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残障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残障,综合设施,自闭症,折扣,对比度,视觉处理,时可,数码化,培训机会,社会企业
残障者论文文献综述
陈可扬[1](2019)在《新加坡鼓励社企与商家聘用残障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李智升说,他两年前首次到访位于红山的新协立综合设施时,发现组屋区内的就业机会让残障者更容易受聘。在组屋区营业的所有社会企业,只要成为新加坡社会企业中心会员,即日起租用建屋发展局店铺时可享有租金折扣。其他商家则只要承诺雇佣(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9-08-05)
贺景涵[2](2019)在《面向视力残障者的无障碍药品包装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生活中存在一部分无法像我们一样正常生活的群体,而视力残障者就是其中一部分。《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关于残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体现在多方面,残疾人同样享有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平等权利。但我国大多数药品包装上并无方便视力残障者获取药品信息的盲文提示,每年因视力残障者误食药品而导致的药物中毒、死亡等事件频繁发生。我们应当设计出适用于视力残障者的无障碍药品包装,且不影响大众的使用,可在现有药品包装的基础上平等享用服务及设施等,并应当确保该服务或设施能够适应残疾人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陶书毅[3](2019)在《时空情境与残障者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以青年听障口语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以青年听障口语者为例,从"人在情境中"理论视角探讨时空情境与残障者身份认同的关系。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融合性政策的可及性问题以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平衡发展,导致融合与障碍并存;在网络生活情境中,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他们经历了从个人自助、社群互助到社会倡导的变化。时空情境的异质性及其与残障者之间形成的不对称的相互建构性,导致残障者的身份认同呈现出不确定性。最后,本文就多元论视角下的社会融合框架从社会政策、社会服务和社会文化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残疾人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蒋正阳[4](2019)在《残障者劳动权的司法救济——基于司法裁判案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残障劳动者面临着双重弱势,其一是作为残障者相对于其他健全劳动者的比较劣势,其二是作为劳动者相对于雇主的弱势地位。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残障者就业保障法律体系,但在司法程序中对于残障劳动者基于实质正义的倾斜保护力度还有所欠缺,一些残障者在其劳动权被侵害后并不能获得有效的司法救济。借鉴美国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合理调整制度、雇主抗辩制度等制度设计,并结合具体司法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可以从举证责任倒置、司法救助等方面完善我国残障者劳动权的司法救济制度。(本文来源于《人权》期刊2019年01期)
王蓓蓓,刘文金[5](2019)在《肢体残障者的无障碍衣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消除肢体残障者使用衣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其更加安全便捷地使用衣柜而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可为针对肢体残障者的无障碍衣柜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调研分析典型肢体残障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结合现有的衣柜设计标准,对无障碍衣柜的结构、尺度、材质以及心理学要素等进行分析归纳。最终得出肢体残障者的无障碍衣柜应遵循安全性、易用性、公平性、经济性以及用户参与原则。(本文来源于《林产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齐舒玮[6](2018)在《残障者公正审判权保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稳中带进,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国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员,公正审判权的实现对残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对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残障者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总的来说中国残障者群体的权利保障并不算完备,无论是在法律法规或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健全和不相协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刑事司法过程中残障者的公正审判权得不到保障,主要是在身份为犯罪嫌疑人的残障者翻译权得不到保障,表现在司法机关的保障不足,普通翻译人员缺少法律知识,辩护律师的翻译人员由谁聘用,缺少司法监督等问题;第二,民事、行政司法过程中,残障者实现公正审判权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于残障者自身和围绕残障者周边的环境,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残障者缺少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法律行为资格受限、残障者的心理问题,社会外部问题有许多残障者问题不能通过法院得到解决、女性残障者的双重歧视和环境上无法满足残障者无障碍与合理便利的需求。本文从以下叁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残障者、公正审判权和残障者公正审判权保障路径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残障者公正审判权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整体分为刑事司法过程和民事、行政司法过程两个方面,刑事司法过程中从司法机关的保障、两类翻译人员的聘用、检查监督机关的缺乏等进行分析,民事、行政司法过程主要从残障者角度出发,残障者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残障者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知晓度不高、残障者法律行为资格受限、社会歧视及偏见导致残障者的挫败感和不自信,社会外部问题有残障者的许多议题难以诉诸法院、女性残障者受到双重歧视和环境上无法满足残障者无障碍与合理便利的需求。第叁部分论述了残障者公正审判权保障的具体路径。从刑事司法过程的角度来看,应该从加强司法机关对残障者的保障、提高对翻译人员的要求、辩护律师与翻译人员的配合、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等四个方面来保障残障者公正审判权的实现;从民事、行政司法过程的角度来看,创新普法途径;放宽残障者法律行为能力的限制;提升残障者的积极态度和权利意识;发展多样性纠纷解决方式;宣传性别平等,树立正确的残障者观念;残障者无障碍通行权的实现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残障者为主要对象,针对残障者公正审批权保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困境,从刑事司法过程和民事、行政司法过程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先前大多数关于残障者的研究,即以实体性权利为主要研究对象,只略微涉及司法救济的稍许内容。(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12-01)
李君蕾[7](2018)在《服务于视觉残障者的无障碍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眼睛是人们观察、感知环境的重要感官,视觉残障者由于生理上的缺陷,需要依靠其他感官与周边景观进行互动。本文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视觉残障者生理和心理相对应的景观需求,并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实践,全面总结了无障碍景观和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以期为我国服务于视觉残障者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人文园林(2018年6月)》期刊2018-12-01)
谭磊[8](2018)在《美国精神残障者“回归社区”照顾机制失灵的困境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美国精神残障者照顾模式从机构照顾走向了社区照顾。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该模式还存有两大困境,具体表现为:救助申请不易,街头流浪增多;医学治疗不足,监狱成为替代。困境的形成原因包括,歧视性文化、社区服务对接不足、政策与法律支持不够等。转视我国,"回归社区"亦是我国精神疾病照顾机制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我国精神残障者回归社区仍存有以下不足:精神残障者数量庞大,康复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精神残障者入院、出院面临多重困难;专业治疗机构对回归社区的支持尚且不足;社区歧视氛围依然浓厚等。为改进以上不足,研究者认为应从美国照顾机制失灵中获取以下启发:政策帮扶的范围与水平应不断提升;治疗机构应为精神残障者提供社会功能恢复服务;积极拓展"叁社联动"照顾模式;注重营造无歧视舆论环境等。(本文来源于《残疾人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周敏[9](2018)在《专业服务助残障者走出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市民政局一直坚持“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化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引导民政事业单位、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民办社工机构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结合本身的业务性质,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采取引进、合作、转岗等方式配备社工人才,建立健(本文来源于《汕头日报》期刊2018-08-05)
胡仕勇,罗雪平[10](2018)在《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模式分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源于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历史文化特点,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模式。文章运用福利叁角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系统分析了残障者社会保障供给主体即市场、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角色,构建了叁者的关系模型,阐明了残障者社会保障供给主体的角色与功能边界。基于市场、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不同的定位,本文将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分为政府与市场迭加型、政府主导型及政府与社会组织迭加型叁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别类型与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市场、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在不同类别与典型国家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残疾人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残障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生活中存在一部分无法像我们一样正常生活的群体,而视力残障者就是其中一部分。《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关于残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体现在多方面,残疾人同样享有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平等权利。但我国大多数药品包装上并无方便视力残障者获取药品信息的盲文提示,每年因视力残障者误食药品而导致的药物中毒、死亡等事件频繁发生。我们应当设计出适用于视力残障者的无障碍药品包装,且不影响大众的使用,可在现有药品包装的基础上平等享用服务及设施等,并应当确保该服务或设施能够适应残疾人的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障者论文参考文献
[1].陈可扬.新加坡鼓励社企与商家聘用残障者[N].中国社会报.2019
[2].贺景涵.面向视力残障者的无障碍药品包装设计[J].艺术科技.2019
[3].陶书毅.时空情境与残障者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以青年听障口语者为例[J].残疾人研究.2019
[4].蒋正阳.残障者劳动权的司法救济——基于司法裁判案例的分析[J].人权.2019
[5].王蓓蓓,刘文金.肢体残障者的无障碍衣柜设计[J].林产工业.2019
[6].齐舒玮.残障者公正审判权保障研究[D].贵州大学.2018
[7].李君蕾.服务于视觉残障者的无障碍景观设计[C].人文园林(2018年6月).2018
[8].谭磊.美国精神残障者“回归社区”照顾机制失灵的困境与启示[J].残疾人研究.2018
[9].周敏.专业服务助残障者走出困境[N].汕头日报.2018
[10].胡仕勇,罗雪平.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模式分型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