53项临床综合数据指标进行特征降维,主成分分析的效果总体是优于因子分析,当提取20个公共因子的时候为最优,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9351%。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一所采用算法中,准确度最高为人工神经网络81.16%,灵敏度最高为人工神经网络82.57%,特异度最高为人工神经网络84.80%。模型二所采用算法中,准确度最高为人工神经网络85.13%,灵敏度最高为人工神经网络83.07%,特异度最高为人工神经网络85.25%。模型三,准确度为88.46%,灵敏度79.36%,特异度91.51%。结论:1.2型糖尿病病位证素主要包括肝、肾、胃、心、脾,病性证素主要包括热盛、阴虚、气虚、阳虚、瘀血、痰浊、血虚。无肾病患者证型以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兼血瘀、肝肾阴虚为主,并发肾病的患者证型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肝肾阴虚兼血瘀、肝肾阴虚为主。2.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特征降维,结合神经网络构建证候分类模型,可实现2型糖尿病证候标准化诊断。3.采用深度学习可构建舌图像自动分割模型,实现舌图像的客观化提取。4.在上述基础上,构建起融合临床综合数据、证型、舌图像数据的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疾病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具有较好预测性能。5.证型、舌图像对促进疾病预测模型的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对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进行融合,可提高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预测模型的效率。
刘利艳[5](2020)在《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细胞生物学试验观察、网络药理学分析寻找、细胞蛋白质组学筛选、蛋白印迹法检测和整体动物试验验证,探寻巴西甘菊花中抗结肠癌作用的活性单体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MTT法探寻巴西甘菊花中抗结肠癌活性单体成分:巴西甘菊花经化学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获得6个含量较多的单体成分,采用MTT法观察单体成分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情况,获取具有抗结肠癌活性的单体作为研究对象。②细胞生物学试验观察确定坡模酸(PA)及其吡喃葡萄糖酯(PAO)的抗结肠癌作用:采用MTT法检测PA抗HT-29细胞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仪直接读取HT-29细胞存活率;采用Honest 33342染色、AO/EB染色和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划痕试验观察HT-29细胞迁移情况。③网络药理学分析寻找PA和PAO的作用靶点:利用大数据平台收集PA和PAO潜在作用的靶点以及筛选结肠癌疾病靶点,并将两者预测靶点进行交集,建立预测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富集分析得到靶点生物学功能以及涉及通路情况,最后将PA和PAO分子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来初步确定寻找到的作用靶点。④细胞蛋白质组学探讨PA和PAO可能作用靶点:通过细胞蛋白提取、烷基化、酶解、脱盐、LC-MS上样和差异蛋白初筛等处理,得到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最后筛选出与癌症、细胞凋亡和周期相关的差异蛋白。⑤蛋白印迹法检测验证:综合上述体外细胞实验、网络药理学以及蛋白质组学试验结果,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A和PAO对蛋白Bax、Bc12、Caspase 3、Jak1、Stat3、p-stat3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⑥整体动物试验验证:采用结肠癌HT-29细胞混悬液皮下注射裸鼠右前肢成瘤作为瘤源,取第二代瘤源进行瘤块接种从而构建异种异位移植瘤模型,第二代肿块接种后第三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给药21天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测定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取肿瘤组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从巴西甘菊花分离出的单体成分坡模酸、1-(2-甲基丁酮)-3-异戊烯-间苯三酚、熊果酸和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在实验浓度下对HT-2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PA抗结肠癌细胞增殖作用最强。②PA和PAO均能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HT-29细胞密度更稀疏,排列不紧凑,细胞体型更细长;PA组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PA和PAO均能显着促进HT-29细胞凋亡,并使HT-29细胞大量阻滞于G0/G1期;均能显着降低细胞迁移率。③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PA和PAO的核心靶点分别为ERBB2、PPARG、PTGS2和TNF;MAPK3、STAT3和MTOR,进一步经对接结果显示,PA能与ERBB2、PTGS2、TNF稳定结合;PAO与MAPK3和STAT3稳定结合。初步说明ERBB2、PPARG、PTGS2和TNF;MAPK3、STAT3分别为上述物质作用靶点。④蛋白质组学研究显示PA和PAO作用HT-29细胞后,PA共得到1 1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6个,下调蛋白5个。PAO组得到13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为1个,下调蛋白为12个。两者表达一致的蛋白共有5个,分别为GSTP1、MCM7、mTOR、TAB2和XPO1。这些靶点分别涉及mTOR、自噬相关、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⑤蛋白印迹实验显示,PA能升高Bax/Bcl2比值,上调Caspase3、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对蛋白Jak1表达量无影响,下调Stat3蛋白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下调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PAO亦能升高Bax/Bcl2比值,上调p62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Jak1蛋白表达量,下调Stat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⑥整体动物实验显示,PA和PAO组能显着抑制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但不影响瘤重指数和脾脏指数;HE染色显示PA和PAO组肿瘤组织核分裂更不活跃,且存在较多的坏死、肉芽组织和纤维化等炎性改变,但这些病理学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肝组织病理显示均未见模型组和受试药组发生肿瘤肝转移。结论:PA为巴西甘菊花中抗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最强的单体成分之一,其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Bcl2、Caspase 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导致细胞凋亡;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促进自噬的发生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有关;PAO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与增加Bax/Bcl2、下调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有关。
苗雨丽[6](2020)在《人参皂苷Rb1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糖酵解代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Wistar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检测AMPK、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探究人参皂苷Rb1对心衰大鼠糖酵解代谢影响及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实验组采用腹膜内注射阿霉素(Adr)进行实验动物造模,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模型进行评价。(2)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再随机分六组,分别为心衰对照组,人参皂苷Rb1(Gs-Rb1)组,Ara-A-1组,Ara-A-2组,AICAR-1组和AICAR-2组,然后进行腹腔内注射药物干预。(3)取材,采用超声心动图,ELISA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丙酮酸激酶(PK)的水平。结果:1.Gs-Rb1组与AICAR-1组及AICAR-2组EF值明显高于心衰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Gs-Rb1组和AICAR-2组无明显差异(P>0.05)。Ara-A-1与Ara-A-2组与心衰对照组EF明显降低(P=0.000)。Ara-A-2组与Gs-Rb1组EF值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心衰对照组AMPK活性显着增加(P=0.000),Ara-A-1和Ara-A-2组与心衰对照组相比抑制大鼠AMPK活性(P值均0.000),二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Gs-Rb1组与心衰对照组可提高大鼠AMPK活性(P=0.014)。AICAR-1与AICAR-2组显着上调大鼠AMPK活性(P<0.05),Gs-Rb1组和AICAR-2组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3心衰大鼠丙酮酸激酶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与心衰对照组大鼠相比,Ara-A-1或Ara-A-2组未显着升高(P>0.05),但Ara-A-2组受到抑制,然而,Gs-Rb1组与心衰对照组PK活性明显降低(P<0.05),AICAR-1和AICAR-2组PK水平显着降低(P<0.05),Gs-Rb1,AICAR-1和AICAR-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人参皂苷Rb1显着改善心衰大鼠EF水平。2人参皂苷Rb1可提高大鼠AMPK活性,人参皂苷Rb1可能部分地依赖于AMPK途径而改善Wistar大鼠心衰。3人参皂苷Rb1降低心衰大鼠糖酵解酶活性,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调节糖酵解反应中的丙酮酸激酶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改善心衰大鼠能量代谢。
陈世艺[7](2019)在《广西某县老年人血糖与KCNQ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是中国“长寿之乡”。近期,课题组对1040名东兰县农村老年人群的血糖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KCNQ1基因可能与该人群的血糖水平有关。糖尿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寿命年限。作为与Ⅱ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定量性状-血糖水平,在体内调控的机制较为复杂,其变异水平是众多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学作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桥梁,是一种改变基因座或染色体最终结果,但不改变潜在DNA序列的现象。DNA甲基化是特征最明显的表观遗传修饰。虽然表观基因组已知是由环境调节的,但这种调节也可能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拟从东兰县老年人群的糖代谢异常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从遗传学角度探讨该地区老年人群KCNQ1基因多态性,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该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以及这些因素与糖代谢异常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为下一步研究遗传与血糖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广西某县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了解广西某县农村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法,对广西河池市某县三个乡镇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利用Epidata流行病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基线资料实行双录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总体情况: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共4355人,糖代谢总异常率为16.1%(699/4355),正常组3656人,异常组699人;其中,男:女=1:1.48;年龄以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2337人,占53.7%(2337/4355)。糖代谢正常组与异常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别为性别、文化程度、民族、是否干农活和是否饮酒(P<0.05),以上因素在异常组和正常组内的具体情况为:女性分别占51.2%(358/699)和61.3%(2240/3656);文化程度均以文盲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 21.7%(152/699)和 47.2%(1725/3656):壮族所占比例亦均最高,分别占82.3%(575/699)和85.8%(3137/3656);平时干农活分别占57.9%(405/699)和65.7%(2402/3656);平时饮酒者分别占 32.5%(227/699)和 22.9%(837/3656)。2.饮食习惯比较:糖代谢异常组在烹调方式中炒菜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9.7%(138/699)和16.1%(589/3656);异常组使用动物油进行烹调的比例低于正常组,分别为86.6%(605/699)和89.9%(3285/3656);每天食用蔬菜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分别为74.7%(522/699)和69.6%(2545/3656),以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相关临床指标比较:糖代谢异常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尿酸(UA)、肌酐(Cr)、BMI指数、腰臀比(WHR)所体现的腹型肥胖所占比重以及骨密度(BMD)所体现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重均高于正常组,以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常组和正常组SBP分别为143.80±23.83 mmHg和 140.09±22.65 mmHg、DBP 分别为 82.32±14.04 mmHg 和 80.17±13.15 mmHg、TG 分别为 1.22(0.78)mmol/L 和 1.03(0.74)mmol/L、UA分别为 355.16±126.10 μ mol/L和320.62±113.91 μ mol/L、Cr分别为 70.33±29.73 μ mol/L 和 67.66±24.92 μ mol/L、BMI 指数所反映的超重或肥胖所占比重分别为31.8%(222/699)和22.6%(827/3656)、WHR所反映的腹型肥胖所占比重分别为49.5%(346/699)和42.5%(1553/3656)、骨密度(BMD)所体现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重分别为 25.6%(177/699)和 23.3%(852/3656)。4.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时不干农活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是平时干农活的1.259倍(0R=1.259,95%CI=1.057~1.499)、TG≥1.7mmol/L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是TG<1.7mmol/L者的1.185倍(0R=1.185,95%CI=1.108~1.268)、高尿酸血症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是尿酸正常者的1.034倍(0R=1.034,95%CI-1.007~1.662)、BMI≥24kg/m2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是BMI<24kg/m2者的1.056倍(OR=1.056,95%CI-1.026~1.087)。结论:平时是否干农活、TG、尿酸和BMI指数是广西某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的可能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广西某县老年人KCNQ1基因多态性和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目的:了解KCNQ1基因多态性在广西某县农村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血糖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imLDR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对广西某县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4355个样本KCNQ1基因6个SNP位点(rs1057128、rs151290、rs163184、rs2237892、rs2237897、rs231362)进行基因分型;将流行病学资料(基线问卷和体检结果)以及基因分型结果结合,采用GMDR0.9软件、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糖代谢异常水平糖代谢正常组3656人(空腹血糖<5.6mmol/L),糖代谢异常组699人(空腹血糖≥5.6mmol/L),异常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空腹血糖水平(P<0.05)。2.多态性分布特点2.1研究群体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KCNQ1基因6个SNP位点均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规律(P>0.05)。2.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所有人群的正常组和异常组中,三个位点rs151290、rs163184、rs2237897在各自基因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位点 rs151290、rs163184、rs2237892、rs2237897各自等位基因频率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人群中,三个位点rs151290、rs163184、rs2237897各自基因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个位点rs1057128、rs151290、rs163184、rs2237892、rs2237897 各自等位基因频率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基因型与糖代谢异常的关联性分析所有参与者中,rs151290位点从基因型、A等位基因携带者(AA+AC)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分别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0.704倍(0.543~0.912)和0.822倍(0.696~0.971),rs2237892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发生糖代谢异常可能性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0.848倍(0.721~0.998);rs2237897位点CT基因型、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0.791倍(0.666~0.938)、0.737 倍(0.549~0.989)和 0.780 倍(0.663~0.918)。2.4 KCNQ1基因与环境和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多因子降维法结果显示,最优的交互作用模型为由干农活、甘油三酯和rs2237897组成的三因素模型;在所有人群和壮族人群中,位点rs151290和rs1057128、rs163184、rs223797、rs2313162 交互分析时均发现,rs151290突变可使糖代谢异常的风险降低(P<0.05);位点rs2237897和 rs1057128、rs151290、rs223792、rs2313162 交互作用时,rs2237897突变均可使糖代谢异常的风险降低(P<0.05);分别与6个位点相互作用,平时干农活因素均表现出使发生糖代谢异常风险下降的可能,而高BMI指数、高TG均有糖代谢异常风险上升的可能。2.5 KCNQ1基因多态性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所有人群中,位点rs1057128在糖代谢正常组中,与GG基因型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AG+AA)者的TC水平和HDL-c水平均较低(P<0.05);rs151290在所有人群的糖代谢正常组中,与CC基因型相比较,AC基因型者的HDL-c水平较低(P<0.05),A等位基因携带(AG+GG)者的TC、HDL-c、LDL-c水平均较低;在糖代谢正常组的汉族人群中,位点rs163184的变异G等位基因携带者(GT+GG)的LDL-c水平显着高于TT基因型者(P<0.05)。结论 1.KCNQ1基因位点 rs151290、rs2237892 和 rs2237897 的多态性可能与广西某县农村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的风险相关。2.是否干农活、TG和位点rs2237897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对该县农村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影响最大;位点rs1057128、rs151290、rs2237897变异均有使糖代谢异常风险下降的可能;3.分别与6个位点相互作用,平时干农活因素均表现出使发生糖代谢异常风险下降的可能,而高BMI指数、高TG均有糖代谢异常风险上升的可能;4.位点 rs1057128、rs151290、rs163184、rs231362 的多态性可能与当地人群的不同血脂指标有关。第三部分 广西某县老年人KCNQ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目的:了解KCNQ1基因甲基化和糖代谢异常的关联性,并探讨该基因6个SNP位点与基因启动子区23个CpG位点的关系。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扩增测序技术,测定KCNQ1基因启动子区23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3个CpG位点甲基化率情况与空腹血糖的关系,采用矩阵QTL分析方法分析KCNQ1基因6个SNP突变位点与其启动子区23个CpG位点的关系。结果:1.共193人纳入本部分研究,其中,糖代谢正常组96人,异常组97人,两组在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相关临床指标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的CpG位点其作用从高到低的位点位置依次为66、113、138(P<0.05)。3.KCNQ1基因SNP位点rs2237892和rs2237897的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在启动子区CpG位点151的甲基化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63184的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在启动子区CpG位点40和80各自间的甲基化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KCNQ1基因CpG位点66、113和138甲基化程度可能与广西某县老年人的糖代谢水平有关。2.KCNQ1基因内含子15中的位点rs2237897多态性可能与该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151上的甲基化水平有关。
罗辉[8](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董重阳[9](2019)在《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证实蒙药蓝刺头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阐明其调控FoxO/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分化与骨形成的机理;明确蒙药蓝刺头抗氧化应激相关调控机制及效应靶点。为蒙医药基于“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的经典理论、通过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丰富蒙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内涵。方法:分组:6月龄SD系SPF级健康雌性未孕大鼠84只(体重250±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蒙药蓝刺头高剂量组(Echinops-H)、中剂量组(Echinops-M)、低剂量组(Echinops-L),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HEP)、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Co-Q10)。造模: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去势)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1],阴道上皮角化实验、骨密度检测、子宫病理学检查验证造模成功。给药:术后90d,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按照方案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标本采集:末次灌胃后,腹主动脉穿刺采血离心血清;处死剔除双侧完整股骨、胫骨,右侧股骨、胫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左侧股骨、胫骨-196℃液氮贮存罐保存。指标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标骨钙素、护骨素等骨代谢相关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RT-PCR测定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成骨细胞分化转录因子蛋白、破骨细胞抑制因子护骨素的基因表达。左侧股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p-p66(S36)、p66、β-catenin、Wnt2、FoxO3a蛋白表达。右侧股骨采用骨密度仪测定离体骨骨密度,Micro-CT进行骨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1.大鼠骨密度、骨形态学计量测定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股骨近端BMD和股骨总BMD均明显降低(P<0.05);骨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表达上,OVX组骨微结构骨小梁立体网状结构异常,骨体积分数(BV/TV)、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体积(TBV,trabecular volume)、骨小梁宽度(Tb.W,trabecular wid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均明显降低(P<0.05),骨小梁间距(Tb.Sp)增大(P<0.05)。与OVX组比较,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假手术组的BMD及骨微结构、骨形态计量学明显改善。2.大鼠骨组织学计量测定结果(HE染色):骨组织学检测结果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脂肪细胞密度与脂肪细胞直径显着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蒙药蓝刺头高、低剂量组脂肪细胞密度与脂肪细胞直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蒙药蓝刺头中剂量组、淫羊蕾组脂肪细胞密度与脂肪细胞直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其对抗骨质破坏效果显着。3.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较,模型组(OVX)大鼠血清护骨素(OPG)含量明显降低,且骨钙素(BG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蒙药蓝刺头高(Echinops-H)、中(Echinops-M)、低剂量组(Echinops-H)、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HEP)、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Co-Q10)、Sham组的血清护骨素(OPG)含量明显降低,且骨钙素(BG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变化: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血清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蒙药蓝刺头各剂量组、中药西药对照组、假手术组抗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5.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较,OVX大鼠β-catenin、Wnt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FoxO3a表达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Echinops-H、Echinops-M、Echinops-L、HEP、Co-Q10 组、Sham 组β-catenin、Wnt2 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FoxO3a蛋白的含量明显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6.RT-PCR测定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相关因子表达:与Sham组相比较,OVX组大鼠Runx2、OPG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OVX 组 PPAR-γ明显升高(P<0.05)。与 OVX 组比较,Echinops-H、Echinops-M、Echinops-L、HEP、Co-Q10 组、Sham 组βRunx2、OPG 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PAR-γ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具有显着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蒙药蓝刺头能够显着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蒙药蓝刺头可以交叉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中FoxO的转录,上调Wnt的表达,促进模型大鼠骨组织成骨分化、骨形成;蒙药蓝刺头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代谢高转换相关指标,抑制骨吸收。本研究表明:蒙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补暖补精-固骨质壮骨”的生物效应可能通过促进骨组织成骨分化、骨形成的机制实现;蒙医药“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的生物效应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实现。本研究丰富了蒙医“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理论的科学内涵,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揭示了此理论与治法的效应途径。
贺瑜[10](2016)在《牛磺酸干预DMBA构建大鼠乳腺癌模型的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在逐年增加。如何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对减少乳腺癌发病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营养是其中较为确定的因素,一些营养素有抑制乳腺癌的作用。牛磺酸(Taurine,Tau)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结构的氨基酸,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在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对机体的神经、心血管、免疫、内分泌代谢、运动系统等均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但相关机制仍未明了,可能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我们的研究通过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牛磺酸干预乳腺癌的相关机制,研究分成四个部分:(一)牛磺酸对大鼠乳腺癌发生的干预作用研究。我们用3%浓度的牛磺酸饮水干预乳腺癌大鼠,观察大鼠的肿瘤生长情况、高脂饲料对乳腺癌大鼠模型的作用、以及乳腺癌大鼠和牛磺酸干预乳腺癌大鼠全血十七种氨基酸的变化。(二)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发生的代谢组学分析。我们对乳腺癌大鼠及牛磺酸干预后的乳腺癌大鼠进行代谢组学相关分析,从机体代谢变化这个角度对其机制进行分析,鉴定出乳腺癌大鼠及牛磺酸干预乳腺癌大鼠差异代谢产物和差异相关代谢途径。(三)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发生的基因分析。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从基因这个角度分析牛磺酸干预乳腺癌的机制。(四)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的肠道微生物检测分析。通过采集大鼠结肠内容物,提取DNA,进行高通量16Sr DNA测序,探索乳腺癌大鼠肠道菌群改变,以及牛磺酸干预后乳腺癌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一、目的:1、观察牛磺酸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的干预作用。2、分析牛磺酸干预乳腺癌大鼠的血浆代谢组学变化。3、分析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组织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4、探索乳腺癌大鼠及牛磺酸干预后乳腺癌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分析初步探讨牛磺酸干预乳腺癌的相关机制,为牛磺酸在防控乳腺癌的研究方面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6组,1组(正常对照组)10只,2组(花生油灌胃组)10只,3组(DMBA致癌组)15只,4组(DMBA+高脂饮食组),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15只,6组(牛磺酸干预DMBA+高脂饮食诱导致癌组)15只。高脂饮食为饲料中添加5%猪油,牛磺酸干预为饮水中加入3%牛磺酸(食品级),予以大鼠自由饮食饮水。观察大鼠体重变化,肿瘤生长情况。16周后终止实验,处死全部大鼠,剥离肿瘤组织,留取血样。为了减少混杂因素,采用第1组、第3组,第5组大鼠标本进行牛磺酸干预机制的研究分析,第4组、第6组标本留做后续实验另做分析,第2组大鼠为DMBA溶剂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花生油未对模型有作用,标本暂不做分析。取第1组正常对照组(n=10)、第3组DMBA致癌组(n=10)、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n=10)大鼠全血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十七种氨基酸分析。2、取第1组正常对照组(n=10)、第3组DMBA致癌组(n=10)、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n=8)组大鼠血浆,利用GC-MS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利用OPLS—DA及T检验,分离鉴定出差异代谢产物,利用KEEG数据库分析差异代谢物相关代谢途径。3、分别取第1组正常对照组(n=6),第3组DMBA致癌组(n=6),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n=6)大鼠乳腺组织或肿瘤组织,提取组织RNA,逆转录成c 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共检测7条大鼠乳腺癌相关基因:Akt1、Igf1、Igf1r、Pten、Myc、Hif-1a、HK-2基因。4、分别取第1组正常对照组(n=8),第3组DMBA致癌组(n=6),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n=5)组大鼠结肠内容物,提取DNA,利用高通量16Sr DNA测序,探索乳腺癌大鼠肠道菌群改变,及牛磺酸干预乳腺癌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三、结果:1、各组大鼠肿瘤发生率比较,第6组大鼠肿瘤发生率最高为100%,第3、4组大鼠肿瘤发生率都为80%,第5组大鼠肿瘤发生率最低。各组大鼠潜伏期比较,第4组大鼠肿瘤发生的潜伏期最短,第5组的大鼠肿瘤发生的潜伏期最长。每组大鼠总荷瘤数及肿瘤大小比较,第6组大鼠总荷瘤数最多,第5组大鼠荷瘤数最少。计算每只大鼠肿瘤长径之和、长径×短径之和反映各组大鼠肿瘤大小,第4组大鼠肿瘤最大,第5组大鼠肿瘤体积最小。第3组DMBA致癌组大鼠与第1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全血氨基酸中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苏氨酸、脯氨酸降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大鼠和第3组DMBA致癌组大鼠比较,全血氨基酸中全血氨基酸中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氨基酸水平降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分析鉴定出第3组DMBA致癌组大鼠与第1组比较有5种差异代谢产物,主要与氨基酸代谢及糖代谢有关。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与第1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有23种代谢产物发生了变化,涉及的代谢途径有能量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及核酸代谢。3、第3组DMBA致癌组与第1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Igf1r、Pten基因乳腺癌组表达降低,Igfl基因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kt1、HK2基因、Myc基因、HIF-1a基因表达降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与第3组DMBA致癌组大鼠相比较,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Peten基因、Igf1r基因表达升高,Igf1基因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kt1、Myc、Hk2、HIF-1a基因表达降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大鼠与正常人类肠道菌群是相似的,大鼠肠道菌群主要是厚壁菌门,其次是拟杆菌门,接下来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柔膜菌门。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第3组DMBA致癌组大鼠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厚壁菌门6种细菌和正常大鼠比较有区别。第5组牛磺酸干预DMBA致癌组大鼠与第3组DMBA致癌组大鼠比较,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12种细菌发生了改变。四、结论:1、牛磺酸对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脂饲料对DMBA诱导的乳腺癌模型有促进成模作用。乳腺癌大鼠、牛磺酸干预乳腺癌大鼠体内氨基酸发生了变化。2、牛磺酸干预乳腺癌大鼠体内代谢发生了变化,代谢组学为进一步阐明牛磺酸干预乳腺癌的机制提供了线索。3、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肿瘤的作用表现为增加PTEN、Igf1r基因的表达,降低Igf1基因表达。乳腺癌大鼠的肿瘤发生机制可能与PTEN基因、Igf1r基因表达降低,Igf1基因表达升高有关。4、乳腺癌大鼠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可能与牛磺酸抑制肿瘤的机制有关。
二、毕力夫——医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毕力夫——医学博士(论文提纲范文)
(2)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主要证候诊断量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进展 |
二、中医证候规范化方法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证候分布的文献研究及系统评价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证候分布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临床研究二 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患者主要证候诊断量表的研制 |
一、明确研究目的,建立研究工作组 |
二、构建条目池 |
三、条目筛选 |
四、量表条目赋权 |
五、确定界值 |
六、量表初稿构造成型 |
七、量表的性能检验 |
八、讨论 |
九、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
附录2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3 临床信息采集表 |
附录4 诊断量表初稿 |
(3)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网状Meta分析及优化方案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 |
1.1.1 中国古代医家对体质的认识 |
1.1.1.1 《黄帝内经》对中医体质的认识 |
1.1.1.2 《伤寒杂病论》对中医体质的认识 |
1.1.1.3 三国至两宋时期医家对中医体质的认识 |
1.1.1.4 金元明清时期医家对中医体质的认识 |
1.1.2 中国现代医家对体质的认识 |
1.1.2.1 中医体质学说的提出和确立 |
1.1.2.2 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
1.1.2.3 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
1.2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
1.3 体质可调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1.4 中药方剂调治中医体质的研究现状 |
1.4.1 气虚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2 阳虚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3 阴虚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4 痰湿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5 湿热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6 血瘀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7 气郁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4.8 特禀质的中药方剂调治 |
1.5 针灸调治中医体质的研究现状 |
1.5.1 气虚质的针灸干预 |
1.5.2 阳虚质的针灸干预 |
1.5.3 阴虚质的针灸干预 |
1.5.4 痰湿质的针灸干预 |
1.5.5 湿热质的针灸干预 |
1.5.6 血瘀质的针灸干预 |
1.5.7 气郁质的针灸干预 |
1.5.8 特禀质的针灸干预 |
第二章 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网状Meta分析及优化方案制定 |
2.1 检索策略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数据库 |
2.1.2.1 中文数据库 |
2.1.2.2 英文数据库 |
2.1.3 检索词 |
2.1.4 检索策略 |
2.1.5 检索结果 |
2.2 文献的筛选 |
2.2.1 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1.1 文献的纳入标准 |
2.2.1.2 文献的排除标准 |
2.2.2 RCT文献的筛选过程及结果 |
2.2.2.1 RCT文献的筛选过程 |
2.2.2.2 RCT文献的筛选结果 |
2.2.3 纳入的RCT文献信息提取 |
2.2.3.1 纳入的RCT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3.2 纳入RCT文献的方法质量评价 |
2.3 基于网状Meta筛选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最佳干预措施 |
2.3.1 筛选纳入网状Meta分析的RCT |
2.3.2 RCT文献的筛选结果 |
2.3.3 网状Meta分析的应用软件 |
2.3.4 各偏颇体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1 气虚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2 阳虚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3 阴虚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4 痰湿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5 湿热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6 血瘀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3.4.7 气郁质研究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2.4 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1 针灸干预气虚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1.1 气虚质优化方案选穴 |
2.4.1.2 气虚质优化方案刺灸法操作 |
2.4.1.3 气虚质优化方案治疗周期 |
2.4.1.4 气虚质优化方案分析 |
2.4.2 针灸干预阳虚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2.1 阳虚质优化方案选穴 |
2.4.2.2 阳虚质优化方案刺灸法操作 |
2.4.2.3 阳虚质优化方案治疗周期 |
2.4.2.4 阳虚质优化方案分析 |
2.4.3 针灸干预阴虚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3.1 阴虚质优化方案选穴 |
2.4.3.2 阴虚质优化方案刺灸法操作 |
2.4.3.3 阴虚质优化方案治疗周期 |
2.4.3.4 阴虚质优化方案分析 |
2.4.4 针灸干预痰湿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4.1 痰湿质优化方案选穴 |
2.4.4.2 痰湿质优化方案刺灸法操作 |
2.4.4.3 痰湿质优化方案治疗周期 |
2.4.4.4 痰湿质优化方案分析 |
2.4.5 针灸干预湿热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6 针灸干预血瘀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6.1 血瘀质优化方案选穴 |
2.4.6.2 血瘀质优化方案刺灸法操作 |
2.4.6.3 血瘀质优化方案治疗周期 |
2.4.6.4 血瘀质优化方案分析 |
2.4.7 针灸干预气郁体质的网状Meta优化方案 |
2.4.7.1 气郁质优化方案选穴 |
2.4.7.2 气郁质优化方案刺灸法操作 |
2.4.7.3 气郁质优化方案治疗周期 |
2.4.7.4 气郁质优化方案分析 |
2.5 讨论 |
2.5.1 文献来源 |
2.5.2 针灸干预各种中医偏颇体质研究入选RCT比例 |
2.5.3 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RCT研究的质量评价 |
2.5.4 传统Meta分析与网状Meta分析的区别 |
2.5.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2.5.6 中医体质学的临床意义 |
2.5.6.1 体质的生理基础 |
2.5.6.2 体质、疾病与证候的关系 |
2.5.6.3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
2.5.6.4 “辨体论治”的临床意义 |
2.5.6.5 “辨体针灸”的优势 |
2.5.7 不足与展望 |
2.5.8 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机器学习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肾脏病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诊断难度高,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较大辅助诊断价值 |
1.2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证候、舌象被越来越多用于糖尿病并发症预测 |
1.3 单模态单分类器准确度普遍偏低,多模态特征数据融合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预测模型构建的新趋势 |
1.4 标准化、客观化获取证候、舌图像数据,利于促进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 |
1.5 特征自动提取和有监督学习建模方法,利于从多模态数据构建模型 |
2 研究思路 |
2.1 基于机器学习的2型糖尿病证候分类模型构建 |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舌图像自动分割模型构建 |
2.3 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与模型构建 |
实验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分组标准 |
1.8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观察指标 |
2.2 质量控制 |
2.3 证候分类模型构建 |
2.4 舌图像自动分割模型构建 |
2.5 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与模型构建 |
2.6 机器学习 |
3 结果 |
3.1 一般信息特征分布 |
3.2 症状分布 |
3.3 证型分布 |
3.4 证候分类模型构建 |
3.5 舌图像自动分割模型构建 |
3.6 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与模型构建 |
讨论 |
1 性别、年龄、BMI分布特征 |
2 主要症状、证候分布 |
3 2型糖尿病证候标准化诊断 |
4 证型特征与舌图像特征对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均具有较大意义 |
5 基于深度学习的舌图像分析有助于完善证型客观化诊断,舌象与疾病转归的直接关联有待深入研究 |
6 采用多模态特征融合构建的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预测模型,可提高预测准确度 |
7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特征降维与神经网络构建证候分类模型,优于其它算法组合 |
8 采用主成分分析特征降维与神经网络构建疾病预测模型,优于其它算法组合 |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机器学习在糖尿病并发症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2:伦理审核批件 |
附件3:糖尿病中医辨证细则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1章 坡模酸的获取及抗结肠癌活性探讨 |
1.1 材料 |
1.1.1 试剂与耗材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系 |
1.1.4 受试药 |
1.2 方法 |
1.2.1 巴西甘菊花单体成分的获取 |
1.2.2 细胞培养 |
1.2.3 巴西甘菊花单体成分(L1-L6)抗结肠癌活性筛选 |
1.2.4 坡模酸的获取 |
1.2.5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巴西甘菊花单体成分的获取 |
1.3.2 巴西甘菊花单体成分(L1-L6)抗结肠癌活性筛选 |
1.3.3 坡模酸的获取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作用 |
2.1 材料 |
2.1.1 试剂与耗材 |
2.1.2 主要仪器 |
2.1.3 细胞系 |
2.1.4 受试药 |
2.2 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MTT法测定HT-29细胞活力 |
2.2.3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2.4 细胞形态的观察 |
2.2.5 Hoechst 33342染色测定细胞凋亡 |
2.2.6 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测定细胞凋亡 |
2.2.7 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 |
2.2.8 PI单染测定对HT-29周期的影响 |
2.2.9 细胞迁移(划痕)实验 |
2.2.10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2.3.3 细胞形态的观察 |
2.3.4 Hoechst 33342染色测定细胞凋亡 |
2.3.5 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测定细胞凋亡 |
2.3.6 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凋亡分析 |
2.3.7 PI单染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 |
2.3.8 细胞划痕实验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抗结肠癌作用机制 |
3.1 材料 |
3.1.1 数据库 |
3.1.2 软件 |
3.2 方法 |
3.2.1 坡模酸、坡模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潜在作用靶点收集 |
3.2.2 疾病靶点的筛选 |
3.2.3 药物成分-预测靶点网络的构建 |
3.2.4 PPI网络的建立 |
3.2.5 结肠癌靶点生物学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 |
3.2.6 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 |
3.3 结果 |
3.3.1 药物和疾病靶点筛选 |
3.3.2 药物成分-预测靶点网络的构建 |
3.3.3 PPI网络的建立 |
3.3.4 结肠癌靶点生物学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 |
3.3.5 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蛋白组学测定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抗结肠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
4.1 材料 |
4.1.1 试剂与耗材 |
4.1.2 主要仪器 |
4.1.3 细胞系 |
4.1.4 受试药 |
4.2 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蛋白收集 |
4.2.3 蛋白处理 |
4.2.4 上样 |
4.2.5 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2 蛋白质LC-MS图 |
4.3.3 差异蛋白筛选 |
4.3.4 GO富集功能分析 |
4.3.5 差异蛋白所参与的通路 |
4.3.6 筛选出目的差异蛋白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整合分析和实验验证 |
5.1 材料 |
5.1.1 试剂与耗材 |
5.1.2 主要仪器 |
5.1.3 细胞系 |
5.1.4 受试药 |
5.2 方法 |
5.2.1 细胞培养 |
5.2.2 蛋白印迹实验 |
5.2.3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2 坡模酸、坡模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对HT-29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
5.3.3 坡模酸、坡模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对HT-29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5.3.4 坡模酸、坡模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对HT-29细胞Jak/Stat3通路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对小鼠异种移植瘤的影响 |
6.1 材料 |
6.1.1 试剂与耗材 |
6.1.2 主要仪器 |
6.1.3 细胞系和实验动物 |
6.1.4 受试药 |
6.2 方法 |
6.2.1 动物喂养 |
6.2.2 细胞培养及肿瘤模型制备 |
6.2.3 肿瘤模型的制备 |
6.2.4 动物分组与处理 |
6.2.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6.2.6 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 |
6.3.1 移植瘤小鼠体重和瘤体积生长曲线图 |
6.3.2 肿瘤体积大小、瘤重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变化情况 |
6.3.3 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大体标本观察 |
6.3.4 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HE染色) |
6.3.5 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HE染色) |
6.4 讨论 |
6.5 小结 |
全文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 |
尚待深入内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人参皂苷Rb1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糖酵解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参皂苷 Rb1 与心衰的能量代谢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广西某县老年人血糖与KCNQ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略缩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
广西某县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1 |
材料与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结论 第二部分 |
广西某县老年人KCNQ1基因多态性和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
材料与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小结 第三部分 |
广西某县老年人KCNQ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
对象与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
3 讨论 |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7 倒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中蒙医药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概述 |
1. 氧化应激与雌激素缺乏 |
2. PMOP与Fox O/Wnt-β-catenin通路 |
3. 中医药与PMOP |
4. 蒙医药与PMOP |
5. 蒙药蓝刺头与PMOP |
第三节 课题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蒙药蓝刺头对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建立 |
2.3 造模是否成功的判定 |
2.4 给药方法 |
2.5 标本采集 |
2.6 指标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过程中大鼠生命概况 |
3.2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去卵巢术前术后体质量变化 |
3.3 骨密度(BMD)测定结果 |
3.4 骨形态学计量(Micro-CT)骨微结构测定结果 |
3.5 各组大鼠骨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 |
3.6 各组大鼠骨组织学定量检测结果 |
3.7 血清骨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实验相关检测指标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蒙药蓝刺头调控Fox O/Wnt/β-catenin通路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实验设备 |
1.1 造模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设备与器材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 |
2.3 造模是否成功 |
2.4 给药方法 |
2.5 标本采集 |
2.6 指标检测 |
2.7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阴道上皮角化实验结果 |
3.2 造模术后4周BMD检测结果 |
3.3 造模术后8周子宫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 |
3.4 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
3.5 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 |
3.6 RT-PCR测定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相关因子表达 |
4. 讨论 |
4.1 蒙医学对骨骼的认识 |
4.2 蒙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
4.3 传统蒙医学“骨枯症”与现代医学“骨质疏松”理论契合点分析 |
4.4 蒙医药传统疗法防治“骨枯症”的理论探讨 |
4.5 蒙药蓝刺头的选药依据 |
4.6 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模型选择依据 |
4.7 实验中药对照和阳性对照药选择依据 |
4.8 实验相关检测指标分析 |
5. 结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全文总结及研究结论 |
1. 全文总结 |
2. 本研究结果表明 |
3. 结论 |
4. 研究不足之处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抗氧化应激调控Fox 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
1. 氧化应激反应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
1.1 氧化应激概述 |
1.2 氧化应激与骨质疏松发病的相关性 |
1.3 抗氧化剂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
2. FoxO/Wnt/β-catenin通路与骨质疏松 |
2.1 叉头框蛋白Fox O与骨质疏松 |
2.2 Wnt/β-catenin通路与骨质疏松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探讨蒙医药学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
1. 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 |
2. 蒙医学对骨骼的认识 |
3. 蒙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
4. 骨枯症发病机制与骨质疏松现代研究中寻找共同点是制定蒙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 |
4.1 从蒙医对骨枯症发病机制方面判定 |
5. 蒙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则 |
6. 蒙医传统疗法对“骨枯”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论探讨 |
7.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蒙药蓝刺头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
1. 蒙药蓝刺头概况 |
2. 蒙药蓝刺头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3. 蒙药蓝刺头药理作用实验研究 |
3.1 毒性试验 |
3.2 镇痛作用 |
3.3 保肝作用 |
3.4 抗炎作用 |
3.5 抗氧化作用 |
3.6 骨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4. 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
4.1 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内容 |
4.2 蒙药蓝刺头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研究进展 |
4.3 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
5.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就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牛磺酸干预DMBA构建大鼠乳腺癌模型的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牛磺酸对大鼠乳腺癌发生的干预作用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发生的代谢组学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发生的相关基因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牛磺酸干预大鼠乳腺癌发生的肠道微生物检测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牛磺酸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毕力夫——医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 [1]蒙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以心脏病蒙药专利为例[D]. 买明洁.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2]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主要证候诊断量表研制[D]. 王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灸干预中医偏颇体质的网状Meta分析及优化方案制定[D]. 朱穗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4]基于机器学习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肾脏病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预测模型[D]. 夏庭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坡模酸及其吡喃葡萄糖酯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利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人参皂苷Rb1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糖酵解代谢的研究[D]. 苗雨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广西某县老年人血糖与KCNQ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 陈世艺.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8]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D]. 董重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牛磺酸干预DMBA构建大鼠乳腺癌模型的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D]. 贺瑜. 广西医科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