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集料碾压砼复合式路面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宁兵[1](2020)在《基于足尺试验的隧道路面结构响应研究》文中指出隧道内路面结构有其特殊的工作环境,隧道内路面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受阳光、雨水等因素直接影响较少,而且隧道内温度场变化、下承层强度也与一般路段不同,且渠化交通严格、加减速频繁,隧道路面的使用性能及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调研隧道路面结构组成、病害类型、环境特征等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隧道复合式路面、柔性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等三种形式的路面结构的应力应变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全环境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对现场铺筑的隧道内复合式路面、柔性路面分别进行100万次的加速加载试验,根据加速加载试验采集的应变响应、温度场等对隧道复合式路面、柔性路面结构的应变响应进行了分析。(1)隧道路面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目前隧道路面结构形式以复合式沥青路面为主;隧道复合式路面的病害以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为主;以往隧道路面的结构分析,以理论分析为主,相关试验研究则较少。足尺路面虽可以良好的模拟现场情况,但用于隧道内路面结构设计的研究较少。(2)隧道复合式路面模拟结果表明:沥青层厚度是影响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裂缝疲劳扩展寿命的关键因素,沥青厚度越厚,疲劳扩展寿命越大。混凝土层厚度、水泥混凝土基层中加钢筋网、基层厚度与沥青面层模量、连续配筋混凝土对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裂缝疲劳扩展寿命影响不大。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模拟分析结果,考虑技术、经济两个方面,对隧道内复合式路面,建议采用素混凝土,沥青面层建议采用SMA。(3)隧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模拟结果表明:隧道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疲劳开裂寿命远大于设计寿命,对隧道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沥青面层而言,疲劳寿命不是关键指标。隧道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永久变形与结构组成关系较大,且结构组合不当时,永久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4)隧道内柔性基层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ATB模量、ATB厚度和沥青面层模量,沥青面层厚度对沥青面层顶面永久变形影响最大。(5)隧道路面结构内温度场:隧道内路面结构夏季温度为26~32℃,可见隧道内路面结构温度远低于隧道外路面结构内的温度;秋冬季节隧道路面结构内温度为20~25℃;路面结构层内温度变化范围为3~6℃。(6)隧道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厚度加厚、混凝土层设加筋网时,沥青上面层层底应变的累积应变、应变的波峰值、波谷值、振幅等均未出现显着差异,可见,隧道内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的总厚度对沥青上面层层底应变的影响不显着。(7)隧道复合式路面中混凝土层中无钢筋网时,非切缝位置混凝土内存在一个显着的应变始终为零的位置,即混凝土内深20cm处,存在一个拉应变与压应变的过渡区,该区域的应变接近零。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温缩、干缩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内部存在因温缩、干缩导致的拉应力,而混凝土底部因为与下承层之间的约束作用则产生了压应力。
张乐[2](2020)在《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隧道路面结构主要采用以沥青混合料为上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与水泥混凝土相比,黑色的沥青混合料用于隧道路面铺装存在不利于行车安全性与增加能耗的问题,而明色化铺装材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本文从隧道铺面材料与隧道照明交叉领域入手,遴选废钢化玻璃砂、浅色石料两种明色集料,系统开展隧道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与节能效果评价,提出了混合式明色化铺装材料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的优选方案。首先,以AC-13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载体,选择不同掺量和不同粒径的废钢化玻璃砂及浅色石料等质量替换对应粒径部分集料,以水泥作为掺加玻璃集料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剂,设计多种掺配方案的明色化铺装材料,并通过试验研究其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色石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整体性能优于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路用性能总体上有一定程度降低,尤其是水稳定性能和高温性能显着降低;综合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得出废钢化玻璃砂的掺量可达到15%。然后,利用隧道照明模型对不同铺面材料在相同照明条件下的照度、亮度进行测量并计算路面平均照度、路面平均亮度、反射系数和照度亮度换算系数,研究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研究得出:在相同照明条件下,明色化铺装材料对路面平均亮度和路面反射系数的提升效果显着,对路面平均照度提升幅度较小;玻璃集料明色化铺装材料的节能效果较好,且优于浅色石料明色化铺装材料。本文的依托工程为太凤高速公路工程。综合各掺配方案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试验和照明试验结果,采用15%掺量、2.36mm~9.5mm废钢化玻璃砂替代对应粒径部分集料的明色化铺装材料,其各项路用性能良好、节能效果显着、经济性较好,可作为混合式明色化铺装材料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的优选方案。
胡凯健[3](2020)在《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抗剪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层间是复合式路面结构最薄弱的环节,层间剪切滑移破坏是常见的病害类型。本文以南渝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评价凿毛、喷砂、未处理三种类型的水泥混凝土界面构造特征,建立了沥青面层旋转压实次数与其压实度的关系曲线,进行了刚柔复合式试件的45°斜剪试验,进行了路面层间剪应力分析以及现场路面的检测。电动铺砂法所测得的MTD和激光扫描法所测得的MPD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凿毛界面比喷砂、未处理界面具有更加明显的宏观构造。凿毛界面具有更好的摩阻力,而喷砂界面和未处理界面的摩阻力差异不明显。通过45°斜剪试验,分析在不同试验温度、不同沥青面层压实度条件下,层间粘结材料和界面类型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聚合物防水粘结涂料、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三种层间粘结材料的试件在试验温度从5℃上升到40℃的过程中,其层间抗剪强度分别衰减了:91.0%、94.4%、95.5%。随着沥青面层的压实次数从25次增加到150次,聚合物防水粘结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增加了362.1%,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的层间剪切强度增加了130.8%,因此沥青面层压实度升高,层间抗剪性能会显着上升。聚合物防水粘结涂料的层间抗剪性能优于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但是其抗剪性能随温度和沥青面层压实度变化明显,因此对施工控制要求更高;水泥混凝土凿毛界面具有最好的层间抗剪性能,并且通过提升沥青面层压实度的方法可以显着提升其层间抗剪性能。层间剪切破坏多发生在防水粘结层和水泥混凝土界面之间,提升防水粘结材料与水泥混凝土之间的黏附性对于提高层间抗剪性能至关重要。基于弹性层状体系,计算复合式路面层间应力,得出沥青面层压实度和层间结合状态对层间最大剪应力影响很小,远远小于其对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证明提升沥青面层压实度和层间结合状态确实可以改善复合式路面的层间性能。最后的现场剪切试验进一步验证室内研究成果,即主车道的沥青面层的毛体积密度大于应急车道,其层间抗剪强度也越大。对比室内旋转压实成型试件和现场钻芯试件的汉堡车辙试验,可知当室内成型试件的旋转压实次数达到100次时,其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水稳定性均优于现场路面。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旋转压实次数可以选择75次-100次。
叶新雨[4](2020)在《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层加铺沥青混合料形成的复合路面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不仅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更提高了道路的服务水平。目前对于复合路面的设计规程与施工规范并不成熟,在实际道路使用中仍会出现断裂、坑槽等病害问题,为寻找这些问题的来源,许多道路学者从复合路面粘结层、反射裂缝、层底应力与弯沉值等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对于复合路面刚柔结合面界面力学性能方向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分析,对实际道路施工中易产生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以及路面结构自身因素影响下的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变化和失效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水泥混凝土层+粘结层+沥青加铺层作为复合路面的典型结构,对刚性水泥混凝土层和柔性沥青加铺层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并确定粘结层所需的主要材料,从而完成试验所需的复合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本文采用室内45°斜剪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抗折试验,来进行不同影响因素对复合路面界面抗剪强度、界面抗弯拉强度和界面抗折强度的试验研究,分别研究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沥青加铺层离析和老化、碾压强度、碾压次数、沥青加铺层厚度以及水等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因素导致界面力学性能的失效机理。通过室内三种不同力学性能试验,对与界面力学性能相关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和水的作用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粘结层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研究;得到沥青加铺层发生不同程度的离析和老化并在水的作用下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研究;得到路面施工中的复合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碾压强度、碾压次数和沥青加铺层厚度进行了单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三种因素均对界面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三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三种因素复合作用下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且均为显着性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路面施工条件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综合不同研究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本文对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粘结层的作用影响着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与沥青加铺层之间的粘结效果,沥青加铺层发生离析和老化改变了自身强度特性和路用性能,路面施工条件设计同样影响着沥青加铺层的强度特性和路用性能,且在水的作用下复合路面易发生水损害甚至降低粘结层的粘结作用。综上所述,当所有影响因素均使界面力学性能达到最差时,复合路面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粘结层滑移、水泥混凝土开裂、沥青加铺层开裂等现象,直至复合路面产生滑移破坏、板底脱空、坑洞坑槽等路面病害问题,使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彻底失效,从而降低了复合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减小了复合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对道路施工中易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道路受环境影响和自身因素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得到不同影响因素对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得出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总结得出在实际道路施工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本文研究成果对复合路面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佳[5](2019)在《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温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道路逐渐趋于重载,半刚性基层虽有很好的整体性,但其对于水和温度较敏感会产生很大的温缩开裂导致城市道路在达到使用年限前就出现病害,因此目前道路的提升改造工程刻不容缓。而碾压混凝土作为刚性基层能够很好的克服半刚性基层的缺点,逐渐开始应用到重载道路中。对于水泥混凝土而言,其早龄期性能会对长期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温度特性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某海洋性气候区域重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为背景,结合国内外水泥混凝土早龄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现状,分析碾压混凝土基层早龄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布发展规律,以及铺设沥青层后对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热传导理论,选取与环境的热交换、水泥水化热等模型,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编写碾压混凝土早龄期温度场数值模拟程序。然后通过现场试验所测量的温度场数据验证该程序的准确度,结果表明该程序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内部温度场模拟准确度较高,但板顶的影响因素较多,对板顶的温度场模拟准确度一般。使用该程序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结果证明,不同养护条件、铺设时间均对早龄期温度场产生显着影响。其次根据温度场的非线性分布规律,根据叠加原理和应力历史来编写MATLAB程序来计算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早龄期温度应力,分析不同工况下温度应力的发展规律。最后本文还对铺设沥青层的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并与无沥青层的碾压混凝土结构层的温度应力进行对比,为碾压混凝土基层切缝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和养生方式对于减小碾压混凝土结构层内温差及温度应力起着显着影响,结果表明,若采用单一养生方式,白色土工布养生效果最好。夏季宜选在晚上施工,冬季宜选在白天施工。(2)对于复合式路面而言,沥青层会使碾压混凝土基层温度梯度剧烈增大,从而使其温度应力剧增,使其产生裂缝,为了防止该种情况,需对碾压混凝土基层进行预切缝处理。
叶平[6](2019)在《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射裂缝一直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面层(俗称“白+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半刚性基层顶部或旧水泥路面与加铺层之间铺设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防治反射裂缝现象,目前常用1.0cm2.5cm厚的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作为应力吸收薄层。而砂粒式应力吸收层设计厚度小、抗车辙能力差,加之旧水泥砼路面平整度差的客观现象,使砂粒式应力吸收层的摊铺厚度难以控制,厚度的不均匀反而使应力吸收层成为了路面结构中的薄弱部位。本文提出一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并研究其设计方法和实际工程应用。采用CAVF法与GTM法相结合对该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的不同模量和不同厚度情况下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依托广西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铺筑试验路段。该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时兼具应力吸收的作用,可用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底面层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下面层,设计厚度511cm,具有防水防裂、抗疲劳、防治反射裂缝等多重功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CAVF法与GTM法的优点,提出先采用CAVF法进行级配设计再运用GTM法确定最佳油石比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该法设计得到的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2)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其较大的沥青含量设计能提高混合料的横向拉伸变形能力,增强应力松弛,起到“应力吸收”和防水防裂的作用;混合料具备骨架密实结构,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竖向抵抗车辙变形的能力,可作为路面结构层使用。(3)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该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不同模量和不同厚度下的路面结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模量的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应力吸收能力较好,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厚度控制在9cm左右时效益最佳。(4)铺筑了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试验路段,并对试验路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结果表明试验路的铺筑效果良好。相对于设置砂粒式应力吸收层沥青路面结构,该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减少一次摊铺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总体造价。
张晓莹[7](2018)在《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发展迅猛,截至到201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13.65万公里。早期,基于半刚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由于其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强、可就地取材等诸多优点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经过多年高速公路运营的实践证明,这种结构存在诸如对重载交通敏感、抗冲刷能力弱、半刚性基层强度衰减快等缺点。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或推迟高等级公路结构病害发生,一种新型的、发展前景良好的路面结构形式被提出和应用,也就是本文的中心内容——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将以广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对这种以碾压混凝土为基础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特性及工程应用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国内外相关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并总结分析了传统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发展状况,认为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发展的一个方向。2、对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在这种路面结构下的相应的分析指标以及检验方案,也提出了如何对碾压混凝土为基础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最优组合的手段。3、针对普通混凝土材料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开展了碾压混凝土温缩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基层温度应力远小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广东地域的温差影响下,通常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温度对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影响。4、以广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开展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及控制指标分析,并相关指标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碾压混凝土的研究方案,能够让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表观质量和力学性能有优异表现,并能较好地提高路面的耐久性,特别是在某些经常有大型载货车辆经过的路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果可为碾压混凝土基层上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刘明光[8](2018)在《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茂名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条件的特点,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路面施工中,对PG82沥青进行改性研究,能够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老化的性能以及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基于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本文制定了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生产及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机械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对PG82沥青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PG82改性沥青的分级,并对PG82改性沥青技术控制指标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由此确定了原材料的选择方法及此沥青技术控制指标,分析PG82沥青抗老化性的机理,并制PG82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工艺及现场存储工艺。接着确定了PG82中GAC-16C改性沥青的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方法,得到沥青用量与马歇尔实验技术指标的关系。分介绍了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并详细的描述了PG82改性GAC-16C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过程,从施工温度、矿料级配、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几方面进行质量抽检,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如何注意安全及防护工作。最后采用伺服液压或气压材料试验系统控制试验温度,然后贯入试验压头,进行数据采集,对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详细的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新型试验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LM1合同段路面工程加以成功应用。改性沥青的研究大部分从多个角度出发,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的搭配,而且包含了材料特点、机械性能、检测手段、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涉及了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机械与材料间的互相作用特性、机械设备的配套及工作特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跟踪检测等内容。经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在实际情况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施工设备、严格地控制PG82改性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必要过程,最终能够有效地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及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
时宁[9](2017)在《RAP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在HMA/PCC路面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十几年来铺筑的沥青路面逐渐进入大中修养护期,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以下简称为RAP)。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利用部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不但能够减少天然集料资源的开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也有助于解决RAP的处理问题。本文以RAP替代集料用于混凝土为前提,从RAP性能和评价指标、RA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及其RAP混凝土在HMA/PCC复合式路面结构中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实现RAP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X-ray CT射线扫描技术研究了RAP的细观结构,得出评价RAP性能的关键因素是粗集料周围依附的细集料胶团数量,同时通过VGStudio MAX图像处理工具分析了RAP细观结构图中集料和沥青的分布状况,结合RAP性能试验结果,发现细集料胶团数量可用RAP矿料级配中2.36mm筛孔通过率表示,且与粒径大小、沥青含量和沥青老化程度等因素相关,进而提出RAP性能新指标——细集料依附率,以此表示RAP中粗集料周围依附的细集料胶团数量,即RAP矿料级配中2.36mm筛孔通过率,用于对RAP的分类和RA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于颗粒材料可压缩堆聚模型,提出了水泥混凝土级配优化方法,但仅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级配优化,通过RAP细集料依附率对级配优化方法的修正,使其适用于RAP混凝土级配优化。针对该级配优化方法设计的混凝土空隙率小、工作性差,利用可配制最佳混凝土的集料级配带的修正,不仅使集料级配得到优化,而且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得到保证。基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依据修正后的可压缩堆聚模型,建立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模型,提出了水泥混凝土单位体积平衡方程和水泥用量计算方法,进而形成了系统的RA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另外通过实例对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采用RA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掺量33%、67%和100%的RAP混凝土,以及掺量80%的RAP纤维混凝土,并开展抗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磨耗试验研究,表明RAP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磨耗性能有不利影响,当RAP掺量超过一定比例时,混凝土的抗弯拉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磨耗性能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而纤维的掺入可提高RAP混凝土抗弯拉性能,但对抗冲击性能和耐磨耗性能影响不大,鉴于此,RAP混凝土适用于非表面层的路面结构体系中,如应用于HMA/PCC路面结构中。开展了水泥混凝土(包括RAP混凝土)间接拉伸试验方法(IDT法)研究,鉴于间接拉伸试验方法的方便性和间接拉伸强度(IDT强度)与抗弯拉强度的相关性,提出了间接拉伸试验方法评价混凝土抗弯拉性能。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9℃、20℃和60℃)RAP混凝土间接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的增大,混凝土间接拉伸强度(IDT强度)逐渐降低,韧性逐渐增大;低温环境中,RAP能提高混凝土的间接拉伸强度;而在高温环境中,RAP使混凝土的间接拉伸强度、断裂能和韧性降低,对混凝土抗弯拉性能不利。为此,提出高温间接拉伸强度作为路面设计指标的建议,给出不同交通等级公路的间接拉伸强度标准值,并通过掺量80%的RAP纤维混凝土的间接拉伸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检验。基于车辙预估模型和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HMA/PCC路面结构的车辙和层间剪切破坏,结果表明沥青层厚度越小,RAP混凝土的抗弯拉弹性模量越小、沥青混凝土的模量越大、层间结合状态越好的HMA/PCC路面结构,车辙永久变形量越小;沥青层厚度越小,层间剪应力越大。开展了RAP混凝土在HMA/PCC路面中应用技术研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RAP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其中以容许永久变形量为指标设计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上限,以粘结层容许剪应力为指标设计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下限,采用复合板模型设计RAP混凝土层厚度。本文的研究促进了RAP在复合式路面结构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回收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还能提高RAP利用价值,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达到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实现公路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唐培培[10](2017)在《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冻海域地处我国北部沿海区域,具有冬季冰冻期长、气温低、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在该海域修建海底隧道除抗海水腐蚀外,还要克服特殊气候、路基支承条件以及交通特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按照普通公路隧道或城市道路设计方法进行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不能满足其特殊使用环境下的性能要求。但目前对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相应特殊环境及技术要求下的结构与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尚未形成。论文针对冰冻海域海底隧道的环境特点及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阻燃及环保技术要求,结合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系统开展铺装结构行为特性与材料设计研究,基于铺装结构力学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路用性能分析提出适用于该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的设计方法,为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弥补现有设计方法在冰冻海域特殊环境与交通特性条件下应用的不足。论文基于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长纵坡、小温度梯度、大交通量及轻轴载等特点,提出结构设计思路,确定结构设计参数、破坏模式及最不利荷载位置。通过有限元方法,采用动态模量对不同影响因素下铺装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对结构应力响应的敏感性,建立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厚度设计多指标控制体系。结合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层间界面的受力特点及性能要求,提出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防水粘结层的性能评价关键指标。综合力学分析及防水粘结层性能试验结果,推荐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层厚度取值范围及铺装层界面防水粘结实施方案。基于冰冻海域海底隧道温度及荷载条件,对温拌阻燃沥青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流变测试技术对不同温拌剂类型及掺量的温拌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研究了温拌沥青材料粘弹性结构特性指标随温拌剂类型与掺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以损耗因子sin?(9)G、50%(9)G衰减位置和累计耗散能量比DER作为温拌沥青疲劳性能评价指标,从热力学与粘弹性结构双重角度,建立不同温拌剂种类及掺量下的沥青时间扫描曲线和累计耗散能疲劳曲线,得到温拌剂对沥青疲劳特征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流变技术和疲劳特点的温拌剂用量优化方法,确定Sasobit的合适掺量范围为1.53%,Leadcap为12%,ZQ发泡型温拌剂为78%。利用极限氧指数法结合沥青闪点和燃点作为评价阻燃剂性能和施工安全性综合指标,以满足冰冻海域海底隧道用材料阻燃抑烟技术要求,确定适用于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用阻燃剂类型及掺配比例。对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进行针对性研究,提出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层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思路及压实温度确定方法。采用简单性能试验及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方法,得出不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随加载频率和试验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温拌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与加载次数关系,探索不同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为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材料组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依托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及材料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表明,施工时有毒有害气体可大幅降低,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论文研究成果为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其它特殊环境下隧道铺装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及推广价值。
二、粗集料碾压砼复合式路面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粗集料碾压砼复合式路面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足尺试验的隧道路面结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道路面结构响应 |
2.1 路面结构应力应变响应数值模拟 |
2.1.1 好路网计算程序 |
2.1.2 BISAR程序 |
2.1.3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 |
2.2 数值模拟计算 |
2.2.1 道内外路面结构应力应变响应差异分析 |
2.2.2 复合式路面 |
2.2.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
2.2.4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
2.2.5 其他面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速加载足尺试验路铺筑 |
3.1 足尺试验路研究意义 |
3.2 足尺试验路方案及原材料确定 |
3.2.1 隧道试验段路面结构方案确定 |
3.2.2 隧道试验段原材料 |
3.3 加载车及传感器的介绍 |
3.3.1 全环境路面加速加载车 |
3.3.2 混凝土应变计 |
3.3.3 动态沥青应变计 |
3.3.4 温度传感器 |
3.3.5 土压力计 |
3.4 试验段铺筑及传感器埋设 |
3.4.1 方案一试验段铺筑及传感器埋设 |
3.4.2 方案二试验段铺筑及传感器埋设 |
3.4.3 方案三试验段铺筑及传感器埋设 |
3.5 数据采集系统安装 |
3.5.1 方案一应变采集系统安装 |
3.5.2 方案二应变采集系统安装 |
3.5.3 方案三应变采集系统安装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隧道路面结构响应 |
4.1 加速加载试验条件 |
4.2 隧道路面结构内温度场 |
4.2.1 方案一结构层温度分布 |
4.2.2 方案二结构层温度分布 |
4.2.3 方案三结构层温度分布 |
4.3 沥青层层底应变温度修正 |
4.4 隧道各试验段初始应变响应 |
4.4.1 方案一各结构层初始应变响应 |
4.4.2 方案二各结构层初始应变响应 |
4.4.3 方案三各结构层初始应变响应 |
4.5 隧道复合式路面应变响应 |
4.5.1 沥青层厚度、钢筋网对SMA-13 层底应变响应的影响 |
4.5.2 沥青层厚度、钢筋网对混凝土结构层内应变响应的影响 |
4.6 C40 内应变响应随深度分布规律的影响 |
4.6.1 非切缝处 |
4.6.2 切缝处 |
4.7 切缝对混凝土层内应变响应的影响 |
4.8 影响复合式路面结构内应变响应因素综合分析 |
4.8.1 沥青层厚度、钢筋网的影响 |
4.8.2 切缝的影响 |
4.9 隧道柔性路面结构响应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明色化铺装材料发展概述 |
1.2.2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研究 |
1.2.3 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1.2.4 明色化铺装材料明色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环境调研 |
2.1 隧道环境调研范围 |
2.1.1 隧道调研对象 |
2.1.2 隧道调研内容 |
2.2 隧道环境调研分析 |
2.2.1 隧道断面几何尺寸调研分析 |
2.2.2 隧道内表面材料调研分析 |
2.2.3 隧道照明光源及灯具布置调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
3.1 原材料选择与性质分析 |
3.1.1 明色集料 |
3.1.2 矿料 |
3.1.3 沥青 |
3.1.4 抗剥落剂 |
3.2 明色化铺装材料组成设计 |
3.2.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2 明色集料的掺配方案 |
3.2.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明色化铺装材料路用性能测试与评价 |
3.3.1 水稳性能 |
3.3.2 高温性能 |
3.3.3 抗滑性能 |
3.3.4 抗渗性能 |
3.3.5 粘结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评价 |
4.1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方法 |
4.1.1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指标 |
4.1.2 公路隧道照明评价指标分析 |
4.2 明色化铺装材料隧道照明试验系统设计 |
4.2.1 隧道照明模型 |
4.2.2 试验原理 |
4.2.3 试验方法、步骤及测量仪器 |
4.2.4 试验测量区域及测点布置 |
4.3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
4.3.1 明色化铺装材料照明指标的测定 |
4.3.2 明色化铺装材料反射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4.3.3 明色化铺装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色化铺装材料施工工艺与经济性分析 |
5.1 施工工艺分析 |
5.1.1 原材料选用 |
5.1.2 施工工艺 |
5.2 经济性分析 |
5.2.1 成本变化 |
5.2.2 经济效益 |
5.2.3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抗剪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层间剪切破坏的形成机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路线 |
第2章 水泥混凝土界面构造特征评价 |
2.1 水泥混凝土表面构造类型 |
2.2 水泥混凝土表面构造评价指标和方法 |
2.2.1 MTD和 MPD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比 |
2.2.2 露骨率测试方法 |
2.2.3 细观构造评价方法 |
2.3 三种类型水泥混凝土界面测试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验 |
3.1 沥青和集料选择 |
3.1.1 沥青 |
3.1.2 集料 |
3.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3.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3.3.1 汉堡车辙试验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间剪切变形特性及抗剪强度分析 |
4.1 复合式路面层间处治技术 |
4.2 基于现场钻芯复合试件的室内试验 |
4.2.1 现场钻芯复合试件的全因子试验设计 |
4.2.2 试件现场制备 |
4.2.3 试验过程与控制 |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不同压实次数成型的复合试件室内试验 |
4.3.1 不同压实次数试件的全因子试验设计 |
4.3.2 试验试件制备 |
4.3.3 试验过程与控制 |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压实次数对层间剪切滑移特性影响 |
4.4.1 剪切滑移的基本概念 |
4.4.2 层间界面τ-S曲线特征分析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用BISAR软件进行层间剪应力分析 |
5.1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假设 |
5.2 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案 |
5.3 层间水平剪应力设计指标 |
5.4 层间滑动系数选取 |
5.5 刚柔复合是路面结构及弹性模量选取 |
5.6 层间剪应力计算 |
5.6.1 层间结合状态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
5.6.2 AC层的弹性模量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
5.6.3 粘结层的弹性模量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场测试结果对比及分析 |
6.1 测试路段概况 |
6.2 现场检测项目 |
6.3 检测结果分析 |
6.3.1 粘结层抗剪性能 |
6.3.2 粘结层粘结性能 |
6.3.3 汉堡车辙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刚柔复合式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1.1 集料 |
2.1.2 沥青 |
2.1.3 矿粉 |
2.1.4 水泥 |
2.2 刚性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2 刚性面层结构成型及养护 |
2.3 柔性加铺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3.1 集料级配组成设计 |
2.3.2 最佳油石比 |
2.4 复合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粘结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粘结层沥青用量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下的抗剪强度 |
3.1.2 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下的抗弯拉强度 |
3.1.3 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下的抗折强度 |
3.2 水复合作用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抗剪强度 |
3.2.3 抗弯拉强度 |
3.2.4 抗折强度 |
3.3 粘结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加铺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沥青混合料离析级配组成 |
4.1.2 离析级配沥青混合料抗弯拉强度试验 |
4.1.3 界面力学性能试验方案 |
4.1.4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2 沥青混合料老化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沥青混合料老化试验与抗弯拉强度试验 |
4.2.2 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界面力学性能试验 |
4.2.3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3 沥青加铺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4.3.1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4.3.2 沥青混合料老化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因素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碾压强度单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碾压次数单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沥青加铺层厚度单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复合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路面施工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 |
6.1 界面抗剪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
6.2 界面抗弯拉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
6.3 界面抗折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5)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温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水泥混凝土早龄期温度场的研究 |
1.2.2 水泥混凝土早龄期温度应力的研究 |
1.2.3 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应力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解决的问题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碾压混凝土早龄期内部温度数值模拟 |
2.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2.2 热交换模型 |
2.2.1 对流换热模型 |
2.2.2 气温模型 |
2.2.3 热辐射模型 |
2.2.4 蒸发散热模型 |
2.2.5 太阳能吸收模型 |
2.3 水泥水化放热模型 |
2.3.1 等效龄期成熟度方法 |
2.3.2 活化能 |
2.3.3 水化度计算 |
2.3.4 水化放热量计算 |
2.4 边界条件及节点划分 |
2.4.1 边界条件 |
2.4.2 节点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碾压混凝土早龄期温度测量与模型验证 |
3.1 现场测量方案 |
3.1.1 路段概况 |
3.1.2 测量内容 |
3.1.3 测量仪器 |
3.1.4 试验材料 |
3.1.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2 测量过程 |
3.3 测量结果分析及模型验证 |
3.3.1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
3.3.2 温度场模型验证 |
3.4 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1 分析不同季节对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 |
3.4.2 分析不同铺筑时间对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 |
3.4.3 分析不同养护条件对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碾压混凝土早龄期非线性温度应力计算 |
4.1 温度应力模型 |
4.1.1 温度分布模型 |
4.1.2 碾压混凝土零温度应力点的确认 |
4.1.3 碾压混凝土板早期固化翘曲 |
4.1.4 温度应力计算 |
4.2 材料参数的确认 |
4.2.1 混凝土热膨胀系数 |
4.2.2 泊松比 |
4.2.3 混凝土弹性模量 |
4.2.4 混凝土抗拉强度 |
4.3 温度应力的徐变修正 |
4.3.1 通过水化度计算徐变系数 |
4.3.2 徐变修正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 |
4.4 温度应力模型结果 |
4.5 分析不同工况下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早龄期非线性温度应力的影响 |
4.5.1 不同季节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早龄期非线性温度应力的影响 |
4.5.2 不同铺筑时间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早龄期非线性温度应力的影响 |
4.5.3 不同养生方式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早龄期非线性温度应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式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 |
5.1 铺设沥青层后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的影响 |
5.1.1 沥青层温度场分析 |
5.1.2 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温度场的影响 |
5.1.3 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
5.2 加铺沥青层后对碾压混凝土结构层的开裂影响 |
5.2.1 沥青层厚度对碾压混凝土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
5.2.2 沥青层厚度对碾压混凝土温度应力长期影响 |
5.2.3 碾压混凝土结构层切缝需求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的研究概况 |
1.2.2 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和矿料级配研究 |
2.1 反射裂缝产生机理 |
2.2 原材料性能检测 |
2.2.1 集料 |
2.2.2 矿粉 |
2.2.3 沥青 |
2.3 矿料级配设计方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CAVF法对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级配的设计 |
3.2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最佳配比确定 |
3.2.1 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分析 |
3.2.2 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验分析 |
3.2.3 混合料抗水损坏能力分析 |
3.2.4 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分析 |
3.2.5 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分析 |
3.3 基于GTM法的最佳配比验证及优化 |
3.3.1 GTM法介绍 |
3.3.2 GTM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原则 |
3.3.3 GTM法设计混合料试验步骤 |
3.3.4 GTM法优点 |
3.3.5 试验参数确定 |
3.3.6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7 最佳油石比下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3.3.8 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路面有限元数值分析 |
4.1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路面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定及材料参数 |
4.1.2 模型结构 |
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模量工况下的应力分析 |
4.2.2 不同厚度情况下的应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试验路设计及跟踪检测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路段目标配合比设计 |
5.2.1 试验路原材料检验情况 |
5.2.2 试验路目标级配 |
5.2.3 试验路目标配合比性能验证 |
5.3 试验路段生产配合比设计 |
5.3.1 拌合站各档热料仓矿料掺量确定 |
5.3.2 试验路生产配合比性能检验 |
5.3.3 试验路生产配比设计结果 |
5.4 应力吸收结构层(下面层)试验路铺筑及检测情况 |
5.4.1 施工配合比级配和铺筑桩号 |
5.4.2 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和情况 |
5.4.3 试验路施工机械情况 |
5.4.4 试验路施工情况 |
5.4.5 试验路施工配合比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 |
5.5 现场试验路路面性能检验结果 |
5.6 试验路效益评价 |
5.6.1 直接经济效益 |
5.6.2 间接经济效益 |
5.6.3 社会效益 |
5.6.4 总的社会经济效益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7)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结构路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1.3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碾压混凝土基层温缩特性及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碾压混凝土温缩特性影响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 基于基层层位功能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2.3.1 原材料性能的基本情况 |
2.3.2 碾压混凝土基层结构特性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分析 |
3.2.1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计算模型 |
3.2.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3.3.1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
3.3.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控制指标及设计方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4.1 广乐高速公路概况 |
4.2 碾压混凝土基层控制指标及施工工艺 |
4.2.1 碾压混凝土基层控制指标及配合比设计 |
4.2.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施工关键工序控制 |
4.3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监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PG82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 |
2.1 沥青PG分级 |
2.2 PG82改性沥青技术控制指标的确定 |
2.2.1 常规指标确定 |
2.2.2 推荐PG82改性沥青控制指标 |
2.3 PG82SBS改性沥青性能原材料选择 |
2.3.1 SBS改性沥青效果与基质沥青的关系 |
2.3.2 SBS改性剂掺量的确定 |
2.3.3 稳定剂的选用 |
2.4 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控制措施 |
2.4.1 设备的选用 |
2.4.2 改性沥青生产中对于温度的控制 |
2.4.3 改性沥青成品的贮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
3.1 沥青路面上面层配合比设计简介 |
3.2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数据技术指标 |
3.2.2 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的确定 |
3.2.3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3.2.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3.2.5 沥青混合料的检验 |
3.2.6 室内配合比设计结论 |
3.3 PG82改性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 |
3.3.1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
3.3.2 确定各热料仓的矿料比例 |
3.3.3 生产配合比室内拌和马歇尔试验 |
3.3.4 配合比设计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 |
4.1 施工概述 |
4.1.1 施工部位及时间 |
4.1.2 施工采用的配合比 |
4.2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技术 |
4.2.1 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
4.2.2 拌合 |
4.2.3 运输与卸料 |
4.2.4 摊铺 |
4.2.5 碾压 |
4.2.6 接缝处理 |
4.2.7 交通管制 |
4.2.8 质量检验标准 |
4.2.9 施工机械配置 |
4.3 试验路施工过程中质量抽检 |
4.3.1 施工温度 |
4.3.2 矿料级配 |
4.3.3 沥青用量 |
4.3.4 马歇尔试验 |
4.3.5 车辙试验 |
4.4 施工后路面性能检测 |
4.4.1 压实度、厚度检测 |
4.4.2 平整度检测 |
4.4.3 渗水系数 |
4.4.4 弯沉检测 |
4.4.5 构造深度 |
4.5 试验段取得的施工参数 |
4.5.1 确定配合比 |
4.5.2 确定拌合站 |
4.5.3 确定运输车辆 |
4.5.4 确定松铺系数 |
4.5.5 确定摊铺工艺 |
4.5.6 混合料温度控制及碾压组合 |
4.6 施工保障措施 |
4.6.1 质量保证措施 |
4.6.2 安全保证措施 |
4.6.3 环保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 |
5.1 仪器与试验准备 |
5.1.1 加载设备 |
5.1.2 贯入压头 |
5.2 步骤与方法 |
5.2.1 试件准备 |
5.2.2 试验步骤 |
5.3 数据处理 |
5.4 非标准试件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G82沥青混合料在信茂高速公路的应用 |
6.1 项目背景 |
6.1.1 工程概况及特点 |
6.1.2 工程数量 |
6.2 技术突破 |
6.2.1 PG82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 |
6.2.2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 |
6.2.3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 |
6.2.4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 |
6.3 目前已产生的效益 |
6.3.1 经济效益分析 |
6.3.2 社会效益分析 |
6.4 应用前景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RAP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在HMA/PCC路面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AP性能与评价指标研究 |
2.1 RAP常规性能指标 |
2.2 RAP级配组成 |
2.3 RAP细观结构研究 |
2.4 RAP沥青分布研究 |
2.5 RAP性能新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A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集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
3.2 混凝土级配设计理论 |
3.2.1 最大密度曲线理论 |
3.2.2 粒子干涉理论 |
3.2.3 可压缩堆聚模型 |
3.3 可压缩堆聚模型关键指标研究 |
3.3.1 实际堆聚密实度试验 |
3.3.2 新集料实际堆聚密实度 |
3.3.3 RAP集料实际堆聚密实度 |
3.4 RA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4.1 集料级配优化 |
3.4.2 RAP混凝土路用性能要求 |
3.4.3 配合比设计模型 |
3.4.4 体积参数计算 |
3.4.5 设计流程 |
3.4.6 设计示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AP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4.1 RAP混凝土设计 |
4.2 RAP混凝土工作性 |
4.3 RAP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4.3.1 抗弯拉性能 |
4.3.2 耐久和抗冲击性能 |
4.3.3 耐磨性能 |
4.4 RAP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
4.4.1 纤维性能指标 |
4.4.2 RAP纤维混凝土工作性 |
4.4.3 RAP纤维混凝土路用性能 |
4.5 RAP混凝土间接拉伸试验研究 |
4.5.1 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
4.5.2 间接拉伸试验方法 |
4.5.3 间接拉伸试验理论基础 |
4.5.4 间接拉伸试验和数据处理 |
4.5.5 间接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和加载模式 |
4.6 间接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4.6.1 弹性变形强度 |
4.6.2 IDT强度 |
4.6.3 断裂能 |
4.6.4 韧性 |
4.6.5 温度对RAP混凝土抗弯拉性能影响 |
4.6.6 高温抗弯拉性能控制指标 |
4.6.7 RAP纤维混凝土IDT强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AP混凝土在HMA/PCC路面应用研究 |
5.1 HMA/PCC路面 |
5.1.1 概况 |
5.1.2 结构特点 |
5.1.3 设计方法 |
5.2 RAP混凝土在HMA/PCC路面应用 |
5.2.1 PCC层采用普通混凝土 |
5.2.2 PCC层采用RAP混凝土 |
5.2.3 HMA层永久变形量验算 |
5.3 HMA/PCC路面结构典型病害分析 |
5.3.1 HMA层车辙 |
5.3.2 层间剪切破坏 |
5.3.3 HMA层反射裂缝 |
5.4 RAP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
5.5 RAP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
5.5.1 原材料技术要求 |
5.5.2 配合比设计 |
5.5.3 配合比检验与施工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隧道铺装层结构设计与研究 |
1.2.2 国内外隧道铺装材料研究与应用 |
1.2.3 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研究 |
1.2.4 温拌及阻燃技术研究及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环境特点及特殊技术要求 |
2.1 冰冻海域依托工程所处地区自然环境 |
2.1.1 依托工程简介 |
2.1.2 冰冻海域气候环境特点 |
2.1.3 冰冻海域特殊地理及地质条件 |
2.2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交通组成及环境条件 |
2.2.1 海底隧道交通组成及分析 |
2.2.2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温度及湿度条件 |
2.3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特殊技术要求 |
2.3.1 特殊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要求 |
2.3.2 冰冻条件下耐久性要求 |
2.3.3 阻燃及环保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设计及层间处治技术研究 |
3.1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设计思路 |
3.1.1 冰冻海域隧道铺装层设计原则 |
3.1.2 基于特殊地域及海底交通的设计思路 |
3.1.3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类型拟定 |
3.2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分析 |
3.2.1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3.2.2 计算参数的确定 |
3.2.3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铺装结构破坏模式 |
3.2.4 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
3.3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铺装结构力学分析 |
3.3.2 沥青层厚度与模量对铺装结构应力的影响 |
3.3.3 多功能层厚度与模量对铺装结构应力的影响 |
3.3.4 水泥混凝土层厚度与模量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3.3.5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铺装结构类型推荐 |
3.4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推荐复合式沥青路面铺装结构厚度设计 |
3.4.1 沥青层厚度设计 |
3.4.2 多功能防水层材料及厚度设计 |
3.4.3 水泥混凝土层厚度设计 |
3.5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层界面防水粘结技术研究 |
3.5.1 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铺装层界面受力特点 |
3.5.2 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置技术要求 |
3.5.3 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方案比选 |
3.5.4 防水粘结层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3.5.5 防水粘结层实施方案推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用温拌与阻燃沥青性能研究 |
4.1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用温拌剂的选取 |
4.1.1 温拌剂作用机理分析 |
4.1.2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用温拌剂的要求 |
4.1.3 温拌剂种类的初选 |
4.2 温拌剂对沥青技术性能影响分析 |
4.2.1 原材料 |
4.2.2 试件制备 |
4.2.3 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4.2.4 温拌剂对沥青粘温特性影响 |
4.2.5 温拌沥青显微图像分析 |
4.3 温拌沥青流变特性分析 |
4.3.1 流变性能测试技术 |
4.3.2 高温模量与相位角分析 |
4.3.3 柔量与延展性能分析 |
4.3.4 温度与频率敏感性分析 |
4.3.5 温拌沥青疲劳特性分析 |
4.4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用阻燃沥青性能研究 |
4.4.1 阻燃剂作用机理分析 |
4.4.2 适用于海底隧道阻燃剂选择 |
4.4.3 阻燃沥青性能评价及试验 |
4.4.4 依托工程阻燃剂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性能研究 |
5.1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 |
5.1.1 原材料优选及技术性能测试 |
5.1.2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
5.1.3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思路 |
5.2 基于抗滑降噪的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SMA-13 设计及性能研究 |
5.2.1 温拌剂与阻燃剂的选取及添加方式 |
5.2.2 抗滑降噪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SMA-13 配合比设计 |
5.2.3 压实温度及体积特性 |
5.2.4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SMA-13 路用性能验证 |
5.3 温拌沥青混合料AC-20C设计及性能研究 |
5.3.1AC-20C配合比设计 |
5.3.2 添加不同温拌剂的AC-20C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 |
5.3.3 不同温拌剂对AC-20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5.3.4 温拌AC-20C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疲劳性能试验 |
5.4 多功能防水层温拌沥青混合料AC-5 和SMA-5 设计及性能研究 |
5.4.1 多功能防水层AC-5 和SMA-5 配合比设计 |
5.4.2 温拌AC-5 和SMA-5 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
6.1 实体工程简介 |
6.2 冰冻海域海底隧道路面结构实施方案 |
6.3 防水粘结层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
6.3.1 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
6.3.2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 |
6.3.3 防水粘结层质量检测 |
6.4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6.4.1 温拌剂与阻燃剂现场添加方式 |
6.4.2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 |
6.4.3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摊铺与碾压工艺 |
6.4.4 试验段生产施工检测 |
6.5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效益分析 |
6.5.1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6.5.2 经济效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粗集料碾压砼复合式路面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足尺试验的隧道路面结构响应研究[D]. 宁兵.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明色化铺装材料在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张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抗剪性能分析[D]. 胡凯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D]. 叶新雨.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温度特性研究[D]. 李佳.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设计及应用研究[D]. 叶平. 广州大学, 2019(01)
- [7]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D]. 张晓莹.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8]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D]. 刘明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RAP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在HMA/PCC路面应用研究[D]. 时宁. 长安大学, 2017(06)
- [10]冰冻海域海底隧道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D]. 唐培培. 长安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