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朱孔冠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朱孔冠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临沂市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施工建设工作,是我国建筑领域中的重点内容。该环节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中,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之一。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明确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技术要点,采取科学搅拌、浇筑和振捣等技术。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和施工操作等进行控制,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周期长、规模大,往往需要考虑许多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混凝土的施工尤其重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确保建筑的稳定与牢靠至关重要,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则直接决定着建筑的稳固性,所以务必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直面其关键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把控措施,将混凝土的麻面、钢筋暴露以及开裂等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将质量控制落实在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以及养护阶段,以此将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到新高度。

1建筑工程常见混凝土质量问题

1.1混凝土施工露筋问题

减值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钢筋材质,这种材质在整个混凝土建设体系中属于承重体系,所以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与稳定性。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出现钢筋外露的情况。一般来说,该问题都是由于浇筑过程中钢筋的用量过大所导致的,个别情况下垫一块厚度不均匀也会引发这个问题。在刚开始计算配合比时往往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混凝土的保水性丧失,进而发生露筋的问题。

1.2混凝土施工麻面问题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时如果出现操作不当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发生局部麻面的情况。所谓麻面,就是振捣不规范出现的表面结构蜂窝状态。该问题会导致表面质量下降,一般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来进行改善,如果没有做好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水分过多或者比例不协调的问题,都会导致出现这个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尽管不会带来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依然会影响施工的美观性,不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与形象。

1.3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裂缝属于危险性较大的一种质量控制缺陷,该问题主要是由于没有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做好搅拌、加工处理工作,原材料不合格或者添加水合物过多都会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由于施工裂缝本身也存在衍生发展的趋势,所以许多裂缝在施工之初可能很小,但是后来内部应力逐渐释放,裂缝就会不断扩大,甚至对后期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危害与风险,所以必须要予以重视。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2.1浇筑作业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浇筑作业,前期混凝土的制作以及后续的振捣作业都是围绕着浇筑作业展开的。良好质量的混凝土的制作是为了有更好的浇筑作业质量,而高质量的浇筑作业可以为振捣作业打下基础,从而顺利完成建筑工程。要保障浇筑作业的质量,首先就需要前期的考察。建筑模板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只有模板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建筑的具体要求,才能保障浇筑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检查模板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钢筋的主要结构体系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将其参数指标与标准的钢筋结构体系相比较,从而以最小的误差确定模板规范,然后决定所采用的浇筑技术。在浇筑期间,一定要严格注意模板的位置以及钢筋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相关质量检测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一定要提高意识,一旦两者结构位置发生变化,不但会导致后续建筑出现安全隐患,更可能出现工作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因此,在浇筑作业期间,一定要确保模板位置以及钢筋结构变化,当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调整,在确保无误后在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

2.2振捣作业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将混凝土均匀分布,从而保障结构的安全与稳定,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振捣作业。振捣作业的良好进行,可以让混凝土填满浇筑作业留下的模板缝隙,从而让混凝土结构更加稳固,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保障建筑质量安全。振捣技术的良好进行需要设备和人工相互配合,从而保障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浇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作量以及强度水平,确保振捣作业的质量。振捣作业是一项工作量相对较大的施工作业,所以需要以设备作业为主,进行大面积的振捣,然后由人工作业为辅,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操作,在人工和设备的相互配合下,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振捣作业。

2.3保养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是由不同材料配比形成的,其中含有较多的水分,一旦停止操作,混凝土就会慢慢凝结固化。在此期间,施工人员想要保障其进行正常的反应,就不能让其强度上升过快,需要不停的添水已保障混凝土的正常反应。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混凝土的结构变化过程,从而使其结构性能达到建筑作业的标准,保障建筑的安全与稳定。使用合理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既能减少浪费,还可以更好的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在以前混凝土保养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水,这种保养方法低效且会浪费大量的水。现如今有了更好的养护材料代替水来进行混凝土的保养,新型材料可以在混凝土与空气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混凝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很好的组织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节约用水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混凝土的保养也要根据时间以及使用材料等进行具体的工作作业,比如在冬季对混凝土进行保养就需要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在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情况下,保养的时间也就不同。在冬季进行混凝土保养时,一定不能将水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的裸露部分,这样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成为不稳定因素,最好是使用保温膜进行保养,可以更好的控制膜下的温度以及湿度,从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3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3.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履行任务责任,提高管理效果。创建奖励和惩罚制度,以规范建设的质量和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并按照管理的好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员工的意识,为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3.2混凝土配比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参数的控制都清楚地标注在搅拌的现场,并且详细参数都要清楚地标明。通过控制混合水泥的水量,保证施工工序符合建筑规范。当水与水泥的混合比超过用水量的1/4,就会造成混合物发生泄漏的问题,同时1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并影响混凝土的耐用性和抗渗性。因此,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同时保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在合理得控制范围内,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建设工程的施工要求。要想保证混合比符合要去,就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而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建设项目顺利运行的技术,也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前提。

3.3合理选择相应材料

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并且必须购买耐用且优质的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应使用高强度水泥防冻剂和自同一制造商制造的水泥批次,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混凝土的颜色。应仔细检查混合料的尺寸和强度,避免增加污染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此外,添加剂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添加,从而确保混凝土在后期使用的质量。

结束语

要想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耐久度,就需要抓紧每一个技术细节,从最开始的材料配比以及拌制到最后的保养作业,都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方式进行工作。在整个施工作业中,施工团队应当更好的协作配合,发现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加强管理,创新出新的方法技术,更好的完成工作作业,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居舍,2019(11):135.

[2]都业明,姜全军.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33.

[3]张银芳,闫帅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0):85+14.

标签:;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朱孔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