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雷达测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振,水文,多普勒,径流,模型,误差,定量。
雷达测雨论文文献综述
田丹丹,殷水清[1](2019)在《雷达测雨及其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时空分辨率天气雷达测雨对于监测中小尺度降雨系统的演变及定量估测降雨分布有重要意义。将雷达降雨资料用于土壤侵蚀的相关研究在世界各地陆续开展。综述了雷达反射率因子反演降雨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我国不同地区雷达反射率因子(Z)反演降雨强度(I)的转换关系(Z=aI~b),梳理了雷达降雨场应用于土壤侵蚀经验和机理模型进行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的相关进展。结果表明:a值变化于10~400,b值变化于1.2~3.8,且a和b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西南地区a值是所有地区中最大的,华东和华北地区b值较其他区域大;积状云降雨与层状云和混合型降雨相比,a值较大,b值较小;各地研究表明雷达数据的即时性和高时空分辨率能提高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的时效性和精度。最后,对雷达降雨资料应用于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荀爱萍,张伟,黄惠镕,陈德花[2](2019)在《厦门市S波段双偏振雷达测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16次降水过程,利用厦门双偏振雷达的偏振参量资料及区域自动站小时雨强资料,统计分析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偏振参量的值分布,并且对5种测雨方程的测雨效果及误差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Z_(DR)、K_(dp)只与粒子形状、取向和相态有关,随着雨强的增大,雨滴粒子增大,Z_h、Z_(DR)、K_(dp)总体趋势均是不断增大的,ρ_(hv)相差不大,基本在0.9以上;2)测雨方程R(Z_h)、R(Z_h,Z_(DR))的估测降水对实况降水严重低估,而方程R(K_(dp),Z_(DR))会高估实况降水,方程R(K_(dp))与R(Z_h,K_(dp),Z_(DR))的估测降水与实况降水最为接近;3)方程R(Z_h)、R(Z_h,Z_(DR))对小/中雨量级的降水估测效果较好,方程R(K_(dp))、R(K_(dp),Z_(DR))、R(Z_h,K_(dp),Z_(DR))对小/中雨量级及大雨量级的降水估测误差较大,而对暴雨以上量级降水的估测效果则有明显的改善,特别是方程R(K_(dp));4)从5种测雨方程的稳定性来看,在小/中雨量级的降水中测雨方程的稳定性均较差,而在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中稳定性明显改善,其中方程R(Z_h)、R(Z_h,Z_(DR))更加稳定一些,但与其他3组方程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杰[3](2019)在《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上的运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测雨技术是一种主动形式的遥感手段,其可探测大范围瞬时降雨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该文以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的运用为入手点,阐述了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运用优势。以雷达测雨技术预报精度影响因素为入手点,对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雷达测雨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文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22期)
Ian,Cluckie[4](2018)在《雨量计及雷达测雨在城市洪水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是造成城市洪涝和干旱的主要原因,近些年的研究发现,气候的变化影响降雨强度和频率。为了科学应对城市强降雨,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防洪抗旱领域,如雷达技术在城市降雨中的应用。天气雷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在天气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更好地观察天上的飞机而开发的。现在,(本文来源于《中国防汛抗旱》期刊2018年02期)
伍华丽,陈钟荣[5](2016)在《双线偏振雷达测雨公式优化方案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滴谱理论和散射原理,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及其反演的雷达偏振参数,讨论双线偏振雷达参数随雨滴谱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一种测雨公式的优化改进方案。在不同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取值区间内,统计相应的测雨公式系数。同时,提出了3种Z_(DR)区间划分的方法:1利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检测测雨公式系数随Z_(DR)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的显着突变点;并将这些点对应的Z_(DR)值作为区间划分的临界值。2直接按一定的步长等间距地将Z_(DR)的范围划分为不同区间。3依托于Z_(DR)与中值体积直径D_0的拟合关系,通过对D_0的取值范围等步长划分而间接得到相应的Z_(DR)的范围。在对方法二、叁最优等分步长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对上述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检验效果逐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叁种分级统计方法的效果较未进行分级统计,直接采用固定系数测雨公式估测降水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误差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27期)
尹忠海[6](2016)在《利用高分辨率DEM数据提高雷达测雨精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0℃层高度值,在假定标准大气折射条件下,综合考虑周边地物的阻挡和0℃层亮带因素,根据目前雷达常使用体扫模式VCP21,计算了湖南省7部雷达的波束阻挡仰角分布及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产品的探测范围。结果表明,对于湖南的4月份,长沙、常德、岳阳、怀化、邵阳、永州和郴州雷达的探测半径分别是177.00、179.00、188.40、124.85、162.06、145.50、144.17 km,岳阳雷达的探测范围最大,而怀化雷达的探测范围最小;对汛期而言,应用湖南省建设的雷达网,获取的定量估测降水业务的探测范围在消除0℃层亮带影响的同时基本能实现对全省区域的降水监测,有利于提高定量估测降水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4期)
郭东渠[7](2015)在《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域辽阔,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作为水文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降雨的检测和预报,对于我国不同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降雨分布情况的宏观把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人们生产活动。因此,如何精确测量降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介绍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5年27期)
郑佳锋,张杰,朱克云,高细桥,张涛[8](2014)在《双偏振天气雷达测雨误差及水凝物识别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北京2011年12次降雨过程的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和自动站雨量资料,统计了不同雨强下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传播相移率KDP、相关系数ρhv值分布,重点对4种雷达测雨方程的测雨效果和误差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实例分析了双偏振产品在水凝物识别中的应用。得到了如下结论:①随着雨量的增强,ZDR、KDP和ρhv逐渐变大;冰雹对应的ZDR为负值,KDP比大雨大但小于暴雨;小雨到暴雨ρhv都超过0.90,冰雹的平均ρhv最小,仅为0.804。②对于4种雷达测雨方程,在小中雨时均高估了雨强,在大雨时均低估了雨强,但3种含KDP、ZDR的测雨方程比I-ZH方程的低估误差要小,在短时暴雨时,这3种方程的估测效果有明显的提高,4个方程中I-KDP-ZDR方程的估测效果最优,稳定性最好。③水凝物识别实例分析表明,利用双偏振产品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判断冰雹等水凝物,能清晰地揭示出零度层亮带上下的水凝物相态并判断出零度层亮带高度。(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李晶[9](2014)在《HEC-HMS水文模型结合雷达测雨在西苕溪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是所有水文过程的驱动力,降水的时空变化影响洪水径流量、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等,同时降水的分布不均匀性增加了水文模型中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水文模型中降水数据的精准性是定量水文分析的基础。作为一种主动遥感手段,雷达可以获得实时的高时空分辨率、具有一定精度、大范围的降水信息,将雷达测雨数据与水文模型结合应用于径流模拟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HEC-HMS水文模型,选用两种不同的组合方案进行径流模拟,采用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确定性系数等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以西苕溪流域雨量站降雨数据评估雷达一小时累积降雨产品的数据质量,并用多点平均法校准雷达降雨数据,最后采用3种数据输入方案进行HEC-HMS模型的模拟:雨量站实测降雨数据的空间插值降雨分布场、直接利用雷达估测降雨数据和利用校准因子校准后的雷达估测降雨数据,探索HEC-HMS水文模型在西苕溪流域的适用性,评价雷达累积一小时降雨产品与HEC-HMS模型结合在西苕溪流域的应用效果。主要结论有:(1)除个别场次外,两种方案的实测流量过程线和模拟流量过程线有较好的一致性。方案一的洪量相对误差、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和径流深相对误差的合格率均为87.5%,相关系数和确定性系数均值分别为0.95和0.83。方案二的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的合格率为87.5%,洪量相对误差和径流深相对误差的合格率均为70%,相关系数和确定性系数均值分别为为0.94和0.77。两方案的峰现时差在率定期和验证期都在3h以内,且洪峰易滞后。两方案对多峰型的洪水模拟效果比对单峰型的洪水模拟效果差。(2)从洪量、洪峰流量和径流深的相对误差合格率来看,方案一稍高于方案二,而在模拟峰现时间上,方案二效果比方案一好。综合来看,两方案都有不错的模拟效果,表明HEC-HMS水文模型在西苕溪流域有较好的适应性。(3)随着实测1h累积降雨量的增加,雷达1h累积降雨量的漏报率在逐渐减小,准确预报临界指数在逐渐增加。雷达1h累积降雨量在实测1h累积降雨量≤1.Omm时稍有高估,在实测1h累积降雨量>lmm时有低估。随着累积时间的增加,雷达1h累积降雨量的皮尔逊系数逐渐增加。(4)因每场实际降雨情况不同,雷达1h累积降雨的数据质量不同,所以校准因子也有差异。未经校准的雷达降雨数据估算的流域面雨量与雨量站降雨数据经泰森多边形法估算的流域面雨量之间偏差较大,而雷达降雨数据经过校准后此偏差有所减小。(5)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校准后的雷达降雨数据模拟径流的洪量、洪峰流量和径流深的相对误差都在20%以内;方案一的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确定性系数在0.7以上,峰现时差在3h以内,洪峰易提前。方案二中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确定性系数略低,在0.5以上,峰现时差在3h以内。(6)未经校准的雷达1h累积降雨模拟流量过程线与实测流量过程线间的一致性较差,其模拟流量明显小于实测流量,不能直接作为HEC水文模型的输入,经多点平均法校准后的雷达1h累积降雨模拟流量结果明显变好,可以作为HEC水文模型的输入。HEC-HMS水文模型与经校准后的雷达1h累积降雨量的结合在西苕溪流域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5-01)
叶金印,高玉芳,李致家[10](2013)在《雷达测雨误差及其对淮河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雷达测雨数据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相耦合进行径流过程模拟,分析雷达测雨误差及其径流过程模拟效果,研究雷达测雨误差对径流过程模拟的影响效应.在对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业务化的5种淮河流域雷达测雨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雷达测雨数据驱动HEC-HMS水文模型,模拟分析淮河息县水文站以上流域2007年7月1 10日强降雨集中期的径流过程.结果表明:利用雷达测雨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的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各种雷达测雨数据误差经过HEC-HMS水文模型传递后,误差明显减小.联合校准法对应的模拟效果最好,过程流量相对误差NBs'和洪峰流量相对误差Z'分别为-20.2%和-13.3%.(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雷达测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16次降水过程,利用厦门双偏振雷达的偏振参量资料及区域自动站小时雨强资料,统计分析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偏振参量的值分布,并且对5种测雨方程的测雨效果及误差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Z_(DR)、K_(dp)只与粒子形状、取向和相态有关,随着雨强的增大,雨滴粒子增大,Z_h、Z_(DR)、K_(dp)总体趋势均是不断增大的,ρ_(hv)相差不大,基本在0.9以上;2)测雨方程R(Z_h)、R(Z_h,Z_(DR))的估测降水对实况降水严重低估,而方程R(K_(dp),Z_(DR))会高估实况降水,方程R(K_(dp))与R(Z_h,K_(dp),Z_(DR))的估测降水与实况降水最为接近;3)方程R(Z_h)、R(Z_h,Z_(DR))对小/中雨量级的降水估测效果较好,方程R(K_(dp))、R(K_(dp),Z_(DR))、R(Z_h,K_(dp),Z_(DR))对小/中雨量级及大雨量级的降水估测误差较大,而对暴雨以上量级降水的估测效果则有明显的改善,特别是方程R(K_(dp));4)从5种测雨方程的稳定性来看,在小/中雨量级的降水中测雨方程的稳定性均较差,而在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中稳定性明显改善,其中方程R(Z_h)、R(Z_h,Z_(DR))更加稳定一些,但与其他3组方程相差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达测雨论文参考文献
[1].田丹丹,殷水清.雷达测雨及其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荀爱萍,张伟,黄惠镕,陈德花.厦门市S波段双偏振雷达测雨效果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
[3].李杰.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上的运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9
[4].Ian,Cluckie.雨量计及雷达测雨在城市洪水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防汛抗旱.2018
[5].伍华丽,陈钟荣.双线偏振雷达测雨公式优化方案的仿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6].尹忠海.利用高分辨率DEM数据提高雷达测雨精度的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6
[7].郭东渠.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上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
[8].郑佳锋,张杰,朱克云,高细桥,张涛.双偏振天气雷达测雨误差及水凝物识别分析[J].气象科技.2014
[9].李晶.HEC-HMS水文模型结合雷达测雨在西苕溪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10].叶金印,高玉芳,李致家.雷达测雨误差及其对淮河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