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传教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传教士,汾阳,基督教,福建,鸦片战争,近代,揭阳。
西方传教士论文文献综述
王锡伦[1](2019)在《史上在中国传教最成功的西方传教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化》期刊2019年12期)
江家发,殳晓玥,葛秋霖[2](2019)在《西方传教士与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教士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中国近代科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传播者的作用。通过概述西方传教士来华前我国的化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和知识传教的背景,列举了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及成果,旨在探讨其对近代化学在我国传播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通过对来华传教士在华行为动机及其成效的分析,试图对其在中国近代化学建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18期)
张跃军[3](2019)在《西方传教士笔下的晚清福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福建河流及道路沿途风光》述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福建河流及道路沿途风光》是最早向西方介绍福建的着作之一,是研究18世纪后期闽南地区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参考。该书涉猎广泛,笔触细腻,是对当时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民众生活的生动写照,其很多颇有价值的评述,尤其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是了解西方中国观难得的第一手材料。该书在展现中国社会积极方面的同时,貌似温情和友善的笔调下却不乏偏见,预示了一个世纪后的东方主义理论所揭示的逻辑。其于当下具有独特的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马小侠[4](2019)在《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办报、创办书局、出版图书,这些出版活动在带来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最新的出版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出版技术的革新和近代出版业的形成,推动近代中国出版业自我技术革新。在这期间,也培养了一批华人出版家,从出版的角度来说,西方传教士搭建了西方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桥梁。(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17期)
朱轶誉[5](2019)在《开化期西方传教士眼中的韩国女性隔离(seclusion)与家庭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开化期在韩国发行的基督教英文杂志(The Korean Repository,Korea Review和The Korea Mission Field)中与韩国女性相关的资料为研究对象,在对杂志中关于韩国女性的文章进行整理的基础之上,主要从女性隔离和女性的家庭生活两个角度出发,对这一时期西方传教士的韩国女性观进行考察。本文主要运用了文明论和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传教士的观点时,同时考虑传教士的观点与当时韩国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再将他们的观点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而注意展现这其中的变化过程,并将传教士的观点与开化期男性知识分子的观点相比较,以期把握这一时期传教士对韩国女性认知的特征和复杂性。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传教士们接触了韩国各个阶级的女性,其中他们主要接触的是中下层的女性。除了传教活动外,他们对韩国女性的地位、教育、医疗、家庭生活等方面也很关注。其中,提高韩国女性的地位,并帮助她们建立起对自身正确的认知成了西方传教士的重要目标。当时韩国社会还实行着严格的内外法,女性被要求呆在闺房,不得随意在公共场所出现,即使出现也需要用长衣遮住脸。西方传教士们将这些现象定义为对韩国女性的隔离,并从文明论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批判,指出韩国社会对女性的隔离是一种文明落后的表现。因此,为了提高韩国女性的地位,将她们从隔离中解放出来,传教士们积极展开了教育、医疗、传教等实践活动。虽然传教士们不遗余力地批判韩国社会对女性的隔离,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却对“穿长衣遮脸”这一女性隔离的习俗,表现出了维护和尊重。传教士的这种双重态度体现出近代空间里两种文明相撞的复杂性。另一方面,韩国女性在接受了西方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后,开始要求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更大的社会活动空间。然而,西方传教士却对韩国女性频繁进行社会活动,特别是参与政治、经济等活动的表现进行了否定和批判。因为传教士们认为女性正确的活动空间依然在家庭领域。他们想要将女性从韩国传统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并期望在近代基督教家庭中建立理想的女性形象。他们指出真正的女性是近代家庭中的“好母亲和好妻子”,她们接受过近代教育,理解丈夫并能培养出文明的下一代。当时,韩国开化知识分子之间也流行着将韩国女性作为国民养成母体的看法,这与传教士的上述观点很相似。由此,韩国女性在近代家庭中的作用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起来。综上,西方传教士对开化期韩国女性的认知呈现出四个特征,即批判传统对韩国女性的束缚、与传统习俗的和解、强调近代家庭中女性的角色、将女性纳入近代国民国家形成的话语中。本文通过研究开化期西方传教士的韩国女性观,不仅窥见了当时韩国女性的生存状态,也探究了西方传教士、韩国女性以及韩国男性知识分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韩国开化期社会状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30)
韶红,孔令频[6](2019)在《论《中国丛报》的史料价值与西方传教士辞书研究成就及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丛报》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华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期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在华西方传教士的辞书研究成就,对于我们了解19世纪30至50年代中国辞书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图学苑》期刊2019年01期)
王伟均[7](2019)在《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圣经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贵州少数民族的近代历史上,基督教的传入影响重大。西方传教士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传教士特别是基督新教传教士,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圣经翻译活动,以及建立教会学校、创制文字等活动,不仅促使基督教在近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兴盛发展,成为贵州近代宗教事业中一个突出的特点,而且促进了基督教对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的改良,使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基督新(本文来源于《东方翻译》期刊2019年01期)
张小萍,赵元[8](2018)在《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山西汾阳的行迹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清政府宣布弛禁天主教,被清政府禁止了100多年的天主教被正式解禁,基督教新教也随之获得在华传教的权利。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卡尔顿大学先后派出30多名教士与学生来山西汾阳传播宗教,创办医院与学校,时间达半个世纪之久。传教士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汾阳以及周边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海燕[9](2018)在《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潮汕揭阳的医疗慈善活动——以揭阳真理医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行医的方式传教是基督教的传统,教会医疗慈善活动是传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浸信会在揭阳创办的真理医院为样本,阐述了西方传教士在潮汕揭阳地区开展医疗慈善活动的概况,特别是创建真理医院后的有关情况,分析了教会医院的作用和社会影响,认为其有助于基督教在潮汕揭阳地区的传播,树立了教会的正面形象,同时缓解了地方救济事业的压力,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8年11期)
[10](2018)在《《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古籍出版专项资助项目。主编周振鹤先生是着名学者,具体整理者主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专业研究院校。第二辑共收书二十叁种,涵盖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内容。首先,整理者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如《御制律吕正义续编》的整理是由音乐史专家完成的,《泰西水法》是由科技史专家完成的,因此这些整理成果不但在一般的古籍整理方面是过硬的,(本文来源于《古典文学知识》期刊2018年04期)
西方传教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教士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中国近代科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传播者的作用。通过概述西方传教士来华前我国的化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和知识传教的背景,列举了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及成果,旨在探讨其对近代化学在我国传播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通过对来华传教士在华行为动机及其成效的分析,试图对其在中国近代化学建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传教士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锡伦.史上在中国传教最成功的西方传教士[J].世界文化.2019
[2].江家发,殳晓玥,葛秋霖.西方传教士与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3].张跃军.西方传教士笔下的晚清福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福建河流及道路沿途风光》述介[J].外国语文研究.2019
[4].马小侠.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9
[5].朱轶誉.开化期西方传教士眼中的韩国女性隔离(seclusion)与家庭角色[D].南京大学.2019
[6].韶红,孔令频.论《中国丛报》的史料价值与西方传教士辞书研究成就及贡献[J].贵图学苑.2019
[7].王伟均.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圣经翻译[J].东方翻译.2019
[8].张小萍,赵元.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山西汾阳的行迹探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8
[9].王海燕.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潮汕揭阳的医疗慈善活动——以揭阳真理医院为例[J].西部学刊.2018
[10]..《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J].古典文学知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