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论文_周银

导读:本文包含了托马斯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托马斯,魔山,洛克,艺术家,指涉,德语,浪漫派。

托马斯曼论文文献综述

周银[1](2019)在《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曼在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死于威尼斯》《魔山》《浮士德博士》中,密集地呈现了疾病现象,首先是生理疾病,包括牙病、伤寒症、瘟疫、肺结核、偏头痛、梅毒和痴呆;其次是心理疾病,悲观厌世和同性恋;最后是社会病,它是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根源,包括军国主义的扩张和非理性思想的蔓延。与疾病现象相对应的是疾病的治疗,这里的治疗既包括医学手段的治疗,也包含从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角度出发的隐喻意义的治疗。然而,在托马斯·曼的小说中,医学治疗收效甚微,理性主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被人们忽略,托马斯·曼坚信挽救社会的只有人道主义。在托马斯·曼的小说中,疾病被刻意美化,掺杂着现实因素而又浪漫唯美的疾病描写别具一格。托马斯·曼这种独特的疾病意识与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文化继承和社会浪潮的影响,还与德国的历史因素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紧密联系。托马斯·曼的疾病书写有着深刻的隐喻含义与社会意义。疾病不只是一种医学现象而是对人性、艺术、社会和时代等问题的披露。首先,托马斯·曼的小说是对作者本人的疗救,借助疾病题材小说,托马斯·曼得以倾吐家族衰落、亲人离去的伤痛。其次,托马斯·曼的小说对于对读者也实现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治愈,疾病主题小说涉及身体伤痛、心理创伤以及社会痼疾,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缓解读者的郁结情绪,实现疗愈效果。此外,托马斯·曼的小说具有丰富的社会隐喻和社会反思,从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可以了解到托马斯·曼对社会反思在不断深入和成熟,同时,他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地解答社会问题,渴望疗救社会疾病。(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2)

刘忠晖[2](2019)在《文化与政治:从分裂到融合——托马斯·曼的“保守主义革命”思想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战前后,托马斯·曼作为一位"民族-保守主义者",在"1914观念"的感召下,支持"战争即是保卫德意志文化"的论调,将战争看作是推动新一轮德国文化现代性的契机。他在其着名战斗檄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1918)中表达了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即以德意志文化反对西方现代文明,以文化与政治的分裂对抗西方文明现代性的异化——"精神的政治化"。直到1921年在《俄国文选》序言中"保守主义革命"概念的提出,他才明确表明政治与文化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统合于"人道"这一最高范畴中,文化与政治从分裂走向融合,德意志"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获得了和解。在《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的演讲中,他高举民主的旗帜,为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呐喊。曼氏所希冀的共和国不只是一种既存的政体,更是德意志民族与现代国家统一的政治有机共同体。(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兰花[3](2019)在《托马斯·曼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曼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国内学界对其人其作的翻译和研究已有90年(1928-2018)之久。受中国社会政治大环境影响,托马斯·曼在中国的接受史可划分为叁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1928-1949);建国后叁十年(1949-1978);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2018)。这里将对此叁个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明晰托马斯·曼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史。(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黄金城[4](2018)在《“反讽是中庸的情志”——论托马斯·曼的诗性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讽是托马斯·曼一以贯之的文学—政治姿态。在哲学层面上,反讽表达的是"精神"与"生活"之间的紧张,而在思想史层面上,它则体现了德意志"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紧张。曼氏早年基于保守主义的价值立场,将反讽理解为爱欲,其内涵可进一步区分为叁个时刻:康德式的、席勒式的以及浪漫派的反讽。其中,反讽的浪漫派时刻蕴含着"保守革命"的思想命题。在20世纪20年代初,曼氏借助于歌德的人道理念,赋予反讽以客观性的内涵,并形成一种人文主义的诗性伦理。而其思想实质是为现代市民秩序(魏玛共和国)辩护,这也是曼氏与当时"保守革命派"的根本思想差异之所在。立足于魏玛共和国的思想语境,可以较明确地把握曼氏"反讽"概念诸维度的诗学—哲学内涵及其思想史命意。(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怀浩[5](2018)在《托马斯·曼小说《魔山》的时间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魔山》主人公汉斯·卡斯托尔普的疗养院之行由最初的短期探望演变成为期数年之久的时间体验。疗养院成为一座"魔山",汉斯对时间的流逝毫无察觉,无所适从。小说内容贯穿了很多有关时间的情节,时间这一主题凸显。本文从时间主题的视角聚焦汉斯对时间的感知,分析汉斯体验山上和山下时间的错位感,时间没有促其成长,反而引其走向毁灭。(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1期)

董婉琼[6](2018)在《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疯癫”艺术家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凭借《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作品获得了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家的形象,他借艺术家这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挖掘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自己对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的思考。“疯癫”是托马斯·曼笔下艺术家的典型特征。本文所讨论的“疯癫”艺术家,并不是病理学上的精神错乱者,而是那些超越了平凡且具有“疯癫”特质的文艺工作者,面对理性生活上的混乱,他们用抑郁、狂躁、疯癫的言行进行反叛,用“疯癫”揭露赤裸裸的现实真相。他们借助非理性的玩笑去摆脱生活的严肃性,用愚人式的“疯癫”去瓦解生活,以此反抗一切荒诞、不可思议的现象。论文以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疯癫”艺术家为研究对象,结合的福柯的“疯癫”理论,探讨这些“疯癫”艺术家的形象、精神特征、“疯癫”的原因、以及他们的现代性意义。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归纳和描述了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疯癫”艺术家的四类形象:婚姻中的游离者、人群中的逗笑者、社会中的流浪者和生活里的患病者。第二章结合福柯的“疯癫”理论、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和托马斯·曼的创作背景,分析“疯癫”艺术家的精神特质,包括愚人式“疯癫”、文学艺术式“疯癫”、托马斯·曼式的忧郁等。第叁章结合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探讨托马斯·曼小说中“疯癫”艺术家的形成原因:一是原生性格,主要包括寻求他者肯定和妄自尊大等;二是后天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下父母的影响和整个社会的不公与非正义;叁是典型场所的强化,以剧院和疗养院为代表。第四章论述托马斯·曼笔下“疯癫”艺术家形象的现代性意义。一方面,“疯癫”艺术家通过自我放逐的方式与社会共处,解围精神上的困境。另一方面,他们面对荒诞的社会,以游戏人间的方式对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解构,用非理性的思想观照自我,闪耀着非理性主义的光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宫媛芳[7](2018)在《托马斯·曼小说的互文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是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显赫的位置。托马斯·曼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作家,1894年发表的处女作《堕落》赢得了社会的好评,190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布登波洛克一家》使其一举成名,引起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随后又创作了《威尼斯之死》、《魔山》、《浮士德博士》等重要的作品。托马斯·曼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小说内容广博、思想深刻,“互文性”则是其创作中较为明显的特色。国内外学者对托马斯·曼的艺术家小说、疾病和死亡意象、反战的政治思想等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互文性理论对其小说进行互文性的研究。论述托马斯·曼小说文本的指涉性与开放性,旨在分析与总结出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小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又是如何与经典文本建立起互文性的关系。通过对托马斯·曼作品进行跨文本研究,有助于跳出单一的文本世界,拓宽其作品的研究领域。论文由引言、正文的四个章节和结语等几部分组成。引言首先从托马斯·曼的生平经历入手,简要介绍了他的创作历程,分析了托马斯·曼创作的风格特点,继而综述国内外托马斯·曼的研究现状。第一章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节梳理了互文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且综合整理了相关学者的互文性理论及其主要观点,从而为托马斯·曼的互文性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节主要探讨了托马斯·曼互文性写作的原因:一是托马斯·曼的自传性写作风格令其创作了一系列“艺术家小说”,这类小说构成了其作品的内互文性;二是托马斯·曼写作时热衷于引用与拼贴,这使得自身的作品与其他的作品存在互文指涉;叁是托马斯·曼热衷于对文学经典进行改编与重写,使得自身的相关作品与文学经典构成了互文性。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托马斯·曼本人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人物、意象、主题上。首先阐述了贯穿于一系列作品中的艺术家形象,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点,艺术家形象是作者的自我指涉,所有的人物集合起来就是作家本人的综合写照;其次挖掘了作品中象征着死亡的疾病与音乐意象,这两种意象出现于托马斯·曼的众多作品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最后论述了作品中悖论的主题思想,托马斯·曼众多的作品都表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主题,这些对立正是托马斯·曼对艺术家现状的思考。第叁章以《浮士德博士》、《特里斯坦》两部作品为聚焦点来探究托马斯·曼对经典文学的重写与改写。《浮士德博士》延续了民间传说“浮士德与魔鬼打赌”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时代因素,人物形象的艺术家化更加明显,主题上反映了其艺术家小说的矛盾性,并且增添了社会政治因素。《特里斯坦》是对民间文学“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改写,人物形象改变了以往的英雄气质,成为了一位病态的艺术家,主题上消解了传统的作品中关于“爱与死”的崇高。《特里斯坦》是对传统经典的反讽,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艺术家主题。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托马斯·曼作品文本的开放性与多元性。除了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之外,托马斯·曼作品中包含了对其他文本的引用与拼贴现象,作品中的引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所有的引用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用意,这些引用对文本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托马斯·曼作为一位蒙太奇艺术家,他的作品内容博大精深,富含文学、哲学、医药学、艺术学、神学等多种元素,所有的知识融合在了作品中,成就了百科全书式的着作。最后,结语部分简要的总结了托马斯·曼小说的互文性特征以及互文性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01)

赵安琪[8](2018)在《论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疾病与死亡”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曼(1875—1955),着名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20世纪最着名的文学家”之一。如果要历数德国文学史上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家,歌德属第一,托马斯·曼就是第二。托马斯·曼一生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其哲学观、政治观等也发生过剧变;但在这中间始终不变的,是其对德意志民族特性的思考,以及对德国国家命运的反思。《魔山》首次出版于1924年,而时隔二十多年以后,被托马斯·曼称为“一生的忏悔”的《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的生平》(以下简称《浮士德博士》)一书也出版了。在这二十多年间,托马斯·曼从德国到美国,从尼采、瓦格纳、叔本华的影响走向歌德,从“同情死亡”到“拥抱生命”。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作品中也总有贯穿始终的主题——对疾病、死亡和生命的思考。《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普和《浮士德博士》中的阿德里安·莱伟屈恩,是两个既相像、又不相像的人物。他们的相像之处在于对疾病和死亡的“钟爱”,以及深受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艺术观和哲学观。所以这两个角色都是与周遭环境割裂的个体,他们有着近似的身体和思想之疾。文章上半部分将二者的“疾病”逐一列举,并着重分析疾病意象背后的涵义。同时,从两个不同的群体角度——即曼作品中的“人”群体的角度和艺术家群体的角度,分析“疾病”的意义,得出“病就是病”、和与之相对的“病即是药”的结论。文章下半部分提出了一道由作家托马斯·曼设置的命题,即由“同情死亡”到“走向生命”。在《魔山》中,这道命题只是被提出和讨论,汉斯·卡斯托普并未付诸实践。其关于“人之高贵”的宣言也是苍白的,充分体现了作家“欢欢喜喜地趋附死,又满心愧疚地回眸生”的特点。而在《浮士德博士》这部作品中,主角阿德里安完成了这道命题,却是以一种神学赌博的方式、殉道一样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但其深远意义在于,阿德里安通过完成这道命题,指出了从“恶”里发现“善”的可能,同时指出了走上通往光明道路的可能性;对于托马斯·曼来说,这同样是他对德国悲剧性命运的反思,也是他为“被绝望笼罩”的德意志指出的含有希望的未来。(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晓静[9](2018)在《空间转换作为精神升华的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曼是二十世纪德国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1929年,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他在德国文坛的地位。托马斯·曼一生着作颇丰,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内容渊博,《魔山》与《死于威尼斯》颇负盛名。两部小说都以主人公的旅途为开端。《魔山》中主人公汉斯·卡斯托尔普从平原汉堡来到达沃斯的高山疗养院,而《死于威尼斯》则讲述了艺术家阿申巴赫从巴伐利亚高原南下到威尼斯度假的故事。伴随着主人公的运动,小说中的地理空间也不断切换。本文以洛特曼的空间理论为指导,选取托马斯·曼的《魔山》与《死于威尼斯》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梳理出两部小说的空间结构与变化,探讨空间的变化与情节和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托马斯·曼将他的主人公们置身于旅途中,在旅途推进的同时使主人公获得内心的审视与思考。《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尔普和《死于威尼斯》中的阿申巴赫都踏上了旅途。前者经历了自下而上的“疗养之旅”,后者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度假之旅”。旅行带来的首先是地理层面上空间的变化,在不同空间的对比之下,主人公获得多种空间感知的同时也得以回顾原本的生存状态,对自身进行反思。而在小说情节层面上主人公的旅行呈现出“启程——停留——回归”的模式,不同的空间站点随旅途的展开一一呈现。对主人公内部的生存状态及心路历程进行分析,则发现它与外部的空间站点相契合,《魔山》中主人公在向上的旅程中获得精神的升华,而《死于威尼斯》中向下的旅程则是阿申巴赫探寻自我,寻求宁静的旅途。两部小说中的“疗养之旅”、“度假之旅”实则为“精神之旅”,而小说中的空间转换则是主人公精神变化的隐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4-26)

黄燎宇[10](2018)在《一部载入史册的疗养院小说——从《魔山》看历史书记官托马斯·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欧美风靡近百年的肺病疗养院也许是人类最荒诞的医学发明之一,长篇小说《魔山》则为肺病疗养院留下一幅耐人寻味的文学素描。小说不仅记录了疗养院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一部疗养院大全,而且对袖珍痰盂、X光体检、心理分析这类医学领域的新生事物进行了饶有兴味、别具一格的描写。托马斯·曼通过语言创造记录历史、反思历史、批判历史,实现了科学、历史、文学的叁合一。(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托马斯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战前后,托马斯·曼作为一位"民族-保守主义者",在"1914观念"的感召下,支持"战争即是保卫德意志文化"的论调,将战争看作是推动新一轮德国文化现代性的契机。他在其着名战斗檄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1918)中表达了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即以德意志文化反对西方现代文明,以文化与政治的分裂对抗西方文明现代性的异化——"精神的政治化"。直到1921年在《俄国文选》序言中"保守主义革命"概念的提出,他才明确表明政治与文化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统合于"人道"这一最高范畴中,文化与政治从分裂走向融合,德意志"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获得了和解。在《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的演讲中,他高举民主的旗帜,为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呐喊。曼氏所希冀的共和国不只是一种既存的政体,更是德意志民族与现代国家统一的政治有机共同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托马斯曼论文参考文献

[1].周银.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疾病书写[D].安庆师范大学.2019

[2].刘忠晖.文化与政治:从分裂到融合——托马斯·曼的“保守主义革命”思想阐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黄兰花.托马斯·曼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

[4].黄金城.“反讽是中庸的情志”——论托马斯·曼的诗性伦理[J].文艺研究.2018

[5].怀浩.托马斯·曼小说《魔山》的时间主题[J].长江丛刊.2018

[6].董婉琼.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疯癫”艺术家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7].宫媛芳.托马斯·曼小说的互文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8

[8].赵安琪.论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疾病与死亡”主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8

[9].王晓静.空间转换作为精神升华的隐喻[D].南京师范大学.2018

[10].黄燎宇.一部载入史册的疗养院小说——从《魔山》看历史书记官托马斯·曼[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托马斯 · 曼-托马斯·曼像布登勃洛克一家-【德国】 托马斯·曼作家修养-——〔日〕横光利一《作家群像》多媒体艺术中的再媒介化问题像。”投影仪安放?

标签:;  ;  ;  ;  ;  ;  ;  

托马斯曼论文_周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