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传统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无法与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相符。而海绵城市的推广与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城市的洪涝问题,还能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提升和改善城市基础功能。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其中,从而缓解内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1海绵城市概念在市政给排水中应用的意义
根据定义,海绵城市主要在降雨过程中起到收集,渗透和净化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地表水的供应,在没有较多雨水降下的时候对其进行水资源的补充,进而完善水资源的循环过程。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水资源的循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可以说是生态循环的动力所在,只有有了完善的水循环才能够促进其中其他生态循环能够正常进行。只有科学的水循环才能促进正常运作。生态系统。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出于道路安全性的考虑人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尽可能低成本的材料来降低建设所用到的总成本,这样虽然能够满足车辆的基本要求,也有着平整度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条件,但是与此同时如果路面长期积水的话就会导致道路产生严重的破坏,长此以往会导致安全隐患。所以市政道路因为其市政给排水系统当中十分重要环节的作用必须要进行充分的防渗水工作,否则会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现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逐渐是朝向硬化道路的方向发展的,这一过程中暴露的土地面积已经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因而道路的防渗水功能也就随之降低,经常是雨水降落之后有地方回收,但是没有办法回馈雨水,进而破坏了水循环的过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进行科学的规划过程,毕竟海绵城市的设计本意就是对城市空间当中的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
2“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市政建设工作来说,结合“海绵城市”进行建设有利于该城市做好防洪的相关工作。不仅如此,“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储存紧缺的水资源,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如果遇到大雨天气,“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排水的压力。除此之外,在大雨天气下,“海绵城市”还可以收集水资源,并对水资源进行储存,最大程度的发挥雨水资源的作用。
3海绵城市概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透水铺装
通过透水铺装系统的安装有利于优化路面的结构和透水的性能,提高路面的去污能力。事实上,很多的污染物都会聚集在城市道路的表面,那么这就可能会导致污染物在渗透的过程中会影响到渗透的效果,如果这些污染物不能够渗透下去,就会在表面进行堆积,从而会对道路的重金属的含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事实上,污染物的渗透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污染物的移动,而是要给污染物进行分层的处理,从而提高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仅如此,在进行污染物的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对水资源进行再次利用的过程。当污染物在透水铺装系统的作用下,经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了解到各个污染物的浓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透水铺装系统还可以对污染物的分析和处理结果进行判断,提高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污染物在进行渗透工作的时候,透水铺装系统能够对转化的过程进行分析,这项工作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规划和设计各个种类的路面的系统,保护紧缺的水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有效的结合透水铺装系统和城市的建设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加大对雨水以及地下水资源的监控力度,如果发生问题,比如说洪涝灾害等,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不仅如此,所实用的检测系统还应该对城市内部河流的水体、水质情况进行检测,做好雨水资源的收集工作,合理的利用雨水资源。
3.2在人行道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人行道车行道和一些附属的设施等,人行道是人们出行过程中最方便的一条道路,这也是市政道路的一个重要功能。设计人行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来确保人行道设计过程能够对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传统市政工程的建设中,经常使用不透水的路面施工技术。这对列车的运行有重要影响。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中,建筑材料的渗透性是非常需要的。使用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确保雨水在雨天可以渗透到地下而不会引起积雨。同时,应控制路面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更好地补给地下水资源。如果设计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将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局部土壤渗透性产生影响。此时,需要在基层设置相应的排水管并保持一定的斜度以确保排水功能。
3.3在车行道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海绵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是一种非渗透性的路面施工技术。这将导致路面水的建设以及地下水的供应方面的问题,并将具有相应的热岛效应。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巷道设计需要采用具有一定透水性的路面施工技术。该设计技术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路面最上层可采用高渗透沥青混凝土建筑材料建造。中间层和基层可以用非渗透性建筑材料构造,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对路基的侵蚀和破坏。当有雨,路面有雨水时,水将沿横坡直接排入预设盲沟,直接进入路边绿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坡度设定在0.3和6%之间,路拱的坡度控制在1-1.5%之间。这有利于雨水的排放和收集,实现绿色环保和节能。
3.4在绿化带等附属设施中的应用
对于市政道路的设计,绿化带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雨水收集最常见的功能。在可渗透地面的影响下,应收集地面上的水。在正常情况下,绿化带的设计高度应在路面以下十五厘米左右处。雨水出口应均匀分布并种植在绿化带上。中间高度介于土壤和道路之间。第二点反映在水过滤的影响。对于下雨,需要过滤以确保其清洁。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种植一层土壤,并且必须建立相应的砾石层并安装渗透管。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过滤要求,还可以帮助雨水进入地下并提供天然水。第三是使用缓慢停滞。根据现场的地形条件和结构特点,合理设计导流系统,以满足深层地下雨水的分类要求。
3.5设计排水沟施工
在对城市道路上的排水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着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设计建设排水沟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设计,这样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收集和过滤雨水,保证过滤过后的雨水的清洁程度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渗透工作的效果,在不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合理的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3.6市政道路层次性设计
想要建设“海绵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进行分层的处理。拿最简单的道路的排水工作为例子,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选择不同的排水形式,根据各个路面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排水形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雨水的渗透工作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透水层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的最终效果达到标准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规划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着分层设计的原则,提高市政道路的层次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之中,是可以提高城市的蓄水、排水能力,改善城市雨水污染问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在以后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大力推广这种“会呼吸”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国良.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5):115–116.
[2]鲁长安,吕丹.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架构与创新路径——以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8(3):90–96.
[3]徐君,任腾飞.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面对供给侧改革的冷思考及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8(4):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