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冉[1](2021)在《文化距离与“一带一路”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文化距离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影响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的扩展引力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与我国有旅游服务贸易关系的26个国家2004—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文化距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居民来华旅游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正向调节文化距离的负向效应。(2)整体上地理距离抑制了入境旅游规模,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的负向影响效应大于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小于4 000公里时,其对入境旅游规模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反之,对入境旅游规模的负向效应会显着增大。(3)文化距离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来华旅游的负向影响显着高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也更明显。(4)客源国对外开放水平对其居民来华旅游规模表现出强劲的正向促进效应,互联网上网率对入境旅游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杜卫颖[2](2021)在《中美高中地理教材HPS内容对比研究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杜卫颖[3](2021)在《中美高中地理教材HPS内容对比研究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逐渐认识到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性,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是现在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在科学教学中融入HPS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我国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影响,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地理是以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作为科学课程必不可少的分支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地理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体现地理学科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日常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的实施与指导下,2019版高中地理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通过对比我国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与美国高中地理主流教材中HPS内容的融入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国家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差异,进而为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以更有效地提升我国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对HPS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融合以及地理教育理论的扩展均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询整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基于HPS教育理念,以新版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为分析样本,选择内容分析法为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首先进行HPS内容类目的划分,确定各类目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对教材中自然地理部分所涉及的HPS内容进行编码统计。根据统计结果主要从HPS内容的数量、内容完整性、呈现方式以及篇幅大小四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对两个版本教材中HPS内容的融合情况进行具体质性分析。最后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在数量方面,我国人教版教材中融入HPS内容的整体数量要远远少于美版教材;在内容完整性方面,中美高中地理教材中涵盖了HPS内容全部的5个主类目,但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子类目,而且HPS内容各类目的比例存在明显差距。就主类目来看,中美两个版本的教材均侧重于科学史内容的呈现,忽视社会对科技的影响内容的呈现;在呈现方式方面,中美教材中HPS内容的呈现方式存在明显差异。我国人教版教材多以辅助栏目的形式呈现HPS内容,较少以正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而美版教材多以正文文字的形式呈现HPS内容,且有许多正文文字或辅助栏目与图表相结合的呈现形式,呈现方式更加直观;在篇幅大小方面,我国人教版教材中HPS内容所占的篇幅大多为较短的“句”和篇幅适中的“页”,很少出现以超过一页的篇幅来对HPS内容进行表述的情况。美版教材相对于我国教材来说以“页”的篇幅大小对HPS内容进行呈现的数量要多,但整体所占比例仍然较小。
张晓明[4](2021)在《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朝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经营辽东地区,并“带控”包括大宁、努尔干都司在内的广大东北区域。有明一代,辽东都司辖境虽有盈缩,但其核心地理范围变化不大,即南濒海,东南附朝鲜半岛,东北环群山,西接草原、沙地,为中原重要门户。辽东地区因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与日本隔海相望,其社会变迁进程与邻邦牵涉颇多。所以,辽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亦是维系东亚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家制度与边疆秩序共同作用于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的关系,双方交往实践亦对区域社会以及国家发展产生影响。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较早确立了宗藩关系。包含贸易在内的对外活动均被纳入朝贡体系。朝鲜使臣赴明买卖方式、内容以及数量均有定例。但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仍有鲜明的边疆特色。明代历史文献卷帙浩繁,日本、韩国等汉籍资料不断刊印,为明代中朝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关系史中“封贡”“事大”“使臣”“贸易”“中华观”“跨境民族”等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热点。然而,对外关系史内容宽泛、表述复杂,致使学界围绕典型历史问题是认同“传统秩序”,还是维护“民族荣誉”各抒己见,甚至争论不休。政治、文化交往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较强,经济交流则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本文通过梳理明代辽东地区中朝贸易活动,以期展现对外关系发展的客观态势及影响因素。明代之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经济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人们利用自然条件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现状,通过相互学习改善生产方式与生活水平。所以,贸易交换并非如浮萍般依附政治关系而存在。贸易为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社会交流的重要内容。辽东地区作为中原与朝鲜半岛物货相通的重要桥梁,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政治集团皆重视该区域的贸易活动。明代,辽东边疆营建与中朝宗藩关系确立是明廷政治生活中的紧要内容。其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受之影响并发挥了独特作用。洪武、永乐两朝确立了辽东都司静态辖区与动态管控地带。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王氏高丽——李氏朝鲜)构建宗藩关系的过程中,辽东地区与朝鲜的贸易活动以官贸为主导,民间贸易群体难以逾越地理的瓯脱地带以及政治上的交往禁令。洪熙、宣德以后中朝宗藩关系稳定,贸易体系随之确立。正统至正德年间,中朝社会生产能力逐渐恢复,双方经济交流意愿不断加强,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明代中后期,明朝几度实施“新政”,中朝“礼治”外交得以重塑。明廷加强了对中朝官、私贸易的管控。然而,辽东边政持续恶化,边臣在处理涉朝事务时向使臣征索财物已成惯例。朝鲜使臣在辽东地区购买违禁物品或转输超额物资相对容易。嘉靖至万历前期,辽东地区东南部得到开发,社会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民间贸易活跃。女真族南下过程中与朝鲜半岛交集增多,贡贸、边市贸以及潜贸促进了女真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朝发达的商品经济使辽东地区中朝贸易物品种类丰富,白银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购买高价物品及上层人情打点等活动。明后期,中朝社会动荡与边疆危机迭起,特别是壬辰战争的爆发使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突破了朝贡体系的束缚,区域贸易活动居主导地位。壬辰战争期间,明廷耗费巨额人力、物力驰援朝鲜战场,辽东地区资源输出量居于前列。明廷与朝鲜为解决筹集、运输物资等困境,出台诸多战时经济政策,如以布贸粮,许商帮军。中江以其地利优势成为官、商、民买卖与转运物资的集中之地,中江关市得以建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人员互动频繁,物资交换异常活跃。壬辰战争结束后,中朝统治秩序恢复,贸易活动亦回归常态。明清易代之际,中朝贸易活动对女真社会发展、辽东政局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后金占领辽东地区之前,朝鲜官民仍可在辽进行贸易活动。辽东贡路受阻后,一方面,朝鲜通过水路继续向明朝贡;一方面,与驻守皮岛东江集团贸换物资。后金政权日益巩固,明廷与朝鲜的宗藩关系逐渐松散,辽东不同区域同朝鲜间的贸易规模、途径、物品等均有所扩大。有明一代,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通过奉表、传诏、献礼等方式维系了紧密的宗藩礼制。辽东地区依托地缘优势与朝鲜半岛之间贸易往来不断。所以,明代辽东地区贸易活动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和传统。同时,明朝承元启清,作为传统社会后段建立的汉族政权,其统治下的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显然繁荣于前代又受制于当代。明朝的强大国力为以“封贡”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保障,宗藩体系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内容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明廷统治辽东期间,各种贸易活动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受到明朝对外制度和边疆政策的双重支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对双方宗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区域社会秩序变迁等影响深远。
祝洪章[5](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王淑婷[6](2021)在《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合STEAM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文中提出在国际教育多元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全面型综合人才,一种新的STEA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此教育理念掀起了世界诸多国家的研究热潮。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特点是跨学科性,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间的融合,其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注重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国教育部在2016年6月7日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自2006年STEAM教育理念被美国提出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纷纷开展与此相关的教育活动,并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与开发、创客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学科领域以及教材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较缓慢。化学学科是与科学和工程等学科紧密联系的,研究STEAM教育理念,将会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渗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不同于其他教学素材,是最能直接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载体,同时还是最能体现国家当前教育主流思想和观点的重要素材。中外教材比较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通过与国外优秀的教材比较分析,能不断为我国教材编写提供借鉴的方向。美国是STEAM教育的发源地,STEAM教育现在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研究体系,IB课程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同时非常强调让学生在全球背景的学习中,通过跨学科等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与STEAM教育理念相一致。本研究选取了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2019版)与美国IB课程中标准水平的化学教材(standard level chemistry,2014年版)进行了研究比较。论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提出从国内外教育背景、STEAM在学科教育中的发展、教师对于化学学科和教材中融入STEAM理念的需求分析等方面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界定相关定义,梳理研究现状。界定了STEAM教育、教材的核心定义,阐述了国内外对于STEAM教育,以及教材研究现况。进行了理论基础概述,主要涉及了情境认知理论、认知神经科学、学习金字塔理论、STEAM金字塔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制定评价维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部分,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融合STEAM理念比较模型的构建。首先阐述教材比较模型的构建依据,初步确定教材评价模型及水平模型,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进行了2轮专家效度调查,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得到本研究的教材评价模型,一级维度分别为知识维度、思想与文化维度、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三个一级维度所对应的二级维度分别为学科融合度和知识难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情境激活、内容加工和习题巩固;并在此二级维度上分别划分了4个不同水平。第四部分,教材文本内容的分析及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教材文本研究分析,我国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美国IB高中化学教材中都在知识维度、思想与文化维度、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融入了STEAM教育理念。接下来在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教材案例编写及调查学生对于此教材案例应用后的自评。首先编写融合STEAM理念的教材案例,同时制定了学生对于应用融合STEAM理念教材案例的自评量表,并运用SPSS和Rasch模型分析此量表的信效度以及质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知识维度方面,两本化学教材中都涵盖了这五门学科,体现了STEAM教育的跨学科内容,学科融合度水平可以达到3,即涉及STEAM学科表主学科科学(S)以外的其他的多个主学科,但是各学科没有较好的融合度;难度方面,其中IBC教材的总体难度相比较于我国人教版教材较难一些,但我国教材整体上体现STEAM理念的难度更大一些。(2)在思想与文化维度,科学精神方面,IBC教材在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内容都在水平2,人教版在有机化学的科学精神可以达到水平3,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上为水平2;人文精神方面,除IBC教材在氧化还原反应内容中的水平为1外,两本教材在其他内容的水平均为2,可以看出,两国教材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都可以采用具体的方式引发学生关于科学和人文内容的分析问题和讨论交流。(3)在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其中只有人教版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情境为水平2,两国教材基本都能够设计较高的情境水平3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即都能设计体现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体现STEAM学习方式时,虽然都有水平3和4的内容,但是相对较少,整体上处于水平1和2;在习题巩固方面,人教版在两部分内容中整体上体现的是水平2,即习题的设计在题干上体现了社会生活背景的渗入较多,探究型和实践型习题相对较少。(4)从学生对于应用融合STEAM理念教材案例的自评量表选项可以看出,学生选择选项“一般符合”居多,结合教师的访谈可知,教师表示学生对于应用教材中融合STEAM教育理念持积极态度,而且STEAM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会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普遍学生会认为学习任务难度较高,同时教师也担心学习课时的分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在教材跨学科、难度、情境、学习活动设计以及习题方面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并进行了研究反思与展望。
程姗姗[7](2021)在《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物质层面需求极大满足,但经济科技发展和人文精神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出现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较大程度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这些现象折射出当代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目标及衡量标准出现偏差,人的价值实现陷于困境,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人的价值学说视域下探究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意义重大。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及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特性。关于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黑格尔人学思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幸福观。这些先哲思想为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提供理论来源,而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论认知前提。关于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创造性、辩证性、社会历史性、多样性则是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的主要特性。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思想自传入中国起便扎根中国土壤不断得以继承发展,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发展主要总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实现主体的满足。马克思强调不管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作用于“人”本身,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人的解放等都是这一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其二,以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价值实现。马克思指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体现我国对人的价值实现所需的客观条件的重视。其三,以价值实现主体的努力引领人的价值实现。马克思人的价值学说指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主观条件的满足,主观条件即人本身,一个人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如树立爱国主义理念、理想人格建立及树立个人奋斗精神等。其四,将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强调人的价值实现的标志是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新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向往等均是我国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与原因。其中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性,主要体现在过度重视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以及过度看重价值的物质层面而无视其精神层面。其二,人的价值实现主客观条件不协调性,我国存在自然环境污染、社会环境污化等问题。其三,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固化,单一或固定的职业与行为被人们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固有途径。其四,人的价值实现目的功利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只为功利而无视社会价值,甚至做出危害社会与国家的违法行为。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的原因则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生产力发展桎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桎梏人的价值实现;第二,西方价值观冲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被带入中国,西方完全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对国人价值实现产生消极影响;第三,价值实现主体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人们关于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思维取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的解决举措,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展开阐释。第一指重视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作用,以集体主义作为个人价值导向的主旋律、将“增加个人收入”作为个人价值导向的具体内容等;第二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从和谐、法治、爱国、爱岗敬业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指树立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思维取向,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既关注社会价值也关注自我价值,既重视人的价值的物质层面也重视精神层面,但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优先选择集体利益。本篇论文以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为前提,总结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理论上讲,本文对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对马克思人的价值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作总结论述,也为当前国人价值实现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此外,本文对促进我国社会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王楠[8](2021)在《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促维生素D合成紫外辐射光谱暴露强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日光紫外辐射是人们每天接触的重要环境因素,其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双面作用。过度的紫外线暴露可导致人体皮肤癌、白内障、角膜炎和结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杀菌及促进人体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生命所必须的营养素,具有调节钙,磷吸收、促进骨骼生长、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调节免疫功能多种生物学作用。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佝偻病、骨软化症、关节炎、糖尿病、痴呆、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在全球范围内,人体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普遍存在。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90%是由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其余10%通过食物获取。因此通过计算促人体维生素D有效合成的紫外辐射光谱(the Action Spectrum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for Vitamin D Production,UVvitD)的暴露强度可为评估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水平提供一定的基础。人体皮肤的紫外辐射暴露强度不同于水平环境紫外辐射强度,对环境中水平表面的紫外辐射强度的测量通常会低估人体皮肤的紫外辐射暴露强度,特别是在低太阳高度角(Solar Elevation Angle,SEA)的时候,人体皮肤的角度和人体的朝向对于人体紫外辐射的暴露强度非常重要。因此,对不同倾斜角度和方位角上的紫外辐射进行监测是评估人体紫外辐射暴露强度的基础。人体皮肤的紫外辐射暴露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温、云量、大气污染状态、纬度及季节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紫外辐射监测数据构建空间UVvitD辐射强度暴露模型,应用三维人体体表模型,结合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气温、SEA、日照时间、室外活动时间、体表面积及PM2.5数据,比较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1、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市(北纬42°,东经123.5°,海拔51米)、辽宁省阜新市(北纬42°,东经121.7°,海拔146米)、浙江省绍兴市(北纬30°,东经120.6°,海拔12米)、海南省三亚市(北纬18.4°,东经109.8°,海拔7米)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纬29.7°,东经91.1°,海拔3660米)进行正对太阳方向和背对太阳方向上的十个倾斜角(0°,10°,20°,30°,40°,50°,60°,70°,80°,90°)上的紫外辐射强度监测,同时记录由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发布的对应时间点上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及PM2.5,PM10,SO2,NO2,O3和CO六项污染物浓度数据。本实验监测获得的紫外辐射数据由“Ava Soft 7.4 for USB2.0”软件计算得到整波长光谱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到不同采样点的强度积分值,计算UVA和UVB辐射强度,最后结合有效合成维生素D的有效光谱权重,计算UVvitD辐射强度。应用SPSS软件对UVA,UVB及UVvitD辐射强度分别与SEA、PM2.5和倾斜角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空间UVA,UVB及UVvitD辐射强度暴露模型,其中本研究应用SEA与倾斜角之间夹角的余弦值(cosα)代替倾斜角作为自变量。2、应用Make Human软件提供的三维人体体表模型,经Geomagic Studio软件和Meshlab软件分割调整处理后,在MATLAB软件平台上编程计算出三维人体体表模型各部位的体表面积及体表各网格面的倾斜角度。结合空间UVvitD辐射强度暴露模型,实现不同SEA和PM2.5浓度下,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vitD辐射强度的计算。3、汇总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2年人群平均室外活动时间和人群平均体表面积,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每天的气温、SEA、PM2.5、日照时间、昼长时间数据。结合Make Human软件提供的三维人体体表模型及空间UVvitD辐射强度暴露模型计算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并进行比较。对我国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气温、SEA、日照时间、室外活动时间和PM2.5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人体表UVvitD暴露剂量的影响。结果:1、正对太阳方向,倾斜角为0°-90°范围,SEA为70°-80°时的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分别是SEA20°-70°时的1.19-6倍,1.42-12.57倍和1.21-13.31倍;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倾斜角与SEA相近的角度上。背对太阳方向,倾斜角为0°-90°范围,SEA70°-80°时的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分别是SEA20°-70°时的1.01-5.63倍,1.15-10.73倍和1.09-12.05倍;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90°的倾斜角上。2、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整体上呈现随SEA与倾斜角度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当夹角相同时,SEA越大,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越大。背对太阳方向时,倾斜角度越大,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越大。3、正对太阳方向,PM2.5>35μg/m3组与PM2.5≤35μg/m3组相比,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分别平均削减了19.13%-38.04%,24.12%-36.38%和22.09%-39.18%。背对太阳方向,PM2.5>35μg/m3组与PM2.5≤35μg/m3组相比,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分别平均削减了3.71%-32.56%,4.61%-45.63%和13.14%-48.38%。4、正对太阳方向,倾斜角0°-90°时,PM2.5>35μg/m3组与PM2.5≤35μg/m3组相比,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分别平均削减了21.92%-42.65%,42.27%-56.81%和41.8%-58.10%。背对太阳方向,倾斜角0°-90°时,PM2.5>35μg/m3组与PM2.5≤35μg/m3组相比,UVA,UVB和UVvitD辐射强度分别平均削减了28.97%-45.70%,45.31%-56.33%和51.64%-60.19%。5、正对太阳方向时的空间紫外辐射强度暴露模型中,SEA的权重系数最大,其次为cosα、PM2.5。背对太阳方向时的空间紫外辐射强度暴露模型模型中,cosα的权重系数最大,其次为SEA、PM2.5。6、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vitD暴露强度随SEA的增加而增加,随PM2.5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vitD暴露强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下肢、上肢、躯干、头、颈。7、SEA为30°至50°,PM2.5浓度为17μg/m3至132μg/m3时,三维人体模型头、颈、躯干、上肢和下肢部位体表UVvitD暴露强度分别约占全身的6.7%,4.36%,20.72%,20.72%和47.5%。8、SEA在30°至50°范围内,三维人体模型头、躯干、下肢部位均是在倾斜角为80°-90°倾斜面上的体表UVvitD暴露强度最大,分别约占各部位的33.3%、48.51%和54.07%;颈和上肢部位分别在倾斜角为70°-80°和50°-60°倾斜面上的体表UVvitD暴露强度最大,分别约占该部位的20.11%和21.95%。9、PM2.5浓度为17μg/m3至132μg/m3时,SEA分别从50°和40°减小到30°时,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vitD暴露强度分别减少39.93%-59.25%和56.56%-74.01%。10、SEA在30°至50°范围内,PM2.5浓度为62μg/m3和132μg/m3分别与17μg/m3相比,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vitD暴露强度的削减率约为8.32%-20.41%和22.08%-52.16%。11、当SEA为30°至50°时,与北纬30°地区相比,北纬40°和50°地区三维人体模型体表日均UVvitD暴露剂量分别减少了13.71%和19.44%。PM2.5浓度从17μg/m3增加至62μg/m3和132μg/m3时,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vitD暴露剂量分别削减11.68%-12.11%和29.85%-30.94%。12、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地区因纬度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导致该地区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最大;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区因纬度高、四季分明,气温变化较大,从而该地区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较小;贵州和重庆地区由于常年日照时间较短从而导致该地区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较小;西藏和青海地区由于常年气温较低而导致该地区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较小。13、我国男性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大于女性,男性与女性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的平均差异为60.8J(p=0.000)。结论:1、正对太阳方向时,SEA对紫外辐射强度的影响最大;背正对太阳方向时,SEA与倾斜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紫外辐射强度的影响最大。2、站立姿势三维人体模型头、躯干和下肢均是在体表倾斜角为80°-90°倾斜面上的UVvitD暴露强度最大,颈部和上肢分别在体表倾斜角为70°-80°和50°-60°倾斜面上的UVvitD暴露强度最大。PM2.5对颈部UVvitD暴露强度削减率最大。3、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地区人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最大;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重庆、西藏和青海地区较小。由于室外活动时间和体表面积的差异,我国男性平均体表UVvitD暴露剂量大于女性。
任悦[9](2020)在《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盛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日益成为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而生命科学史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被广泛吸纳进入初中生物教材之中,有效发挥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促进其生物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因此,从教材环节入手分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呈现特点能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育。本研究以我国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的生物学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内容选择、版面编排以及对科学本质的反映三个层面建立分析维度量表,以量性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国教材中的生命科学史内容展开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两国教材中相同科学史主题内容进行具体的案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科学史内容选择上,两国教材中科学史的时代分布与演进类型均具一致性,并且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群覆盖情况良好;对科学家的选择均体现为男多女少,科学家的国别分布具一定协调性。二者差异体现在,我国教材更注重对本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成就的呈现,注重将遗传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描述某一主题下不连续的科学发现。而美国教材无论是科学史数量还是科学家数量均多于我国教材,并且更注重将生态学和微生物科学与免疫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简单描述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某一科学发现,更注重对女性科学家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科学家的选择与呈现。在科学史版面编排方面,两国教材均注重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能在教材的多位置、多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文字表达更具引导性与科学性;注重以“正文后”的课外阅读栏目呈现科学史内容。而美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有关图表更加丰富多样,注重详细题注的呈现;文字表达更加生活化,强调情景性与叙事性;注重在“正文”、“课后习题”以及“正文前”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并能通过科学事业向学生渗透职业理想教育。在反映科学本质方面,两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对三个主维度及下属各子类目的反映情况不够均衡,并且美国教材的反映情况缺乏全面性。具体来看,两国教材均在科学知识本质层面反映情况良好;我国教材更注重对科学文化本质的体现,而美国教材更加重视通过科学史反映科学过程本质方面的特征。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科学史主题的案例呈现方面,两国教材各具特色。总体来讲,我国教材更注重向学生传递生命科学史教育的知识价值。而美国教材的内容呈现更加具体深入,能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多方位学习目标的实现。最后分别从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两个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在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编写方面:1.扩充科学史内容,增加科学家数量;2.丰富图表选材,拓展图表功能;3.文字表达注重科学性,兼顾趣味性;4.提高科学史内容在正文与课后习题中的地位;5.注重科学史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机结合;6.注重反映科学本质的均衡性。在生物学教师开展生命科学史教育方面:1.加强科学史知识积累,提高教师科学本质观;2.善用科学史素材,开展生命科学史显性教学。
荣家[10](2020)在《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既是教师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途径,又是学生把握课程重点和难点和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手材料。通过国内外教材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各版本教材的优缺点,汲取不同教材的优势,推动教学过程的有效发展。论文选取我国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与英国Edexcel A Level Physics教材进行深层结构对比,从教材编写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知识结构、栏目设置及内容设计四个大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对比我国和英国的教材标准,即我国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英国A Level考试说明,通过对比发现两国教育理念和对物理知识要求上存在差异。其次,比较教材知识结构,发现两国在知识点编排结构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优缺点。接下来,比较两国教材在栏目设置上的差异,发现各有其特色之处,通过分析其特色栏目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最后,以“力学”部分课程内容为例,从知识结构、内容设计、实验设计、习题设计、语言风格五个方面展开详细对比,并分析各自的优点,进而以“摩擦力”为例给出相关教材编写建议。通过对比中英两国高中阶段物理教材,希望有助于中国物理教材的改进和完善,为教师更有效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3)中美高中地理教材HPS内容对比研究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科学教育的推进 |
1.1.2 地理课程改革的需求 |
1.1.3 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HPS教育 |
2.1.2 地理教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科学认识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工具 |
3.2.1 类目表及操作性定义 |
3.2.2 类目表的信度检验 |
3.3 比较维度 |
3.3.1 数量维度 |
3.3.2 呈现方式维度 |
3.3.3 内容完整性维度 |
3.3.4 篇幅大小维度 |
3.4 资料的编码与分析 |
3.4.1 选择分析单元 |
3.4.2 编码规则 |
3.4.3 分析示例 |
4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HPS内容比较研究 |
4.1 科学史内容分析与比较 |
4.1.1 编码结果 |
4.1.2 数据分析 |
4.2 科学知识的本质内容分析与比较 |
4.2.1 编码结果 |
4.2.2 数据分析 |
4.3 科学事业内容分析与比较 |
4.3.1 编码结果 |
4.3.2 数据分析 |
4.4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内容分析与比较 |
4.4.1 编码结果 |
4.4.2 数据分析 |
4.5 社会对科技的影响内容分析与比较 |
4.5.1 编码结果 |
4.5.2 数据分析 |
4.6 HPS内容5个主类目的整合分析与比较 |
4.6.1 数量和内容完整性分析 |
4.6.2 呈现方式和篇幅大小分析 |
5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中HPS内容案例分析 |
5.1 科学史内容的案例分析 |
5.2 科学知识的本质内容的案例分析 |
5.3 科学事业内容的案例分析 |
5.4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内容的案例分析 |
5.5 社会对科技的影响内容的案例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我国人教版教材融入HPS内容的数量少 |
6.1.2 中美教材中HPS内容主类目具有完整性,子类目不具有完整性 |
6.1.3 中美教材HPS内容的呈现方式存在差异 |
6.1.4 中美教材HPS内容的篇幅大小存在差异 |
6.2 对于我国教材编写的建议 |
6.2.1 增加HPS内容的融入数量 |
6.2.2 平衡HPS内容各类目的比例 |
6.2.3 改进HPS内容的呈现方式 |
6.2.4 增加篇幅显性呈现HPS内容 |
7 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及交往历史 |
(一)先秦时期辽东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交流 |
1.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交通 |
2.先秦时期辽东地区的开发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1.秦汉至南北朝时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政权更迭与人口迁徙 |
2.隋唐五代时期辽东地区民族发展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三)辽、金、元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往来 |
1.辽朝与高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及贸易往来 |
2.金朝的建立与高丽的贸易关系 |
3.元朝与高丽的政治关系与贡物索取 |
二、明代前期至中期辽东政局与区域间的贸易体系 |
(一)明朝对辽东地区的治理与明初辽东社会概貌 |
1.辽东都司的建立与防御体系的发展 |
2.明初辽东地区的社会概貌 |
(二)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初建与辽东地区的贸易形态 |
1.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的初建 |
2.洪武至永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形态 |
3.宣德年间辽东防御体系的调整与贸易体系的确立 |
(三)明中期辽东社会与区域贸易的发展 |
1.辽东都司的边政与社会发展 |
2.朝贡制度下中朝贸易的新进展 |
3.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贸易的繁荣 |
三、明代中后期的礼治外交与辽东地区中朝贸易 |
(一)嘉靖至万历前期的中朝关系 |
1.嘉靖时期重塑的礼治外交 |
2.壬辰战争爆发前中朝“礼治”外交格局的延续 |
(二)礼治外交影响下的中朝贸易 |
1.官方贸易的衰退 |
2.朝鲜使臣贸易的盛行 |
3.贸易中的交换媒介与货币 |
(三)明代中后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状况 |
1.辽东地区的使臣贸易 |
2.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
四、万历时期辽东的边疆危机与中朝贸易 |
(一)壬辰战争以前辽东地区的中朝经济交流 |
1.隆庆至万历初期辽东经济的短暂复苏 |
2.万历前期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
(二)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对朝援助与贸易 |
1.壬辰战争的爆发与辽东地区的援助 |
2.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的新突破 |
(三)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及中朝贸易的衰落 |
1.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 |
2.传统外交秩序恢复与中朝贸易的萎缩 |
五、明清易代与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 |
(一)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 |
1.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对辽东的占领 |
2.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变化 |
(二)东江集团与朝鲜之间的经济往来 |
1.明末辽东地区的海上贸易群体 |
2.东江集团与朝鲜的陆路贸易 |
3.东江集团与朝鲜的海上贸易 |
(三)清朝入关前对朝鲜的征伐与贸易 |
1.后金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及对朝鲜外交策略 |
2.清朝入关前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体系 |
3.后金与朝鲜的贸易物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合STEAM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际教育改革需要 |
1.1.2 国内教育改革需要 |
1.1.3 STEAM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 |
1.1.4 教师对于化学学科和教材中融入STEAM理念的需求分析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STEAM教育 |
2.1.2 教材 |
2.2 研究现状 |
2.2.1 STEAM教育研究现状 |
2.2.2 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3 理论基础 |
3.1 情境认知理论 |
3.2 认知神经科学 |
3.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3.4 STEAM金字塔理论模型 |
4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融合STEAM理念比较模型的构建 |
4.1 教材比较模型的构建依据 |
4.1.1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比较的研究主题内容 |
4.1.2 依据国内外对于教材的评价维度确定教材比较的一级维度 |
4.1.3 依据STEAM教育理念的学科分布与特点确定教材比较的二级维度 |
4.1.4 水平划分的依据 |
4.2 教材比较模型的确立与分析 |
4.2.1 初步确定教材评价维度及水平模型 |
4.2.2 专家效度调查 |
4.2.3 评价维度的确定 |
4.3 教材评价的信度确立 |
4.3.1 教材解读信度的保证 |
4.3.2 教材评价内容信度的保证 |
5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融合STEAM理念的文本内容分析 |
5.1 教材评价内容信度 |
5.2 知识维度的分析 |
5.2.1 学科融合度的分析 |
5.2.2 知识难度的分析 |
5.3 思想与文化维度的分析 |
5.3.1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科学精神的分析 |
5.3.2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人文精神的分析 |
5.4 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的分析 |
5.4.1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情境激活的分析 |
5.4.2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内容加工的分析 |
5.4.3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习题巩固的分析 |
6 教材案例及应用研究 |
6.1 教材案例编写 |
6.1.1 STEAM化学教材编写原则 |
6.1.2 教材案例设计流程 |
6.1.3 STEAM 教材案例 |
6.2 调查研究 |
6.2.1 量表信效度及相关性研究 |
6.2.2 基于Rasch模型量表质量分析 |
6.2.3 学生对应用融合STEAM理念教材自评结果 |
6.2.4 教师对于应用融合STEAM教材案例的访谈结果 |
7 研究总结及教材编写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材编写建议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STEAM教育现状调查 |
附录 II专家效度调查 |
附录 III学生对融入STEAM理念化学教材案例自评量表 |
致谢 |
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7)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 |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 |
1.黑格尔人学思想 |
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
3.空想社会主义人的幸福观 |
(二)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 |
1.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
2.人的价值实现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
3.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
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 |
(三)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特性 |
1.创造性 |
2.辩证性 |
3.社会历史性 |
4.多样性 |
二、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一) “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实现主体的满足 |
1.社会主要矛盾演变 |
2.人的解放 |
(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价值实现 |
1.明确“三个有利于”标准 |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3.秉持“五大发展理念” |
(三)确定价值实现主体的努力方向——引领人的价值实现 |
1.树立爱国主义理念 |
2.理想人格建立 |
3.树立个人奋斗精神 |
(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目标 |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2.培育“四有”新人 |
3.美好生活向往 |
三、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与原因 |
(一)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 |
1.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性 |
2.人的价值实现主客观条件不协调性 |
3.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固化 |
4.人的价值实现目的功利化 |
(二)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的原因 |
1.生产力发展桎梏 |
2.西方价值观冲击 |
3.价值实现主体认知偏差 |
四、我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解决举措 |
(一)重视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实现基础作用 |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 |
1.和谐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诉求 |
2.法治,人的价值衡量纠差的强制制度保证 |
3.爱国情感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
4.爱岗敬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
(三)树立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促维生素D合成紫外辐射光谱暴露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基于太阳高度角、倾斜角和PM_(2.5)构建空间紫外辐射强度暴露模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监测仪器及设备 |
2.1.1 监测模型 |
2.1.2 监测仪器 |
2.2 监测方法 |
2.2.1 监测地点 |
2.2.2 监测时间 |
2.2.3 监测条件 |
2.2.4 监测方法 |
2.2.5 空气质量数据获取 |
2.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2.3.1 数据收集处理 |
2.3.2 合成维生素D紫外辐射光谱强度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2.4.1 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分析 |
2.4.2 SEA和倾斜角对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影响分析 |
2.4.3 SEA和倾斜角之间的夹角对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影响分析.. |
2.4.4 PM_(2.5)对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影响分析 |
2.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 结果 |
3.1 空气污染物之间相关分析 |
3.2 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随SEA、倾斜角度和 PM_(2.5)变化 |
3.3 SEA和倾斜角对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的影响 |
3.4 SEA与倾斜角之间的夹角对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的影响 |
3.5 PM_(2.5)对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的影响 |
3.6 构建空间UVA、UVB和 UV_(vitD)辐射强度暴露模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促维生素D合成紫外辐射暴露强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三维人体体表模型的选择 |
2.2 三维人体体表模型的分割 |
2.3 三维人体体表模型数据的导出 |
2.4 三维人体体表模型体表面积的计算 |
2.5 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_(vitD)暴露强度和暴露剂量的计算 |
3 结果 |
3.1 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面积 |
3.2 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_(vitD)暴露强度分布 |
3.3 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_(vitD)暴露强度占全身的比例 |
3.4 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不同倾斜角度网格面UV_(vitD)暴露强度差异 |
3.5 SEA和 PM_(2.5)对三维人体模型各部位体表UV_(vitD)暴露强度的影响 |
3.6 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_(vit D)暴露强度相同时,PM_(2.5)对人体模型所需要的暴露SEA、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影响 |
3.6.1 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_(vit D)暴露强度相同时,PM2.5 对人体模型所需要的暴露SEA |
3.6.2 PM_(2.5)对不同纬度下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_(vitD)暴露剂量的影响 |
3.6.3 三维人体模型体表UV_(vitD)暴露剂量相同时,PM_(2.5)对暴露时间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中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促维生素D合成紫外辐射光谱暴露剂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整理 |
2.1.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平均室外活动时间、体表面积、体重、身高和身体质量指数数据整理 |
2.1.2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温数据整理 |
2.1.3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有效暴露面积数据整理 |
2.1.4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经纬度数据整理 |
2.1.5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SEA数据整理 |
2.1.6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空气质量数据整理 |
2.1.7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日照时间数据整理 |
2.1.8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昼长时间数据整理 |
2.1.9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SEA30°以上时人有效暴露时间数据整理 |
2.2 数据计算 |
2.2.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UV_(vitD)暴露强度计算.. |
2.2.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UV_(vitD)暴露强度计算.. |
2.3 数据分析 |
2.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 结果 |
3.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有效暴露面积差异 |
3.1.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平均体表面积差异 |
3.1.2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气温差异 |
3.1.3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有效暴露面积差异 |
3.2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SEA30°以上时人平均体表UV_(vit D)暴露强度差异 |
3.2.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SEA30°以上时的平均SEA差异.. |
3.2.2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PM_(2.5)浓度差异 |
3.2.3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SEA30°以上时的人平均体表UV_(vit D)暴露强度差异 |
3.3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SEA30°以上时的人平均有效暴露时间差异 |
3.3.1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平均室外活动时间差异 |
3.3.2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日照时间差异 |
3.3.3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昼长时间差异 |
3.3.4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SEA30°以上时持续时间差异 |
3.3.5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SEA30°以上时的人平均有效暴露时间差异 |
3.4 我国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SEA30°以上时的人平均体表UV_(vit D)暴露剂量差异 |
3.5 我国人平均体表UV_(vit D)暴露剂量与气温、SEA、室外活动时间、日照时间和PM_(2.5)之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日光紫外辐射与维生素 D 关系及维生素 D 缺乏性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工具的制定 |
三、分析单位的确定 |
四、资料分析与处理 |
五、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 |
一、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选择的比较与分析 |
二、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版面编排的比较与分析 |
三、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反映科学本质的比较与分析 |
第四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相同生命科学史案例比较 |
一、两国教材中科学史案例具体比较与分析 |
二、分析结果与启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比较教育理论 |
2.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2.3 认知负荷理论 |
第3章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课程标准的对比 |
3.1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比较 |
3.1.1 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的比较 |
3.1.2 高中物理课程具体目标的比较 |
3.2 中英高中物理课程结构的比较 |
3.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
3.2.2 英国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
3.2.3 中英高中物理课程比较 |
第4章 中英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
4.1 我国人教版教材栏目设置 |
4.2 英国Edexcel A Level Physics版教材栏目设置 |
4.3 中英两国教材栏目设置对比 |
第5章 中英物理教材内容上的比较——以力学部分为例 |
5.1 知识结构上的比较 |
5.2 内容设计上的比较 |
5.3 实验设计上的比较 |
5.4 习题设计上的比较 |
5.5 语言风格上的比较 |
5.6 以“摩擦力”为例的教材编写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距离与“一带一路”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王冉. 文化产业研究, 2021(02)
- [2]中美高中地理教材HPS内容对比研究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D]. 杜卫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中美高中地理教材HPS内容对比研究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D]. 杜卫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D]. 张晓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合STEAM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例[D]. 王淑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7]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 程姗姗.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8]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平均体表促维生素D合成紫外辐射光谱暴露强度研究[D]. 王楠.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D]. 任悦.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D]. 荣家.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