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0038
摘要:脑卒中是因各种因素造成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内动脉狭、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一种闹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伴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容易促使患者偏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治疗的疗效,促使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中偏瘫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不仅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6~70岁,平均(60.2±2.3)岁,均经MRI、CT检查证实。其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2例,脑出血38例,脑梗死40例。左侧偏瘫35例,右侧偏瘫43例,双侧偏瘫2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组间情况无差异(P>0.05)。
2.方法:对照组入组病例应用基础方案护理,给予常规药物应用。观察组入组病例同时加强康复干预措施的实施,具体如下。
(1)康复时机选择在对临床抢救不影响的前提下,康复护理应在早期介入,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楚,病情无进展,48h后康复医护即可进行。
(2)心理干预患者在病发急性期,身心痛苦均居大,护士需重视正确引导的作用,使护患关系良性发展,帮助患者解决存在困难,使其正视患病事实,了解康复对降低机体残疾程度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感,重视健康指导,使其在康复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3)肢体功能锻炼。一是体位指导:急性期病例症状通常较为严重,需采取卧床休息的方案,肢体在正确体位放置,避免患肢关节出现脱位或挛缩变形的情况。病例取仰卧位时,将上臂呈外旋状态,轻度向外展,肩稍微上抬保持前挺,伸展病例肘部与手腕部,掌心需呈向上的状态,伸展手指并实施分开放置处理,上肢可轻柔放置在枕头上。髋和骨盆位置保持前挺状态,大腿部位略微向内旋,并稍向内采取夹紧的动作,为避免下肢出现外旋的情况,可在患侧大腿外下取棉垫放置。为防伸肌出现痉挛现象,略微将膝关节垫起,呈向内状态并微屈,保持足尖部向上,踝关节保持在90°。以防病例仰卧较长时间引发不适,指导患侧位或健侧位进行交替。选取健侧卧位情况时,需取一枕头在胸前放置,患肩保持前伸,腕部、指关节部进行伸展,放在枕头上,肘部伸直,不能行垂腕动作,用布卷将大拇指与其他四肢行隔开处理。患腿呈屈曲状态,尽量将踝关节在90°情况保持,自然对健肢放置。患侧为卧位状态时,前伸患肩部,避免出现后缩和受压,肘部伸直,手指行张开操作,前臂部旋后,掌面保持朝上。健腿行屈曲处理,于体前放置,膝部作微屈动作,患腿部在后方位置,踝关节保持在90°,患肢轻柔置放在功能位。每隔2h对患者的体位进行1次更换。二是按摩康复:动作需缓慢,具节律性,各项操作需轻柔,力度为中等强度,强刺激法需禁用,可安抚性对肌张力高的肌群予以按摩干预,使其达到较为放松状态。肌张力处于较低水平者,则采取揉捏的方案和按摩的方案处理,可配合循经点穴疗法,使疗效最大程度的增强。
(4)家庭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程长、恢复速度慢、经济负担也比较重,因此,很少有患者可以等到完全康复之后才出院,并且在出院后,如果患者没有持续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就会前功尽弃,导致各项功能持续减退。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注重平衡、协调以及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并适当借助于步行器和拐杖等到室外开展活动。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精细动作进行训练,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3.指标观察:正确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应用指数法(MBI)评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依赖性越小,独立性越强。良:>60分,生活基本自理;中度残疾:60~40分,生活需要帮助;重度残疾:39~20分,生活明显依赖;完全残疾:<20分,生活完全依赖。
4.统计学分析:本组涉及数据统计采用软件,t检验计量,χ2检验计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病例ADL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临床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病例,早期康复治疗的实施,对预后的改善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待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平稳,即可开展系列康复治疗。其操作机制在于,人脑存在高度可塑性的特征,不是因具有再生的能力,而是重新较好的去适应的结果。临床在对脑卒中病例处理时,系列康复过程中,无论是损伤的病程早期,或是已救治成功的病程后期,加强功能恢复训练,意义均较显著。本次选取的观察组病例,无痉挛性瘫痪或废用性瘫痪卧床的情况,提示早期积极开展针对急性脑卒中病例的临床康复,可提供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改善的条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起到了促进作用,并可从根本上避免或减轻痉挛、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为患者后期肢体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的病例ADL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临床脑卒中后偏瘫病例,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在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过程中就良好条件予以提供,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防范作用。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身心状况较差,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关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兰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16(8):1082-1084.
[2]宋沛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29(5):77-78.
[3]张丽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疗,2015,10(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