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幽默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吐温,西方黑色幽默理论,幽默观
幽默观论文文献综述
史丽琴[1](2016)在《马克吐温的幽默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其作品中包含的"喜中含悲,悲中有喜,悲喜交织"的写作手法,如《竞选州长》本该是一出洋溢着欢乐情调的喜剧,但马克·吐温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的幽默却满含着辛酸的泪水,飘荡着冷瑟的心绪。本文拟从幽默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马克·吐温作品的分析,结合西方黑色幽默理论,从作品的幽默特点、幽默手法以及幽默的艺术价值出发,来分析马克·吐温作品幽默观的构成及其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马克·吐温作品独特的幽默观。(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26期)
张庆宇[2](2016)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中的幽默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凭借其杰出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在20世纪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对于小说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他的幽默观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焦点。昆德拉的幽默观以存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通过幽默这种轻松诙谐的形式来表达重大生存主题。昆德拉的幽默超越了修辞意义上的幽默,代表的是一种审美精神,一种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他将这种幽默观实践在于他的小说创作中。他用幽默的形式来表现人的存在境况,表达出世界的荒谬、可笑,引导读者从生存悲剧中体会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给予读者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动力。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力图从理论来源、创作实践、哲学基础和与相关理论的比对印证中更全面系统地分析、把握昆德拉的幽默观。前言部分主要是米兰·昆德拉的个人简介,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学者对于昆德拉的研究状况,对国内外的研究论文做了梳理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昆德拉幽默观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小说实践也就是文本细读方面,缺乏对其文艺理论的系统研究。第一章由两个部分组成,介绍了昆德拉的小说理论以及幽默观在他小说理论中的地位。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昆德拉对小说的定义,主要涉及了他关于小说的形式以及小说宗旨的观点;第二部分着重写昆德拉独特的幽默小说观,他将幽默作为切入小说主题探寻存在可能性的手段,将幽默与小说相结合形成了他探寻存在的途径,由此论证了昆德拉的幽默观在他小说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主要是系统分析了昆德拉幽默观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第一部分介绍昆德拉幽默观受到了欧洲幽默小说传统的影响,是对前人幽默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第二部分介绍了昆德拉幽默观形成离不开捷克民族的幽默传统,这也为昆德拉的政治幽默化手法找到了依据;第叁节则是他坎坷的个人经历,正是社会、民族和时代这叁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昆德拉独特的幽默观。第叁章是本文的核心,着重介绍了昆德拉幽默观的内涵,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幽默的叁个层次,论述了幽默从生理学领域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并最终进入审美范畴:第二部分介绍了昆德拉的幽默观的内涵,也就是他对幽默的看法和理解;然后通过举例说明他创作中幽默手法的运用论证了他的幽默观和小说创作的镜像关系;最后则列举分析了国内外对昆德拉幽默观的误读,从侧面多角度把握幽默观内涵。第四章分为两部分,介绍了昆德拉幽默观的哲学基础。第一部分首先列举了海德格尔、萨特和雅斯贝尔斯对他的影响,从中点明昆德拉对他们观点的赞同和借鉴;第二部分论证指出昆德拉幽默观的哲学基础就是存在主义。第五章介绍梳理了昆德拉幽默观和巴赫金的民间诙谐文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两者的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其次二者的表述文体也具有高度相似性,在两种理论的相互阐发中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昆德拉幽默观的理解。论文的结论是: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在他的小说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昆德拉将幽默与小说相结合,用轻松诙谐的手法来阐述沉重的生存主题,引领读者透过睿智的笑声发现存在的可能性,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所开创的这种观照人生探索存在的幽默观以及与之相呼应的小说创作实践,对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小说研究都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30)
范允龙,刘枫[3](2015)在《从《文心雕龙·谐隐》看刘勰的幽默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谐隐》是刘勰《文心雕龙》"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按"大一统幽默学"观点,"谐"、"隐"应该属于幽默的范畴,是幽默的两种表现方式。而这两种方式或文体是刘勰对幽默文学的理论提炼,此篇通过对"谐"和"隐"两类文学样式的产生原因、历史演变、功能利弊等多方面论述,告诫世人"谐"、"隐"文辞,"会义适时,颇益讽诫。空戏滑稽,德音大坏",因而强调"谐"、"隐"的社会引导功能、政治效应和讽诫作用,这正是刘勰心中的幽默观,也是他作此篇的用意所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张庆宇[4](2015)在《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学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昆德拉所创作的小说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给后世小说作品的创作带来的深远影响。本文就米兰·昆德拉幽默观的产生、小说内涵、作品自嘲和内容错位几个方面,对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进行全面分析,以充分展示米兰·昆德拉小说作品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5年14期)
乔丽婷[5](2014)在《论林语堂的幽默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作为国内幽默文学的创作者,不仅拥有"幽默大师"的称号,还是沟通中西幽默观的桥梁之一。林语堂的幽默观以独立自由的思想为基础、以超越与宽容的胸怀为原则、以自然闲适的情愫为归宿,对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和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王俊虎,熊万筱[6](2014)在《学者的睿智洞达与“愤青”的讥讽嘲弄——钱钟书与韩寒幽默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钱钟书作为学贯中西并接受过中外高等精英教育的学者,在幽默中尽显学者式的睿智洞达。韩寒作为"80后"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新人,以幽默展现新时代"愤青"对现实社会的讥讽嘲弄。钱钟书的幽默是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俯视芸芸众生,极高的学识修养使他能够对世事与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出理智、冷静、豁达的幽默风格。韩寒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空间中尽情展示自己另类与不羁的才华而成为众多年轻人膜拜的偶像,体现出犀利、洒脱、冷峻的幽默风格。韩寒有意摹仿并追寻钱钟书式幽默的风韵,辛辣有余而冲淡不足,但却夹杂着一个文学青年对当今教育弊病与权力腐败等社会乱象的痛心与鞭挞。(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陈景兰[7](2014)在《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昆德拉丰富的小说理论中,“幽默”不可或缺。在他那里,“幽默”不仅仅是一个修辞学上的词,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范畴。“昆德拉式幽默”将事物之重与形式之轻糅合在一起,充满对存在的质询,为我们折射出了这个世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真’”,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研究价值,并对后世有广泛的启示意义。本文力图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分析昆德拉的幽默观,在其他作家的类似理论与时代的镜子中,映照出“昆德拉式幽默”的深层纹理。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研究背景、来源、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做简单梳理,并阐述在行文中将使用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有所创新的地方。第一章分为叁节,对幽默的内涵做了阐释与延伸,并揭示其在文学上的价值。第一节详细讨论幽默涵义,对其词源、意义流变做了介绍,并将之于狂欢、黑色幽默两个近义词进行比较;第二节分析幽默的艺术构成手法与功用;第叁节梳理幽默在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出在西方文学史中,幽默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幽默与小说联姻并非出于偶然。第二章系统剖析与深度探讨昆德拉的幽默观。第一节对昆德拉幽默观进行溯源:昆德拉深受捷克民族幽默文化传统与欧洲幽默文学的影响与熏陶,在遭遇悖谬的现实世界后“分娩”了幽默,而个人音乐教育经历在其中也有一定作用。第二节阐述昆德拉幽默观的思想内容:在昆德拉看来,幽默是“笑的艺术”,在文学上有着延期道德审判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它具有一定喜剧性,这与欧洲的狂欢精神与喜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第叁节分别从存在论和精神分析两个向度,深入解析昆德拉幽默观的精神内核:幽默扮演着“存在探测器”的角色,是对存在可能性的探寻,也萦绕着精神回归的乡愁,在文本中,“昆德拉式幽默”常常以“存在编码”的形式出现;在昆德拉关于欲望、爱情、游戏等的作品中,闪现着拉康式精神分析的魅影。第叁章对昆德拉幽默观在小说创作中的实践做了详细说明。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幽默在昆德拉的作品中以笑谑、错位、自嘲等形式呈现;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幽默体现在昆德拉小说中最主要的叁大元素——政治、宗教和性爱中。昆德拉关于幽默的文学理论又与其幽默观在创作中的实践有着显着的镜像效应:互为诠释、互相映照。第四章将昆德拉的幽默观与其他叁位着名作家的相关理论做了比较。首先,与卡尔维诺的“轻逸”相比,两者在以智性对抗现实、“轻与重”相结合等方面颇为相似,但在形式上与对意义的追寻上又有一定区别。其次,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相比,昆德拉的幽默观在精神内核、文体、质询存在可能性等方面与之有共通之处,但昆德拉对狂欢精神又做了一些发展;再者与哈谢克的“黑色幽默”相比,两者产生的时代语境与荒诞的形式都比较类同,但昆德拉在继承了卡夫卡、哈谢克们的幽默精神后并没有止步,而是通过揭示可能性来照亮不少先驱作品中被怀疑之雾遮蔽了的存在。第五章谈论昆德拉幽默观面临的困境与现代启示。在西方世界乃至中国,“昆德拉热”的背后也隐藏着对昆德拉式幽默的误读,而昆德拉的幽默观本身,也在“泛政治化”、虚化道德、推崇相对性等方面面临着一定困境。尽管如此,其仍然有着鲜明的现代性,在对存在的探寻上抵达了相当的深度,对我们当代的小说创作与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通过以上的论证后总结出:昆德拉的幽默观区别于卡尔维诺、巴赫金、哈谢克等人的相关理论,是对欧洲幽默文学传统、狂欢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昆德拉那里,幽默是对存在的质询,是对可能性的释放,在存在论和精神分析学上都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核;其幽默观与实践有着显着的镜像关系,尽管面临着不少误读与理论、道德等当代的困境,却具备显着的现代性,对当代的小说创作与文学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郑月娣[8](2012)在《论林语堂的幽默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幽默理论的创始人。他在20世纪30年代倡言的幽默观,由于历史局限性及个人因素变得颇具争议性。人们对林语堂的幽默观褒贬不一。对此有必要对林语堂的幽默观进行研究,从中找出其“争议性”的原因。首先,本文立足于文学史、幽默心理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在对学术界关于林语堂的幽默观等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之后,系统地阐述了林语堂的幽默观以及它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探寻林语堂幽默观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倡言幽默的种种因素,结合其幽默观的相关理论,探究其幽默理论在小品文中的实践性运用;再次,通过鲁迅等人对林语堂幽默观的评价,探讨林语堂倡言幽默的功过得失;最后,从以上论述中本文得出林语堂的幽默观是“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具有悲剧意识,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幽默小品文的发展,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范允龙[9](2011)在《用“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的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对幽默范畴的界定一直有争议,各执其词。本人拟建立一个"大一统幽默观"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把所有有幽默成分和性质的现象纳入幽默的范畴,就叫做大一统幽默观的幽默范畴。要建立大一统幽默观,首先要确定的问题就是范畴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力图解决在幽默"边缘"上的、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些现象,如笑话、讽刺、滑稽、开玩笑、恶作剧、脑筋急转弯、歇后语应该纳入幽默范畴问题。这就是我的"大一统幽默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范允龙[10](2011)在《从“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对幽默的分类五花八门,难于确定一个较为统一的分类。要分类,就要先确定其范畴。本人在本篇文章的姊妹篇《用"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的范畴》文章里谈论了幽默范畴的界定问题。根据这个大一统的观点,就是尽可能地纳入一切有幽默成分的幽默现象,本文就是在这个"大一统幽默观"所确定的范畴里来论述分类问题的。本文把幽默分为内在和形式两大个类,在内在的分类里又分了高级和低级两个大类;在形式的分类里也分了有声和无声两个大类。并用公式把它们"固定"下来,达到使幽默大一统的目的。为防止今后随着社会发展会对幽默带来新的载体而产生新的分类,所以本文在对幽默的分类公式中,还加设了无穷项,为使"大一统幽默观"的幽默分类能永久地成立留下了空间。(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7期)
幽默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凭借其杰出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在20世纪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对于小说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他的幽默观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焦点。昆德拉的幽默观以存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通过幽默这种轻松诙谐的形式来表达重大生存主题。昆德拉的幽默超越了修辞意义上的幽默,代表的是一种审美精神,一种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他将这种幽默观实践在于他的小说创作中。他用幽默的形式来表现人的存在境况,表达出世界的荒谬、可笑,引导读者从生存悲剧中体会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给予读者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动力。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力图从理论来源、创作实践、哲学基础和与相关理论的比对印证中更全面系统地分析、把握昆德拉的幽默观。前言部分主要是米兰·昆德拉的个人简介,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学者对于昆德拉的研究状况,对国内外的研究论文做了梳理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昆德拉幽默观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小说实践也就是文本细读方面,缺乏对其文艺理论的系统研究。第一章由两个部分组成,介绍了昆德拉的小说理论以及幽默观在他小说理论中的地位。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昆德拉对小说的定义,主要涉及了他关于小说的形式以及小说宗旨的观点;第二部分着重写昆德拉独特的幽默小说观,他将幽默作为切入小说主题探寻存在可能性的手段,将幽默与小说相结合形成了他探寻存在的途径,由此论证了昆德拉的幽默观在他小说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主要是系统分析了昆德拉幽默观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第一部分介绍昆德拉幽默观受到了欧洲幽默小说传统的影响,是对前人幽默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第二部分介绍了昆德拉幽默观形成离不开捷克民族的幽默传统,这也为昆德拉的政治幽默化手法找到了依据;第叁节则是他坎坷的个人经历,正是社会、民族和时代这叁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昆德拉独特的幽默观。第叁章是本文的核心,着重介绍了昆德拉幽默观的内涵,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幽默的叁个层次,论述了幽默从生理学领域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并最终进入审美范畴:第二部分介绍了昆德拉的幽默观的内涵,也就是他对幽默的看法和理解;然后通过举例说明他创作中幽默手法的运用论证了他的幽默观和小说创作的镜像关系;最后则列举分析了国内外对昆德拉幽默观的误读,从侧面多角度把握幽默观内涵。第四章分为两部分,介绍了昆德拉幽默观的哲学基础。第一部分首先列举了海德格尔、萨特和雅斯贝尔斯对他的影响,从中点明昆德拉对他们观点的赞同和借鉴;第二部分论证指出昆德拉幽默观的哲学基础就是存在主义。第五章介绍梳理了昆德拉幽默观和巴赫金的民间诙谐文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两者的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其次二者的表述文体也具有高度相似性,在两种理论的相互阐发中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昆德拉幽默观的理解。论文的结论是: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在他的小说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昆德拉将幽默与小说相结合,用轻松诙谐的手法来阐述沉重的生存主题,引领读者透过睿智的笑声发现存在的可能性,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所开创的这种观照人生探索存在的幽默观以及与之相呼应的小说创作实践,对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小说研究都具有启发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幽默观论文参考文献
[1].史丽琴.马克吐温的幽默观[J].校园英语.2016
[2].张庆宇.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中的幽默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范允龙,刘枫.从《文心雕龙·谐隐》看刘勰的幽默观[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4].张庆宇.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研究[J].戏剧之家.2015
[5].乔丽婷.论林语堂的幽默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6].王俊虎,熊万筱.学者的睿智洞达与“愤青”的讥讽嘲弄——钱钟书与韩寒幽默观比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陈景兰.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8].郑月娣.论林语堂的幽默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2
[9].范允龙.用“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的范畴[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10].范允龙.从“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分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