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中的八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妮[1](2021)在《基于E-SAM模型的中职《Python与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思维被列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等职业学生通过学习与运用形成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和编程教学逐步进入中等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如何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思维、如何把人工智能教育走进中职课程、采用哪个课程开发模型适合进行中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开发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在计算思维培养、人工智能教育、Python编程的背景下,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的课程和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人工智能入门教育和计算思维培养在中职教育有所欠缺。因此,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人工智能入门教育的要求,本研究首先针对SAM模型开发中职课程的不足,将PMADE模型的经验萃取环节引入到SAM模型中,并提出E-SAM模型。其次,根据E-SAM模型的课程开发流程,本研究融入计算思维培养,开发一门面向中职学生的《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这门课程以流行专题主线,先后介绍了简单人工智能导论、智能优化、推荐系统、机器学习四大主题,又以算法简介、算法框架、算法应用为设计思路,让中职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算法以及Python编程。再次,本研究开发的课程资源已上传到超星平台,供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最后将该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并从多角度多手段评价对课程进行评价。本研究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以人工智能教育为目标,以Python编程为落脚点,面向中职学生开发《Python与人工智能入门》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验证了本研究开发的课程可以帮助中职学生认识简单的人工智能算法,掌握初级的Python编程能力,提高计算思维水平。与此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三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一个课程开发模型,二是将海狸测试应用到中职学生的计算思维测量,三是改进了一个人工智能算法。
王洁[2](2021)在《基于科学素养的教材“结构不良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科普研究所2018年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为8.47%,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是提升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九年义务教育承担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职责。据相关研究表明,提升科学素养的突破口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课堂,学生靠着死记硬背便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看的分数,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接触太多逻辑严密、结构良好的问题,但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比如面临一些公共决策问题上,我国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都要落后于发达国家。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恰好可以弥补我们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它更加注重实际,将理论教学和实际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审视传统的结构不良问题研究的不足,提出对中学综合理科(初中科学)的教材进行结构不良问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策略。本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2章):该部分为理论部分,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同时对初中科学教材、科学素养、结构不良问题、PISA测评等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建构主义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详细介绍。第二部分(第3-5章):该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教材的结构不良问题文本研究部分、结构不良问题教学现状评析以及根据文本和实践的研究与调查提出的教学策略部分。首先笔者采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对教材相应栏目下的结构不良问题进行问题编码,明确结构不良问题的数量分布和栏目设置特点;与此同时,基于传统的研究只解决了“是不是”的“是非”问题,没有解决“好不好”的“质量”问题的考虑,引入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中的知识类型、能力要求、认知要求三个维度对结构不良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了解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现状;最后,结合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等理论发现及教学现状,提出了五点结构不良问题教学策略;第三部分(第6章):该部分为论文的总结部分,该部分对于第3-5章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期望读者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启示。
张峰筠[3](2021)在《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运动健康理念的进步,大型体育赛事逐步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对城市产生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其对城市发展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各地政府重视。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各地办赛的综合效益并没有完全显现,甚至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如何有效实现与提升赛事社会效应,促进赛事与城市和谐的发展,更应引起各方重视。举办地居民作为体育赛事的主要社会活动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他们的态度是赛事社会影响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体育赛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条件之一。近年来,有学者从居民心理感知的微观角度发现赛事心理收益是居民对体育赛事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其具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中,在我国国情、民情与文化的现实情境中,本土居民对赛事的心理收益感知、表述与内涵的研究还非常匮乏,尤其是心理收益对赛事态度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并没有得到更多论证。另外,学者们认可赛事渉入度与心理收益之间存在关联,但渉入度是归纳在心理收益范畴,还是某种引起心理收益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仍然存在模糊,也没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论证结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赛事举办地居民视角出发,尝试从态度理论、渉入度理论、信息精细加工理论、情绪理论等不同理论角度解释居民态度的构成和相互作用,为居民赛事态度赋予新的内涵,以品牌体育赛事为实证案例,从赛事社会影响之内部微观视角即心理感知角度,探索我国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的实际体验,寻找居民赛事支持态度形成的具体路径。研究以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质性研究全面分析在我国国情和赛事体系下,居民对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具体感知与维度,完善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量表;通过定量研究,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为案例,分析举办地居民赛事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的相互关系,验证假设模型,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已有心理收益理论模糊部分作出补充。以便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更贴切地解释居民赛事心理收益及态度的形成,为发挥赛事社会影响及效益、促进赛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良性互动、保证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1)居民赛事态度由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三个成分共同构成与影响。其中本土居民对品牌赛事的心理收益包括国际形象提高带来自豪感、社会归属加强及社会互动带来情感满足、赛事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社区)产业发展及改善基础设施带来自豪感5个维度。(2)渉入度对赛事心理收益有显着正向影响。(3)心理收益对赛事支持意向有显着正向影响。(4)渉入度不直接对支持意愿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心理收益的传导作用影响支持意愿。(5)心理收益在渉入度与支持意愿关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6)不同特征的居民群体在部分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感知及影响路径中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建议赛事举办应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高质量办赛有效提高居民的城市感知与城市热爱,提升居民品牌赛事常态化和体育生活化水平,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品牌赛事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支持感,具体建议:(1)积极拓展居民赛事渉入渠道。保障居民对品牌赛事举办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优化居民在品牌赛事全流程中的“主人翁意识”;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赛事举办地居民的核心诉求和相关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互动与表达机会。(2)努力增强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积极引导,有效培育,合理优化居民在办赛中的心理获得和良性情绪,尤其将城市形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配套产业发展等赛事正外部性影响进行广泛宣传,以启发、提升民众对于办赛的自豪情绪,将“谋城”、“谋赛”和“谋己”形成有效关联,提升民众的获得感;通过创新、开发和丰富赛事维度及衍生活动,保持品牌赛事新颖性与吸引力,提升民众的“赛事激情”、“城市激情”和“社会归属与互动增强”,通过体育项目培育、赛事文化沉淀来进行深层次的激发,鼓励居民体会、融入、认同赛事独特魅力进而在赛事的价值认同、社会认同、收益认同等方面产生共鸣,积极获得愉悦、满足的心理感觉。(3)充分注意不同人群影响差异。多样化、细致化、个性化、精准化地开展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培训、教育,提高各类型居民对匹配类型品牌赛事的参与热情与心理收益,进而形成支持态度。
陈聪[4](2019)在《硕士研究生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基于三名教育硕士教育实习期间的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李·舒尔曼(Shulman)针对美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学科教学知识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让学生理解的知识中所运用到的知识总和,是教师知识的重要部分。教育实习是教育硕士重要的实践课程,是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发展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契机,因此通过教育实习对教育硕士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到教育硕士的学科教学知识在实习期间是否得到发展,有什么样的发展,哪些因素影响了其发展。由于学科教学知识具有缄默性、情境性,本文采用了教学内容表征CoRe(Content Representation)、教学经验表征PaP-eRs(Pedagogical and Professional-experience Repertoires)对三名教育硕士进行实习前、中、后期的学科教学知识表征与分析,并结合访谈、视频观察等方法研究教育硕士实习期间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提升发展的建议。通过实习前期后期的对比,发现教育硕士实习期间学科教学知识有所发展,但不同维度的知识发展不均衡,学科教学知识呈现出围绕特定主题发展的趋势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大,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指导教师、课堂观摩、实践经验积累及学生实际情况等,针对以上的现状提出了细化不同专业背景培养方案、注重导师遴选、教育硕士注重自身反思等建议帮助提升教育硕士教育实习期间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刘萌萌[5](2017)在《清代东亚国际秩序变迁背景下的琉球历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两朝,琉球作为中国藩属国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琉球的历书历法即为这一影响之独特体现。本文以琉球历书为中心,探讨了明清两朝中国对琉球册封颁历制度的方式、意义、影响;梳理了琉球历书从明初到清末的变化历程;比较了琉球《选日通书》与清朝颁发的《时宪历》的同异;分析了 1719年清廷测绘琉球及琉球节气时刻表载入清朝《时宪书》背后的政治、科学及文化上的意义;阐释了清代中国天文历法传入琉球的途径及琉球人经过学习、消化吸收之后自造历书、建立本土历制的过程;分析了琉球改易历书的过程及原因;揭示了东亚国际秩序变迁与琉球历法、历书发展演变的密切关系。并得出结论:古琉球王国在明清两朝五百年时间里奉中国正朔,与中国存在着名副其实的藩属关系,而中国对琉球的文化吸引是理解中琉藩属关系的关键;历史上中琉之间包括历书在内的文化交往极大的改变了琉球古国的面貌,促使其逐步走向文明化。本文注重对中、日、琉三方历史史料的掌握和比对分析,在对史料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阐释琉球历书发展演变的复杂原因,呈现中琉交往史上一段富有特色的天学传播历程。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使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驱动下的科技、文化传播状况,并对我们认识中日琉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有所裨益。
滕丽华[6](2016)在《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研究 ——以杭州H中学为例》文中提出12—15岁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关键期。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将会为这些特长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较为良好的基础。目前,由于师资和观念所限,我国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的培养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许多学校都在摸索中来制定培养的战略。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现状,聚焦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问题。本文以杭州H中学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广泛收集资料、参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概况等举措,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找出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梯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然后以相关理论等为指导,通过理论研究、个案分析、经验总结、行动研究等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梯队框架机制,从而促进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良性循环,为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主要理论基础。首先对信息技术及人才梯队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有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潜能开发理论、冰山理论、激励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第三部分是梯队建设现状分析。在综合分析现状后发现,杭州H中学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现有的分级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学生分级制度没有梯队概念、课程缺乏精心规划等方面。第四部分是梯队建设的对策研究。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冰山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等为指导,通过个案分析、经验总结、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具体对策研究,提出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学生梯队建设、教师梯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在学生梯队建设策略中,笔者认为主要要从制定学生的分级制度、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师梯队建设方面,主要从优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完善激励制度和培训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从课程设置策略与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两方面深入研究。然后对这一研究对策进行可行性分析,经过分析认为本研究符合解决H中学信息技术特长生梯队建设现存问题的需要,与该校提高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质量的目标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最后对本研究做总结和思考,提出今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袁有无[7](2014)在《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LED显示屏这一新技术,作为广告、标识、信息发布的载体其优势明显,近年来,这一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极为迅速,但在其展示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光污染之类的负面影响。如何使这一新技术能扬长避短,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是个体、群体、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因此,城市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与设置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处理好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是关系到保护好城市环境和维护城市形象的问题。处理好这一关系,既能限制光污染,又能繁荣城市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美化城市形象,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道路。本课题主要运用视觉科学理论、建筑光学理论作为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论支持,引入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室外实测实验,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在理论上找到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的科学依据,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本课题调研了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深圳、广州六个城市的户外LED显示屏现状,并做了室外测量实验研究。调研针对户外LED显示屏的设置问题进行,室外实验研究针对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问题进行。通过对调研和实验研究获得的数据经归纳整理分析,掌握了上述城市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和设置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为评价研究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奠定了基础。本课题提出把公共价值原则和形式美学价值原则作为评价城市户外LED显示屏的总原则。在评价方法上提出并采用了以客观评价为主,主观评价为辅,即客观、主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评价采用的是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模式,对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适宜度和设置适应度做客观判断,其评价结果尽可能克服利用主观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主观评价采用专家和社会公众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专家的主观评价针对视觉整体意象评价指标,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通过八个问题的问卷,其评价结果作为客观评价的参考。本课题提出和建立了对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全方位、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亮度适宜度,设置适应度两个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次要评价指标视觉整体意象组成。评价的总目标是视觉质量评价。本课题利用层次分析法建构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将定性指标定量化。本课题提出并建立了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标准体系,确定了评价标准。在国家缺乏专门针对户外电子显示屏标准、规范的情况下,本课题所建立的评价标准体系和确定的评价标准参考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CJ/T163-2008)、《城市广告设施技术规范》(CJJ149-2010),并参考CIE城区照明指南136-2000、《英国城市照明指南》和北美照明学会《照明手册》(第九版)的相关标准,以及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针对户外电子显示屏的规范,结合调研和室外实验研究获得的数据经归纳整理分析,以此为依据而建立。这一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标准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规范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特别是提出城市户外LED显示屏设置单块面积评价标准应从设置空间布局出发,按线性空间和节点空间进行划分,结合设置空间位置确定,更科学合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证了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主要问题是亮度过高、亮度对比过大,以及垂直于道路两侧和道路交会区的设置。因此提出了城市户外LED显示屏的设置导则。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对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问题从理论上到实际应用上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其评价指标和标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为规范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为实践性评价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也能为城市相关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促进这一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郭晓彤[8](2014)在《组织文化维度对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是一个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交互影响的复杂过程,且具有情境化的显着特征。企业内部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外部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都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的方式与内容。然而,已有研究较多地从内部或外部视角观察企业的创新方式,侧重对知识、技术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探讨,鲜有对组织文化影响企业创新方式作用机制的挖掘,且对中国情境下的制度环境关注不足。有鉴于此,探讨组织文化维度对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将有助于从组织文化层面形成对两种创新的权变选择的理论解释,有助于挖掘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宜实施哪种创新的深层次原因,揭示是否能够通过组织文化的营造推动特定创新活动的开展。基于此,论文援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设计,采用基于结构方程的量化研究和多重案例的质化研究方法,其研究逻辑主要沿两条路径展开:第一,通过对组织文化维度与企业创新方式的操作化分析,建构可衡量其构念的适宜变量,进而运用大样本调查与统计检验方法,经由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再利用结构方程方法完成对理论假设的检验,从而形成对组织文化维度影响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理论解释。第二,根据实证检验结论,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验证性地说明基于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所建构的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作用路径;另一方面建构式地分析上述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创新方式的作用机制,丰富实证研究结论的理论内涵。经由上述研究逻辑与研究过程,研究结论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提炼出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创新方式的作用关系。具体而言,组织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以及长期导向会对企业创新的方式产生影响:表现为权力距离低,不确定性规避低,倡导长期导向的组织,更倾向于开展探索性创新;而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规避高,倡导短期导向的组织,更倾向于开展开发性创新。二是挖掘出组织文化维度影响创新方式的过程机理。组织文化维度对企业创新方式的影响并非仅包含交易主体体制属性调节的直接作用,而要经由知识层面、组织层面以及领导层面的中介作用,形成对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最终影响。三是从过程的视角揭示出组织文化对企业创新方式的影响。组织文化维度对企业创新方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即随着企业创新的发展呈现出对创新方式选择的不同影响。论文突破以往较多地从技术、知识角度挖掘创新绩效提升原因的研究,从组织文化角度对企业在不同创新方式间的选择深入探讨,有助于从组织文化角度形成对企业创新权变选择的理论解释,有助于深入挖掘具备何种组织文化的企业更适宜实施哪种创新方式的深层次原因。更进一步,对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创新选择过程机理的深入探究,丰富了对该影响关系理论内涵的深入解析。而对于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变量的引入,则折射出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创新方式的独特性与情境化特征。
吴浩捷[9](2013)在《建设项目安全文化和行为安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亟需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真正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工具来应对。建筑业的安全文化水平较低,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学术界对建设项目安全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缺少全面准确的定义和基础模型,导致安全文化研究的系统设计存在缺陷;行为安全(BBS)作为强化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讨论不足,甚少考虑建筑业的行业特征、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导致其在建设项目上的干预效果有限、可持续性较差。本论文尝试从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理论框架入手,分析项目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探索管理行为—安全氛围—工人行为间的影响路径,提出建筑业BBS改进方案,为改善建筑业安全状况提供新思路和新工具。本文全面回顾安全文化的经典定义,结合对建设项目特征的系统分析,对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给出完整、清晰的定义;分析项目主要参与方对项目安全文化的贡献和动态交互机理,阐明项目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内涵,构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互动模型”。该模型为建筑业安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研究与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互动模型”的框架下,以安全文化的感知因素和行为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班组长行为以安全氛围中“工友支持”、“指导环境”和“工人参与”等因子为媒介对工人行为的影响路径和强度,发现了“管理行为对工人行为的影响关系”,为改进建设项目现场的安全参与、沟通和培训提供了指导性建议,为建筑业BBS改进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影响关系”揭示的规律,提出关注管理行为的,通过评价和诊断项目安全氛围和班组长行为进行干预设计的建筑业BBS改进方案。该改进方案经过在某房建项目的实证检验,被证明可以同时改善项目安全氛围和工人行为绩效,并通过跟踪期的观测证明其干预效果的可持续性,为建设项目提供真正有效的安全管理工具。本文构建了建设项目安全文化互动模型,明确了管理行为对工人行为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建筑业BBS的改进方案,有利于推动建筑业安全生产的进步。
邵华[10](2013)在《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应激和应对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最广泛的一个主题。应对不是一个独立的现象,它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中,涉及人、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与个体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首先对应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详细总结,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基本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了解。关于应对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6年Lazarus《心理应激与应对发展过程》这本书的出版。在Freud的防御机制理论和Selye的应激学说的基础上,在认知革命的背景下,Lazarus的过程理论诞生了,将应对定义为不断改变认知和行为,管理个体内部和外部的紧张状态,以对付心理压力。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量表的产生和使用有力促进了应对的研究进展,因此对应对常用测量工具进行总结,适用于一般人群的量表有WCQ(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CSI(Coping StrategiesInventory)、COPE(Coping Orientations to Problems Experienced)、CISS(CopingInventory for Stressful Situations)等,还包括倾向于应对过程的认知测量的问卷、倾向于应对能力和效能的问卷、倾向于特殊人群的对的问卷,最后介绍了Stone等人用于日常应对测量的问卷。几十年来应对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富的成果,基本集中在以下几点:应对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困境的调控和解决造成苦恼的问题;强调认知评价,对压力情境的特点的评价影响应对;应对是受个性特征影响的如乐观性、神经质、外向性等;应对受个体的社会资源影响。但同时,学者们早已意识到,应对领域的研究面临着瓶颈期,需要质的突破。早在1999年Lazarus就曾指出,应激与应对的研究数量与其研究质量是不相称的。大量对应对研究的批评和质疑指向研究设计和测量工具(清单方法)方面。应对的研究需要纵向的动态的设计,需要多种测量方法的结合,需要对一些新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学者们不断的思考并积极的探索,研究呈现出多样化,涌现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但一些急需的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应对研究的类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应对的特质理论、情境特征理论和过程理论的各类实证研究,应对与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各类应对量表的编制研究,应对的人口学变量研究,应对的干预研究等。虽然国内应对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对新问题、新方向的探索,但是相对于国外来说进展仍较慢,那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正可以用来形容当前国内研究的现状,国内研究对突破和创新的需要更为迫切。如何才能实现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关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是对应对现有研究中所存在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一种纵向性的探索。其次是对应对领域新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横向性的扩展。应对的研究设计、测量、类别和模型建构四方面是应对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关于研究设计的部分,首先挖掘了几十年来应对领域研究的生态学思想,并进一步指出,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是当代科学研究对真实性的追求,是建立有效的临床干预模式的前提,因此,在应对的研究中,提倡纵向的动态设计,注重动态交互作用,关注各类情境变量。在测量方面,基于前面所述的纵向动态的研究设计,提倡加大对应对的生态瞬时评估方法、叙事方法的使用和研究,且一定注意要遵循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的原则。生态瞬时评估这个名词是1994被创造的,这种研究模式强调生态学意义上的正确观察,强调对现实生活中表露出来的行为进行研究、评估、和观察,对研究对象现实评估数据的收集是EMA研究的共性和重点。对生态瞬时评估方法的特点、历史发展、研究设计、使用前景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介绍。在应对类别研究方面要注重对意义应对的深入研究,在意义应对类型中认知策略被积极使用,并且与应对过程中的积极情绪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意义应对具有很大的适应意义。应对的模型建构方面,首先介绍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理论模型,包括经验应对模型、社会问题解决模式、基于临床治疗的综合性框架模型、应激应对(不)匹配假说、情感建模涉及到的应对模型等。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应对的生态学模型,此模型重点考虑各类环境因素、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应对反应类别、应对导致的后果、整体动态交互作用等几个方面,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学模型的建构,进一步探明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与情绪的交互作用的机制,并在此模型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即应对的生态瞬时评估和生态瞬时干预研究。研究者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采用其他一些有价值的模型进行理论指导。应对领域未来的新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应激过程的防护方面、二元交互模式的应对、应对与积极情绪三个方面。应激过程的防护是应对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是指人们提前进行适应以阻止或削弱潜在的压力事件的影响,应激过程的防护主要注重心理复原力的概念和面向未来的主动应对的探讨;二元交互模式的应对主要是指夫妻间的共同应对,在应对的过程中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动态交互和相互影响对个体应对有何种影响;应对与积极情绪的研究则开辟了应对研究的一个新途径,研究者们观察到应对过程中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共生的,而积极情绪有重要的适应性意义并且这些情绪的生成是通过可识别的应对过程,积极情绪的产生基于个体的评估,因此也与意义指向的应对策略密切相关,通过进一步研究Folkman等人将意义指向的应对策略分为利益发现、利益提醒、适应性的目标过程、改变优先权、为普通事物注入积极意义五种类型。应对领域新的研究方向的探讨都是为了使个体进行更好的应对,从不同角度努力减少应激性事件所带来的困扰。文章结语部分明确指出了研究不足以及后续的研究,即应对生态学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应对生态学研究路向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区分,生态学模型指导下相应实证研究的开展,关于应对新研究方向的具体研究内容等。虽然应对的研究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但是困难与希望是并存的。在应对领域未来的研中,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应该进行更好的结合,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是应对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二、测量中的八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中的八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SAM模型的中职《Python与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计算思维培养 |
1.1.2 人工智能发展 |
1.1.3 Python编程语言 |
1.1.4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职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现状 |
1.2.2 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设计现状 |
1.2.3 Python课程内容设计现状 |
1.2.4 课程开发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理论研究意义 |
1.4.2 实践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 |
2.1 计算思维 |
2.1.1 计算思维定义 |
2.1.2 计算思维培养 |
2.1.3 计算思维评价 |
2.2 人工智能 |
2.2.1 人工智能定义 |
2.2.2 人工智能研究内容 |
2.2.3 人工智能热门领域 |
2.3 敏捷开发理念 |
2.3.1 敏捷开发原则 |
2.3.2 敏捷开发特点 |
2.3.3 敏捷开发与教育 |
2.4 SAM敏捷迭代课程开发模型 |
2.4.1 SAM模型简介 |
2.4.2 SAM模型优缺点 |
2.4.3 SAM模型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Python与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开发 |
3.1 课程开发分析 |
3.1.1 新课程标准出台 |
3.1.2 现存课程不足 |
3.1.3 实际学校需求 |
3.2 课程开发模型 |
3.2.1 SAM模型不足之处 |
3.2.2 PMADE模型可取之处 |
3.2.3 E-SAM智萃敏捷迭代模型 |
3.3 课程开发准备阶段 |
3.3.1 收集信息 |
3.3.2 经验萃取 |
3.3.3 认知启动 |
3.4 课程开发迭代设计阶段 |
3.4.1 项目规划 |
3.4.2 附加设计 |
3.5 课程开发迭代开发阶段 |
3.5.1 标准设计 |
3.5.2 A版本 |
3.5.3 B版本 |
3.5.4 黄金版本 |
3.6 本章小结 |
4 课程实施与评价 |
4.1 课程分析 |
4.1.1 教学内容分析 |
4.1.2 授课对象分析 |
4.1.3 制定教学目标 |
4.2 课程实施 |
4.2.1 课前预习 |
4.2.2 课堂学习 |
4.2.3 课后考核 |
4.3 课程评价 |
4.3.1 计算思维评价 |
4.3.2 课前诊断性评价 |
4.3.3 课堂过程性评价 |
4.3.4 课后总结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经验萃取环节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课程实施阶段计算思维前测题目 |
附录C 课程实施阶段计算思维后测题目 |
附录D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E 课程评价环节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基于科学素养的教材“结构不良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下素养本位的科学教育 |
1.1.2 培养科学素养需要从培养结构不良问题解决能力入手 |
1.1.3 科学教材是结构不良问题的重要载体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结构不良问题研究现状 |
1.2.2 科学素养测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初中科学课程 |
2.1.2 初中科学教材 |
2.1.3 科学素养 |
2.1.4 问题 |
2.1.5 结构不良问题 |
2.1.6 PISA测评与PISA2015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建构主义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结构不良问题的特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确定结构不良问题筛选标准与科学素养评价标准 |
3.2 浙教版科学教材栏目中结构不良问题数量统计与分析 |
3.2.1 结构不良问题数量统计 |
3.2.2 结构不良问题数量特点 |
3.3 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结构不良问题的栏目设置统计与分析 |
3.3.1 结构不良问题的特征比例 |
3.3.2 结构不良问题的栏目设置特点 |
3.4 基于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教材结构不良问题分析 |
3.4.1 基于科学素养评价标准的教材结构不良问题统计 |
3.4.2 浙教版教材结构不良问题的科学素养知识类型分析 |
3.4.3 浙教版教材结构不良问题的科学素养能力要求分析 |
3.4.4 浙教版教材结构不良问题的科学素养认知要求分析 |
4.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结构不良问题的应用现状 |
4.1 案例分析 |
4.2 访谈 |
4.3 应用现状简析 |
5.浙教版科学教材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策略 |
5.1 教学设计:兼顾知识类型与难度,发展能力素养 |
5.2 课前导入:结合真实情境或案例,设置问题情境 |
5.3 课堂教学:挖掘科学探究素材,巧设问题障碍 |
5.4 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具体明确,鼓励头脑风暴 |
5.5 课后巩固:拓宽课后问题形式,丰富问题层次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有研究概述 |
1.2.2 研究问题聚焦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赛事影响与居民态度 |
2.2 居民赛事态度的相关研究 |
2.2.1 态度的定义及内涵 |
2.2.2 态度的影响因素 |
2.2.3 小结 |
2.3 赛事渉入度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
2.3.1 渉入度定义及内涵 |
2.3.1.1 渉入度的概念界定 |
2.3.1.2 渉入度的分类 |
2.3.2 渉入度的测量 |
2.3.3 渉入度相关影响研究 |
2.3.3.1 渉入度的前因 |
2.3.3.2 渉入度的后果 |
2.3.3.3 渉入度在体育赛事领域的相关影响研究 |
2.3.4 渉入度研究趋势 |
2.3.5 小结 |
2.4 赛事心理收益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
2.4.1 心理收益的背景及内涵 |
2.4.1.1 心理收益的概念界定 |
2.4.1.2 心理收益的特点 |
2.4.1.3 赛事心理收益及内涵 |
2.4.2 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及实证 |
2.4.3 赛事心理收益的影响因素 |
2.4.4 赛事心理收益、社会影响与态度的关系 |
2.4.5 小结 |
2.5 行为意向与态度 |
2.6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6.1 态度ABC模型理论 |
2.6.1.1 理论内容 |
2.6.1.2 理论应用 |
2.6.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6.2.1 理论内容 |
2.6.2.2 理论应用 |
2.6.3 情感理论 |
2.6.3.1 理论内容 |
2.6.3.2 理论应用 |
2.6.4 社会交换理论 |
2.6.4.1 理论内容 |
2.6.4.2 理论应用 |
2.6.5 行为意向理论 |
2.6.5.1 理论内容 |
2.6.5.2 理论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影响路径探索 |
3.1 研究设计 |
3.1.1 质性研究方法 |
3.1.2 Nvivo质性分析软件介绍 |
3.1.3 质性分析流程 |
3.2 数据收集、编码与提炼 |
3.2.1 文献分析 |
3.2.2 访谈分析 |
3.2.2.1 居民访谈分析 |
3.2.2.2 相关管理者访谈分析 |
3.2.3 网络文本分析 |
3.2.4 饱和度及有效性检验 |
3.3 模型变量解析与关系构建 |
3.3.1 举办地居民赛事涉入度维度及内涵 |
3.3.2 举办地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维度及内涵 |
3.3.3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维度及内涵 |
3.3.4 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模型的构建 |
4.1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与假设 |
4.1.1 渉入度与心理收益的关系 |
4.1.2 渉入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 |
4.1.3 心理收益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4.1.4 心理收益的中介关系 |
4.1.5 居民类型的差异性 |
4.2 研究模型的构建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问卷设计与预调研 |
5.1.1 变量测量量表 |
5.1.2 量表专家咨询修订 |
5.1.3 预调研与检验 |
5.1.3.1 预调研数据获取 |
5.1.3.2 问卷检验与提纯 |
5.2 正式调研 |
5.2.1 案例选择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5.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2 样本数据信度效度检验 |
5.3.2.1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
5.3.2.2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
5.3.2.3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
5.3.3 调查样本现状分析 |
5.3.3.1 举办地居民渉入度现状分析 |
5.3.3.2 举办地居民心理收益现状分析 |
5.3.3.3 举办地居民支持意向现状分析 |
5.4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
5.4.1 总体模型适配度指标 |
5.4.2 模型主要路径假设检验 |
5.4.3 心理收益的中介效应 |
5.4.4 人口变量检验及方差分析 |
5.5 实证研究检验结果 |
第6章 研究分析与结论 |
6.1 渉入度、心理收益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6.2 渉入度、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6.3 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6.4 心理收益中介影响效应分析 |
6.5 不同特征居民的差异 |
6.6 研究主要结论 |
第7章 研究启示与展望 |
7.1 理论启示 |
7.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调查问卷 |
附件2:居民访谈提纲 |
附件3:管理者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硕士研究生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基于三名教育硕士教育实习期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趋势 |
(二) 教师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概念界定 |
(一) 教育硕士 |
(二) 学科教学知识 |
(三) 数学学科教学知识 |
(四) 教育实习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起源与相关概念的发展 |
(一) 学科教学知识的源起 |
(二) 学科教学知识相关概念的发展 |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及组成要素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关于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外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相关研究 |
四、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思路 |
一、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选取 |
(二)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完善 |
三、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
四、研究思路 |
第四章 实习前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比较及分析 |
一、关于数学学科知识 |
(一) 数学学科知识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
(二) 数学学科知识的影响因素 |
二、关于数学教学知识 |
(一) 有关数学教学知识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
(二) 数学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 |
三、有关学生的知识 |
(一) 有关学生知识发展的对比与分析 |
(二) 学生知识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主要结论 |
(一) 学科教学知识实习后有所发展,但三个维度的知识发展不均衡 |
(二) 学科教学知识个体间发展情况存在着显着差异 |
(三) 学科教学知识呈现出围绕特定主题发展的趋势 |
(四) 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课堂观摩、教学实践 |
(五) 学科教学知识各维度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
二、研究对小学数学教育硕士提升学科教学知识的建议 |
(一) 尊重差异,细化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培养方案 |
(二) 强化指导,重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评价 |
(三) 注重反思,教育硕士端正实习态度 |
(四) 改革模式,融合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教育 |
(五) 紧密合作,保证高校与小学良性互动并延长实习时间 |
三、研究的局限性和可继续研究的建议 |
(一) 研究的局限性 |
(二) 可继续研究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CoRe(教学内容表征原版及本研究实际应用) |
附录三 教学内容表征维度解读 |
附录四 访谈记录 |
致谢 |
(5)清代东亚国际秩序变迁背景下的琉球历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颁历授时:明政府颁历琉球概况及其意义 |
1.1 颁历的象征意义 |
1.2 朝贡体系下的颁历制度 |
1.3 明朝颁历琉球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行清历:清初册封与颁历琉球 |
2.1 清朝历制的确立 |
2.2 清朝册封与颁历琉球 |
2.3 清初中西历法之争对琉球历书行用的影响 |
2.4 嘉庆时琉球时刻表载入《时宪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量天测地:1719年清廷对琉球的天文大地测量 |
3.1 测绘琉球之缘起:补足《皇舆全览图》 |
3.2 测绘琉球之方法:天文测量与大地测量并举 |
3.3 测绘琉球之成效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学历法:清前期中琉文化交流 |
4.1 册封琉球随行天文生对琉球的知识传输 |
4.2 琉球留学生的历法学习 |
4.3 相关书籍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确立历制:清中期的琉球历法 |
5.1 自造历书 |
5.2 日食月食预测之法 |
5.3 对天算人才的培养 |
5.4 历官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易历书:清末琉球被日本占领后的历制变化 |
6.1 琉球救国运动与奉行时宪历的抗争 |
6.2 废藩置县与历书改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 |
(6)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研究 ——以杭州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
1.2.2 本研究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
1.2.3 本研究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
1.2.4 本研究有助于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2 主要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息技术相关概念解释 |
2.1.2 人才梯队建设相关概念解释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2.2.4 潜能开发理论 |
2.2.5 冰山理论 |
2.2.6 需求层次理论 |
3 梯队建设现状 |
3.1 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1 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 |
3.1.2 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
3.1.3 课程设置不合理 |
3.2 归因分析 |
3.2.1 现有的分级管理制度不完善 |
3.2.2 没有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 |
3.2.3 学生分级制度没有梯队概念 |
3.2.4 课程缺乏精心规划 |
4 梯队建设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
4.1 总体思路 |
4.1.1 梯队建设目标 |
4.1.2 总体思路 |
4.2 具体对策 |
4.2.1 学生梯队建设的策略 |
4.2.2 教师梯队建设的策略 |
4.2.3 梯度课程建设的策略 |
4.3 研究结论 |
4.3.1 本研究符合解决梯队建设现存问题的需要 |
4.3.2 本研究符合提升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质量的目标 |
4.3.3 本研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7)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设置要求研究 |
1.2.2 国内外城市户外电子显示屏及广告的亮度标准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LED 显示屏分类与论文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5.1 LED 显示屏分类 |
1.5.2 论文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6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的视觉特性基础 |
2.2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的基本问题 |
2.2.1 评价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2.2.2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总原则研究 |
2.2.3 本课题采用的评价方法及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设置现状研究 |
3.1 调研的范围、内容、目的和方法 |
3.2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的设置现状照片 |
3.3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设置现状调研结果 |
3.3.1 设置空间布局现状调研结果 |
3.3.2 设置空间位置现状调研结果 |
3.3.3 设置单块面积现状调研结果 |
3.4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设置现状调研结果分析研究 |
3.4.1 空间知觉与环境尺度分析研究 |
3.4.2 设置空间布局调研结果分析研究 |
3.4.3 设置空间位置调研结果分析研究 |
3.4.4 设置单块面积调研结果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实验研究 |
4.1 户外测量实验仪器及测量内容 |
4.2 测量实验对象选择考虑的因素 |
4.3 户外 LED 显示屏表面亮度测量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户外 LED 显示屏背景亮度测量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户外 LED 显示屏环境亮度测量实验结果 |
4.6 户外 LED 显示屏测量实验结果研究 |
4.6.1 过渡亮光知觉研究 |
4.6.2 户外 LED 显示屏表面亮度测量实验结果研究 |
4.6.3 亮度瞬时变化测量实验结果研究 |
4.6.4 户外 LED 显示屏背景亮度、环境亮度测量实验结果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模型及结果研究 |
5.1 建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结构模型研究 |
5.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5.1.2 建立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
5.1.3 建构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5.2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研究 |
5.2.1 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的方法研究 |
5.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研究 |
5.3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等级及评价标准确定研究 |
5.3.1 建立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
5.3.2 评价等级确定 |
5.3.3 评价标准体系确定 |
5.4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与综合评价模型建构 |
5.4.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5.4.2 建构综合评价模型 |
5.5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结果 |
5.5.1 客观评价结果 |
5.5.2 主观评价结果 |
5.6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6 城市户外 LED 显示屏设置导则研究 |
6.1 设置总则 |
6.2 设置标准和评价指标 |
6.3 设置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组织文化维度对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方法 |
1.3.2 结构方程方法 |
1.3.3 案例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4.1 立意抽样选择研究对象 |
1.4.2 问卷与访谈设计 |
1.4.3 统计分析与模型检验 |
1.4.4 案例研究 |
1.5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研究述评 |
2.1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 |
2.1.1 探索与开发概念的提出 |
2.1.2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内涵 |
2.1.3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关系 |
2.1.4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平衡与协调 |
2.1.5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1.6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权力距离 |
2.2.1 权力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2.2.2 权力距离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
2.2.3 权力距离研究的应用 |
2.3 不确定性规避 |
2.3.1 不确定性规避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2.3.2 不确定性规避研究的应用 |
2.4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2.4.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2.4.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研究的应用 |
2.5 长期导向 |
2.5.1 长期导向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2.5.2 长期导向研究的应用 |
2.6 转型经济制度环境 |
2.6.1 转型经济理论 |
2.6.2 转型经济的特征 |
2.6.3 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制度环境 |
第3章 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模型构建 |
3.1 组织文化维度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3.1.1 权力距离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3.1.2 不确定性规避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3.1.3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3.1.4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3.2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的调节作用 |
3.2.1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对权力距离影响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调节 |
3.2.2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对不确定性规避影响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调节 |
3.2.3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影响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调节 |
3.2.4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对长期导向/短期导向影响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调节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数据收集整理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收集 |
4.2 自变量构念的识别与测量 |
4.2.1 研究程序 |
4.2.2 构念说明与预试问卷编制 |
4.2.3 预试问卷检验 |
4.3 因变量与调节变量构念的识别与测量 |
4.3.1 因变量问项及测量 |
4.3.2 调节变量问项及测量 |
第5章 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实证分析 |
5.1 企业特性与组织文化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5.1.1 样本企业类型的差异分析 |
5.1.2 其他相关控制变量的差异分析 |
5.2 组织文化维度影响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路径分析 |
5.2.1 相关变量及关系检验 |
5.2.2 相关变量验证 |
5.2.3 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文化路径验证 |
5.2.4 交易主体体制属性的调节验证 |
第6章 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设计 |
6.1.1 案例选择 |
6.1.2 资料收集过程 |
6.1.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6.1.4 数据分析过程 |
6.2 权力距离对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 |
6.2.1 权力距离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6.2.2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的调节作用 |
6.3 不确定性规避对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 |
6.3.1 不确定性规避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6.3.2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的调节作用 |
6.4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对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 |
6.4.1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 |
6.4.2 企业交易主体体制属性的调节作用 |
第7章 研究结论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管理启示 |
7.2 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创新点 |
7.2.1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
7.2.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建设项目安全文化和行为安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
1.1.2 不安全行为是建设项目重要的事故致因之一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的概念 |
1.2.2 安全氛围的因子结构研究 |
1.2.3 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 |
1.2.4 行为安全(BBS)的理论和方法 |
1.2.5 行为安全(BBS)的应用和成效 |
1.2.6 行为安全(BBS)的成功要素 |
1.2.7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设项目安全文化互动模型 |
2.1 基于理论分析的模型构建 |
2.1.1 建设项目安全文化 |
2.1.2 安全文化模型 |
2.1.3 建设项目安全文化模型 |
2.2 基于案例研究的模型深化 |
2.2.1 安全氛围调查——感知要素量测 |
2.2.2 行为观测和原因调查——行为要素量测 |
2.3 建设项目安全文化互动模型的意义和局限性 |
2.4 小结 |
第3章 管理行为对工人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 |
3.1 安全管理与行为安全(BBS) |
3.1.1 行为与安全管理 |
3.1.2 不安全行为管理—行为安全(BBS) |
3.2 组织视角下的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
3.2.1 影响不安全行为的组织因素 |
3.2.2 管理行为的层级与分类 |
3.3 管理行为对工人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 |
3.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3.3.2 要素量测工具开发 |
3.3.3 因子结构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
3.3.4 实证分析与验证 |
3.3.5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3.4 小结 |
第4章 关注管理行为的建筑业行为安全(BBS)理论与实证研究 |
4.1 建筑业 BBS 改进方案 |
4.1.1 建筑业 BBS 改进的思路 |
4.1.2 建筑业 BBS 改进方案 |
4.2 建筑业 BBS 改进方案的实证研究 |
4.2.1 准备期—工具开发 |
4.2.2 基准期—问卷调研与现场观测 |
4.2.3 干预期—干预方案设计与实施 |
4.2.4 跟踪期—干预效果评价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工作回顾与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安全氛围因子评分准则(英文) |
附录B 新加坡市政项目工人关键行为检查表 |
附录C 安全氛围与班组长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D 香港房建项目工人关键行为检查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1.1 国外研究动态 |
1.1.2 国内研究动态 |
1.2 研究背景 |
1.2.1 对应对研究中的批判的思考 |
1.2.2 心理学的生态学取向的影响 |
1.2.3 对认知的关注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第2章 应对现有研究中的挑战性问题 |
2.1 应对的纵向研究设计 |
2.1.1 应对纵向设计的生态学内涵 |
2.1.2 应对研究历史中的生态学思想 |
2.1.3 应对当代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
2.2 基于纵向设计的应对的测量 |
2.2.1 生态瞬时评估法 |
2.2.2 叙事方法 |
2.3 应对方式的类别 |
2.3.1 传统应对方式类别 |
2.3.2 意义为重点的应对 |
2.4 应对的理论模型 |
2.4.1 基于不同视角的理论模型 |
2.4.2 生态学模型的建构 |
2.5 评论与展望 |
2.5.1 关于应对的纵向设计 |
2.5.2 关于应对的测量 |
2.5.3 关于应对的分类 |
2.5.4 关于应对的模型建构 |
第3章 应对研究的新方向 |
3.1 应激过程的防护方面 |
3.1.1 面向未来的主动应对 |
3.1.2 复原力 |
3.2 二元交互模式的应对 |
3.3 应对与积极情绪 |
3.3.1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共存的现象 |
3.3.2 应激应对的积极情绪模型 |
3.3.3 积极情绪与意义为重点的应对 |
3.4 评论与展望 |
3.4.1 关于应激过程的防护方面 |
3.4.2 关于二元交互模式的应对 |
3.4.3 关于应对与积极情绪 |
第4章 结语 |
4.1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 |
4.1.1 生态学模型的完善 |
4.1.2 相关概念的区分 |
4.1.3 实证研究的开展 |
4.1.4 新方向的研究 |
4.2 后续的思考 |
4.2.1 困难与希望的并存 |
4.2.2 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测量中的八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SAM模型的中职《Python与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开发研究[D]. 陈丹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科学素养的教材“结构不良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为例[D]. 王洁.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D]. 张峰筠.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硕士研究生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基于三名教育硕士教育实习期间的研究[D]. 陈聪.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5]清代东亚国际秩序变迁背景下的琉球历书研究[D]. 刘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6]初中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的梯队建设研究 ——以杭州H中学为例[D]. 滕丽华.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7]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D]. 袁有无. 重庆大学, 2014(01)
- [8]组织文化维度对企业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影响研究[D]. 郭晓彤.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0)
- [9]建设项目安全文化和行为安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吴浩捷. 清华大学, 2013(07)
- [10]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 邵华.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