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循环与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循环,银川市,氮素,细胞,地表水,有机化合物,水势。
循环与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张明珠,庞园,杨帆[1](2019)在《广州市沿海平原地下水循环及转化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把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多同位素技术(稳定和非稳定)结合水位监测、水化学分析,阐明了广州市南部咸水入侵区内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典型剖面水循环特征,提出了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结果表明:大气降水中氢氧同位素含量主要受雨量效应控制,大气降水对河水的补给存在滞后作用。河水在不同时期补给来源存在差异性,旱季河水除了接受当时当地大气降水以外,还接受上游来水的滞后补给。旱季的咸淡水混合区相对雨季分布范围较广,雨季河水与海水的混合作用强于旱季。研究区内地下水大致分为2个分系统:一个为相对年轻的淡水系统,另一个为南部地下水年龄较老的系统。研究区分为2个地下水局部流场,南部为水头低值区,其沿海/河流部分受到海水入侵;北部为水头高值区,其主要为地下水排泄区。(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09期)
王璐,张恒嘉[2](2019)在《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探讨SPAC系统中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对提高绿洲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通过综述叁个界面上水分相互运移状况,即土壤-根系界面上,在水流阻力影响下水分运移和不同土壤条件下水分再分配的情况;植物-大气界面上,水流阻力、叶水势、光合蒸腾作用等对水分运移的重要影响;土壤-大气界面上水的向下入渗和向上蒸发等,明晰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以期为农业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8期)
刘学娟,甘海宁,张丽妹,徐学虎[3](2019)在《循环外泌体mi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标志作用和临床转化中的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miRNAs是"液体活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游离和囊泡中miRNAs,囊泡中miRNAs能够稳定存在,是循环miRNAs的主要来源。外泌体是30~150 nm的囊泡,外泌体来源的miRNAs是肿瘤细胞微环境中信号交流的重要媒介,几乎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部生物过程。本文从循环外泌体miRNAs相关生物学特性、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标志物作用、血液样本收集及预处理相关注意事项、临床转化的挑战和研究局限、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结直肠癌循环外泌体miRNAs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杨杨,张士川,文志杰,赵仁乐,曹志国[4](2019)在《循环载荷下煤样能量转化与碎块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矿开采中煤体常处于反复加卸载过程,研究煤体在不同加载速率重复载荷作用下的能量转化与破坏机制对认清煤矿动力灾害本质具有指导意义。利用MTS815.03伺服实验系统,通过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结合能量和分形理论,获得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煤样变形破坏各阶段能量积聚、耗散和释放的转化机制及其与煤样碎块块度分布规律的内在关系,为开展重复载荷作用下煤岩破裂响应及破坏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煤样能量转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能量初始积累阶段、能量加速积累阶段和能量快速耗散阶段。煤样破坏前耗散能所占比例经历了高—低—高的过程,而弹性能则相反,加载后期弹性能比例下降或耗散能比例的升高,预示着煤样进入加速破坏阶段;能量集聚和释放与加载速率密切相关,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峰值前弹性能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煤样破坏前更多的能量以弹性能形式储存在煤样体内,岩石破坏后,更多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煤样破坏越剧烈,其宏观破坏形态由剪切张拉和劈裂破坏向弹射破坏过渡;循环加卸载下煤样碎块分形特征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在小于尺寸阈值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自相似性特征,不同加载速率下碎块分形维数为2~3,且随加载速率的增加成线性增长;加载速率越大碎块分形维数越大,煤样破碎程度越高,大块碎块所占比例越小,煤样碎块越破碎且单块碎块质量越小,煤样发生动力灾害的危险性越大。(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冯莹[5](2019)在《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Pb污染土壤中N、P养分循环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由人口激增而引起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粮农通过施肥来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培肥土壤。但化肥的过度施用也随之引来土壤酸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和重金属污染胁迫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由于生物质炭巨大的比表面积、致密的孔隙结构等特性,可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增强土壤肥效。而超声改性可以改善原始生物质炭的局限性,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使其结构层发生剥落和断裂,进一步影响生物质炭的孔隙结构和吸附特性。本研究选用病死猪炭和法国梧桐炭,在温度25℃和功率200 W条件下超声40 min,对生物质炭进行改性。明确超声改性对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基本理化性质表征的影响,探究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淋溶土壤中无机N淋失和土壤-作物系统中P形态组成的影响,以及阐明Pb胁迫下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土壤-作物系统中空心菜品质和Pb形态组成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差异受其原材料种类影响。动物源生物质炭——猪炭具有较强的碱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矿质元素,且有大量磷酸盐存在,而植物源生物质炭——法国梧桐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超声改性对生物质炭pH、EC、CEC和比表面积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对生物质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元素组成等影响不显着。2、生物质炭中的大部分N素为不可利用的形态,猪炭和法国梧桐炭的施用抑制土壤中无机N(NH_4~+-N和NO_3~--N)淋失,且植物源生物质炭的抑制作用强于动物源生物质炭,而超声改性对猪炭减少土壤无机N淋溶无显着影响。猪炭中的P素以有效态居多,猪炭和肥料配施可以极大限度地增加土壤-空心菜系统中作物可利用的有效P含量。添加法国梧桐炭会导致土壤中非活性磷(HCl-P和Res-P)含量的增加,故对土壤Olsen P的影响不明显。超声改性显着增加猪炭处理下土壤Olsen P含量。3、与不加炭肥相比,土壤施用猪炭后,空心菜植株干物质量显着增加,叶绿素含量显着减少,超声改性使猪炭处理下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且生物质炭和肥料配施可以促进单施生物质炭或肥料的土壤中空心菜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施加生物质炭可以显着降低土壤-空心菜系统中土壤Pb有效性,显着减少空心菜植株内Pb含量。其中,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和碳酸盐结合态Pb的含量,且猪炭的施用可以显着增加残渣态Pb。而超声改性前后,猪炭对土壤-空心菜系统中Pb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猪炭和法国梧桐炭可以通过抑制土壤无机N淋失来提高土壤N素利用率,作为土壤改良剂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性。猪炭还能够增强土壤P素有效性,作为有效P源添加剂,与肥料配合施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同时,猪炭和法国梧桐炭可以降低土壤中有效Pb含量,修复Pb污染土壤。超声改性通过改变原始生物质炭理化性质,进一步影响生物质炭对土壤改良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5-09)
周佳[6](2019)在《循环肿瘤细胞及其上皮间质转化表型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中意义1.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缺乏实时、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评估预后及预测疗效。本研究探讨在进展期NSCLC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否可以预测远处转移的高风险、评估预后及早期预测治疗效果。2.方法建立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择初始治疗的进展期NSCLC(Ⅲ期或者Ⅳ期)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2周期化疗后采集外周血进行CTCs的检测。CTCs通过Cell Search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人口统计学信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等临床资料需进行随访、登记。最终统计CTCs的数量与NSCLC肿瘤标志物、组织学、远处转移情况、分期、疗效等临床特征、预后及疗效之间的关系。3.结果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转移器官个数与CTC数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基线CTC<2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是11.2个月(95%置信区间:10.37-12.03个月),明显长于CTC≥2组的8.3个月(95%置信区间:7.72-8.88个月,log-rank test P<0.05)。相类似的结果,基线CTC<2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是6.2个月(95%置信区间:5.59-6.82个月),也显着长于CTC≥2组的4.3个月(95%置信区间:3.7-4.9个月,log-rank test P<0.05)。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于疾病控制组(稳定、部分缓解及完全缓解)化疗前后比较CTC值无显着差异(t=1.455,P=0.15),对于疾病进展组也呈现相同的结果(t=-0.99,P=0.34)。但是,无论是基线水平还是化疗后,疾病进展组的CTC值均高于疾病控制组(P<0.05)。4.结论CTC值与CEA及转移器官数目呈正相关,同时CTC是远处转移及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本研究中,CTC值与疗效的关系较小,然而鉴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CTC是否与疗效相关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第二部分 上皮间质转化表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其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1.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转移监测、预后、疗效评估的“实时肿瘤液态活检”标志物。但由于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导致肿瘤细胞的某些上皮标志物丢失,因而目前广泛应用的以上皮细胞标志物为靶点的检测方法存在明显缺陷。而EMT被认为是肺癌的侵袭转移的关键机制之一,因此对NSCLC间质型CTCs的检测及分析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故本研究拟明确NSCLC的各种亚型及相对应的分子标记物,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基于上皮标志物的CTCs检测方法。探讨各型CTCs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CTCs成为NSCLC转移预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替代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2.方法采用不依赖Ep CAM的阴性富集(白细胞特异抗原CD45)联合细胞免疫化学方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构建CTCs上皮型及EMT表型的检测体系。按梯度将25、50、100和200个培养的A549细胞分别加入到5ml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并通过检测加入健康者外周血A549细胞回收情况,验证该检测技术在NSCLC外周血CTCs检测中的检验效率。应用建立的CTCs上皮表型及EMT表型检测方法检测进展期NSCLC患者不同时间节点上皮型、间质型及混合型等不同表型CTCs表达情况,对上述NSCLC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登记人口统计学信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等临床资料。最终统计CTCs的数量及各亚型分布特点与NSCLC组织学、远处转移情况、分期等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3.结果(1)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加入的A549细胞与回收细胞间呈为线性相关关系(R2=0.998,P<0.001),平均检测率达75%以上(76.4%~78.1%);(2)本研究有效入组患者43例,CTCs检出率为88.37%,其中上皮型68个(25%)、间质型105个(39%)、混合型98个(36%),细胞分布以间质型为主,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上皮型CTCs均值显着低于间质型和混合型CTCs(P<0.05);(3)不同性别、吸烟状态、组织学类型以及肿瘤大小与总CTCs检出率无关(P>0.05),且各组内均值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水平高者总CTC检出率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水平低者(P<0.05)。Ⅳ期患者总CTC均值显着高于Ⅲ期(P<0.05);男性与女性两组患者上皮型CTC、间质型CTC以及混合型CTC均值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男性患者中,上皮型CTC均值低于间质型(P=0.017),也显着低于混合型CTC(P=0.02),而女性患者则未呈现此种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织类型NSCLC比较上皮型CTCs值,其均值两两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间质型CTC及混合型CTC也呈现类似的结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各型CTCs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与总CTC、间质型CTC及混合型CTC数值均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淋巴结转移与总CTC、上皮型及间质型CTC数值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β>0)。远处转移器官数目与总CTC、间质型及混合型CTC数值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β>0),但与上皮型CTC无线性相关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Ⅳ期患者总CTC、间质型及混合型CTC均值均显着高于Ⅲ期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得出,总CTCs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HR 1.56,95%置信区间为1.06至2.30,P<0.05),同时对于预测OS也有显着意义(HR为2.79,95%置信区间为1.61至4.85,P<0.05),各种亚型CTCs中,仅间质型CTCs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HR为2.37,95%置信区间为1.27至4.42,P<0.05)。转移器官数目是既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HR 5.83,95%置信区间为1.54至22.07,P<0.05),同时对于预测OS也具有显着意义(HR为94.65,95%置信区间为2.79至3208.02,P<0.05)。4.结论(1)不依赖Ep CAM的阴性富集(白细胞特异抗原CD45)联合ICC法构建CTCs上皮型及EMT表型的检测体系对于检测CTCs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2)在总检出的CTCs中细胞分布存在差异,其中以间质型为主,且上皮型CTCs均值显着低于间质型和混合型CTCs;(3)CTCs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无显着相关性,但男性患者以间质型CTCs为主,CTCs(尤其是间质型)与淋巴结转移、转移器官数目及TNM分期相关;(4)CTCs(尤其是间质型)是OS及PFS的独立预测因子;(5)发生EMT的CTCs在NSCLC的评估远处转移、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扬[7](2019)在《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大系统,由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各个子系统组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要素通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唯一贯穿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并与环境因子实现密切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类生物,是流域内环境元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也敏感地响应着气候变化。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原咸水湖泊流域。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生态重要性突出。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呈现暖湿化趋势,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通量及伴生的环境因子通量均发生变化。青海湖流域是一个贫磷湖泊,因此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直接影响了流域营养程度。作为元素迁移转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会共同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是实现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保证流域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微观基础。它还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定量工具和解决方案。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气象要素呈现暖湿化趋势,径流通量随之增加,伴生过程的无机环境因子也呈现多样变化。环青海湖地区气象站气温、降水年平均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流域气温和降水呈“暖湿”趋势。气温年际倾向率为0.356℃/10a,增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已经取代春季成为气温增幅最高的季节。2010年代增温最为显着,“暖冬”格局已形成。全年中,降水由高到低的增长速度为夏季>春季>冬季,而秋季呈下降趋势。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4.2%,春夏两季贡献较大。径流随气温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呈现出径流集中,占全年径流量的84.5%,其中7月份达到57.1 m~3/s的趋势。2010年代增幅最大,夏秋两季贡献巨大;但春季呈下降趋势。水循环伴生过程中的无机环境因子的变化各异。通过对1975、2008和2016年的坡面土壤有机质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青海湖流域湖泊和河流水体水质均优于地表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湖泊水体pH值和氨氮指标明显高于河流水体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略低于河流水体监测点,溶解氧则差异不大。在入湖河流中布哈河水质最优。(2)揭示了青海湖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从流域地质成因、地球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等方面解析了分布格局一致性和差异性。系统梳理了青海湖流域的地质成因和六大沉积体系。通过原位观测实验,分析了青海湖入湖河流河口和湖泊水体中多元素空间特征,划分了四个组别,分别为主湖组、卫星湖组、入湖支流组和倒淌河组;并从流域地质成因和地球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等方面解释了不同组别水体中元素来源的相似性和各异性。以布哈河流域为核心,从水循环产汇流过程的坡面、河流、湖泊叁个环节,综合分析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为青海湖流域陆域和水域的优势门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为优势种属。在陆域土壤中,河流下游低海拔地区的土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上游高海拔地区。河流水体中,微生物种类的相对丰度具有较强一致性,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和蓝藻(Cyanobacteria)是河流水体中最优势门类,黑马河比布哈河具有更丰富的细菌谱系。湖泊水体中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也是最重要的门类,相对丰度在40%以上。在咸水湖中,优势门类相对丰度具有较强一致性,依次均为α变形杆菌(α-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蓝藻(Cya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放线细菌(Actinobacteria),但丰度上略有差异;在淡水湖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差异很大。(3)依据水文循环机理筛选关键因子,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阐释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依据水文循环机理,筛选出坡面土壤有机质、河流断面融雪径流占断面径流比例、湖泊水体盐度为关键因子来表征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并和其它水环境因子一起与微生物门类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河流断面的融雪径流比例由构建的基于WEP模型的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该模型能很好的描述该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在陆域坡面生态系统中,对比了节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杆菌属、冰川细菌属等微生物菌属,只有微杆菌属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显着负相关,其他菌属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着相关性。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水环境因子中,pH、电导率、总氮、硝酸盐氮、溶解性有机碳等是影响微生物种类的主要因素;对微生物门类影响最显着的指标从高到低为海拔高度、融雪径流比例、电导率。其中海拔高度分别与蓝藻门呈现显着正相关,与变形杆菌门和Thermi呈现显着负相关。融雪径流比例与酸杆菌呈正相关,与拟杆菌呈负相关。电导率与厚壁菌呈正相关,与放线菌呈负相关。湖泊生态系统中,盐度、电导率、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碳,这些指标均强烈影响着湖泊水体中的微生物。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Thermi对这些指标呈显着相关,而拟杆菌门、蓝藻门、变形杆菌门、疣微菌门、无壁菌门却与水循环及水环境因子无显着相关。(4)对比分析了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基因对氮代谢的贡献率;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为未来青海湖布哈河流域氮素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趋势提供定量工具。识别了水体中微生物代谢的功能基因和相对丰度;聚焦氮素转化的六大过程,定量分析了河流和湖泊水体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相对丰度的差异,确定对氮素转化的贡献。河流水体的代谢基因高于湖泊水体,河水中氮代谢基因的相对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异化硝酸盐还原>同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湖水中氮代谢基因相对丰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与河水基本相同,依次为同化硝酸盐还原>异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采用水土流失方程和河道一维水质模型的耦合,重点针对识别出的氮代谢过程,采用莫诺方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模式进行改进,定量描述了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机理关系,为定量评估微生物对氮素迁移转化规律提供定量工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翟俊,廖姣蓉,马宏璞,严俊,尹雪娇[8](2019)在《人工湿地碳氮硫循环转化耦合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人工湿地中碳氮硫循环转化耦合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主要立足于碳、氮、硫叁种元素,着重针对甲烷氧化、产甲烷、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异化硫酸盐还原、硫氧化、硫歧化、硫自养反硝化、异化硝酸盐还原为氨(DNRA),以及可能存在的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AMO)、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SAMO)等生化反应,分别从竞争作用、协同作用以及基质抑制叁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和论证较少,同时在其他生态系统发现的新途径如SAMO、DAMO等也未证实是否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进一步明确人工湿地碳氮硫循环转化耦合机制,可为优化处理效果、改善湿地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04期)
任建中[9](2019)在《银川市用科技助力闽宁镇脱贫攻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任建中)去年,银川市科技部门在永宁县闽宁镇生态移民区创建“扶母还犊”扶贫模式,构建高效转化循环农业。项目实施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认证新产品2项,注册商标1个,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带动农户累计增收300多万元。闽宁镇(本文来源于《宁夏日报》期刊2019-02-16)
王园园,曹松彦,韩霜,蒋路漫,黄万启[10](2019)在《循环水系统溶解性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凝胶色谱和叁维荧光等图谱手段对某电厂循环水系统溶解性有机物(DOM)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水补充水为地表水时,加酸将循环水补充水碱度由1.53 mmol/L降低至0.83 mmol/L,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为30.40%和23.29%;循环水浓缩倍率5.97,混凝澄清对循环水排污水溶解性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30.83%和49.58%,混凝澄清出水有机物可以满足后续膜处理对进水有机物的要求。循环水补充水和循环水排污水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288×10~6和189×10~6g/mol,循环水排污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小于循环水补充水;加酸降低pH和混凝去除的主要是大分子有机物,但混凝去除有机物的分子量范围更广。循环水系统DOM主要的荧光物质为类腐殖和类色氨酸,相对于类色氨酸,降低pH和混凝过程对类腐殖质这类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循环与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探讨SPAC系统中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对提高绿洲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通过综述叁个界面上水分相互运移状况,即土壤-根系界面上,在水流阻力影响下水分运移和不同土壤条件下水分再分配的情况;植物-大气界面上,水流阻力、叶水势、光合蒸腾作用等对水分运移的重要影响;土壤-大气界面上水的向下入渗和向上蒸发等,明晰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以期为农业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循环与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张明珠,庞园,杨帆.广州市沿海平原地下水循环及转化规律初探[J].人民珠江.2019
[2].王璐,张恒嘉.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3].刘学娟,甘海宁,张丽妹,徐学虎.循环外泌体mi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标志作用和临床转化中的挑战[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4].李杨杨,张士川,文志杰,赵仁乐,曹志国.循环载荷下煤样能量转化与碎块分布特征[J].煤炭学报.2019
[5].冯莹.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Pb污染土壤中N、P养分循环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9
[6].周佳.循环肿瘤细胞及其上皮间质转化表型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9
[7].刘扬.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8].翟俊,廖姣蓉,马宏璞,严俊,尹雪娇.人工湿地碳氮硫循环转化耦合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9
[9].任建中.银川市用科技助力闽宁镇脱贫攻坚[N].宁夏日报.2019
[10].王园园,曹松彦,韩霜,蒋路漫,黄万启.循环水系统溶解性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J].应用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