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三中学
高中新课改是又一次课程革命。从学生学习角度看,教材是全新的,参考资料少;从教师教学角度看,教材也是全新的,文本只是提供资源平台。新教材的教学,既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又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分析教材,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这时,我们可引入“程序”这一概念,所谓程序是指形式过程,内中贯注了教师把握内容的参考依据和方向途径,在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有着分析的基本策略。下面,笔者就以下四种策略,浅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分析。
一、遵循编辑意图进行分析
语文新教材必修课的编排形式有别于传统教材,其文本呈现方式是模块、专题、板块和具体学习方式的建议。一本教材称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几个专题,而每个专题一般由导语和两至三个板块组成。导语是对专题内容的扼要概括,而每个板块则不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专题的人文内涵,有各自的话题或主题,而且提出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没有要求。尤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板块后的“练习”和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部分,这些内容可视为指导纲要的实践。学习方式的建议是文本呈现的重要方式,它包括活动体验、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明确告诉教师该如何开展这一堂课,具体告诉学生该如何学习这一文本。因此,新教材的编辑意图是建立在《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形式直接表述出来。
我们在分析教材时,可遵循上述的编辑意图,既要按照专题或板块的要求,理解导语内容,领悟人文内涵,又要以文本提供的学习方式建议为范,紧紧围绕某一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如《相信未来》这首诗,专题导语:“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板块指导:“吟诵青春”,学习方式建议:“活动体验”,课后练习要求是把握诗的意象、感情基调和朗读韵律节奏等。在分析教材时,我遵循编辑意图,重点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体验诗中青年在特定年代反映出的精神面貌,体验不同意象所指的含义,使“活动体验”落实到教学实践。再考虑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安排,必修一这个板块,其文本内容特别贴近学生精神面貌和心理行为,实质为初中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教学。故而,我们可以认为,本课的另一重点在落实学生的实际思想教育。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应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切体会,感受青春的斑斓,体验生活的多彩,感悟生命的激情,实现精神的成长。这样的教材分析,既紧扣重点、避免空洞、易于检测,又不会割裂教材的整体有机性,不会损害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二、根据文体特点进行分析
在高中新教材文本教学中,各种文体没有模式化的要求,比如没有侧读训练,也没有按文体教学的单元安排。但我们分析教材时,可根据一般文体的特点,如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按传统的模式来说,散文有文眼,有情感线索,形散神聚是其基本特征;小说有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戏剧有矛盾冲突,不同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诗歌有意象、意境、情感等。上述文体的传统模式,其实质是文学的经典,经典的东西永远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的。因此,确定课文文体后,按文体格式特征套到课文内容中,分别提取与格式相对应联系的内容,非常好地反映出新教改传承和创新的理念,不失为把握重点的策略。
三、重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新教材除了五册必修教材,另外还开设了一些选修课,比如《论语选读》就是这样一本选修教材。《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和“章”。所谓“章”,即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篇”则是若干“章”的集合。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但《论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教材分析时该如何把握,无疑也成了教师的一大挑战。
如果要把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没有严密联系的段落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较浅显易懂地把握文本内容,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必须重组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的重组,是指打破原来的段落布局,按照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对段落进行重新组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如《诲人不倦》这一课,讲的是教育问题,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生也比较熟悉,但文本呈现给学生的段落布局十分杂乱,而且内容艰涩,学生不易理解。我在教材分析时,把重点落在理清思路上,对文本进行了大胆重组,按照“孔子教谁?孔子教什么?孔子怎么教?”的思路,学生容易对文本产生兴趣并理解文本内容。这样分析,其实质是让学生理解孔子论述的教育作用、对象、内容、方法和素养等方面的问题。分析结果:“孔子教谁”实际是说教育对象,可以重组15.39章;“孔子教什么”实际是说教育内容,可以重组7.25章、16.13章和9.15章;“孔子怎么教”实际涉及到教学方法和教者素养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文本内容可以重组11.3章、11.22章、7.8章、5.9章和3.8章;教者素养的内容可以重组7.34章、1.15章、17.19章和7.1章。经过上述分析,学生普遍反映,《论语》原来并不深奥。
四、假定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分析
学生自读课文时的情况可能有:实质性掌握,自以为掌握其实不够准确全面,注意到但不能理解,忽略不见。显然,实质性掌握的情况,教师可以不再讲,最多请一位中下水平的学生回答以检查自己假定的准确与否。自以为是的情况,若是重点,需讲透彻,讲全面,可多用启发式;若非重点,也可不作讲释,让其似懂非懂。不能理解的情况,教师必须讲解,若非重点,可简略些。忽略不见的情况,若不是本课重点,则教师也不作讲解;若涉及重点,要提示学生,进行解答。分析时先把课文内容分成几大类,再逐个假定自读可能。如:必修三《拿来主义》这一课:1、实质性掌握:词义:礼尚往来、残羹冷炙等;2、自以为掌握:中心论点;3、注意到但不能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关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比喻论证。4、忽略不见:结构特征。
这是对学生自学良好的情况下的假定。显然,重点是:明确认识中心论点,分析比喻论证:其他如结构特征等只要求了解,有的宜作检查巩固。
新教材提供了多元感悟文本的空间,所以师生对教材理解的弹性增大。教师可以不惟教参,不惟专家论断,而是在尊重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并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发自内心的、不同角度的理解和阐释。教材分析的策略,宜结合运用,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分析各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