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貌和环境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貌,环境,大青山,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平原,河流。
地貌和环境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颖[1](2017)在《宁绍平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地貌和环境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尤其是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江叁角洲因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学者研究中国东部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区域。长江叁角洲处于构造沉降带,同时接收来自长江和钱塘江的河流沉积物,形成了一个广阔的近海平原。由于该区域地势平坦,极其容易受海面变化的影响,因此难以获得连续的、高分辨率的沉积序列。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长江叁角洲南侧的宁绍平原作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内的自然钻孔HMD1401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受到东部舟山群岛和北部慈南山脉的屏障作用,沉积环境稳定,沉积地层连续,岩性单一,对研究长江叁角洲的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HMD1401孔的沉积相分析、年代框架的建立、粒度特征分析、典型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宁绍平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地貌与环境演化过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末次冰消期以前(>10.7kaB.P.):宁绍平原属于混杂的坡积物,沉积环境变化较大。古土壤层(第一硬粘土层)发育于厚约80cm的砂层之上,极有可能形成于水动力不强的静水环境。(2) 10.7~9.1 kaB.P.:这个时期为潮间带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强,沉积环境逐渐由陆相沉积转化为海相沉积,宁绍平原由此逐渐进入浅海阶段。初期10.7~9.6kaB.P.之间应属于偶尔受海水影响的浅水洼地环境。9.6~9.1kaB.P.之间该区域可能处于近岸海湾环境。(3)9.1~6.5 kaB.P.:该阶段是海面上升的全盛时期,海平面快速上升,达到距今海平面至少-3 m左右的位置。陆源物质的输入也并不是稳定的,存在一定的沉积周期。海水淹没了整个宁绍平原,仅剩的一些低山和岛屿为河姆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的生存空间。河姆渡早期人类就是在这样的地貌环境下生产和生活。(4) 6.5kaB.P.以后:该阶段宁绍平原海平面上升速度下降,但沉积物供给仍然丰富,最后成陆作用逐渐超过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逐渐由海相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这为河姆渡文化的进一步壮大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我们认为在6.5 ka B.P.以后多次受到咸潮入侵的影响,而咸潮的入侵对河姆渡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HMD1401钻孔的元素扫描研究结果与HMD03的藻类、孢粉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海相性元素指标Ca和Mn尤其是Ca与沟鞭藻、藜科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此外,将HMD1401的元素扫描结果与TLS13孔的XRD矿物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发现Ca和Mn的变化特征与蒙脱石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6)
祝嵩[2](2012)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2-06-01)
牛云博[3](2008)在《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冰缘地貌是古气候重建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知的冰缘地貌总数可达60余种,我国冰缘地貌分布广泛,中纬度高山高原的冰缘地貌尤其发育。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两大现代冰缘区之一,属中纬度垂直冰缘带,冰缘营力以寒冻风化和雪蚀作用为主,冰缘地貌类型丰富。本文根据冰缘地貌分布特点及其动力过程,确定海拔1700m为冰缘作用下限,并将长白山现代冰缘地貌划分为叁个垂直作用带:1700~2100m为冻胀、冻融分选作用带;2100~2400m融冻泥流、寒冻风化作用带;2400m至山顶为雪蚀、寒冻风化作用带。长白山现代冰缘垂直作用带与其它高亚洲冰缘垂直带相比,具有降水充沛温度低的特点。虽然未达到现代理论雪线高度,雪蚀作用强于其它同类山地,属于冷湿冰缘地貌中等发育区。对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和古冰缘作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冰川地貌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晚期冰缘作用的下限,恢复了当时的气候环境背景,结果表明: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下限为1700m ,现代理论雪线高度3380±100m ,二者之间的高差为1680±100m;根据孢粉和14C测年等手段确定晚更新世晚期长白山冰缘下限约在海拔400m,相当于现代高山苔原带,当时气候比现代干旱,冰缘下限与古雪线高差大约为1900m。冰缘地貌的环境意义是利用冰缘现象进行环境重建的基础,但冰缘现象与古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野外观测,分析相关的温度、降水资料,讨论了各种冰缘地貌在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重点讨论了倒石堆的成因与运动机制,及形成石河的温度和降水条件。长白山有两期石海分布,依据地貌法,并对比长白山冰期序列,结合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证据,确定长白山在晚更新世晚期经历了两次冰缘作用,分别是22~18ka和11.3~10 ka。(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0)
明庆忠,史正涛,张虎才[4](2006)在《叁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北叁江并流区地理环境演化既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形成演化的特点,还以纵向岭谷地貌、水系形成演化等影响本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叁江并流区经历了古新世中新世地表夷平准平原阶段,中新世末第四纪初的岭盆谷形成发展阶段(高原发育期),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现代水系峡谷、纵向岭谷和垂向气候形成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现今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通道阻隔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06年02期)
明庆忠[5](2006)在《纵向岭谷北部叁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叁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付碧宏,石许华[6](2005)在《青海湖近叁十年来环境演化和地貌景观变迁的遥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封闭式内陆断陷盆地,属于半干旱高原寒冷气候,海拔约为3193米。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于1992年被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于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几十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显着下降、湖面萎缩以及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分析了近叁十年青海湖的环境和地貌景观变迁。主要对比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1973年)的陆地卫星(LandsatMSS)和二十一世纪初期(2000年和2001年)陆地卫星(LandsatETM)遥感图像。对比分析表明,青海湖湖面面积已从1973年的4471平方公里,减少为2001年的4231平方公里,近叁十年来萎缩近240平方公里。湖面萎缩、水位下降导致青(本文来源于《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5-10-01)
李良杰[7](2005)在《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与城市地貌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为这个巨系统提供下垫面和基础的城市地貌环境对于城市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快速推进的同时,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得城市地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尖锐,对上海城市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本论文以典型高强度人类活动的上海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对上海城市地貌进行自然和人文综合研究。自然地貌主要选取水系负地形和地貌形态指标来量化。人类造貌营力主要选取工业化和城市化指标来量化。分析上海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特点、规律及其对地貌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人类造貌营力划分为八个阶段;选取中心城区的黄浦区,近郊的闵行区、远郊的南汇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特点的人类造貌营力对地貌过程的不同影响;选取地貌形变作为上海典型城市地貌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地貌形变的阶段性、成因及致灾性,分析地貌形变与防汛墙的相互关系,提出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等等。 论文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城市地貌系统中,人类造貌营力逐渐超过自然营力,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海城市地貌环境是在自然地貌基础上由高强度人类活动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同强度的人类造貌营力对地貌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同,导致区域间水系、地貌形态的根本差异;地貌形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与人类造貌营力各阶段具有很好的耦合相关性;城市地貌资源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且遭到破坏以后是很难修复的;地貌形变具有明显的致灾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对市区河流沉积的控制作用导致市区河流淤积加快,河道很难治理。 在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过程中,应大幅度减小中心城区自然地理系统所承受的高强度人类活动压力。在市区外围建设、发展卫星城镇是缓解上海这个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压力的根本出路。城市地貌环境问题必须站在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整体规划的层面上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马保起,李德文,郭文生[8](2004)在《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演化与地貌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青山山前台地沉积地层剖面的沉积学、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约47-28kaB.P.的呼包盆地湖泊水位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水平,湖相沉积沿河伸入大青山内;约28kaB.P.以后,湖泊逐渐退缩,山区及山前地带沉积特征转为以河流加积为主,并一直维持到约22kaB.P.;此后山区河流由加积转变为下切,最大下切深度达100m。断裂两侧的地貌分析表明,在约22kaB.P.之前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构造活动不明显;约28kaB.P.的湖泊-河流转换事件是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有关。约22kaB.P.的环境突变事件主要由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构造活动引起,其垂向活动速率约为4-6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大青山山前断裂的稳定时期对应呼包盆地的湖相环境时期,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对应气候的冷干时期。(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4年06期)
欧朝蓉[9](2004)在《GIS和遥感(RS)在滇西北叁江并流区地貌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江并流区地貌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大,高山峡谷地貌相间排列,南北伸展,高山之间奔流着叁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气势宏伟,形成了瑰丽壮观的世界自然的遗产叁江并流地带。该区地貌类型齐全,层状地貌尤其发育,地貌发育过程复杂,地质环境特殊,在国内外均是比较特殊的一块区域。叁江并流地带的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有关,而且与东南亚地貌演化关系也较为密切。本项目研究旨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借助地形图、地质图、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种技术手段,对本区的地貌有一个更为全面地认识。 本文通过收集各种资料,运用地貌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和经验,利用GIS和RS手段对叁江并流区的地貌和环境演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叁江并流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在叁江并流区存在着如夷平面、河流阶地、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高山丹霞地貌等多种地貌类型,这些地貌类型的产生是千百年来内外力作用的结果;叁江并流区的地质状况非常复杂,文章分析了叁江并流区的地层基础和地质构造。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了叁江并流区地貌和环境演化的过程:挤压对冲,盆地反转→剥蚀夷平,准平原化→强烈抬升,高原形成→差异隆升,裂解成山,在此过程中阐述了演化的缘由。利用RS的TM图像进行水系、地貌、地质信息的提取。利用GIS手段和方法制作叁江并流区的各种专题图,从叁江并流区相关专题图进一步分析宏观地貌,取得了较好的地貌解译效果,实现了地貌解译的多种手段化。 最后在各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叁江并流区的地貌和环境演化的趋势以及GIS和RS在此当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刘勇,邓晓峰[10](1998)在《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地区地貌与环境演化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地区是新生代以来,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地质背景下,迅速隆升起来的极高山地区.进入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构造隆升,使这些山地上的冰川进退、河流发育和湖泊变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带来整个地貌格局的变化.倒数第二次冰期时,亦即聂聂雄拉冰期的鼎盛时期,本区发育了巨大的冰帽,覆盖了整个地区.末次冰期的冰川以长大的山谷冰川和小冰帽为主要特点.在末次间冰期,河流侵蚀能力增强,位于山地南坡的河流进行强烈的溯源侵蚀,破坏了山脉的完整性,并对北坡的河流进行劫夺,从根本上改变了本区的地貌格局.到了全新世后期、新冰期到来之际,佩枯错的水位也达到了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最高水位和最大面积,高出现今湖面整整100m.此后,由于朋曲河的溯源侵蚀和劫夺作用,上游流域面积减少,水源补给逐渐丧失,水域迅速收缩,水位降低.(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1998年01期)
地貌和环境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貌和环境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颖颖.宁绍平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地貌和环境演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祝嵩.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
[3].牛云博.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8
[4].明庆忠,史正涛,张虎才.叁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6
[5].明庆忠.纵向岭谷北部叁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付碧宏,石许华.青海湖近叁十年来环境演化和地貌景观变迁的遥感分析[C].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
[7].李良杰.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与城市地貌环境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
[8].马保起,李德文,郭文生.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演化与地貌响应[J].第四纪研究.2004
[9].欧朝蓉.GIS和遥感(RS)在滇西北叁江并流区地貌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4
[10].刘勇,邓晓峰.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地区地貌与环境演化问题探讨[J].冰川冻土.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