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程元君[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谭新授课导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许华[2](2021)在《如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 ——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例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
谢春涛[3](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李勤[4](2021)在《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榜样是时代精神的生动缩影,是社会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榜样崇高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为人们树立了优秀的人格标杆和道德典范,作为常用的道德教育方法,榜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对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具有引领作用。新时代下,社会深刻转型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新时代榜样教育面临新挑战。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00”后青少年发展需要,对榜样教育不足进行调整优化,重塑青少年榜样形象,通过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新颖形式增强榜样教育效果,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培育时代新人。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对青少年榜样教育探究,通过文献资料查找、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探索。从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客观分析基础上发现,青少年榜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榜样形象选择多样化不足、榜样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榜样教育活动践行效果不佳及榜样学习氛围不足等均成为新时代下青少年榜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榜样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榜样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青少年内心认知忽视、有效榜样教育形式缺乏、榜样教育活动践行不到位、社会不良影响侵蚀等造成榜样教育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及成因,主要从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榜样本体选择、改进榜样教育方式、提高榜样教育践行活动效果、营造良好榜样学习社会氛围入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更新榜样教育观念。在榜样教育过程中,一味的强调付出会引起学生抵触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以主体间性思想更新榜样教育观念,确立平等的榜样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凸显青少年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青少年主体意愿,引导青少年向榜样学习,同时注重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联系,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满足个人发展要求。第二,运用大数据优化榜样教育本体选择。智能化是信息化时代显着特征之一,获取信息方便、快捷是信息化时代一大特点,运用网络化资源优势,给与青少年榜样多样化且有针对性选择,跟踪推送青少年所选榜样,增加对榜样了解认知。第三,利用新媒体更新榜样教育形式。传统线下方式与新兴线上方式相结合,采用新颖多样化线上教育方式,吸引青少年对榜样教育的关注,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常规显性教育与渗透为主隐性教育相联系,双管齐下,促进榜样教育更好地开展。第四,提升榜样教育践行活动的实效性。深化榜样精神内涵,明确榜样教育活动目的,对榜样教育活动有更为清晰明了的认识;连续性和周期性的践行活动强化榜样教育;后续追踪和评估机制检查榜样教育落实情况,反馈优点与不足,为改进榜样教育提供建议。第五,重视榜样教育环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榜样学习氛围。榜样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联动共建,协同合作,让青少年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学习榜样,潜移默化的塑造品格。
李鸽[5](2021)在《周恩来读书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读书观是指读书主体对读书目的、内容、方法、原则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的主要国家领导人之一,读书实践伴随着周恩来献身于中国革命、建设的奋斗一生。周恩来读书观有其丰厚的理论来源,是立足于自身独特的读书实践,形成的一整套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读书理念。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系统展开对周恩来读书观的整体性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探讨周恩来读书观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展望、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理论来源。该部分主要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读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思想两大角度对其理论进行追根溯源。二者对周恩来读书观的影响既有先后侧重,也有相辅相成,是周恩来读书观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的实践历程。周恩来读书史在其成长、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得到发展,是其读书观形成的重要实践来源。该部分以周恩来年谱为主要史料基础,以时间顺序对其读书实践进行详细梳理。第四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的学理内涵。本部分将从三方面系统阐述周恩来读书观的丰富内容。其一为周恩来主张读书以积极目的为指引,其二为周恩来主张读书以有效方法为保障,其三为周恩来主张读书以科学原则为遵循。第五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的当代价值。在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周恩来读书观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和深入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郭娅[6](2021)在《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明确要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以立德树人、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和教材编撰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创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自身从教经历中反思和大胆创新,首创了具有国内本土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分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甚少,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教学意义。首先,概述对分课堂概念和相关理论。它是教师讲授一部分时间,学生讨论一部分时间,中间穿插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的时间,形成“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究其理论基础,并阐述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特点和应用范围。其次,针对笔者实习学校——六盘水市第H中学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深入分析本校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便于更有效地引入对分课堂教学做准备。再次,将对分课堂模式与历史核心素养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阐述设计原则,并进行课例教学实践,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作业反馈来分析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分析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分析教学困境和改善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课前宣传、明确精讲内容、增强自主能力和建立赏罚制度。
黄彩蝶[7](2021)在《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强调,要用家国情怀与世界的眼光去审视地理问题。家国情怀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诠释,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诸多内容蕴含着家国情怀的教育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责任感。本文以家国情怀的角度切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积极影响。在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家国情怀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给予解读后,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针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主要存在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培养手段不够多样、实践活动缺失、家校共建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下策略:第一,要深挖教材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加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内容分析,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元素;第二,要借助多媒体方式,开展情境教学,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家国情怀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家国情怀体验,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的实际认知;第三,要家校合作,协同培养家国情怀,要引导家长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参与者,要组织家庭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设计,分别从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新授课教学《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地理专题教学《适度开采矿产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地理实践活动《滹沱河野外考察活动》教学入手,设计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给一线同仁以借鉴共讨。
成仁[8](2021)在《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解决敖德斯尔研究当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目的,运用文本研究方法,重新解读敖德斯尔小说,试图拓展蒙古族作家研究领域。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互文性研究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中的各种互文现象进行了探讨。论文围绕自涉互文性、与汉文学的互文性以及与后续文学之间的互文性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的复杂构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一节,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再现等问题,具体呈现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第二节,以敖德斯尔的《撒满珍珠的草原》与《创业史》为典型案例,从故事情节的构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第三节中主要从故事情节的互文性,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敖德斯尔小说与萨仁托娅的《远去的战马》之间的互文性。第二章主要就敖德斯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胡仁乌力格尔和连环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现象,使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的三种文本转移以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问题。第一节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变化、影像转码和空间转换等问题,以电影《骑士的荣誉》为例,从剧本小说转变成电影的过程进行了探究。第二节分别从内容增减、文化的再建构和人物形象差异等三个方面对胡仁乌力格尔《阿力玛斯之歌》进行了分析。第三节主要从连环画脚本的改编、艺术形式的转变和不同脚本的对比等三个方面对连环画《骑士的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从文本发生学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的创作发生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以敖德斯尔小说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和手稿修改等问题对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的创作发生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别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等方面讨论了《骑兵之歌》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第二节分别从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和手稿修改问题等两个方面探索了《骑兵之歌》的发生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敖德斯尔小说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尽管敖德斯尔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研究领域尚待开发:例如,敖德斯尔电影文学研究、敖德斯尔作品译介研究和敖德斯尔小说版本研究等。
王思源[9](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江蓉[10](2021)在《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初心和使命,让红色文化浸润新时代的学生心灵,让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鲜亮底色,这是我国教育的时代要求。红色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的研学旅行教育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动红色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对我国红色研学旅行研究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已有学者对新技术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做了初步探索,但是对于新技术到底是否适合于红色研学旅行、哪些新技术更加适合于红色研学旅行、这些新技术如何更好的应用于红色研学旅行当中等这些问题还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初步分析,再通过新技术赋能教育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和论证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适用性,归纳新技术支持对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环境支持和线上、实地、混合式的支持方式。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法收集有关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相关访谈文稿和观察资料,并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得到目前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对新技术的现实需求。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例证新技术在红色研学旅行中的支持方式以及应用新技术后红色研学旅行的教学效果如何等,最后进而构建出具体的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
二、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4)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1.研究的缘由 |
2.研究的目的 |
3.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国内关于榜样教育相关研究 |
2.国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研究综述 |
(三)本论文重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拟创新点 |
4.主要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青少年 |
2.榜样与偶像 |
3.榜样教育 |
一、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
(一)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
2.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 |
4.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榜样教育思想论述 |
(二)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相关理论借鉴 |
1.我国传统的榜样教育思想 |
2.心理需求理论 |
3.观察学习理论 |
4.社会学习理论 |
(三)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创新研究的必要性 |
1.满足青少年健康心理养成的内在需要 |
2.多元化时代对榜样多样性的现实要求 |
3.青少年人格健全是国家发展人才要求 |
二、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
1.问卷实施与回收情况 |
2.问卷内容的设计 |
(二)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
1.问卷基本情况 |
2.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三)小结 |
三、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问题 |
1.榜样选树多样性不足 |
2.榜样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 |
3.榜样教育活动践行效果不佳 |
4.榜样学习社会氛围不足 |
(二)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榜样教育观念未能与时俱进 |
2.忽略青少年内心认知 |
3.缺乏有效的榜样教育形式 |
4.榜样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不到位 |
5.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的侵蚀 |
四、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创新的建议对策 |
(一)更新榜样教育观念 |
1.以主体间性思想更新榜样教育思维 |
2.统筹兼顾,协调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
(二)善用大数据优化榜样本体选择 |
1.利用大数据的关联性,及时发现榜样人物 |
2.运用大数据精准信息定位,榜样推送层次化、多样化 |
3.根据目标分类,提高榜样选树针对性 |
(三)运用新媒体丰富榜样教育方式 |
1.实现榜样教育线上线下并行 |
2.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
(四)提高榜样教育活动践行效果实效性 |
1.深化榜样精神内涵 |
2.明确榜样教育活动践行的目的性 |
3.坚持榜样教育活动的持续性和周期性 |
4.构建榜样教育践行效果跟踪评估机制 |
(五)重视环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榜样学习氛围 |
1.利用大数据净化网络教育环境 |
2.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
3.弘扬尊重和学习榜样的社会风气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周恩来读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概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4.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周恩来读书观形成之理论渊源 |
1.1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书思想精华 |
1.1.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读书目的之变迁 |
1.1.2 中国古代文人志士读书态度之传承 |
1.1.3 中国传统文化读书方法之相得益彰 |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读书理论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目的 |
1.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态度 |
1.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方法 |
第二章 周恩来读书观形成之实践历程 |
2.1 求学生涯中的读书实践 |
2.1.1 一九零二年至一九一零年在传统私塾初步学习传统文化 |
2.1.2 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一七年在新式学堂初步接触西学思想 |
2.1.3 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四年在国外求学深入研究西方思潮 |
2.2 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读书 |
2.2.1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九年间的读书实践 |
2.2.2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间的读书实践 |
2.2.3 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间的读书实践 |
第三章 周恩来读书观之学理内涵 |
3.1 周恩来主张读书以积极目的为指引 |
3.1.1 以读书求知提升自身能力 |
3.1.2 以读书求知推动实践创新 |
3.1.3 以读书求知助力民族振兴 |
3.2 周恩来主张读书以有效方法为保障 |
3.2.1 横向对比研读法 |
3.2.2 相互交流读书法 |
3.2.3 前后对照读书法 |
3.2.4 精专读书法 |
3.3 周恩来强调读书以科学原则为遵循 |
3.3.1 坚持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3.3.2 坚持读以致用的读书原则 |
3.3.3 坚持博专互取的读书原则 |
3.3.4 坚持终生读书的原则 |
3.3.5 兼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原则 |
第四章 周恩来读书观之当代价值 |
4.1 周恩来读书观对推进新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启示 |
4.1.1 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
4.1.2 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实践路径 |
4.2 周恩来读书观对推进新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
4.2.1 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指引核心价值理念 |
4.2.2 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行动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多元教学模式的影响 |
(三)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 |
二、研究现状 |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对分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教学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 |
(二)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对分课堂的学习理论基础 |
(二)对分课堂的教学理论基础 |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 |
(一)走向自我教育的历史学习 |
(二)基于渐进自主的历史教育 |
四、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
(一)讲授和讨论时间的适时分配 |
(二)教师与学生分担教与学职责 |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五、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H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课堂观察分析 |
(二)教师访谈分析 |
(三)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二、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预习效果不理想 |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
(三)课堂缺少交流互动 |
(四)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有限 |
三、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设计与实施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设计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 |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课例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思路 |
(五)实施计划 |
(六)教学实施过程 |
第四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 |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课堂观察分析 |
三、学生访谈分析 |
四、作业情况分析 |
五、教学效果分析 |
(一)免预习,减教学负担 |
(二)精讲授,提学习效率 |
(三)自主学,助消化吸收 |
(四)分组论,检独学成果 |
(五)共交流,促师生互动 |
(六)培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
第五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困境和策略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困境 |
(一)学校管理层面 |
(二)课堂教学层面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 |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效率教学方式 |
(二)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多元化绩效指标 |
(三)加强对分宣传,充分考察学情 |
(四)明确精讲内容,丰富导入形式 |
(五)适量布置任务,强化自主能力 |
(六)建立奖赏制度,维护课堂纪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II |
附录 III |
附录 IV |
附录 V |
附录 VI |
致谢 |
(7)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1.1.2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需要 |
1.1.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挖掘家国情怀的育人价值 |
1.2.2 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国情怀 |
2.1.2 地理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2.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2.2.3 社会学习理论 |
3 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调查 |
3.1 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现状 |
3.1.1 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的认知及接受意向 |
3.1.2 教师群体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及接受意向 |
3.1.3 学校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及接受意向 |
3.2 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师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
3.2.2 家国素养的教学方式 |
3.2.3 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视及配合 |
4 高中地理课程中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方法建议 |
4.1 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家国情怀教育的知识载体 |
4.1.1 深挖教材资源,加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内容分析 |
4.1.2 拓展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元素 |
4.2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学吸引力 |
4.2.1 借助多媒体,丰富家国情怀教学方式 |
4.2.2 开展情境教学,丰富学生家国情怀体验 |
4.2.3 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的实际认知 |
4.3 家校合作,协同培养家国情怀 |
4.3.1 引导家长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参与者 |
4.3.2 组织家庭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 |
5 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设计 |
5.1 地理新授课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设计 |
5.1.1 教学设计 |
5.1.2 课堂教学流程 |
5.2 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地理专题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5.2.1 教学设计 |
5.2.2 教学过程 |
5.3 地理实践活动中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设计 |
5.3.1 教学目的 |
5.3.2 教材及教学资源分析 |
5.3.3 学情分析 |
5.3.4 教学方式 |
5.3.5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
5.3.6 教学过程 |
5.3.7 教学评价 |
5.3.8 教学反思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8)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敖德斯尔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
第一节 敖德斯尔小说的自涉互文性 |
一、人物再现的互文 |
(一)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互文性 |
(二)党的好干部形象的互文性 |
(三)民族儿童形象的互文性 |
二、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一)社会主义竞赛情节的互文性 |
(二)收养孤儿情节的互文性 |
(三)爱情故事的互文性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自然景物描写 |
(二)草原春节的描写 |
第二节 敖德斯尔小说与汉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三、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新力量:娜仁斯其格/梁生宝、高增福和徐改霞 |
(二)中间人物:梁三老汉/老希力莫 |
(三)旧势力:莎木腾/三大能人(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 |
第三节 敖德斯尔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义士:义德尔/苏克 |
(二)党在骑兵支队的代表:哈达巴图/青克尔 |
(三)反动叛匪:扎拉森、何富贵/宾巴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静态画面——没落破败的王府 |
(二)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
第二章 敖德斯尔小说文本转移研究 |
第一节 从“剧本”到电影 |
一、从语言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一)故事情节 |
(二)人物及其人物关系 |
二、影像转码:隐喻 |
(一)戏剧性的隐喻 |
(二)意识形态的隐喻 |
三、从抽象场景到具体场景 |
(一)选择场景展现空间 |
(二)骑兵训练的场景 |
(三)热闹非凡的召庙村 |
第二节 从小说到胡仁乌力格尔 |
一、内容的变化 |
(一)内容的增加与删减 |
(二)内容的细化 |
二、驯马程式的转变 |
三、传统搏克文化的淡出 |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
第三节 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 |
一、从剧本小说到连环画脚本 |
二、从文字艺术到图像艺术 |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
(二)连环画中的蒙古元素 |
(三)骑兵“再现” |
三、连环画《骑士的故事》两种版本之间的对比 |
(一)对初版本脚本的删减和添加 |
(二)脚本的修改 |
第三章 敖德斯尔小说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前文本”的创作经验研究 |
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 |
(一)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的对应 |
(二)人物形象的原型 |
二、作家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和吸收 |
三、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其经历 |
第二节 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骑兵之歌》现存手稿基本信息 |
(二)现存手稿与印刷作品的文本校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作品 |
参考论文 |
采访调研 |
后记 |
(9)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需要传承红色文化 |
二、新时代需要培养时代新人 |
三、新时代需要创新红色教育 |
四、红色教育需要新技术支持 |
第二节 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研学旅行与红色研学旅行 |
一、红色文化与红色教育 |
二、研学旅行 |
三、红色研学旅行 |
四、红色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 |
第二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缘起 |
第三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理论 |
第一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赋能 |
一、新技术与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理念 |
第二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新技术支持环境 |
一、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数据流通 |
二、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信息联通 |
三、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服务贯通 |
四、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场景融通 |
第三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新技术支持方式 |
一、支持在线研学活动 |
二、支持现实场景体验 |
三、支持混合红色研学旅行 |
第四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实地调研 |
第一节 实地调研设计 |
一、实地调研目的 |
二、实地调研方法 |
三、实地调研对象 |
四、实地调研工具设计 |
第二节 实地调研资料收集 |
一、小组访谈 |
二、参与观察 |
第三节 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 |
一、小组访谈资料分析 |
二、参与观察资料分析 |
第四节 实地调研结论 |
一、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现状 |
二、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描述 |
案例一: 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红色VR体验系统 |
案例二: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百团大战半景画馆 |
第二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过程 |
一、案例一材料分析 |
二、案例二材料分析 |
第四节 案例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三轮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参与式观察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谭新授课导入研究[D]. 程元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如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 ——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例的行动研究[D]. 许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创新研究[D]. 李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周恩来读书观研究[D]. 李鸽. 山西大学, 2021(12)
- [6]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D]. 郭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D]. 黄彩蝶.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D]. 成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9]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研究[D]. 江蓉.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