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1]2003年在《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这其中资本要素尤其是银行的信贷资本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银行中介的聚集作用投放的巨额资金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信贷市场首次出现了“存差”现象,尤其是近几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惜贷”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符合贷款条件的、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运行特征为研究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非瓦尔拉斯均衡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具体的方法是从信贷合约当事人双方的博弈行为出发,通过构造理论模型,重点探讨造成这种非均衡运行特征的微观机理,目的在于更好的发挥银行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全文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叁个方面: (1)在对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信贷合约的性质,即要弄清楚信贷合约(市场)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通过对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得出结论:信贷合约(市场)是人们在经济交易活动中满足流动性约束调节以及节约交易成本的产物。从信息的角度分析,信贷合约交易机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初始金融交易者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它生产信息的成本远远低于单个投资者的成本,它的存在符合效率原则。 转轨时期初期,我国信贷合约(市场)的产生实际上是政府外生推动的结果。但是这种外生性信贷合约的效率却不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信贷合约的性质逐步由政府推动的外生性为主向节约交易成本(如面子成本)的市场内生推动为主转化。 (2)当交易信息在合约当事人双方——银行和借款企业之间是对称分布时,信贷合约是一种完全合约,单个合约中的利率是随着借款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而制定的。在对称信息条件下,由于竞争机制和竞争威胁机制,使得整个信贷市场逐渐形成了均衡信贷利率,在这个均衡利率调节下,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双方实现了均衡,信贷市场得到了出清。 但是在现实的信贷交易活动中,交易信息在合约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分布是非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信贷市场呈现出一种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贷款利率不能使得资金供求双方实现均衡,市场不能够自动出清,即信贷市场处于一种数量配额的短边均衡——“信贷配给”状态。这种状态产生的根源在于信贷合约当事人双方之间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造成的信贷市场上存在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行为以及贷款人事后的审计成本等原因。 (3)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呈现出非均衡的运行特征,但是在不同的信贷管理制度下,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不尽相同。在信贷规模控制制度下,信贷市场呈现出计划信贷配给的运行特征。到了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以后,我国的信贷市场呈现出了总量和结构性的非均衡状态。本文从信贷合约当事人双方的博弈行为出发,通过构造理论模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微观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商品市场的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群体信用的缺失,地方政府的行为不规范以及担保、抵押品信息甄别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等原因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预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制度的实施,更加强化了这个风险预期等。 此外,本文对当前我国非均衡信贷市场的效率问题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迟凤玲[2]2013年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要探讨的是在信息和网络环境下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非对称问题,破解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瓶颈。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且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集中的孵育地,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也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体,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进展。作为国家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本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领域,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是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但是目前这类企业融资困难,经营资金缺乏。从融资来源看,信贷资金是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但是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几率较低。通过对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发现,信息非对称性、政策环境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信用环境、新技术手段未充分利用等都是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信贷融资模式:交易型信贷模式,主要是以财务报表、抵(质)押品、信用评分技术、租赁或保理为基础的信贷模式;关系型信贷模式,主要是以小微信贷、联保、保险保证贷款为基础的信贷模式。这些模式部分地满足了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关系型信贷模式,但是它也面临着银行融资过程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我们仍需在创新信贷融资模式上寻找出路。在现代网络技术支持下,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原有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淘宝网改变了人们消费的习惯和创业方式;全球网形成了银企间的“网状接触”结构,改变了银企间的接触方式;盈创动力通过网络平台聚集了各类资金,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扩大了科技型企业获得投资的可能性。这叁种方式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借鉴他人经验,在理解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创新一种模式来破解融资困境,这里我们的关注点是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因此,新的模式要实现信息聚集、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功能。在大规模协作理论、非对称性信息理论、长尾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支持下,本研究提出建立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汇聚了来自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关联企业等组织,建立了企业基础数据库、信用评估系统、专家数据库等,通过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风险防范机制、信用评估机制、协同发展机制、专家参与机制等,实现平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新旧融资模式的商业模式画布比较可以发现,平台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即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信贷行为;网络模式创新,即借助了信息与网络技术,促进了线上线下融资过程、商业集群的结合;企业制度的创新,即加强了企业的社会资本网络;运行机制的创新,即信息传递、分析模式有了改变,融资成本下降。
章元[3]2004年在《非对称信息下的团体贷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资本上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或低效率。由于银行与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面临着“四大难题”——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审计成本、契约执行;这些难题会导致银行实施“信贷配给”——不向那些无力提供担保或抵押的穷人或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从而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被称为“信贷市场失灵”。而团体贷款在解决这一“市场失灵”中则表现出了非凡的作用:首先,作为一种典型的微观信贷机制,它使银行能够运用连带责任激发贷款者之间的私有信息被加以充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缓解了银行所面临的“四大难题”,并且因为高昂的还款率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力。其次,团体贷款的另一个用武之地在于扶贫中的作用:它能够为广大的贫人并保持惊人高的还款率,从而被誉为微观信贷中的一朵“奇葩”,在提高贫困者的消费水平、教育支出、实现社会公平等社会目标方面有着不凡的表现。团体贷款的产生还不到半个世纪,便因其骄人的还款率及其对缓解贫困的作用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心扶贫问题的组织和人士的注意力。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成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现在,它已经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五十多个国家(例如泰国、菲律宾、玻利维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坦赞尼亚、尼日利亚、韩国、中国、维也纳、科索沃、美国等)所模仿,试图将该信贷模式移植到本国。所以,作为微观信贷机制而存在的团体贷款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意义,而研究团体贷款如何在资本市场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的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的。基于这些,就导致了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任务为解释为什么团体贷款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成功。本文的主要任务也在于此。但是这一领域的迷人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团体贷款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普遍成功(主要是指团体贷款的普遍高的还款率这一事实),还在于在其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现象需要研究者给予相应的解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相互冲突的观点需要研究者给予确切的回答。例如:为什么团体贷款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还款率?其内在的激励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机构的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现有理论在解释这一巨大差异方面为什么难以两全?为什么有些机构走向了失败?为什么高昂的贷款利率并没有导致团体贷款失败而是成功?难道“信贷配给”理论所预言的高利率政策会吸引高风险贷款者的情况在团体贷款中并没有发生?现有理论普遍认为的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利率以及连带责任的高低搭配实现对贷款者类型的甄别机制在实践中确实可行吗?现有理论为什么有的认为团体贷款中一定会盛行“搭便车”行为而有的却认为不会盛行“搭便车”行为?到底谁是谁非?现有研究所建立的二人模型是否抓住了团体贷款的所有本质?团体贷款对于提高信贷市场效率的源泉到底有哪些?它在扶贫方面如何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团体贷款到底能否实现金融可持续性发展?团体贷款到底要不要存在下去?一旦进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就会有无穷的力量迫使研究者产生研究兴趣。但是,本文并不打算要回答上述所有问题。本文的主要任务围绕“为什么团体贷款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成功?”这一问题而展开,主要解释团体贷款中存在的这几个现象:团体贷款的绝大部分 III<WP=5>机构获得高昂的还款率、高贷款利率政策并没有导致团体贷款机构走向失败而是成功、少数失败机构的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还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围绕这些问题和现象,本文的核心模型有叁个:第叁章和第四章为“逆向选择”模型,第五章为“道德风险”模型,第六章为一个还款博弈模型;在第叁章中,我们主要解释了高利率政策并没有导致团体贷款机构走向失败而是成功的事实,从而为挖掘团体贷款提高信贷市场的效率源泉提供了一个基础;另外,我们将现有研究的二人模型扩展到叁人时,并且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出发,证明了现有研究所谓的“通过利率和连带责任条款的不同搭配实现对贷款者类型的甄别机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第四章中,我们又探讨了团体贷款对提高信贷市场效率的可能源泉;第五章建立了一个道德风险模型,对团体贷款中的生产行为、横向监督行为、还款行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我们的道德风险模型证明了现有理论所谓的团体贷款中“搭便车”行为普遍盛行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发现的“团体内部信贷”的再清偿这一动态因素对于生产中的“搭便车”行为具有重要的克服作用;在一系列条件下,“搭便车”行为甚至可以消失;第六章解释了某些失败的团体贷款机构的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表现的巨大差异这一事实;在这一章中,本文建立了一个五人博弈模型,从产出在成员间的分布的角度出发,证明了这一因素可以成为导致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巨大差异的解释因素;本文的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七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团体贷款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一争论进行了探讨,并对团体贷款做了一个再评价,从而构成了本文的结尾。本文结构图如下: 一、导论 二、文献综
康立[4]2007年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文中认为国际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小企业在增进市场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及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征下,中小企业给国民经济赋予了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意义。然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却成为钳制其发展潜力和速度的主要掣肘。在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下,银行信贷融资是对中小企业有实质性影响的主要外源融资形式。故而,商业银行信贷合约设计、银行业结构变迁与整合、信贷担保制度构建都将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产生直接的冲击。因此,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为独特视角,立体而全面地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特征为主线,通过借鉴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信息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信贷契约理论、信用担保理论等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观点,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归纳与比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商业银行合约设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相互关系;从宏观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对应逻辑;从制度设计上考察信贷担保制度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功能重构。旨在从中演绎出重要的结论与有益的启迪,以期为我国处于转型期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与中小企业良性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论文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概述。第2章着重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融资缺口问题。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多重相对性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需要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来对应其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表现出更偏好内源融资,更依赖债务融资等特征。中小企业在外源融资中更易遭受“融资缺口”的困扰,其形成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规模不经济、以及金融体制和政府管制等方面找到解答。第3章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别从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叁个不同的视角,提炼出适合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理论观点。其中,在融资结构理论中,代理成本理论、信号理论和融资顺序理论对于解释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行为最具说服力。由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个分析范式共同构成的金融中介理论,为解释商业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监控和创建声誉机制功能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在企业规模、项目风险类型、抵押品价值量和区域因素等变量上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为中小企业易成为银行信贷配给受害者这一信贷市场普遍现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第4章从非对称信息视角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合约设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结构、银行业结构、利率体制、抵押和担保等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贷合约设计。这些影响因素彼此关联,或导致信贷合约不易达成,或形成信贷合约低效均衡。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必须在完善银行竞争结构的基础上,改进银行对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估及风险管理技术,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吸收风险,并努力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第5章从相对优势理论、制度和贷款技术演进等多维视角,对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银行业结构包含银行业规模结构和银行业市场结构两个层面。国内外文献表明,银行业结构因大规模并购而导致的集约化趋势,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产生的影响并不存在单一结论。通过综合权衡不同规模银行信息优势和风险分担优势,本文发现银行业规模扩张与中小企业融资困惑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小银行优势假说”正遭遇质疑。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势会发生消长,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优势和作用有加强趋势。因此,过分强调倚重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一定片面性。第6章探讨了信用担保制度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但其介入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依旧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信用担保制度的基本构架,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在当前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形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作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机制的补充,具有一定必要性,但不能过分放大其作用。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运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在发展思路、组织结构和运作形式上科学定位及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重塑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经济功能。第7章围绕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微观制约因素、我国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悖论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相关调查报告和问卷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陷入困境之中。通过回归分析和检验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微观约束主要来源于贷款条件约束、财务指标约束和审批时滞约束。从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与银行业结构的关系上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歧视并非由银行业规模因素所致,而是由我国银行业所有制结构和治理结构不合理造成。一味强调通过创建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政策主张,可能将我国银行业改革带向误区。第8章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制度根源并提出解困思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交易达成的各种制度因素,包括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银行业治理结构和竞争结构缺陷、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及信贷技术的滞后、金融抑制因素等。中国应从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政策中获取经验,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加强信贷人权利保护、调整银行业结构、建立银行内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建立多层次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法律体系等手段,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全面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融资特性;通过归纳与借鉴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偏好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将信贷合约理论应用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分析,并推导出一些有价值的政策结论;从理论、制度、历史及技术进步等多维度视角,为研究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更为完整的解释框架;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功能重构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在实证分析环节,运用问卷调查和亲历基层访谈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及反映的真实信息,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囿于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本文较偏重理论分析而显计量分析不足。既有的回归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分析所选取的样本较为特殊,因此其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此外,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是一个覆盖面较广的课题,由于占有文献有限,本文仅选取了其中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了较为粗浅的探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也将是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张美丽[5]2007年在《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发展国民经济、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而不畅,融资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遭遇的头等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化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发展不均衡、信用低下严重影响了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流。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运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和博弈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进行理论分析和博弈分析,综合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原因。最后,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叁方角度,分别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对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小企业融资起到积极作用。
刘民权, 徐晓萍[6]2000年在《缺乏和包含不对称信息假设的信贷市场模型——兼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运用》文中提出本文比较了关于竞争性信贷市场的两个主要流派及其经典模型 ,即由McKinnon及Shaw开创的金融深化理论和Stiglitz及Weiss开创的信贷配给模型。前者假定信贷市场存在完全的信息和无风险 ,而后者假定信贷市场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本文指出 ,虽然不对称信息理论没有象金融深化理论那样向人们提供很明确的结论和很清晰的政策主张 ,但它为研究和解决我国金融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切实际和更合理的分析框架。本文还对怎样延伸和修改经典模型使它更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简短评论
傅伶澜[7]2013年在《基于不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为“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和不成熟,社会信用环境也有待改善,很多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征信体系等方面都有缺陷,这也使得它难以满足融资上的必要程序。因而在融资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融资难的问题也就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成长。本文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内,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分析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中的约束条件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首先研究不对称信息下的信贷配给理论,通过对信贷配给模型的分析,构造了垄断型信贷市场中的中小企业信贷合约设计模型;其次对银企间的关系型信贷理论进行阐述,比较了关系型信贷与保持距离型信贷的博弈模型,并提出了关系型信贷的发展策略;最后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并在不对称信息下信用担保的S-W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两方信贷模型和垄断型信贷市场上叁方信贷担保模型,同时也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张学伟[8]2007年在《不对称信息下民营中小企业信贷困境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信贷资本的支持,而民营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始终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如何破解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是本文的宗旨所在。本文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内,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分析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中的约束条件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根据我国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构造了利率和抵押都可变的垄断性信贷市场下的信贷模型。这个模型分析了银行在设计信贷合同中的两种均衡: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通过对这两个信贷均衡的分析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是民营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必要条件。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有效解决民营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但信用担保机构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同时,其介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导致信贷市场整体风险升高。接着假设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不同的效用函数风险规避程度不同,分析它们之间的风险分担比例,发现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过高的风险,同时分析了影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几个因素,指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摆脱困境是个系统问题。鉴于关系型信贷可以有效缓解银行与民营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了关系型信贷的特点,指出其在降低银行与民营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并从我国客户经理制和银行体系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关系型实施中的障碍与对策。
李佳军[9]2011年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具备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活跃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法律法规,已经积累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经验。在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除了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差,发展较为缓慢等现实情况,还存在着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金融市场运作缺乏规范等等,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中小企业本身起点低,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缺乏成为了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难以更好的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系统性的、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全文分六部分,首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做简要概述,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指出我国最新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进行综述;第叁部分,主要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衡量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状况。第四部分,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原因进行理论和政策分析,力图找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第五部分,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最后,结论部分。
胡叁宁[10]2005年在《信贷配给理论发展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贷配给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自由竞争信贷市场运行机制,对我们理解信贷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信贷配给基本模型及其含义,并介绍了信贷配给模型在各方面的扩展。最后简要探讨了信贷配给理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D]. 周明. 西北大学. 2003
[2]. 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迟凤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 非对称信息下的团体贷款研究[D]. 章元. 复旦大学. 2004
[4].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 康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经济学分析[D]. 张美丽. 西北大学. 2007
[6]. 缺乏和包含不对称信息假设的信贷市场模型——兼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运用[J]. 刘民权, 徐晓萍. 金融研究. 2000
[7]. 基于不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 傅伶澜. 华侨大学. 2013
[8]. 不对称信息下民营中小企业信贷困境探讨[D]. 张学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D]. 李佳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0]. 信贷配给理论发展述评[J]. 胡叁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
标签:金融论文; 投资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团体保险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金融论文; 结构化融资论文; 银行业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