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准静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静态,圆管,结构,复合材料,舱室,模型,药量。
准静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比,安二峰,陈鹏万,周强,高鑫[1](2019)在《爆炸烧结制备W-Al含能结构材料及其准静态压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爆炸烧结法,采用不同粒度的W、Al混合粉末,成功制备了近乎致密的W-Al含能结构材料(ESM)。研究发现:冲击波压力是粉末致密化的主导因素,粉末粒径对烧结密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显着,W的粒径越小,颗粒团聚越明显,从而阻碍致密化,在致密块体中形成连续分布的W相。所制备样品的最大抗压强度和失效应变分别达到288 MPa和20%,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模式主要取决于连续相,Al相连续的ESM抗压强度低、塑性较好,呈轴向劈裂破坏;而W相连续的ESM则表现出脆性和高抗压强度,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与Al的低强度高塑性和W高强度脆性特性一致。(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乔及森,张金山,苗红丽[2](2019)在《金属多层圆管夹芯板结构静态及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半径为Φ3和Φ6 mm的铝合金薄壁圆管粘接得到相对密度为0. 125和0. 24的圆管多层夹芯板材,试验研究了在侧向约束和准静态条件下不同层数蜂窝材料的面内压缩过程和力学响应,结合有限元计算表明,随着圆管层数的增多,夹芯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向下移动,单位体积塑性变形所耗散的能量减少,能量吸收减弱。而在没有侧向约束时,计算得到的应力值明显小于有约束时,且圆管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影响较小。此外,层级梯度圆管蜂窝准静态压缩曲线有明显的分段现象,层薄弱区倾向于先变形致使整体应力降低,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圆管蜂窝变形模式,反而使得变形集中,不利于能量吸收。(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司云朋,高丽兰,张春秋,彭宇霖[3](2020)在《含裂纹缺损关节软骨的单轴准静态拉伸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关节软骨一旦出现裂纹缺损其力学性能会发生改变,而先前研究中针对受损关节软骨的探究多集中在压缩,对于拉伸性能的研究较少。目的:预先在软骨层试样上制造裂纹缺损,测试其单轴准静态拉伸性能。方法:选取新鲜成年猪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制备含裂纹缺损的软骨试样,在不同应力率下(0.001,0.01,和0.1 MPa/s)测试其拉伸性能,在不同恒定应力下(1,2,3 MPa)测试其蠕变性能。结果与结论:①不同应力速率下的拉伸实验中,随着应力速率的增加,达到相同应变所需的应力逐渐增大,且试件的杨氏模量随应力率的增加而增加;②不同应力速率下含裂纹缺损关节软骨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说明含裂纹缺损关节软骨的拉伸性能具有率相关性;③不同恒定拉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实验中,蠕变应变随着拉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蠕变柔量随拉应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并且随着蠕变时间的推移蠕变应变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④结果表明,不同应力率和不同恒定应力对含裂纹缺损关节软骨的拉伸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该实验结果可为缺损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力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2期)
陈辉,邓勇军,姚勇,黄雪刚,唐群轶[4](2019)在《准静态下TiB_2基陶瓷复合材料单轴抗压强度的韦伯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重力燃烧工艺制备了TiB_2基陶瓷复合材料,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得其体积密度为4.72 g/cm~3。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陶瓷颗粒间存在许多小于3μm的微孔洞且分布不均匀。在加载速率为0.5 mm/min的准静态条件下进行单轴抗压试验,以Weibull分布为假设分布,对测得的强度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经过Kolmogorov非参数检验,得出该陶瓷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单轴抗压强度分布规律可以用模数系数为3.04834,最小抗压强度为0 MPa的两参数Weibull分布表征,预测了其平均强度为530 MPa。(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10期)
徐维铮,吴卫国[5](2019)在《密闭空间内爆炸准静态压力理论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密闭空间内爆炸过程不仅涉及冲击波的传播和反射,还包含复杂的后燃烧效应。后燃烧效应既增强了冲击波强度,还会对最终准静态压力产生较大影响。为对约束空间内爆炸准静态超压进行预测,[方法]基于化学反应分析及能量守恒定律,推导给出一种考虑后燃烧效应内爆炸准静态超压峰值的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得到的准静态超压与相关文献的实验测量结果及经验公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所提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的准静态超压峰值与文献的实验测量及经验公式的结果吻合较好;Anderson经验公式在药量体积比小于0.5 kg/m~3的爆炸工况下并不适用,文献[8]的拟合公式不能外推至药量体积比大于8.87 kg/m~3的爆炸工况下使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更好地了解内爆炸后燃烧效应对准静态压力贡献的物理机制,以及为抗爆结构设计及毁伤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冯振宇,周坤,裴惠,解江,牟浩蕾[6](2019)在《复合材料薄壁方管准静态轴向压缩失效机理及吸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5]_(3s)铺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薄壁方管为对象,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其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破坏吸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5]_(3s)方管在准静态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局部屈曲失效模式;在局部屈曲区,失效主要表现为纤维与基体断裂、分层以及轴向与纵向裂纹扩展,并耗散大量能量;在弹性区,能量耗散大部分由于层间分层,少部分来自于纤维与基体弹性变形。基于Puck2000基体失效准则与Yamada Sun纤维失效准则,研究建立单层壳、多层壳、层合壳3种有限元模型,对方管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和吸能特性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3种有限元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复现[±45]_(3s)方管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吸能特性,但层合壳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45]_(3s)方管局部屈曲的失效模式,且比吸能误差最小,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接近。(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宁宇,郑杰,王浩磊[7](2019)在《剪切转换区模型探究二维非晶合金的准静态剪切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固体不同于晶体材料中的位错滑移,在应力加载下是通过局部原子的重新排列来适应剪切应变的。剪切转变区(shear transformation zone,STZ)模型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用来描述非晶固体原子局部重排机制的理论模型。由于缺乏实验来验证STZ模型与宏观剪切带的产生有可靠的相关性,为此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多种组分的CuZr合金进行剪切实验,并采用简化的二维STZ模型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该模型在实验中的可靠性。实验结果发现随着应变的增加,STZ模型中T1-event的数目与应力的大小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同时在实际发生塑性应变的微观过程中,STZ发生T1-event的时间会略微早于应力的变化,但最多不会超过每个T1-event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的一半。实验表明STZ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非晶固体剪切带的产生。(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健,王平,马道林,马晓川,徐井芒[8](2019)在《准静态下轮对脱轨安全限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准静态下的叁维轮对脱轨分析模型,推导轮对脱轨临界状态下的力学平衡方程,建立同时考虑轮轴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的轮对稳态脱轨评价方法。采用Shen-Hedrick-Elkins非线性蠕滑理论充分考虑轮轨蠕滑力对轮对脱轨安全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旋蠕滑率对轮对脱轨安全限值与安全域影响明显,若忽略自旋蠕滑率的影响,计算得到的轮对脱轨安全限值则偏大,使脱轨安全性评价标准变宽松,对车辆脱轨的评价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摩擦系数对轮对脱轨安全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轮轨间的摩擦系数对车辆脱轨安全性有利有弊,轮轨间过低的摩擦系数也可能引发车辆脱轨,在确定合理的轮轨摩擦系数时应注意权衡车轮爬轨脱轨与滑轨脱轨。(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徐维铮,吴卫国[9](2019)在《基于伯努利方程舱室内爆炸准静态泄压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舱室内炸药爆炸泄压过程参数变化规律,基于伯努利方程推导给出了一种计算泄压过程中准静态压力及速度时间历程的简化计算公式。采用自主开发的程序开展了不同泄压口大小、不同质量炸药下舱室内爆炸泄压数值计算,通过理论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公式中等熵指数的取值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泄压口大小对等熵指数影响很小,而炸药质量对等熵指数影响较大,随着炸药质量增大,等熵指数不断减小并趋于1.0。(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增瑞,张瑜,裴东兴[10](2019)在《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放入式电子测压器准静态校准数据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贝叶斯估计法无法用于直接处理准静态校准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随后进行正态性分析获得正态性参数,最后依据正态性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的多传感器动态测试数据融合的处理方法。经过计算分析,放入式电子测压器准静态校准数据具有较好的正态性,使用贝叶斯估计法处理充分考虑了测试数据的统计规律特性,减轻了多传感器测试系统中单传感器对测量整体结果的影响;经实验验证,其同时明显提高了数据相关性,能进一步提高测试可靠性。对于火炮膛压的精确测量有显着意义。(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准静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采用半径为Φ3和Φ6 mm的铝合金薄壁圆管粘接得到相对密度为0. 125和0. 24的圆管多层夹芯板材,试验研究了在侧向约束和准静态条件下不同层数蜂窝材料的面内压缩过程和力学响应,结合有限元计算表明,随着圆管层数的增多,夹芯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向下移动,单位体积塑性变形所耗散的能量减少,能量吸收减弱。而在没有侧向约束时,计算得到的应力值明显小于有约束时,且圆管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影响较小。此外,层级梯度圆管蜂窝准静态压缩曲线有明显的分段现象,层薄弱区倾向于先变形致使整体应力降低,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圆管蜂窝变形模式,反而使得变形集中,不利于能量吸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静态论文参考文献
[1].王比,安二峰,陈鹏万,周强,高鑫.爆炸烧结制备W-Al含能结构材料及其准静态压缩特性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19
[2].乔及森,张金山,苗红丽.金属多层圆管夹芯板结构静态及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9
[3].司云朋,高丽兰,张春秋,彭宇霖.含裂纹缺损关节软骨的单轴准静态拉伸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4].陈辉,邓勇军,姚勇,黄雪刚,唐群轶.准静态下TiB_2基陶瓷复合材料单轴抗压强度的韦伯分布规律[J].中国陶瓷.2019
[5].徐维铮,吴卫国.密闭空间内爆炸准静态压力理论计算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9
[6].冯振宇,周坤,裴惠,解江,牟浩蕾.复合材料薄壁方管准静态轴向压缩失效机理及吸能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7].宁宇,郑杰,王浩磊.剪切转换区模型探究二维非晶合金的准静态剪切应变[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8].王健,王平,马道林,马晓川,徐井芒.准静态下轮对脱轨安全限值研究[J].铁道学报.2019
[9].徐维铮,吴卫国.基于伯努利方程舱室内爆炸准静态泄压过程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9
[10].陈增瑞,张瑜,裴东兴.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放入式电子测压器准静态校准数据处理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