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液化论文_李旭,廖剑,王锐,卢泽民,舒虹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液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砂土,振动台,动力,缩尺,场地,护岸,细砂。

振动液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廖剑,王锐,卢泽民,舒虹杰[1](2019)在《高频振动液化荸荠收获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荸荠收获缺少适用机械,严重影响荸荠产业发展现状的现象,设计了一种无人驾驶分层式荸荠收获机。该机根据荸荠种植农艺和田间生长分布特性,采用高频振动液化原理,通过高转速液压马达驱动激振器产生高频振动实现荸荠和泥土的分离。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实物样机的制作,并进行可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荸荠收获机适用于田间长期积水的烂泥田进行荸荠机械化收获。(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23期)

徐丹,杜春波,王涛,Piyush,Mohanty[2](2019)在《可液化场地高桩桥梁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桩桥梁受地震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可液化场地,以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为原型,进行1:14.44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连续的白噪声信号,获得桩自振频率的变化,从而研究可液化场地高桩桥梁的倒塌机制。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可以很好地再现液化宏观现象,随着液化深度的加深,桩自振频率不断减小,从而导致桩顶位移增大,进而可能导致桥梁破坏甚至倒塌。(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许成顺,豆鹏飞,杜修力,陈苏,李霞[3](2019)在《液化场地–群桩基础–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液化场地–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土体和桩基的加速度反应、饱和砂土层的孔压反应等进行了测试。重点阐述了土体和群桩基础的加速度地震响应特征和饱和土体的孔压发展规律,并对土体侧向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05g拍波输入时,土体和桩基对加速度反应有着明显放大作用,土体各处孔压比增长幅度不大,土体侧向位移较小;0.3g汶川地震卧龙台地震记录输入时,桩基加速度反应规律与土体反应基本一致,土体孔压比增长明显,上部土体完全液化;土体水平侧向变形较大。本文成果可为液化场地–群桩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做对比分析和验证数值模拟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冯忠居,董芸秀,何静斌,刘闯,张福强[4](2019)在《强震作用下饱和粉细砂液化振动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强震区饱和粉细砂液化问题,依托海南铺前大桥实体工程,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选用迭层剪切式模型箱,模拟自由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分析0.15g~0.80g地震动强度下不同深度饱和细粉砂孔压比的变化规律,探讨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判别方法.结果表明:饱和粉细砂超静孔隙水压力、孔压比的增长滞后于地震动应力,且粉细砂深度越深,滞后时间越长,上覆土层厚度对于饱和粉细砂的抗液化性能有重要影响;深度为5 cm、60 cm和110 cm的饱和粉细砂,当地震动强度分别≥0.15g、0.20g和0.25g时发生液化,此时孔压比稳定值均≥0.8,提出以0.8作为饱和粉细砂液化的临界孔压比;对比讨论现有常用方法的液化判定结果,提出一种以饱和粉细砂深度、地震动强度和孔压比为判据的饱和粉细砂液化判别新方法,可为铺前大桥基础的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况强林[5](2019)在《振动沉管挤密砂桩在水下地基抗液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造成的砂土地基液化危害巨大,以海口市某填海工程为例,参考国外规范对挤密砂桩消除液化进行设计,直立式护岸按照护岸前沿海侧工况(无吹填)和护岸后方陆侧工况(有吹填)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参数进行挤密砂桩施工,检测结果表明设计选取的挤密砂桩参数合理,地基经过挤密砂桩处理后基本消除液化,保证了护岸地基的地震抗液化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6期)

许成顺,豆鹏飞,杜修力,陈苏,韩俊艳[6](2019)在《液化自由场地震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含上部黏土层、饱和砂土层、密实砂土层的可液化自由场地在水平地震动激励下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地震动激励时饱和砂土液化后场地加速度、位移、孔压比时空响应等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震激励时,场地动力反应较小,加速度反应自下而上不断放大,各深度处孔压比均较小,模型地基整体处于弹性反应阶段;0.3g汶川地震卧龙台地震记录输入时,孔压积累迅速,可液化土体最上部土层孔压比达到1,饱和土体液化,模型地基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反应特征,加速度反应在饱和砂土层中未有明显放大,土体卓越周期对应的反应加速度自下而上有不断增大趋势。该研究是土-群桩-上部结构体系大型振动台系列试验中可液化自由场动力反应部分,可供今后做对比分析和验证数值模拟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建新,吴恒川,唐伟[7](2019)在《振动台试验下砂土液化相关特性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下砂土液化相关特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振动台试验是模拟地震时现场土体反应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最先进的试验方法,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述,最后指出相关问题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06期)

姜印熙[8](2019)在《含砾砂土与含橡胶砂土的振动液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砂土液化可引发土体地表下沉、地表塌陷、地基承载力下降等严重次生灾害。含砾砂土因其颗粒级配中含有较粗砾石,比纯砂具有更好的抗液化性能;而由废旧橡胶颗粒与砂粒组成的混合土具有动弹性模量低、弹性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可起到减震消能作用。对含砾砂土及含橡胶砂土在地震、交通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两种砂土抗液化性能的影响,既可以促进废弃橡胶的环保可持续处理,又可以寻求改良砂土动力特性的方法。本文以室内重塑的含砾砂土和含橡胶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动叁轴试验系统,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两种砂土的动力特性,并利用颗粒流软件对室内液化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室内动叁轴试验的饱和含砾砂土液化特性研究表明,含砾量对含砾砂土的液化特性有显着影响,含砾砂土的抗液化强度随着含砾量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增长。细砾料的掺入使土体的排渗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超静孔压的消散,提高了纯砂的动强度。动剪应力水平及土体初始应力状态是决定含砾砂土动力特性的关键因素,对于同一含砾量水平的含砾砂土试样,动剪应力值越大,动孔压上升越快,动应变的发展也越快。振动频率越低,动孔压累积越快,发生液化破坏的振次越小。进行相同动剪应力比水平下相位差180度的双向循环加载试验,与单向循环激振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含砾砂土在双向循环加载情况下更难发生液化。含砾砂土双向循环试验的动强度较单向循环试验最高增加了30%,但随着破坏振次的增大,单、双向循环加载试验得到的动强度的差异逐渐减小。(2)利用GDS动叁轴仪对含橡胶砂土进行模拟地震应力作用的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颗粒含量对混合砂的液化特性影响显着,含橡胶砂土的抗液化强度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大而非线性降低。当橡胶颗粒含量相同时,动剪应力水平越高,动孔压的发展越迅速,混合土试样产生的轴向应变越大。橡胶颗粒的掺入降低了砂土的抗液化性能,并使混合砂的抗剪刚度降低,但也改善了土体的弹性变形能力,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含橡胶砂土的滞回曲线都较为规则,双幅轴向应变发展基本对称。橡胶颗粒粒径、橡胶颗粒与骨架砂粒径之比对混合砂的动力特性影响显着,对于同一种骨架砂,掺入橡胶颗粒的粒径越小,混合砂的抗液化强度降低幅度越大;当骨架砂与橡胶颗粒的粒径比值为1时,橡胶颗粒粒径越大,混合砂的抗液化强度越高。同一动剪应力比水平下,单、双向循环加载下的孔压、应变发展明显不同,不能看做等效。(3)利用颗粒流软件对含砾砂土和含橡胶砂土的室内循环加载试验进行宏、微观数值模拟,数值试验的宏观力学性质与室内试验结论一致,含砾量越大,含砾砂土的抗液化强度越高;橡胶颗粒有效改善了砂土的弹性变形性能,橡胶含量越大,等应变幅循环加载下混合砂的动偏应力峰值越小。通过监测试样内部的细观组构变化发现,循环剪切应变使稳定的砂土骨架结构逐渐破坏,引发砂土颗粒的错动重排,试样的配位数与孔隙率随着剪缩与剪胀的交替作用出现循环激荡变化,颗粒间接触逐渐脱离,孔隙水开始承担应力传递,使得平均配位数不断减小,试样发生液化后,配位数谷底值降至零。试样各处的孔隙率都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初始液化前孔隙率有所上升,初始液化后孔隙率下降并渐趋稳定。试样的孔隙不均匀程度在初始液化前有所升高,液化稳定后稳定在一个较高值。不排水循环剪切下砂土剪胀与剪缩引起试样内部各区域强力链的断裂与重排,总体上看颗粒间接触力随循环振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苏雷,唐亮,凌贤长,刘春辉,张效禹[9](2019)在《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动力反应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已完成的振动台试验,采用OpenSees数值模拟计算平台,建立液化侧扩流场地群桩振动台试验数值模型。该模型中,采用线弹性梁柱单元模拟桩和挡墙,采用刚性连接单元和零长度单元模拟桩-土界面。自由水体通过施加节点孔压和节点力模拟。引入多屈服面塑性本构模拟饱和砂层,采用两相完全耦合的u—p形式模拟土体位移和孔压。通过对比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能够可靠地再现砂层和桩基的动力响应,进而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同时,针对两个代表性时刻,分析了桩-土体系的侧向变形响应。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结论也为同类桩-土体系数值模拟提供一般性分析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段亚刚[10](2019)在《地震液化对地铁地下结构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当地下结构位于地震液化地层中时,地震液化引起地下结构内力重分布,相关的实测数据罕见且不易搜集。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依靠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式对地下结构的响应进行探讨,并不能真实地重现地震液化过程地层与结构的变化。为取得第一手数据,通过在振动台上建立相似比模型,并以不同的地震波作为地震液化的输入条件,对地震液化过程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应规律。研究结论:(1)地震液化地层中的地铁车站结构,在长度方向中部受到的液化土压力值最大;(2)横向土压力与振动台最大加速度成正比关系;(3)车站结构顶部、底部和周围地层的孔隙水压力,随着振动作用累积上升而最终趋于稳定;(4)地铁车站围护结构的围封具有一定的抗液化作用;(5)本研究成果可为地震液化地层中地铁地下结构的抗液化措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振动液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桩桥梁受地震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可液化场地,以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为原型,进行1:14.44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连续的白噪声信号,获得桩自振频率的变化,从而研究可液化场地高桩桥梁的倒塌机制。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可以很好地再现液化宏观现象,随着液化深度的加深,桩自振频率不断减小,从而导致桩顶位移增大,进而可能导致桥梁破坏甚至倒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液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旭,廖剑,王锐,卢泽民,舒虹杰.高频振动液化荸荠收获机设计[J].湖北农机化.2019

[2].徐丹,杜春波,王涛,Piyush,Mohanty.可液化场地高桩桥梁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3].许成顺,豆鹏飞,杜修力,陈苏,李霞.液化场地–群桩基础–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

[4].冯忠居,董芸秀,何静斌,刘闯,张福强.强震作用下饱和粉细砂液化振动台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5].况强林.振动沉管挤密砂桩在水下地基抗液化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6].许成顺,豆鹏飞,杜修力,陈苏,韩俊艳.液化自由场地震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J].岩土力学.2019

[7].张建新,吴恒川,唐伟.振动台试验下砂土液化相关特性的研究综述[J].四川建材.2019

[8].姜印熙.含砾砂土与含橡胶砂土的振动液化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9].苏雷,唐亮,凌贤长,刘春辉,张效禹.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动力反应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10].段亚刚.地震液化对地铁地下结构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巧振动液化的动力演化模拟图沙河街组叁段中的振动液化卷曲变...振动液化钻进示意图振捣棒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水泥混凝土...1 振动液化试验结构图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

标签:;  ;  ;  ;  ;  ;  ;  

振动液化论文_李旭,廖剑,王锐,卢泽民,舒虹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