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归难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归难侨,华侨农场,印尼村,文化再适应
归难侨论文文献综述
胡修雷[1](2017)在《从“印尼村”现象看华侨农场归难侨的文化再适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尼村"是华侨农场的归难侨建立的带有印尼饮食、舞蹈、建筑等风情的聚集区,这些归难侨强调他们旅居在外的文化记忆,形成了侨居地文化在中国传统侨乡的集中展现。这种舍近求远的文化再适应,是国际移民大潮下人们经历社会变动和文化融合过程中衍生出的课题,归难侨们在回国后展现出的异域文化色彩,是文化多元和时代选择的结果,成为侨乡文化的一种特殊标签。(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7年02期)
黎相宜[2](2017)在《国家需求、治理逻辑与绩效——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叁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再到后来对"社会和谐"的重视。华侨农场的设立具有安置归难侨、改善其生活的政治属性。但是,政府对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长期的特殊照顾导致了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归难侨生活的目标,政府对华侨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政策给华侨农场及其社区内的归难侨群体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冲击,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张力的两难。国家的这种二元需求与社会结构、中央—地方关系等因素互动,共同影响了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治理政策的变革轨迹以及治理绩效。(本文来源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熊志灵[3](2017)在《生存与发展:一个归难侨安置点的思考——以北海侨港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北海侨港在20世纪70年代末集中安置印支难侨1万多人,被联合国难民署誉为难民安置工作典范。本文回顾了侨港的发展历程,归侨从贫穷到富裕的经历,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意见。(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7年03期)
姜振逵,刘景岚[4](2016)在《归难侨、过路客与国家公民——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汕丰华侨农场归难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汕尾市汕丰华侨农场为研究目标,运用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对汕丰农场归难侨的田野调查1后发现,归难侨在社会身份复杂性上已经发生分化,分为"归难侨群体"与"过路客群体",后者在社会身份认同上比前者更前进一步,但总体而言,较低的社会身份复杂性是他们向国家公民社会身份转化的主要阻碍。(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6年01期)
黎相宜[5](2015)在《制度型族群聚集与多向分层融入——基于广州南涌华侨农场两个归难侨群体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州南涌华侨农场的两个归难侨群体作为比较个案,探讨其产生多向分层融入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难侨群体所形成的聚集状况与亚群体网络内部形成的资源及文化价值观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马来亚归难侨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履历"形成了强势聚集,其亚群体网络所主导的价值观及内部资源能够引导归第二代绕开农场亚文化的负面影响,顺利融入进本地主流社会中。而越南难侨及其第二代则是一种弱势聚集,其所形成的与主流文化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亚文化以及网络内部贫乏的资源使个体更易于融入本地社会的边缘层中。(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张晶盈[6](2013)在《华侨农场归侨的认同困惑与政府的归难侨安置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国在20世纪中后期的归难侨安置政策进行回顾和梳理,并以福建S华侨农场的调查为例,分析我国的归难侨安置政策对归侨认同意识的影响,进而反思我国集中安置归难侨模式的得与失。(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李嫣,钟朝海[7](2012)在《乐光农场:从创业一条街看归难侨生活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 “小家大家看国家,乡情垦情看国情。”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本报正在深入开展“迎接党的十八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并于今日起推出《深入走转改 喜迎十八大》专栏。本报将分别深入垦区农场、社区、职工家庭等基层一线,(本文来源于《海南农垦报》期刊2012-10-17)
郑一省[8](2012)在《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本组论文以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了归侨的认同、归属感的产生与建构,以及生计变迁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八桂侨刊》期刊2012年02期)
蒋婉[9](2012)在《“边缘化族群”的认同——以广西防城港企沙镇华侨渔村归难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企沙镇华侨渔村"边缘化族群"———归难侨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描述这些归难侨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认同,分析他们这种认同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他们的这种认同与其"边缘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八桂侨刊》期刊2012年02期)
周煦钊,金强,方斌[10](2012)在《大旺归难侨住楼房领分红》一文中研究指出站在大旺北围建设路旁的小土坡上放眼四顾,周围是大片大片平整的黄土地;远处,则是连绵的工厂厂房以及大型工程机械挥舞着的臂膀。 “在我小时候记忆里,整个大旺都种甘蔗,从这里望下去,满眼都是绿油油的。”27岁的郑亚容站在土坡上指着四周说:“到我上(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2-02-17)
归难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叁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再到后来对"社会和谐"的重视。华侨农场的设立具有安置归难侨、改善其生活的政治属性。但是,政府对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长期的特殊照顾导致了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归难侨生活的目标,政府对华侨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政策给华侨农场及其社区内的归难侨群体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冲击,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张力的两难。国家的这种二元需求与社会结构、中央—地方关系等因素互动,共同影响了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治理政策的变革轨迹以及治理绩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归难侨论文参考文献
[1].胡修雷.从“印尼村”现象看华侨农场归难侨的文化再适应[J].世界民族.2017
[2].黎相宜.国家需求、治理逻辑与绩效——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政策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
[3].熊志灵.生存与发展:一个归难侨安置点的思考——以北海侨港镇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
[4].姜振逵,刘景岚.归难侨、过路客与国家公民——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汕丰华侨农场归难侨分析[J].理论月刊.2016
[5].黎相宜.制度型族群聚集与多向分层融入——基于广州南涌华侨农场两个归难侨群体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张晶盈.华侨农场归侨的认同困惑与政府的归难侨安置政策[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李嫣,钟朝海.乐光农场:从创业一条街看归难侨生活变迁[N].海南农垦报.2012
[8].郑一省.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J].八桂侨刊.2012
[9].蒋婉.“边缘化族群”的认同——以广西防城港企沙镇华侨渔村归难侨为例[J].八桂侨刊.2012
[10].周煦钊,金强,方斌.大旺归难侨住楼房领分红[N].南方日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