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碑论文-寓真

碧落碑论文-寓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碧落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碧落碑》,唐碑,泽州,绛州

碧落碑论文文献综述

寓真[1](2017)在《《碧落碑》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碧落碑》是中国唐代的着名篆书石刻。唐高宗时,先后刻于泽州、绛州两地。泽州碑摩崖刻于山中,元代已毁,历来缺乏研究,由此对于绛州碑的刻碑时间造成误解。将两碑结合研究,可以确认泽州碑先刻,绛州碑后刻,主持立碑者是唐太宗之弟韩王李元嘉与其子李。时值武则天临朝摄政,他们刻碑有为大唐李氏王朝祀福之动机,然立碑不久均被杀。此碑不仅隐藏着一段政治斗争的逸事,具有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其文字学、书法、文学方面的价值也很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周同馨,孙蕊[2](2017)在《山西学者解开碧落碑千年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山西有两块在书法界、金石界颇负盛名的唐碑。一块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书写的晋祠铭碑;另一块便是以文字奇诡、篆书古雅闻名于世的碧落碑,原碑如今被保存在新绛县博物馆。千年来,两碑虽都因其碑文被历代书法爱好者们推崇,但千年之后却命运迥异。(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7-03-15)

杨勇[3](2016)在《《碧落碑》用字考察——兼及其对唐代中后期篆书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碧落碑系唐代篆书名碑,字体兼取古文、籀文及小篆,文字奇古难识,却也有据可依。本文通过梳理碑文字形的来源并分析其讹变、假借等用字现象后发现,碑文中的古文大部分来自《说文解字》和《叁体石经》,还有一些古文形体直接来源于甲骨文、金文、简帛书和玺印文字等;碑文中的籀文和小篆大都直接来源于《说文解字》。碧落碑奇特的用字现象,加之此碑刻于唐代早期,对唐代中后期的篆书家如李阳冰等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6年10期)

高雅梅[4](2012)在《《碧落碑》书体杂糅现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之《碧落碑》,以小篆为碑文主体部分,小篆中古文杂出、字体诡异多变的现象,以及碑文用字和结体的奇异风格,与其说是北朝碑刻中书体杂糅现象的延续,更准确的,不如说是受唐朝书学"博士"、正字运动等背景影响更为确切。另外,通过与唐李阳冰之篆书碑刻比较,我们发现了该碑用字结体之奇古难识的奥妙所在。(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书法》期刊2012年24期)

高雅梅[5](2011)在《《碧落碑》艺术特色及其对当代篆书创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碧落碑》,唐代着名篆书碑刻之一。其奇有二:一在字法之奇;二在风格之奇。《碧落碑》对当代书坛篆书创作的启示意义正在于"陌生化"的处理,即它没有走唐人路线,而是去掉唐篆中一切繁文缛节,使线条透明单纯,并采用杂糅融汇多种书体的方式。这不仅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创新。(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书法》期刊2011年18期)

张崇宁[6](2010)在《谈碧落碑的重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位于山西绛州(今新绛县)龙兴寺(古称碧落观),对于碑名的由来,有说是取于碑文中的"栖真碧落"一词,有的说是因为碑在碧落观中。该碑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本文来源于《2010年叁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9-13)

毛上虎[7](2010)在《碧落碑的前世今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新绛县民间收藏爱好者发现了一块奇特的残碑。此碑是唐卫君墓志铭上的盖石,在盖石的四周留有一些残缺的篆字。经有关人士多方考证后发现,这些篆字是书法名碑——碧落碑上面的文字。因为墓志铭上有清晰的时间记录,从而为人们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龙兴寺内的碧(本文来源于《运城日报》期刊2010-05-20)

王建魁[8](2010)在《《碧落碑》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省新绛县城内龙兴寺古塔脚下,矗立着书字奇古,行笔精绝,以篆刻着名全国的国家一级文物《碧落碑》,此碑系唐太宗李世民十一弟韩王李元嘉的妃子去世后的祭祀碑,刻于唐高宗总章叁年。本文即以此碑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碧落碑的概况。包括碑体的自然情况,碑文拓本及其历史流传,其中重点分析几个关于此碑着录有出入的小问题:如立碑的时间、碑名的来源、碑之书刻者及泽、绛二碑等;第二部分,为本文重点章节,分为叁个部分:分别从唐代篆书复兴、道教书法及唐代书学教育,来分析碧落碑之书体杂糅现象的成因,第叁部分为碧落碑的书法风格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碧落碑与唐以前及唐代的篆书碑刻,全面认识碧落碑之书体风格特点,并得出结论:碧落碑是承前启后的一通篆书碑刻,其文字来源有自,风格奇特。结语部分,简述碧落碑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4-10)

江梅[9](2004)在《碧落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碧落碑的概括。包括碑体的自然情况,碑文拓本及其历史流传,其中重点分析几个关于此碑着录有出入的小问题:立碑的时间,关于碑的得名,关于书写者,及碑文书体风格。第二部分是对碧落碑文字的整理和注释。先是将可能见到的碧落碑拓本放到一起进行比勘,补出碑文的缺漏,校正释文的正误。然后以字为单位,将各种拓本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主要依据字形对碑文进行考释。本文主要参照了黄锡全的《汗简注释》和徐在国的《隶定古文疏证》两本书的研究成果,对碑中文字作具体梳理,碑文与《说文》正篆完全相同者不作说明;与正篆略有出入者,作简要说明;而字形多有讹变、假借情况者作重点说明,并纠正一些释文的错误。对于碑文中有争议而又不能确定的地方或存疑,或参以己见。第叁部分为碧落碑的再研究。通过对碑文的梳理,可以重新全面认识碧落碑的文字特点,以便得出结论:碑文确有所本,且来源广而远。并以一碑管窥唐代传抄古文的流传情况。在正文之后有字形对照表,为研究者提供材料上的方便,对于材料的梳理和进一步考证或可使研究者得到一点启发,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陈炜湛[10](2003)在《碧落碑中之古文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碧落碑书体以小篆为主,其次为古文,二者交相为用、融为一体。书者为求美观,或篆或古,信笔为之,且一字多形,错综复杂,遂致艰深难读,令常人望而却步。1981年秋,我陪饶宗颐(选堂)先生游晋南,至新绛,伫立于此碑前良久,既叹其书艺之精湛,复恨其古文之难识。后得观中华书局《汗简·古文四声韵》(1983年)一书所附之碑文拓本及紫禁城出版社《唐代石刻篆文》(1987年)所载故宫所藏明拓本,二者相校,粗可通读。后又于《金石萃编》(卷五十七)得览有宋以来欧阳修、赵明诚、汪由敦、顾炎武、董迪、钱大昕、王昶……等诸家题跋品评,乃知郑承规之释文亦多有可商(本文来源于《考古学研究》期刊2003年00期)

碧落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心提示山西有两块在书法界、金石界颇负盛名的唐碑。一块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书写的晋祠铭碑;另一块便是以文字奇诡、篆书古雅闻名于世的碧落碑,原碑如今被保存在新绛县博物馆。千年来,两碑虽都因其碑文被历代书法爱好者们推崇,但千年之后却命运迥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碧落碑论文参考文献

[1].寓真.《碧落碑》考[J].晋阳学刊.2017

[2].周同馨,孙蕊.山西学者解开碧落碑千年之谜[N].山西日报.2017

[3].杨勇.《碧落碑》用字考察——兼及其对唐代中后期篆书创作的影响[J].中国书法.2016

[4].高雅梅.《碧落碑》书体杂糅现象浅析[J].青少年书法.2012

[5].高雅梅.《碧落碑》艺术特色及其对当代篆书创作的启示[J].青少年书法.2011

[6].张崇宁.谈碧落碑的重新发现[C].2010年叁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0

[7].毛上虎.碧落碑的前世今生[N].运城日报.2010

[8].王建魁.《碧落碑》综论[D].山西师范大学.2010

[9].江梅.碧落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10].陈炜湛.碧落碑中之古文考[J].考古学研究.2003

标签:;  ;  ;  ;  

碧落碑论文-寓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