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超声分析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超声分析

杨敏

鸡矿医院滴道中心医院158100

摘要: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在现有妇科临床医疗中属于较难医治的病情,在展开手术之前,必须确保相应位置与状况清晰,这样才能够满足整体手术具备数据参照条件,为手术成功条件搭建更完善的平台。其中,针对临床超声诊断措施,应当采取有效的经验条件确定实际状况,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工作开展满足实际病情治疗的需求。本文依据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特性展开分析,确定临床超声分析数据完善,通过实际列举巩固主题,期望为后续病情治理条件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波分析

一、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概述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是基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本身比率约占子宫肉瘤的30%~40%,在实际临床环境中,此种病情较为少见,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情中的0.2%,依据其组织学和临床特征共分为两类,即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前者约占整体病情的80%,病情发展相对缓慢且预后效果较好,而后者恶性程度较高,且病情发展快,极易造成侵袭和转移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患者自身生命健康,若不采取有效手段测量分析,势必会造成恶劣影响。故而,有效确定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的术前超声确诊条件,在现有病情环境中具备深入探讨的意义,同时更能够基于体系化的识别条件确保整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有效抑制,为整体医疗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治疗标准和病情处理前提。

二、分析资料和方法

1.分析资料

资料选取于医院2008年1月到2018年3月中经由手术确定相应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理患者7例,年龄在32~53岁之间,平均年龄44岁,其中育龄女性共有6例,绝经后女性共有1例;通过临床表现统筹来看,特征为月经量增多,且经期具备延长条件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1例,期间子宫肌瘤增大患者1例,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1例,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子宫内膜腺癌1例。其次,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采用CA125、CA199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以确保整体检查条件具备清晰合理化条件。其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6例病情正常,1例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在CA199采用期间,比例上限高于正常水准。由此可见,此材料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6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1例,在经过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更可以发现有肿块8处,其中位于子宫前壁向宫体腔内突出有1例、子宫后壁肌层方向有1例、子宫前壁肌层方向有1例、宫颈管内存在2例、子宫底部向宫体腔内部突出有1例。

2.识别方法

在手术开展之前,需要患者在前7天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应数据进行数据汇总,确保整体检查效果具备有效确定条件同时,为后续识别方法的构建提供良好且扎实的延伸条件。

其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展开检查,首先针对阴道超声检查,7例均需要进行全面贯彻,而后有2例经由腹部超声检查确定病情,探头频率5.0~7.0MHz。依据二维超声观察成像可确定相应病情发生部位,同时依据光影变化确定相应数目、边界、形态与回声,以满足整体病情发展情况的审定和特性识别的优势。其次,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装置确定血流分布情况,以便后续血流频谱阻力指数的确定,并完善整体数据与图像的信息准确性,为整体评判结构提供良好且扎实的识别基础。

三、试验结果

1.诊断数据

基于超声诊断条件,可识别在实际病情评定环境中,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共有4例、其余子宫后壁巨大肿块伴囊性变、子宫肌瘤伴囊性变和宫颈管内占位病变患者,各有1例。

2.表现状况

(1)超声表现情况

针对实际表现环境与状况而言,5例完全突向宫腔与病灶部位均能够识别,其中2例位于宫颈管内,2例位于宫腔内,1例肿块分别位于宫腔和宫颈管内部。在以上5例病患中,依据超声表现能够确定边界清晰的肿块,通过每部均匀或不均匀的回收提供相应数据。2另外,2例病灶位于子宫壁间的患者,其中1例表现为子宫后壁巨大肿块,在识别过程中难以确定肿块边界,且内侧具备不规则液性暗区和强光团。另1例为子宫前壁内边界清晰回收结节,并稍向外突出,内侧可见多个蜂窝状液性暗区,回声条件较为均匀。

(2)多普勒表现

5例中调节条件均可明确血流信号,其中2例在病灶周围能够识别环绕血流,且内部血流呈放射分布模样,与子宫肌瘤状况相似。

四、试验分析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在现有医疗体系汇中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只有通过相应特性条件和有效的病灶识别条件,才能够确保将潜藏的危害有效抑制在体内,从而确保患者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针对此种病状的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绝经后阴道流血、经期延长、下腹痛、并可触及明显包块。在实际病历特点方面,通过完善的手术贯彻和相应记载可得知,肿瘤组织呈灰黄色,根据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生长方式区别,能够通过边界条件进行分析,且高度恶性常伴有出血坏死的情况。

故而,基于以上患者超声图像表现特点,可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特征有以下几种条件:

(1)病灶位置多位于宫腔、子宫肌层和宫颈管环境内部;

(2)病灶依据位置回声具备差异性,其表现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便捷清晰,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则边界不清晰,且内部回声混杂,有坏死出血状况。

此发病率低,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不具特征性,且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并存,声像图上容易混淆,加上肿瘤标志物检查多正常,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子宫肌瘤:典型子宫肌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的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呈漩涡状结构,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正常肌壁间分界欠清,无完整假包膜回声,漩涡状结构不明显,易出现出血坏死,内部回声较子宫肌瘤回声低、不均匀,内部血流较丰富,呈树枝状分布,RI值低。(2)子宫腺肌症:超声表现为子宫肌层弥漫性增厚,肌层回声普遍增高,呈不均匀粗颗粒状,有时肌层内表现为局灶性的小囊,大小不一,形态不规整。病灶内血流信号呈星点状、条状散在分布,或呈放射状排列。(3)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病灶常较小,超声示子宫内膜为局灶性或弥漫性不均匀混合性回声。当病变累及肌层时,局部内膜与肌层界限不清,局部肌层呈低而不均匀回声,与周围正常肌层无明显界限,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丰富低阻彩色血流信号。

五、结语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在实际妇科医疗环境中,难以利用术前超声确诊实际情况,当发现位于宫腔、宫颈管和子宫肌层内部存在异样肿物时,通过超声表现确定相应肿物的特性,并明确其中回声条件,结合多普勒血流的审查优势,便可以有效考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够确保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并为病患自身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且稳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梁梅云.1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7.

[2]周秀萍,黄福光,郑磊,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2):151-153.

[3]王君芳.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5):334-334.

[4]刘福军,凌斌,梁静,等.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发现子宫恶性肿瘤15例的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5):270-273.

标签:;  ;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超声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