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名人故居(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平,刘松[1](2022)在《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运河遗产游客感知研究——以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借助Python爬虫技术采集游客评论数据,并使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进行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倾向研究,全面评估大运河遗产的游客感知。研究发现: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积淀、江南运河风情在青果巷游客感知中得到充分体现;游客对青果巷持有较强的积极情感,然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仍存较大空间。最后,从保护为先、文化整合和创新利用等方面给出了提升大运河遗产游客感知的对策建议。
张华敏,张琴[2](2022)在《国外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先进做法探究》文中指出文脉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结晶,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直接体现。国外文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自20世纪60年代正式被提出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做法。本文通过研究国外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先进做法,借以探究国外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
张婷婷,杨绍军[3](2021)在《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文中指出西南联大在昆明期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为我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形成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保护主要包括领导指示保护政策、西南联大旧址和名人(故)旧居保护、博物馆和研究院、文献资源整合、艺术再现西南联大、创新活动形式、传承联大精神六大类。但目前保护还存在缺乏宏观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支持,名人(故)旧居保护利用程度不高、方式单一,文献资源整合困难较大,教育遗产的利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构建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体系,从基本思路、制度保障、保护内容、支持条件、组织管理、监督和评估机制六个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南联大教育遗产。
田超[4](2021)在《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名人故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可开发旅游资源。本文简单介绍了青岛名人故居,分析了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探究了目前旅游开发中暴露出的保护力度不足、开发难度大、开发模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并针对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可行策略展开探讨。
魏颖[5](2021)在《文旅视域下湖湘名人故居的价值管窥》文中认为文化旅游视域下挖掘湖湘名人故居的精神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湖湘名人故居与湖湘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思想精神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成为湖湘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名人故居文化本身是区域经济赖以发展的特色优势资源,能够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文化资本,从而增强地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依托湖湘名人故居规划建设具有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乡镇形象,使名人故居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红色文化与湖湘文化、生态文化有机交融;文化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融汇共进,不失为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汤凯锋,唐林珍,马吉池,梁时禹,辜昀玥[6](2021)在《延续历史文脉 推动苏区振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很火!国庆假期很多游客带着孩子慕名前来。”梅州市蕉岭县石窟河畔,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内,游客络绎不绝。古大存、曾国华、朱云卿、罗屏汉、田家炳、林风眠、丘成桐、李国豪……近年来,一批批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的名人故居、祖居、纪念馆成为梅州的一张张文化名片。
杨科,黄明华,修福宇[7](2021)在《古镇更新的“绣花功夫”——以铜陵旧城为例》文中提出历史古镇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在古镇的保护与更新中,不仅要保护历史遗产,更应该注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空间品质。文章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审视铜陵古镇现状困境,以"产业提升、以人为本、文化复兴"为理念,提出"整合古镇空间构架、激发社会活力、激活文化基因"等多项构思与策略,以期改善古镇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
庄凯月,杨培峰[8](2021)在《基于活态传承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关键层级,是具有动态特征的历史遗产类型,属于典型的活态遗产范畴。城市的发展转型使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面临着多重矛盾,亟需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模式与方法,以平衡保护与发展、近期与长远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文将活态传承的保护与更新理念引入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分析动态传承、渐进更新模式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并以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价值为核,街巷为脉,以轴串景,以景映区。通过整体统筹、触媒辐射、多方联动的模式,传承街区活态遗产,提升街区人居环境,最终实现动态传承、渐进更新的有机更新。
金琪军[9](2021)在《一砖一瓦总关情 “一带一路”宁波帮——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鄞州模式”与时代意义》文中提出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视程度的逐年提升,以及群众假期旅游、周末游、近郊游的兴起,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界定、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好辖区内的名人故居,使之成为宣传推介地方特色、人文风情、发展变化的窗口,也是各地有关部门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何婷婷[10](2021)在《辽阳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名人文化是"东北第一城"辽阳城市发展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特殊的人文资源。通过对辽阳名人文化资源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开发辽阳名人文化资源,要提升名人文化品位,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要深度挖掘名人文化资源,有重点地推进名人文化研究;要加强名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名人文化物质载体;要打造名人文化品牌,促进名人文化产业开发等。
二、加强名人故居(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名人故居(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运河遗产游客感知研究——以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区概况 |
(二) 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三) 研究方法 |
1 社会网络分析 |
2 情感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一) 词频分析 |
(二) 语义网络分析 |
(三) 情感倾向分析 |
四、结论与讨论 |
(2)国外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先进做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 |
(一)文脉的保护制度 |
(二)文脉的开发利用 |
二、国外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先进做法 |
(一)新旧并置融合发展 |
(二)公众积极参与文脉保护 |
(三)注重文脉信息处理和传播 |
(四)注重运用现代科技 |
(五)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 |
三、对我国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启示 |
(一)完善文脉保护法律体系 |
(二)提高文脉保护公众参与度 |
(三)提升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科技水平 |
(四)大力发展文物古迹观光旅游业 |
四、结语 |
(3)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
(一)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历史价值 |
1.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遗存 |
2.抗战时期我国教育保护和发展的见证 |
3.推动抗战时期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二)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当代意义 |
1.西南联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
2.西南联大的精神教育遗产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
二、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 |
(一)领导指示和保护政策 |
1.国家领导人指示 |
2.相关保护政策 |
(二)西南联大旧址和名人(故)旧居保护 |
1.西南联大旧址的保护 |
(1)对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旧址的保护。 |
(2)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的保护。 |
2.西南联大名人(故)旧居保护 |
(三)博物馆、研究会、研究院 |
(四)文献资源整合 |
(五)艺术再现西南联大 |
(六)创新活动形式,传承联大精神 |
三、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缺乏宏观的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 |
2.名人(故)旧居保护、利用程度不高,方式单一 |
3.文献资源整合困难较大 |
(1)散存文献资源集中整合亟待解决。 |
(2)标准化构建是文献资源整合面临的关键问题。 |
(3)文献资源整合视野还需拓展。 |
(4)西南联大文献资源整合体系亟需优化。 |
4.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利用政策落实不到位 |
(二)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充分 |
2.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媒体宣传和科学研究不充分 |
3.西南联大教育遗产深度开发利用意识缺乏 |
四、构建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体系 |
(一)构建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体系的思路 |
(二)制度保障 |
(三)保护内容 |
(四)条件保障 |
(五)组织管理 |
(六)监督和评估机制 |
(4)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青岛名人故居概述 |
二、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
三、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保护力度不足 |
(二)开发难度较大 |
(三)开发模式较为单一 |
(四)宣传力度不足 |
四、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可行策略 |
(一)完善保护机制 |
(二)提高保护修复技术水平 |
(三)全面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
(四)挖掘资源优势并调整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
(五)全面探索改善宣传效果的路径 |
五、结语 |
(5)文旅视域下湖湘名人故居的价值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旅游与湖湘名人故居的开发 |
二湖湘名人故居的精神价值 |
(一)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 |
(二)经世致用的担当精神 |
(三)心忧天下的使命意识 |
(四)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
三湖湘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
(一)名人故居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人文教育协调发展 |
(二)红色文化与湖湘文化有机交融 |
(三)文化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融汇共进 |
(6)延续历史文脉 推动苏区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文物遗产“活”起来 |
活化路子“实”起来 |
文化底色“亮”起来 |
(7)古镇更新的“绣花功夫”——以铜陵旧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铜陵旧城活力之源 |
1.1 丰富的历史遗迹与厚重的人文底蕴 |
1.2 独特的空间格局与优美的自然环境 |
1.3 灿烂的非遗文化与多彩的市民生活 |
2 铜陵旧城活力审视 |
2.1 经济活力审视 |
2.2 社会活力审视 |
2.2.1 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
2.2.2 公共活动空间匮乏、分布不均衡 |
2.3 文化活力审视 |
2.3.1 人文资源遍布,保护与利用未及兼顾 |
2.3.2 人文精神彰显不足 |
3 目标与理念 |
3.1 产业注入 |
3.2 主体回归 |
3.3 文化复兴 |
4 构思与策略 |
4.1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
4.1.1 保护“山-城-海-岛”空间构架,延续文景空间脉络 |
4.1.2 整合空间结构,打造活力之心 |
4.1.3 科学合理确定城镇规模,提高旅游服务能力 |
4.2 激发社会活力 |
4.2.1 整治旧城公共空间 |
(1)维护历史空间的原真性 |
(2)新旧共生——历史遗存与公共空间融合 |
4.2.2 疏通古镇交通流 |
4.3 激活古镇文化基因 |
4.3.1 传承人文精神 |
4.3.2 保护活态民俗 |
5 小结 |
(8)基于活态传承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综述 |
2.1 既有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 |
2.1.1 大量仿古建筑的失真式更新 |
2.1.2 维护街区原真性的冻结式保护 |
2.1.3 以有机更新为手段的可持续式保护 |
3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3.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
3.1.1 历史街区整体脉络、形态肌理被破坏 |
3.1.2 历史街区节点更新各不相谋 |
3.1.3 文化肌理续存空间动力不足,主体缺失难以持续 |
3.2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未来发展趋势 |
4 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 |
4.1 历史沿革及其文化价值与特色 |
4.1.1 历史沿革 |
4.1.2 文化价值与特色 |
4.2 发展现状以及面临挑战 |
4.2.1 发展现状 |
4.2.2 面临挑战 |
4.2.3 面临机遇 |
5 活态遗产传承理念及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应用 |
5.1 活态遗产更新的理念背景和内涵 |
5.2 历史文化街区活态保护与更新的视角与方法 |
5.2.1 视角1:文脉修复 |
5.2.2 视角2:触媒辐射 |
5.2.3 视角3:动力激活 |
6 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活态遗产保护与更新模式分析 |
6.1 基于活态遗产传承的城市更新思路与目标 |
6.2 系统层面的脉络修复 |
6.2.1 强调文旅融合的文化网络梳理 |
6.2.2 渗入街区文化内在的功能网络整合 |
6.2.3 基于传统社区活化的生活脉络缝补 |
6.2.4 打造步行优先的交通网络重塑 |
6.3 节点层面的触媒激活 |
6.3.1 基于文脉缝合的触媒设计 |
6.3.2 基于产业激活的触媒设计 |
6.3.3 基于活态社区活化的触媒设计 |
6.3.4 基于交通优化的触媒设计 |
7 结论 |
(9)一砖一瓦总关情 “一带一路”宁波帮——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鄞州模式”与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名人故居的定义及表述 |
鄞州区名人故居遗存情况 |
价值评估分析 |
建筑工艺的审美体验 |
时空对话的文化熏陶 |
地域文化的精神纽带 |
乡贤乡情的心灵家园 |
活化利用模式 |
公益式活化保护 |
让渡式活化保护 |
回购式活化保护 |
捐赠式活化保护 |
时代意义 |
既关注“物”的守望,又彰显“人”的召唤 |
既保留“古”的意境,又凸显“今”的展望 |
既实现“保”的目标,又焕显“用”的导向 |
(10)辽阳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辽阳名人文化资源概况 |
1.1 辽阳名人类型 |
1.2 辽阳名人文化资源类型 |
2 辽阳名人文化资源的评价 |
2.1 古代名人的知名度高于近现代名人 |
2.2 政治、军事领域的名人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
2.3 文化领域名人资源级别高、影响大 |
2.4 名人文化资源整体品味好,文化价值高 |
3 辽阳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
3.1 名人文化资源开发取得的成效 |
3.2 名人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4 辽阳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
4.1 以文化名人为主题,多方努力共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
4.1.1 宣传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
4.1.2 充分运用新型社交媒体 |
4.1.3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4.2 深度挖掘名人文化资源,有重点地推进名人文化研究 |
4.2.1 深度挖掘与整理,构建名人档案 |
4.2.2 资源分级,有重点地推进名人文化研究 |
4.2.3 深入开展名人文化应用研究 |
4.3 加强名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物质载体 |
4.3.1 建设辽阳名人文化重点设施和项目工程 |
4.3.2 将城市建设与名人文化相结合 |
4.3.3 丰富文化载体,打造名人文化景观 |
4.4 打造名人文化品牌,促进名人文化产业多样化开发 |
4.4.1 打造名人文化品牌 |
4.4.2 采取多样化开发模式 |
4.4.3 促进名人文化产业全面开发 |
四、加强名人故居(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运河遗产游客感知研究——以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曹雨平,刘松.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国外文脉保护和开发利用先进做法探究[J]. 张华敏,张琴. 名作欣赏, 2022(03)
- [3]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J]. 张婷婷,杨绍军. 学术探索, 2021
- [4]青岛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 田超. 旅游纵览, 2021(22)
- [5]文旅视域下湖湘名人故居的价值管窥[J]. 魏颖. 长沙大学学报, 2021(06)
- [6]延续历史文脉 推动苏区振兴[N]. 汤凯锋,唐林珍,马吉池,梁时禹,辜昀玥. 南方日报, 2021
- [7]古镇更新的“绣花功夫”——以铜陵旧城为例[A]. 杨科,黄明华,修福宇.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21
- [8]基于活态传承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 庄凯月,杨培峰.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传保护), 2021
- [9]一砖一瓦总关情 “一带一路”宁波帮——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鄞州模式”与时代意义[J]. 金琪军. 文化月刊, 2021(09)
- [10]辽阳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 何婷婷. 四川建材,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