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佩[1]2008年在《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浅析《文身》的美学思想》文中提出唯美派是近代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日本文坛也掀起了唯美主义思想热潮。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新锐登上文坛。《文身》正是谷崎文学的开山之作。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该作品的美学思想从而阐述谷崎文学的唯美世界的构造和审美理念。
郑培燕[2]2012年在《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回归东洋”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产生于日本近代化的特殊历史时期。日本知识分子们为逃避当局的专制主义统治、寻找心灵的精神家园而遁入传统,在创作上呈现出“回归东洋”的现象。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创作了大量富有“江户趣味”的作品,以“江户趣味”为依托深入探索日本传统文化艺术与审美趣味。本文以永井荷风的“江户趣味”为中心主要讨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回归东洋”现象。第一章通过梳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分析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所涵含的传统审美趣味及颓废主义人生观的思想实质。第二章通过文本细读,梳理永井荷风一生的多重身份变迁,重点分析永井荷风作品中的“江户趣味”表现。第叁章分析谷崎润一郎回归古典主义的文学表现,进而将永井荷风与谷崎润一郎作比较,探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回归东洋的差异表现,认识到回归传统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面对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的矛盾冲突时所做的无奈选择。
张二菊[3]2010年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崎润一郎(Junichiru Tanizaki)一生创作颇丰,颇受日本学界关注,近年来,中国的谷崎文学研究也日渐丰富。本论文从谷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入手,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不同译者笔下的谷崎润一郎,分析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群体接受情况,包括章克标对谷崎文学追求的认同,周作人与谷崎润一郎在散文世界的文学对话。本论文着重研究田汉对谷崎润一郎的创造性接受。在文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中,田汉坚持着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性选择。谷崎润一郎与中国割舍不断的渊源也引起了我们探索的热情。他先后两次来中国旅行,中国二叁十年代混乱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他的“中国趣味”。本论文详尽分析了谷崎润一郎“中国趣味”的嬗变过程,以及作家对中国的书写策略。
李雅静[4]2017年在《谷崎润一郎早期中国题材创作中的唯美倾向》文中研究说明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唯美主义作家,日本文学史上的“大谷崎”、“谷崎期”等名词的诞生都是对谷崎的赞誉。在谷崎的早期唯美追求中横亘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中国情结”,且大都体现在早期中国题材的创作中。他的中国题材创作塑造和描绘了多个唯美形象,表达了他的唯美价值观。同时也记录了大正时期日本文人对中国形象的看法。通过分析其早期中国题材作品中唯美形象的刻画,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谷崎早期唯美中的“女性崇拜”、“感官享乐”等唯美理念,还能从另一个方面探讨谷崎的“中西观”、“西洋崇拜”、“中国趣味”等思想观。通过分析谷崎唯美思想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谷崎早期对唯美的探寻经历了从极度崇拜西洋文化到寻求东西文化的平衡再到回归古典日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体现着他对唯美主义的独立思考,也成就了他特有的唯美主义。故本文主要以唯美形象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唯美思想作为切入点,研究早期中国题材中的唯美倾向,从微观上把握谷崎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唯美探索。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首先对谷崎与他的唯美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分别介绍了中日学界谷崎的研究现状,目前中日两国对谷崎的研究都有升温之势。再次提出选题意义及依据,目前谷崎文学的研究热点是谷崎与东方。最后提出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形象学理论进行研究。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谷崎唯美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特点进行论述。从日本唯美主义特质着手分析谷崎所处的大的时代环境,介绍日本唯美主义的特点。再结合谷崎的早期人生经历与当时日本社会形势分析谷崎唯美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特点。第二章主要对谷崎早期中国题材的作品与作品中的唯美倾向进行简单介绍。对作品进行时间上的划分,论述作品中唯美倾向的表现及特点,力求对作品及作品中的唯美倾向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第叁章对谷崎早期中国题材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其作品中出现的唯美人物形象和唯美景物形象,并挖掘谷崎唯美思想的特质,以及对唯美世界的构建。本章还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形象学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作品中出现的异国唯美形象,探讨谷崎的异国思想观。第四章在第二、叁章的基础上,对早期中国题材作品中唯美倾向的变化发展过程进行进一步探究。以第二章划分的叁个时期为时间轴,从人物形象、中国体验与感悟两条线索进行探讨,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以及所体现的思想观的发展变化,进而勾勒一个相对完整的唯美倾向的发展轨迹。结语总结研究早期中国题材作品中唯美倾向的地位和意义,探讨结束中国题材创作转向日本古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笔者今后的研究方向。
齐佩[5]2004年在《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以《昴星》杂志的创刊(1910年)为起点,由继起的《叁田文学》和《新思潮》杂志的第二次发刊而繁荣,成为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1910年—1915年)日本文坛的主流。日本唯美派文学作为反自然主义文学的一翼兴起,同时受到了西方唯美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为日本文坛带来了新风。可是唯美派存在于日本文坛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六年,到了大正中期就在文学史上销声匿迹了。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创作却没有同自己所属的文学流派一起归于沉寂,反而始终坚持创作,其文学生涯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叁个时代,有近半个世纪之长,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谷崎文学如此“长寿”,没有随唯美派的消逝而终结呢,这是由谷崎文学的特质决定的。本文试图从谷崎文学的发生、发展及经历的变迁入手,旨在分析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的特色,从而更加深入的把握谷崎文学的特质,加深对谷崎润一郎以及日本唯美派文学的理解。谷崎润一郎的文学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创作是从初登文坛的明治四十叁年(1910年)到大正十四年(1925年),以作品《痴人的爱》的发表告为一段;后期创作是从移居关西之后开始,以昭和叁年(1928年)发表的作品《各有所好》为标志,一直持续到昭和四十年(1965年),留下绝笔《七十九岁的春》,谷崎润一郎结束了长达五十五年的唯美之路。本文分成两部分阐述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的特色。
胡丹[6]2014年在《论《细雪》之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唯美派作家,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坐标性人物。他前期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曾狂热崇拜过西方,并将西方唯美主义者“唯美”和“颓废”的风格巧妙地移植到日本本土文学上,创作出极具特色的谷崎文学。但是在移居关西之后,他接触到日本传统文化,发现日本传统古典美,渐渐褪去官能享乐的色彩,在西方文明和日本本土文化的撞击和矛盾中思考和探寻着出口,在两种矛盾得以调和后,谷崎完成了巨着《细雪》。《细雪》作为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最高杰作,充分表达了他的文学思想以及文学理念。全文以独特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日本古典美与哀的世界。本文立足于文本,从国内外对《细雪》的先行研究入手,概括、总结其特点,并分析其不足。在本文的第一章,梳理了谷崎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第二章主要从传统美和女性美两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细雪》之美。第叁章是本文的升华部分,通过第一章、第二章的铺垫,探讨了谷崎美学理念的雏形、发展、变化到形成的过程。
黄颖[7]2011年在《谷崎润一郎对西方唯美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漫长,早年在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走上了“唯艺术至上”、“唯美至上”的艺术之路,醉心于对女性官能美的崇拜,从“异域”中寻求创作的突破口,主张“恶比善更近于美”,为追求“艺术”、“美”甚至不惜从“丑”、“恶”、“残败”中寻求创作的灵感,但是与波德莱尔、王尔德、佩特相比谷崎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他的创作仅仅局限在感性刺激的层面上,这使得他陷入“恶魔主义”的怪圈中。然而在“恶魔主义”文学陷入低潮时,谷崎重审自己的创作思路,他开始意识到西方唯美主义的创作建立在宏大的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这使得西方唯美主义的创作拥有着自己广泛、深厚的基石,日本唯美主义也应该回归日本传统美学,从中关西生活定式、阴翳美学、关西文乐木偶等传统中寻求积极因素,他身体力行地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实践意义的作品如《细雪》、《春琴抄》等,不断地尝试如何消化、融合西洋与东方、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他的创作遵循西方唯美主义对“美”执着追求的原则,但将写作的触角伸向日本传统,体现出对传统深刻的理解,为唯美主义文学在日本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因此谷崎文学创作不但使日本唯美主义获得了与世界文学同步发展的可能性,营造出东西方融通的艺术氛围,进一步丰富了唯美主义的内涵,为其加入了东方因素,也为中国文学借鉴西方文学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研究的范式。本文以第一手材料为论述依据,结合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唯美主义哲学、美学为理论基石,把西方唯美主义思潮产生、发展作为背景资料,对日本唯美派发展的历程以及日本唯美主义的特征作细致的分析,谷崎润一郎为主要的论述对象,在日本近代文学史的框架内,论述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经历,分析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对谷崎润一郎的影响,同时梳理“西洋崇拜”幻景破灭后的谷崎润一郎回归传统美之路。总结归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以凸显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和历史意义,最终为他所作的贡献作出公正、客观地评价。
孙德高[8]2005年在《唯美的选择与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更新的,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中,日本和日本文学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这在学界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在如何认识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上,它究竟在中国现代文学建构的品质中,起了何种及哪些具体的作用,却缺乏有深度的论述。日本文化在更多情况下,被定位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中的主要起到媒介作用。从中国现代文学人员构成看,主要由留学欧美与留学日本两大块组成,而尤以后者人数居多。由于日本明治改革成功,在向西方借鉴和学习中,除了日本本身成功经验开始引起中国注意外,日本翻译的众多西方文献也成为留日学生了解、译介西方学术思想及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唯美文学的梳理,进一步分析中国现代唯美文学的流变过程,有何特点,及其与日本唯美文学之间存在哪些具体的影响,共通点和差异性何在,通过对中国现代唯美文学分析,从唯美文学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认识。 西方唯美主义文学是作为反工具理性的现代性一翼而出现,但它是以现代性的理性认识已经作为不言自明的条件下而存在的,在中国现代唯美文学却没有这样不言自明的前提条件,审美现代性中往往隐含着现代性的历史诉求。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受西方和日本唯美文学思潮直接影响的结果,但这种影响是混合的,西方经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派文学的历时进程,进入中国文学视野时呈现出共时状态。就是说中国现代唯美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吸纳是混合进行的,表现出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含混性,西方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往往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思潮、新思想大量存在中国各个现代文学流派当中。中国现代唯美文学在对西方唯美文学取舍上有自已的特点,尤其是在政治态度与文化立场上,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受外强凌辱的境况,极大影响了文学选向与发展。总之,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在现代性建构中,孕含有多种矛盾因素,既有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又有自身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复杂矛盾。审美现代性本身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提倡艺术至上,抵御现实世俗文明,另一方面又具有媚俗、大众化特征。中国现代唯美文学试图用纯化的艺术形式抵制物化的商业文明,又深深根植于现代商业文明中。 本文在对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的分析和研究时,注意把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放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来考察,并注意到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与互补性,以及日本近现代以来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不仅是迫于外国侵略压力,也有内在向现代转型的潜质和动因。对外国文化吸纳过程,也是内在民族传统文化宜于转换的积极因素激活过程。所说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尽管是以西方为鹄的,可终归是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与现代性。
陈利娟, 黎跃进[9]2012年在《章克标对谷崎润一郎的接受和借鉴》文中研究指明以章克标的创作为研究对象,以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特别是谷崎润一郎对其影响为研究视域,并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从中发现章克标借鉴了谷崎润一郎在形象塑造、创作技巧和风格方面的特点,并探究其原因。
齐佩[10]2007年在《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的问题和现状,本文拟对日本唯美派文学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一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笔者力图以第一手材料为论述依据,结合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的框架内,系统深入地剖析日本唯美派文学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精神特征。从理论依据、史实证明、文本分析等几方面勾勒出该流派的来龙去脉,清理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日本唯美派文学认识模糊的问题。并且选取该文学流派的叁位代表作家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作为主要论述对象,梳理、分析他们的文学生涯,总结、归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以凸现日本唯美派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最终为日本唯美派文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以唯美主义哲学、美学为理论基石,以梳理日本唯美派文学产生、发展、变异过程为纬,以该流派代表作家的个案研究为经,从而提出笔者的基本观点,即日本唯美派文学的思想实质是颓废的人生观、价值观。它由日本浪漫主义脱胎而来,是日本浪漫主义者的近代理想破灭后的产物。日本唯美派文学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在思想根源上一脉相承,是自然主义文学的颓废主义人生观的继承。同时日本唯美派文学又突破了自然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审美理念上的界限,重视艺术的独立性,追求艺术形式的精致,讲求艺术表现力造成的夸张效果,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浅析《文身》的美学思想[J]. 齐佩.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
[2]. 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回归东洋”现象[D]. 郑培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20世纪二叁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D]. 张二菊.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4]. 谷崎润一郎早期中国题材创作中的唯美倾向[D]. 李雅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5]. 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D]. 齐佩. 吉林大学. 2004
[6]. 论《细雪》之美[D]. 胡丹. 黑龙江大学. 2014
[7]. 谷崎润一郎对西方唯美主义的继承与发展[D]. 黄颖. 南昌大学. 2011
[8]. 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 孙德高. 武汉大学. 2005
[9]. 章克标对谷崎润一郎的接受和借鉴[J]. 陈利娟, 黎跃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0]. 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D]. 齐佩. 吉林大学. 2007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谷崎润一郎论文; 艺术论文; 唯美主义论文; 文学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 文学分析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美学论文; 细雪论文; 永井荷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