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朱勇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朱勇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安徽六安237006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在电网中的应用逐渐完善和发展。然而,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智能电网的调度运行面临严峻的问题,缺乏关键技术。为更好地推动社会安全、稳定发展,需不断改进智能电网的调度运行技术。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智能电网的诞生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波及到电力网络覆盖的各部门中,所以,电力调度通信的智能化作为电网运行的主要生产单位,所具有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是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

1智能电网基本特点分析

自愈性。智能电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当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侵害时,智能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少量干预,即可将智能电网系统中的问题元件进行隔离开来,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出现,影响整体系统正常运行。此外,当智能电网中的系统元件或局部网络出现异常问题时,智能电力系统能够进行自我诊断检测分析,从而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尽快恢复运行。兼容性。智能电网的兼容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电网在电能生产方面能够接入清洁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等;二是智能电网能够与分布式电网、微电网进行并网运行。配网调度高效优质性。智能电网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其引入了网络信息化技术,在配电网调度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调度,因此有效促使了设备功能实现更好的发挥,使得电网运行更加优质、高效,有效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

2智能电网调度功能分析

(1)运行功能,运行功能主要监测发电厂和变电站,保证在运行中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安全,并承担电网设备调度倒闸的工作。此外,电网系统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2)计划功能,计划功能主要监测电网是否正常运行、电网负荷是否超过额定负荷,并有效安排发电机的开机方式。此外,有效校核电网运行,保证了设备运行中的电量、电力平衡。(3)运行方式,运行方式针对的是电网运行中设备因故障出现停电而进行的检修,分析电网的整体运行并进行科学计算,为电网调度指挥提供有效的决策和支持,同时为其他部门的电网运行提供有效规划。

3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关键技术

3.1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是电网调度的重要部分。当前,控制技术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无法全面获取各项信息。第二,控制灵敏性差,即调控中出现一些问题且无法按照原来的指令进行调整,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检查,将隐性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此外,通过深入研究和优化控制技术,不断推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

3.2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支持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核心技术所在,所以对此方面技术的研究是极为重要与关键的。目前使用过程中其存在一个较为主要的问题,即网络技术的发展处于不断改变状态,使得网络的每种新技术都存在不稳定问题或者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实际运行中出现高频率的失控及信息损坏等问题。对此,就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多次的研究试验,在不断的实验中将之不足处及不稳定处找出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这样才能确保其调度运行处于稳定运行及安全发展状态中。

3.3运行评估技术

不同阶段的调度方案将会对配电网高效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配电网智能调度的最终目标即是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因此,实现智能调度目标的关键即是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运行评估技术。首先,在进行配电网调度运行各个指标评估时,需要对各个运行指标加以明确,使得评估更加具有方向性,指标包含多种,例如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兼容性等,不同指标之间互相影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对影响配电网运行特性的指标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现不同指标与配电网运行状态参数的及其变化趋势之间函数关系的构建,并最终建立一个指标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多目标、多层次、多属性等特点,通过利用该模型,实现配电网运行的有效评估。对于配电网调度来说,由于不同阶段相互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采用建立的模型,分别去建立评估与后评价方法,使得调度系统业务导向更加明确,对于调度方案制定与高效运行产生积极意义的影响。

3.4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具备三个特征:第一,可获得更加准确的发动机数据;第二,信息获取能力强大,每40ms可收到一次前端的动态信息;第三,数据的时间连续性。通过GPS监测每一类型的数据情况且做好标记,使相同区域内的各项数据处于连续性状态。同时,获取和检测电力网络信息,便于对危险进行预警。该系统基于SCADA/EMS系统,不仅弥补了原有系统的不足,还创造性地引入WAMS系统。这种创造性技术的发展可更好地提升电力系统调度、预警等能力,加速电力系统的变革。

3.5运行风险技术应用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能源建设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开展推广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然而就当前主流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来看,例如水利发电、风力发电等,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发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虽然小容量DG能够通过微电网并网运行,但稳定性较差,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多,致使配电网负荷不确定性增大,正式由于上述这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从而使得配电网潮流分布也带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即意味着无法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自然会对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各项指标造成不利影响,使得配电网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最终对供电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通过研究并建立基于DG、微电网、储能装置等设施等与新能源电源相关运行模糊的随机模型,在尊重概率特性与运行模糊特性的前提之下,实现动态配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方案的制定,对于智能调度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3.6电网调度短路电流控制技术

随着各行业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要求。从传统电网的调度视角分析,控制短路技术主要包含电网结构、设备性能及运行方式等。实际使用中,需控制其他影响因素,避免对电网造成较大波动。FCL是控制短路电流的一种先进技术,通过限制故障电流快速断开事故设备达到目的。电网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FCL表现为低阻抗甚至是零阻抗。一旦出现问题,FCL的阻抗将持续增加,可避免影响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

结语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各种新型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稳固,各项产业都得到了发展。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为了世界难题,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当今国际的一大关注热点。现在,立足原有信息技术改造能源利用体系、最大限度挖掘电网体系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林芳旭,杨杨,林凤来.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38.

[2]王琴,钟清瑶,姜丰.基于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网运行调度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7,(7):212.

[3]兰栋.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4):81.

[4]王乃进.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65.

[5]王建成.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探析[J].电子测试,2018,(4):132-133.

标签:;  ;  ;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朱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