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板壳论文_刘人怀,薛江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合板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方程,单元,有限元,波谱,结构,屈曲。

层合板壳论文文献综述

刘人怀,薛江红[1](2017)在《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层合板壳是由多种组分材料组合而成.与单一材料的板壳结构相比,它无明确的材料主方向,各层间材料间断和不连续,具有明显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等新的特点.其失效模式也远比单一材料的情况复杂,具有如基体开裂、脱胶、分层、分层裂纹偏转、多分层以及分层传播等多种模式.各国学者基于不同的考虑,提出了多种方法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失效.首先,在简要介绍了层合板壳线性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层合板壳结构非线性力学几种基本理论发展的过程,主要阐述了经典大挠度非线性理论、一阶剪切变形理论、高阶剪切变形理论、锯齿理论、广义分层理论的理论体系及基本公式,并对几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了总结;其次,介绍了当前层合结构非线性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典型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失效机理及优化设计、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破坏机理、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物理非线性、含脱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破坏机理等各研究热点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邓同强[2](2017)在《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直纤维层合结构不同,丝束变角度层合结构是一种铺层纤维角度连续变化的变刚度复合材料,通过铺丝头牵引着丝束带沿特定的轨迹运动,实现纤维的曲线铺放,使得纤维角度在同一铺层上连续变化,从而扩大了复合材料的设计灵活性,充分地利用纤维的方向特性,更好的改善结构性能和减轻结构重量。本文简述了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壳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丝束铺放轨迹,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简述平移法和平行法这两种纤维铺放方式,分析容易出现间隙或者重迭区域的原因,综合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选择平移法。介绍层合板(壳)的基本理论和序列响应面建模方法,选择二次函数造出响应面,再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获得原问题的优化解。设计变刚度层合板纤维曲线轨迹,通过连续曲线纤维离散化的思想建立了变刚度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层合板在单向轴压和双向轴压载荷下纤维轨迹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屈曲的影响。讨论纤维曲线轨迹和几何参数对层合板频率的影响,结合序列响应面法,对变刚度层合板的屈曲和频率特性进行优化,获得的T0、T1优化解。给出变刚度(椭)圆柱壳的纤维铺放路径和铺层顺序方案,在ANSYS中建立它们的有限元模型;在轴压,弯矩,扭矩载荷条件下,同时分析(椭)圆柱壳几何尺寸对屈曲性能的影响。然后以临界屈曲系数为目标,优化层合壳的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在弯矩载荷作用下,用曲线纤维铺层θ代替[45/0/-45/90/-45/0/45/90]s层合壳中含有45°直线铺层,可显着提高圆柱壳的屈曲性能;通过控制丝束角度连续变化,改变椭圆柱壳圆周方向的刚度,达到适当的增加平坦部分的刚度,曲率半径小的那部分刚度适当减小,可以有效的提高椭圆柱壳的屈曲性能。(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7-04-01)

陈磊[3](2014)在《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细—宏观变分渐近精细模型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轨道交通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复合材料各种性能的研究及其由复合材料组成的结构构件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性能表征和损毁机理的研究需求日趋迫切,并且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在工程实践中愈发重要。在细观层面上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整体应力以及应变的时候,需要将每层板的虚拟的物质材料属性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求解出来,即用细观力学模型从原非均质材料中建立虚拟的以及等效的均质材料属性,然后进一步研究整个构件在机械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值。对复合材料及结构进行多尺度建模与计算可以更加准确地表征复合材料的性能及预报材料在一定工况下的响应规律,为依赖于微结构的材料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宏观上基于变分渐近法构建机械荷载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弹性模型。原叁维非线性弹性问题由一组定义在参考面的固有变量和法线方向的任意变形进行表述;然后利用变分渐近法将叁维问题严格拆分为两个问题:沿参考面的二维板非线性分析(全局响应)和沿厚度方向的一维分析(提供二维广义本构关系和重构关系)。为便于工程实际应用,采用降维能量泛函将拆分后的模型渐近修正到二阶的自由能转换为Reissner-Mindlin模型,并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通过算例表明:重构的叁维场分布精度较经典层合板理论(CLT)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FOSDT)更高,可与精确解相媲美,验证了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构建后的模型在计算精度上符合工程实践的应用要求,完美地在计算成本上以及计算时间上寻找到了平衡点,在计算精度上和计算效率上取得了较好地折中。可在初步设计时可以很快找到叁维场分布的最不利位置。同样基于多尺度计算,在材料制备前进行加工工艺与微结构设计,为符合工程实用目的的材料制备铺垫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许多以多尺度计算的方法中,多尺度变分渐近分析方法是一种适用于以周期性条件构造而成的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与有效结构分析的高效、通用、精确的方法。多尺度变分渐近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复合材料材料性能的计算和预测从细观到宏观这一过程,采用双尺度均匀化方法,由细观尺度下的单胞模型计算出宏观材料的均匀化性能参数;而结构物理、力学行为的计算与预测则是从宏观平均场方程出发,利用双尺度变分渐进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效性能以及响应规律进行了双尺度的表征与计算。该方法既能够考虑细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又能够在结构分析中获得宏观应力、应变场的同时,获得细观应力、应变场,为复合材料层状结构优化设计和损伤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复合材料多尺度结构的细观尺度,开展了单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分析,并以此作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相关性分析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4-01)

金叶青[4](2013)在《基于不同理论模型的加筋层合板壳声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具有质量轻、刚度大、优良的吸能性能等多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但是有关周期加筋层合板壳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航行态潜艇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均匀流中叁类典型潜艇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的理论模型:单层、双层和圆柱周期加筋层合板壳声振理论模型,数值仿真与模型试验研究用于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旨在为典型潜艇结构声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主要的工作安排如下: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流体状态,板壳理论及结构形式叁个方面,对周期加筋板壳结构声振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航行态潜艇结构水下振动和声辐射理论预报中的薄弱环节,并确定了后续研究工作的提纲。以均匀流中无限大平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流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提出了使用傅里叶变换法结合稳相法在波数域中求解无限大受力平板振动和声辐射响应的基本思路。针对无限大平行加筋板,先分析加强筋的受迫弯曲和扭转运动,得到其作用在平板上的反力和力矩,借助脉冲函数(δ)和泊松求和公式来处理离散分布线力和力矩的作用,建立了均匀流中平行加筋板的声振耦合理论模型,得到了矩阵形式的求解表达式。然后在保证结果收敛的前提下将其截断成有限大来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与数值仿真及现有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横向位移谱和辐射声压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对结构声-振耦合特性的影响。针对面板为各向异性材料或各向同性材料及加强筋为等间距正交分布的情况,本文通过引入广义动刚度和动柔度的概念,建立了均匀流中正交加筋板结构一般形式下的声振耦合理论模型。对于面板为各向同性材料的情况,一方面采用数值截断方法来计算结构的辐射声压;另一方面自主设计模型试验来测量有限大正交加筋板的水下辐射声压;先将数值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二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然后再与现有理论结果对比,二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横向位移谱及辐射声压揭示了不同系统参数对结构声-振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同时借助广义动刚度和动柔度来处理层合平板,推导出了正交加筋层合平板一般形式的声-振控制方程。然后采用与上一章相同的建模思路,建立正交加筋层合板声振耦合系统一般形式的理论模型,给出振动响应和辐射声压的解析解。对于面板选各向同性材料时,对比了一阶剪切变形层合板理论与经典薄板及层合板理论叁种平板理论的声压结果,前者与后两者在中高频段声压出现了差异。最后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对正交加筋层合板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针对外板为层合平板的双层平行加肋平板结构,采用近似的“质量-弹簧-质量”系统来模拟中间层平行肋板对内外面板的反作用力和反力矩。首先假设弹簧的等效拉力,扭矩及集中质量“均摊”到内外面板上,得到了一种简单的单谐波理论模型。然后,将它们等间距“离散”在内外面板上,通过充分考虑结构的周期特性及利用泊松求和公式,得到了一种更高精度的多谐波理论模型。两种理论模型都按照上一章的方法来处理层合平板,都是一般形式的理论模型。基于此,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的影响。针对内板和外板都为层合平板及被二维正交肋板加强的双层平板结构,同样将加强肋板对内外板的影响用离散分布的等效弹簧,扭簧和集中质量的组合来近似代替。然后通过拓展上一章的研究,建立了双层正交加肋平板结构声-振耦合系统统一形式的理论模型。通过与现有全金属正交加筋夹层板结构的声辐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对于加强肋板的等效处理方式的合理性。接着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对结构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基于一阶剪切变形层合壳体理论和利用柱坐标中的对流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周期环肋通过法向线力和力矩与壳体耦合在一起,建立了均匀流中周期加肋层合圆柱壳的声辐射理论模型,给出计算结构响应的矩阵表达式,在波数域中利用稳相法得到了远场声压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对比不同层合壳体理论及环肋处理方式的远场声压,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参数研究给出了一些降低加肋圆柱壳辐射噪声的建议。最后,对周期加筋板壳结构的振动和声辐射做了总结,并且指出了后续要研究工作的重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3-09-01)

殷宇[5](2013)在《层合板壳结构的无网格方法分析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复合材料薄层铺设而成的层合板壳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介电性好、抗腐蚀等性质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程结构中,如飞机的机翼、船舶的甲板、汽车的车身等。而且,随着对智能结构的开发和应用,层合智能(压电)结构的研究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层合材料在外载荷或外电场作用下的弯曲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由于层合板壳结构弯曲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数值解的角度来寻找求解的办法。有限元法是最常用的数值方法之一,层合板壳有限元法包括退化的板单元(基于经典板理论的板单元、基于一阶剪切理论的板单元和基于高阶剪切理论的板单元)、实体板单元(3维板单元、分层理论板单元)被广泛地使用。然而,在求解的过程中要么是各种理论近似的不合理性(直法线假设、忽略剪切变形等),要么是有限元固有的缺陷(低阶连续性、叁维单元划分困难等),导致了求解层合板壳弯曲问题时精度低,甚至求解失败。无网格方法是近20多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数值方法,由于它不需要任何有限单元或边界元网格及单元连接信息,仅基于离散的节点来构造高阶连续近似函数,正成为当前科学和工程计算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利用分层理论分析板的弯曲问题,在板厚度方向采用有限元近似,在板面内方向采用二维移动最小二乘(Moving Least Square, MLS)近似,基于Galerkin弱式建立了克服自锁现象的叁维板无网格方法。因为MLS形函数不满足Kronecker δ函数性质,使用了罚函数法施加本质边界条件。通过各种形状、不同支撑及载荷的单层平板静力弯曲算例,探索了背景网格积分域的划分、影响域大小、节点的稳定性、自锁现象,检验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然后,从层合板壳结构层间力学状态的要求出发,结合无网格方法和有限元法各自的特点,建立一种新的高性能的叁维层合板壳无网格法。根据层合板壳结构的整体和层间的位移、应变、应力的连续性要求,提出了基于方向性的有限元法和无网格法的耦合位移场理论,呈现了更合理的运动形式,而且利用完全叁维的本构关系融入了横向剪切应变和横向正应变的影响,得到了满足层间连续性要求的应变、应力场。通过在板面内方向使用二维MLS近似,在板厚度方向使用一维分段线性插值近似,构造了新的近似形函数MLS-L(Moving Least Square-Linear, MLS-L)近似。将基于MLS-L近似的位移法结合Galerkin弱形式求解单层板的弯曲问题,给出了建立系统离散方程组的过程。通过对层合结构的分析,验证了本方法能够通过分片试验以及能适用于夹芯板、层合板,并具有较高的位移和应力精度。最后,将基于MLS-L近似的EFG法的实现过程在下面叁个方面进行了推广:一是从无网格形函数的构造方面,用RPIM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thod)近似取代MLS近似;二是从空间维数和耦合性方面,考虑二维的压电层合梁问题;叁是从方程离散形式方面,推导压电层合板的Euler-Lagrange方程并用配点法来离散。通过各自的算例,都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高精度。(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3-01)

尹进,杨东生,张盛,陈飙松,董锴[6](2013)在《几种基于组合方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方便合适地选取单元进行工程分析,本文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SiPESC.FEMS,提出一种基于经典模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程序计算框架。此框架利用组合的方法,考虑平面壳单元中板、膜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程序编制过程中的重用性、灵活性等特点,采用了软件设计中的构造器(Builder)模式实现不同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本框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处理复杂荷载、边界条件及叁维空间不同材料铺设方向的层合板壳的结构分析问题。基于此方法实现了5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对比讨论各单元性能,显示了本框架具有简单实用等特点以及采用组合方法构造单元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曹雄涛[7](2012)在《层合板壳振动和声辐射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板壳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复合板壳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对于设计新型船舶和潜艇至关重要。本文以潜艇的振动与声辐射为背景,给出了五种板壳的结构振动和声辐射预测方法:两组筋加强层合板、环肋加强约束阻尼层合圆柱壳、多周期筋加强层合圆柱壳、层合圆锥壳和轴向矩形板加强圆柱壳。加筋层合板和多周期筋加强层合圆柱壳可以用来研究水下航行器的声辐射。环肋加强约束阻尼层合圆柱壳可以用来研究覆盖有约束阻尼层的潜艇和鱼雷的声辐射。层合圆锥壳的振动与声辐射可以用来研究艇体艉部的振动与声辐射。轴向矩形板加强圆柱壳可以用来研究带龙骨或长基座的艇体的声辐射。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1)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剪切变形加筋层合板的声辐射,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复合层合板的运动方程。两组平行筋仅仅通过法向线力同层合板相互作用。利用波数变换和稳相法,解析描述了远场声压。对比了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经典层合板理论给出的声压,对于一块各向同性板,在中高频范围表现出声压的差异。本文利用声压和横向位移谱来研究力的位置、筋和角铺设层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多种载荷作用下的对称和反对称铺设层合板的声辐射,给出了加筋层合板的声辐射功率。(2)理论研究了两组环肋加强带约束阻尼层合圆柱壳的声辐射,基于Sanders薄壳理论推导了约束阻尼层圆柱壳的控制方程。两组环肋仅仅通过法向线力同主壳相互作用。在波数域,利用稳相法得到远场声压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粘弹性核心层、约束层和多种载荷对声压的影响。声压和径向位移的螺旋波谱清晰地揭示了加筋约束阻尼层合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约束阻尼层能有效地抑制径向振动和减少声辐射。(3)理论研究了多周期筋加强剪切变形层合圆柱壳的声辐射。两组环肋和一组纵桁分别均匀分布在圆柱壳的轴向和周向。这种典型结构广泛地用来建造水下航行器的外壳。两种模型用来研究加筋层合圆柱壳声辐射。一种是简化的模型,仅仅用在低频段,稠密纵桁加强的条件下。另外一个是耦合模型,需要数值求解,在全频段范围内使用。利用径向位移和声压的螺旋波谱本文发现轴向波数转换由环肋引起,周向波数转换由纵桁产生。这可以理解为轴向波和周向波会被加强筋调制,并且多周期加强筋抑制了圆柱壳的径向位移和声压。对于反对称层合圆柱壳,径向位移和表面声压的螺旋波谱揭示出了这些现象,合适设计的多周期加强筋将减少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在环频率以上时,大型圆柱壳结构的远场声辐射在波数域上的特性被一个声椭圆节制,只有声椭圆内部的波才具备声辐射能力。周向纵桁能减少圆柱壳的声辐射功率和输入功率,但从输入功率到声辐射功率的能量转化效率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4)本文详细研究了一个正交铺设层合圆锥壳的声辐射模型,基于Reissner-Naghdi薄壳理论,推导了圆锥壳的控制方程。作用在锥壳上的流体载荷通过将层合圆锥壳分割成小圆柱段近似。圆锥壳的位移场通过波传播法和Galerkin法求解,远场声压在波数域内通过两端带有无限长圆柱障板的小圆柱声辐射的迭加得到,研究了层合圆锥壳的振动和声学特性。(5)以研究带龙骨或长基座面板的潜艇声辐射为背景,本文建立了轴向矩形板加强圆柱壳的声辐射模型。各向同性矩形板的横向运动通过经典的薄板理论描述,平板的面内运动采用二维弹性理论表达,矩形板对圆柱壳的作用力通过圆柱壳的位移表示。由于结构在圆周方向表现出非均匀性,周向方向的波数是耦合的。在波数域内求解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圆柱壳的位移场。在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作用下,研究了矩形板对圆柱壳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板壳结构声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以后工作的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孙爱琴,王建国[8](2009)在《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频率和振幅的一种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层合板壳振动系统的频率、振幅受各种因素影响。从一个统一形式的振动方程出发,通过求解5个未知量的方程,推导出系统的频率、振幅等参数。既可以为频率、振幅提供一个新解法;又将影响频率和振幅的各种因素统一在一个表达式里,改变其中的某些参数就能实现特定条件的计算,把研究者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9年S1期)

陈庆远[9](2009)在《复杂边界层合板壳的静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弹性力学Hamilton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双叁角级数法和区间B样条小波(BSWI)有限元半解析法研究了复杂边界层合板壳的静力学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由弹性材料和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ellinger-Reissner(H-R)变分原理分别推导了弹性材料和压电材料的Hamilton正则方程,然后引入边界应力函数,运用双叁角级数法建立了含固支边层合板壳的非齐次状态方程,最后采用增维方法将非齐次状态方程转化成齐次状态方程进行求解。这项工作为解决含固支边复杂边界层合板壳的精确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编程的实现,同时避免了矩阵求逆,提高了计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将区间B样条小波的尺度函数作为插值函数离散板壳结构的平面域,应用弹性材料和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R变分原理推导了弹性材料壳和压电材料板壳的Hamilton正则方程区间B样条小波有限元列式。该BSWI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板壳的厚度方向能够给出解析解。针对层合板壳问题,为了保证各层之间物理参量的连续性,进一步应用了状态转移矩阵技术。这项工作使得小波有限元法的优越性与Hamilton正则方程半解析法的优越性得到有机地结合,从而为分析层合板壳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期刊2009-03-25)

孙爱琴,王建国[10](2008)在《层合板壳振动控制LQR方法的理论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层合板壳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出发,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导出统一形式的振动方程,利用LQR最优控制理论,根据能量原理确定了Q,R,求出符合条件的最优控制集中力,等效分布荷载的表达式及位移衰减函数。(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27期)

层合板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的直纤维层合结构不同,丝束变角度层合结构是一种铺层纤维角度连续变化的变刚度复合材料,通过铺丝头牵引着丝束带沿特定的轨迹运动,实现纤维的曲线铺放,使得纤维角度在同一铺层上连续变化,从而扩大了复合材料的设计灵活性,充分地利用纤维的方向特性,更好的改善结构性能和减轻结构重量。本文简述了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壳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丝束铺放轨迹,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简述平移法和平行法这两种纤维铺放方式,分析容易出现间隙或者重迭区域的原因,综合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选择平移法。介绍层合板(壳)的基本理论和序列响应面建模方法,选择二次函数造出响应面,再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获得原问题的优化解。设计变刚度层合板纤维曲线轨迹,通过连续曲线纤维离散化的思想建立了变刚度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层合板在单向轴压和双向轴压载荷下纤维轨迹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屈曲的影响。讨论纤维曲线轨迹和几何参数对层合板频率的影响,结合序列响应面法,对变刚度层合板的屈曲和频率特性进行优化,获得的T0、T1优化解。给出变刚度(椭)圆柱壳的纤维铺放路径和铺层顺序方案,在ANSYS中建立它们的有限元模型;在轴压,弯矩,扭矩载荷条件下,同时分析(椭)圆柱壳几何尺寸对屈曲性能的影响。然后以临界屈曲系数为目标,优化层合壳的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在弯矩载荷作用下,用曲线纤维铺层θ代替[45/0/-45/90/-45/0/45/90]s层合壳中含有45°直线铺层,可显着提高圆柱壳的屈曲性能;通过控制丝束角度连续变化,改变椭圆柱壳圆周方向的刚度,达到适当的增加平坦部分的刚度,曲率半径小的那部分刚度适当减小,可以有效的提高椭圆柱壳的屈曲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合板壳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人怀,薛江红.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进展[J].力学学报.2017

[2].邓同强.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分析与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7

[3].陈磊.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细—宏观变分渐近精细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4].金叶青.基于不同理论模型的加筋层合板壳声振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5].殷宇.层合板壳结构的无网格方法分析及其应用[D].苏州大学.2013

[6].尹进,杨东生,张盛,陈飙松,董锴.几种基于组合方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J].航空学报.2013

[7].曹雄涛.层合板壳振动和声辐射预测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孙爱琴,王建国.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频率和振幅的一种解法[J].工业建筑.2009

[9].陈庆远.复杂边界层合板壳的静力学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9

[10].孙爱琴,王建国.层合板壳振动控制LQR方法的理论推导[J].山西建筑.2008

论文知识图

推进剂贮箱结构布局1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刚度矩阵的...20结点层合板壳单元及结点定义层合板壳单元截面分层20结点层合板壳单元及结点定义层合板壳结构

标签:;  ;  ;  ;  ;  ;  ;  

层合板壳论文_刘人怀,薛江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