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婧[1](2021)在《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多场景空间模拟预测与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示物种,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正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将其推向灭绝的边缘。中国、老挝和越南已针对其开展了丰富的野外调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就地保护体系,然而仍有大量栖息地处于无保护状态。同时,未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导致物种栖息范围的变化,给现有静态保护区边界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系统分析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分布与环境要素关系,由此科学预测未来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下栖息地范围及结构动态变化,将为未来栖息地保护提供潜在风险预警;同时,识别关键保护区并探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有助于实现保护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选取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为研究区,首先利用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建立西黑冠长臂猿与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分析西黑冠长臂猿对于适宜栖息地选择偏好;随后构建2030年、2050年和2070年不同气候模式(Can ESM5、BCC-CSM2-MR、CNRM-CM6-1)下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SSP2和SSP5)的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场景,预测未来适宜栖息地在多场景下的动态响应。为减小气候模式模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采取多模式集合的优化结果作为未来场景的最终依据。最后基于边际损失最小化原则,借助Zonation软件对适宜栖息地进行系统保护规划,提取未来关键保护地并进行保护空缺分析,以期为未来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当前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以及老挝越南的零星区域,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高度适生区呈现西北-东南方向的狭长条状,中度适生区呈现不规则的团絮状或点状分布。相比人类活动干扰,气候尤其是温度和降水的季节性对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影响更为显着。(2)全球气候模式对比结果表明:相比Can ESM5(CE)模式,BCC-CSM2-MR(BC)和CNRM-CM6-1(CN)模式更适用于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的预测。相较CN模式,BC模式下预测结果受胁迫表现更为明显。(3)多模式集合场景下,未来适宜栖息地的“新增-消失”大致以25°N为分界。在迁移轨迹方面,水平维度上未来栖息地将向西北方向缩减;垂直维度上有向更高海拔以及水系更上游迁移趋势。在景观格局方面,未来栖息地破碎化程度会有所改善,但景观连通度将有所降低。(4)未来中国将肩负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重任。现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在规模大小和地理分布上仍无法完全满足未来西黑冠长臂猿保护需求,可以通过加强就地保护、合理规划保护分区、构建跨境保护机制三个方面开展后续保护管理工作。
苏娇萍[2](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何沁遥[3](2020)在《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文中指出2013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届会议在柬埔寨金边隆重召开,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目前针对哈尼族村寨的研究大多围绕梯田系统展开,或以整个元阳梯田景观区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对乡土聚落进行全面研究较少,缺乏对某一村寨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乡土聚落的研究更加匮乏。在此背景下,以云南省元阳县垭口村为例,以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走访等研究方法,对其乡土聚落进行详细研究。垭口村作为世界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较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理论框架,梳理了“文化景观”和“乡土聚落”理论研究现状,提炼目前研究视角及要点。其次,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体系,从文化景观视角研究了垭口村乡土聚落组成结构及其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文化景观角度研究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形成机制,基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两方面对垭口村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垭口村目前的困境及其归因,进一步提出有利于垭口村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上述研究,希望能为类似乡土聚落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思路,并且拓展了乡土聚落的研究视野,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曾宇龙[4](2020)在《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与农村、内地与边疆、中心与边缘在投入与发展的差距,生活的便利度、获得感、公共服务保障的差别,以及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的原因,云南边境农村地区部分村寨的边民以个体和群体方式,以接受教育、外出务工等为途径实现个体和家庭发展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迁离原生村寨。同时,周边邻国外籍边民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缘政治和生存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不断流入我国边境地区,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推拉力量和虹吸效应下,云南边境农村出现了与内地农村“空心化”不同的“虚空化”现象,在人口数量、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看似实,实则虚”的状态。其现象的产生有着历史性、长期性,但更有着隐蔽性,应从边民个体、区域和国家目标实现的协同性角度,以边民产业内生为基,区域发展保障为要,开发开放大格局为目,构建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文化多元可持续之实,与城镇、与周边国家相邻地区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和谐空间。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地区衰败、“空心化”、“虚空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研究对象边民、研究问题“虚空化”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采用推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表现特征、发展态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第二部分以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官方公布数据和调研收集材料,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人口“虚空化”、产业“虚空化”、文化“虚空化”、公共服务“虚空化”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据此总结出“虚空化”具有复杂性、变动性、扩散性的特征及对比性由弱到强、可观测性由隐至显、时效性由短变长的发展态势,并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三方面深入剖析“虚空化”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社会稳定三个层面论述了“虚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导致国家安全呈现出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重重隐患,区域发展面临着基础十分薄弱、“硬件”有待加强、“软件”亟需补充的重重困境,社会稳定暴露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难、留守妇女坚守家庭难、空巢老人无忧养老难、返乡边民适应生活难、跨境婚姻家庭发展难、入境务工人员管理难的重重难题。第四部分从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设计了“虚空化”治理目标,对政府、社会组织、边民主体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最后提出由防范“虚空化”危机到削弱“虚空化”影响再到消除“虚空化”现象的治理路径。
吕进锋[5](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孙香聪[6](2020)在《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民间传统武术是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聚居着25个民族,其中有15个特有少数民族,10个人口较少民族。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武术,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各种外来文化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给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发生了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查阅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项目,虽然很多项目有记载,且目前有团山民间传统武术、沙式武术、傣族传统武术、昭通清拳、点苍派武术5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团山民间传统武术和傣族传统武术是少数民族申报,但随着传承人的离世,有些项目后继无人,处于濒危状态,所以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武术迫在眉睫,且是摆在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研究,旨在为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丰富和完善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理论体系;为少数民族其他传统武术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为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为少数民族传统武术融入新时代提供有益的参考;充实少数民族体育内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多样性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团山村隶属个旧市大屯镇,世居民众90%是彝族,是云南土着民族。2.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产生于狩猎时期,但目前流传的内容约在清朝末年产生于当地,在2013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主要在节庆活动、校园及本村中开展,场地器材有限,以中青年为主要参与人群;目前传承至第五代,传承方式单一。4.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没有拳术,仅有器械,保留着民间传统武术特色。器械主要有大刀、枪术、棍术(齐眉棍)、钩镰等。5.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短小精悍、刚劲勇猛、套路路线“走四方”,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6.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全国武术之乡”文化背景和特色民族传统节日等发展机遇;面临内容单一、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组织与管理不够等挑战。7.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虽然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保护与传承方式单一、内容没有创新点,发展空间有限,有局限性。建议:1.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应突显彝族特色文化,在保护传承中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2.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避免出现传承“断层”,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加大武术宣传力度。3.重视武术传承中主体缺失的问题,积极开展民间传统武术校园传承,培养民间传统武术后备人才;借鉴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经验。4.加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加强武术的开展力度,提高保护与传承效率;加强理论研究、影像资料搜集保护、传承人培养、落实法律法规。5.加强在活动中开展、开办传习馆、打造文化符号、武术进校园、交流比赛等。6.充分利用“全国武术之乡”文化背景,积极开展武术活动。7.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需要加强保护性、创新性和保障性保护与传承,在理论、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下功夫,借鉴经验、加大宣传、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加强武术进校园和交流比赛等。
赵赛赛[7](2020)在《自组织理论视野下传统乡村聚落演化研究 ——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文中认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的少数民族迁移至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后,在传统小农经济主导下,经过一千多年对环境的适应、利用与改造,不断自我调整与完善发展,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以宗族制度为引领的统治内容,在血缘关系和宗族制度的引导下,聚落自身有序发展。但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日新月异、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面临内部社会组织瓦解、空间发展无序等困境。论文以自组织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等方法,运用动态和发展的观念,分析聚落演化的过程,深入研究其自组织演化规律,进而根据当下问题的提出相应的策略。首先,结合不同时期的文献史籍,从史学的研究角度对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进行较为完整的历时性研究,将其概括为氏族部落制时期聚落的初现、封建土司领主制聚落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聚落的停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聚落的变革四个演化阶段,分析探讨每个阶段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社会各要素的变迁和聚落的宏观格局分布、整体形态、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等物质空间层面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揭示了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演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主要概括为:演化的过程、无序到有序,演化的特征、自发性与自适应性,演化的动力、竞争与协同动力机制,演化的途径、渐变与突变。其次,以问题为出发点,分析总结了近些年来遗产区传统乡聚落在高速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忽视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行为,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地域文化趋同、乡村特色衰退等问题。其对应提出了建立乡村开放系统、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打造空间基核、重塑乡村特色风貌,重构自主建设模式、引导乡村健康有序发展的策略,希望恢复乡村系统内部自组织秩序,推动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严研[8](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欧阳玉卓[9](2019)在《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泸西县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被称为“原始唯美主义的琥珀”,是彝族人民在红河州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建造技艺创造出的历史文化遗产。彝族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宗教、语言文字、民族历史等人文社科方面,建筑学领域则主要是传统建筑构造研究,彝族传统聚落的景观研究系统论着及保护实例还比较缺少。课题项目《十三五——西南多民族聚居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立足于对彝族传统聚落与环境结合体系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彝族典型代表城子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统聚落特征。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出发,以环境经验为法,求证彝族传统聚落特征形态及内涵,探究城子村的形成、发展与景观风貌、传统民居、环境保护的经验策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一)研究选题。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缘起,通过收集分析目前国内外彝族传统聚落的研究进展,明确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二)发现问题。第二章从我国城市化背景出发,针对云南省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景观风貌现状,分析其面临主要危机和挑战,思考未来转型之路何去何从。(三)分析问题。第三章分析红河州彝族的历史源流、文化融合、聚落空间发展、景观形态和公共空间、传统建筑与细部梳理,总结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特征,并对比其他彝族支系的聚落特征。第四章分析城子村现状,研究聚落选址、空间形态、景观系统、街巷空间、院落布局和传统建筑等特征,归纳其独特的聚落特征。(四)解决问题。第五章保护思考及改造策略。通过第三、四章对彝族聚落特征的研究,找到面对彝族传统聚落危机和挑战的更新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景观手法中。针对现状的问题一一做出回应,合理运用研究得出的聚落特征为未来彝族聚落设计提供支撑,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传承彝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文化和环境结合发展。尽量降低城镇化及旅游建设的负效应,对城子新村提供具有景观环境经验的现代化彝族聚落保护更新策略。
滕智莉[10](2019)在《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把西南沿边地区建设成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发展的希望和机遇所在,有利于构建国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全面扩大西南沿边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拓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空间,在推动西南沿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西南沿边地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对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在推动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效应研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西南沿边地区为研究范围,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首先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研究的方案与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述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并且说明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运用GIS空间信息技术、传统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增长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然后进入本论文主体部分。其次,分析中国沿边开发开放历史,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现状,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现状。归纳总结出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有:开发开放整合效应比较差、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偏低、开发开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等,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第三,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设计出符合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模型的综合指数方法(时间序列角度)与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方法(横截面数据角度)全方位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采用基于AHP模型的综合指数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2000年-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进行评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进行评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总体来看,中国西南沿边地区2000年-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总体评价结果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并且以2008年为拐点。虽然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总体评价结果最高,但是云南与西藏离广西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云南开发开放效应追赶广西和速度更快。从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出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总体评价结果最高,其次是云南,西藏最低。第四,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基本涵义、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测度、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比例、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与集中指数等。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2000年、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总体比例都呈现出广西、云南较高(其中广西最高),西藏较低的特点,并且2000年到2016年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分布差异性越来越显着。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总体比例都呈现出广西、云南的州(市)较高(其中广西的州(市)最高),西藏的州(市)较低的特点。第五,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力资本水平指数、政府财政支出指数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指数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指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指数受自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指数影响较大,受政府财政支出指数以及人力资本水平指数影响较小。人力资本水平指数、政府财政支出指数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指数是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指数变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这些充分说明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南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力度也逐渐加大,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相对而言西南沿边地区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比较缓慢,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为了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尽快提高西南沿边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最后,分析沿海地区与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具体包括: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经验、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新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内蒙古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黑龙江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辽吉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等。在分析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云南与西藏离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有一定差距,但是趋于缩小;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分布差异性比较显着;各因素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从基础设施政策、贸易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开放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人才培引政策等方面,总结归纳出促进西南沿边开发开放一些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多场景空间模拟预测与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概况 |
1.2.2 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分布研究进展 |
1.2.3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进展 |
1.2.4 自然保护地优先区识别与规划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2.2.1 西黑冠长臂猿分布数据 |
2.2.2 环境变量数据 |
2.2.3 自然保护区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物种分布模型构建与评估 |
3.1.1 模型原理 |
3.1.2 模型构建 |
3.1.3 模型优化 |
3.1.4 模型评价 |
3.1.5 模型结果 |
3.2 全球气候模式对比与评价 |
3.3 适宜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 |
3.4 栖息地优先保护规划分析 |
3.4.1 空间优化模型构建 |
3.4.2 关键保护地划定 |
4 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模拟分析 |
4.1 栖息地模拟参数设定优化 |
4.2 栖息地模拟精度检验结果 |
4.3 适宜栖息“域”的选择偏好 |
4.4 当前场景下适宜栖息地空间分布 |
5 未来多模式场景下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预测 |
5.1 全球气候模式下适宜栖息地预测效果对比与评价 |
5.1.1 BC模式下适宜栖息地 |
5.1.2 CE模式下适宜栖息地 |
5.1.3 CN模式下适宜栖息地 |
5.1.4 多模式对比与评价 |
5.2 多模式集合下适宜栖息地预测结果与变化分析 |
5.2.1 未来适宜栖息地的“得”与“失” |
5.2.2 未来适宜栖息地的迁移轨迹 |
5.2.3 未来适宜栖息地的景观格局变化 |
6 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优化保护规划 |
6.1 适宜栖息地优先级排序 |
6.2 关键保护地空缺分析 |
6.3 栖息地保护优化建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一、城镇化的概念 |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足迹理论 |
三、脱钩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数据内容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
一、Tapio脱钩模型 |
二、Tapio脱钩状态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一、环境影响指标 |
二、人口因素指标 |
三、富裕程度指标 |
四、技术水平指标 |
五、土地影响指标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3)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风景园林学 |
2.2 文化景观 |
2.2.1 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 |
2.2.2 文化景观主要特性及构成 |
2.2.3 文化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乡土聚落 |
2.3.1 乡土聚落概念 |
2.3.2 乡土聚落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3 乡土聚落的文化景观研究视角 |
第三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垭口村乡土聚落的组成结构 |
3.1 垭口村文化景观宏观构成——整体构成 |
3.1.1 森林 |
3.1.2 梯田 |
3.1.3 村寨 |
3.1.4 水系 |
3.2 垭口村文化景观中观构成——村寨结构 |
3.2.1 居住空间 |
3.2.2 街巷空间 |
3.2.3 休闲聚会空间 |
3.2.4 精神文化空间 |
3.3 垭口村文化景观微观构成——单体结构 |
3.3.1 传统建筑 |
3.3.2 水井 |
3.4 垭口村文化景观的文化体系 |
3.4.1 稻作文化 |
3.4.2 农耕历法 |
3.4.3 哈尼族传统服饰 |
3.4.4 文学歌舞 |
3.4.5 节日祭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形成机制 |
4.1 垭口村的自然环境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特征 |
4.1.3 水文系统 |
4.1.4 资源系统 |
4.2 哈尼族民族文化 |
4.2.1 哈尼族发展史 |
4.2.2 哈尼族族源 |
4.2.3 哈尼族族称 |
4.2.4 宗教信仰 |
4.2.5 社区管理体系 |
4.3 基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 |
4.3.1 聚落选址及营造 |
4.3.2 蘑菇房的形成 |
4.3.3 梯田稻作 |
4.3.4 森林保护 |
4.3.5 水利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垭口村乡土聚落的危机与保护发展 |
5.1 垭口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
5.1.1 村寨劳动力流失 |
5.1.2 梯田稻作系统失衡 |
5.1.3 村寨风貌受损 |
5.1.4 精神文化空间地位降低 |
5.1.5 文化体系传承困难 |
5.2 垭口村面临困境的归因 |
5.2.1 城市化发展的冲击 |
5.2.2 梯田稻作经济效益不足 |
5.2.3 村民对建筑需求改变 |
5.2.4 村民对传统文化价值缺乏了解 |
5.2.5 村民对村寨保护意义不明确 |
5.3 垭口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
5.3.1 开拓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
5.3.2 人才引回计划 |
5.3.3 文化景观活态传承,传统建筑可持续改造 |
5.3.4 普及传统文化教育 |
5.3.5 增强非物质文化景观与现实生活联系 |
5.3.6 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 |
5.3.7 村寨环境整治 |
5.3.8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4)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视角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视角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现状、特征、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概况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特征及发展态势 |
一、复杂性 |
二、变动性 |
三、扩散性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原因分析 |
一、制度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地缘政治因素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国家安全隐患 |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第二节 区域发展困难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硬件”有待加强 |
三、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软件”亟需补充 |
第三节 社会问题增多 |
一、大量我方边民流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二、外籍边民流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第四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治理路径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及要求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要求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及思路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思路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
一、防范“虚空化”危机,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 |
二、削弱“虚空化”影响,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
三、消除“虚空化”现象,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的可行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区域 |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少数民族文化 |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2.1.3 空间 |
2.1.4 教育空间 |
2.1.5 教育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
2.2.3 文化功能论 |
2.2.4 空间生产理论 |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
3.1.2 空间生产理论 |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教育空间生态 |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
10.2 研究创新 |
10.3 研究不足 |
10.4 研究展望 |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
附件D 调查问卷 |
附录E 指标体系 |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
附件G 调研计划 |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
1.1.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1.1.3 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武术的需要 |
1.1.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
1.1.5 对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热爱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间传统武术的概念 |
2.1.2 保护与传承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传统武术相关研究 |
2.2.2 彝族武术相关研究 |
2.2.3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个旧市团山彝族概述 |
4.1.1 个旧市概况 |
4.1.2 团山村概述 |
4.1.3 个旧市团山彝族概况 |
4.2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发展历史 |
4.2.1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源流 |
4.2.2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与宗教活动 |
4.2.3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与民俗活动 |
4.2.4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与节庆活动 |
4.2.5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与农耕文明 |
4.2.6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发展历程 |
4.3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现状分析 |
4.3.1 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开展现状 |
4.3.2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现状 |
4.3.3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现状 |
4.3.4 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管理现状 |
4.4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内容与分类 |
4.4.1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套路 |
4.4.2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对练—花棒 |
4.5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特点与功能价值 |
4.5.1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特点 |
4.5.2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的功能价值 |
4.6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
4.6.1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发展机遇 |
4.6.2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发展困境 |
4.7 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策略 |
4.7.1 保护性传承策略 |
4.7.2 创新性保护与传承策略 |
4.7.3 保障性保护与传承策略 |
4.7.4 发展性保护与传承策略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自组织理论视野下传统乡村聚落演化研究 ——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生存发展面临挑战 |
1.2.2 乡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1.2.1 国内外乡村聚落演化相关的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2 国内外自组织理论在城市与乡村聚落的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3 红河哈尼梯田相关研究及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自组织 |
1.4.2 “聚落” |
1.4.3 传统乡村聚落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与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概述 |
2.1 自组织理论起源 |
2.2 传统乡村聚落——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系统 |
2.2.1 对外开放的系统 |
2.2.2 远离平衡的状态 |
2.2.3 非线性的作用 |
2.2.4 涨落的形成 |
2.3 相关的自组织理论及启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要点及启示 |
2.3.2 协同学理论要点及启示 |
2.3.3 突变理论要点及启示 |
2.3.4 超循环理论要点及启示 |
2.4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概况 |
2.4.1 区域范围与研究范围 |
2.4.2 自然环境概况 |
2.4.3 社会与人文环境概况 |
第三章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演化历程及特征研究 |
3.1 原始的初现--氏族部落制时期(战国—元朝前) |
3.1.1 民族迁徙过程 |
3.1.2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
3.1.3 古歌视角下的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分析 |
3.1.4 传统乡村聚落营建的过程 |
3.1.5 自组织下的集体共同建造 |
3.2 古代的发展--封建土司领主制时期(元朝-建国前) |
3.2.1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
3.2.2 宏观格局:乡村聚落数量的增加 |
3.2.3 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环境 |
3.3 现代的停滞--计划经济体制(建国—改革开放前) |
3.3.1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
3.3.2 宏观格局:乡村聚落总体建设的停滞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
3.3.3 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环境 |
3.4 当代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改革开放至今) |
3.4.1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
3.4.2 宏观格局:乡村聚落规模的拓展 |
3.4.3 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自组织演化规律 |
4.1 演化的过程——无序到有序 |
4.1.1 氏族部落时期--原始的创生 |
4.1.2 封建土司领主制时期--稳定的扩增 |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极速的变革 |
4.2 演化的特征——自发性与自适应性 |
4.2.1 自发性特征 |
4.2.2 自适应性特征 |
4.3 演化的动力——竞争与协同 |
4.3.1 竞争与协同的作用机制 |
4.3.2 序参量的引导机制 |
4.4 演化的途径——渐变与突变 |
4.4.1 传统社会下乡村聚落的渐变性演化 |
4.4.2 当代传统乡村聚落的突变性演化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探索 |
5.1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问题 |
5.1.1 人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系统遭到破坏 |
5.1.2 地域文化趋同与消散,乡村特色景观衰退 |
5.1.3 传统建造模式瓦解,乡村建设无序 |
5.2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未来的发展探索 |
5.2.1 建立乡村开放系统,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
5.2.2 打造空间基核,重塑乡村特色景观风貌 |
5.2.3 重构当代自主建造模式,引导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
5.3 结语 |
5.3.1 结论 |
5.3.2 研究创新 |
5.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信息表 |
附录 D: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相关保护政策 |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
1.1.2 精准扶贫 |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4 “十三五”规划 |
1.1.5 工业反哺农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分析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
2.1.3 城镇化理论 |
2.1.4 短板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
2.2.2 聚集经济理论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3.2.2 索洛增长模型 |
3.2.3 A-K模型 |
3.2.4 拉姆齐模型 |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方法选择 |
5.1.2 方法理论综述 |
5.1.3 理论模型 |
5.2 模型求解 |
5.2.1 模型 |
5.2.2 数据 |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4 面板回归 |
5.2.5 回归结果分析 |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9)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彝族传统聚落景观价值 |
1.1.2 十三五课题背景:文化与环境结合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地域传统聚落特征研究是“乡村振兴”重要途径 |
1.2.2 彝族传统聚落研究为彝寨现代化营建提供指导 |
1.2.3 典型聚落深入研究将推广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
1.3 研究对象 |
1.3.1 以红河州研究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的原因 |
1.3.2 以城子村为重点调研分析对象的原因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综述 |
1.4.1 研究概念解析 |
1.4.2 国外彝族传统聚落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彝族传统聚落研究进展 |
1.4.4 目前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云南彝族传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2.1 快速城镇化对西南传统聚落的侵蚀 |
2.1.1 城市化与区域化发展限制 |
2.1.2 工业化与西南传统聚落的矛盾 |
2.1.3 网络信息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
2.1.4 第三产业兴起对传统聚落的侵蚀 |
2.2 云南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发展限制 |
2.2.1 地理空间因素:大分散、小聚居 |
2.2.2 经济模式因素:自给自足 |
2.2.3 文化制度因素:宗族聚居 |
2.3 彝族传统聚落未来之路 |
2.3.1 面临困境:彝族聚落转型困难 |
2.3.2 找准定位:彝族聚落特征研究 |
2.3.3 摆脱困境:彝族聚落发展之变 |
3 云南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 |
3.1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 |
3.1.1 红河州彝族概述 |
3.1.2 亘古通今:源流与分支 |
3.1.3 文化演进:三次文化交融 |
3.2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环境适应性 |
3.2.1 自然地理概况 |
3.2.2 因地制宜:聚落选址及形态 |
3.2.3 拟象达意:景观特征及意向 |
3.2.4 土生土长:土掌房聚落特征 |
3.2.5 巧于因借:聚落环境宜居性 |
3.3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核性 |
3.3.1 物质民俗:生产生活 |
3.3.2 社会民俗:社会结构 |
3.3.3 岁时仪礼:民俗思想 |
3.3.4 信仰民俗:民居建构 |
3.4 红河州彝族聚落特征总结 |
3.4.1 聚落选址特征 |
3.4.2 空间布局特征 |
3.4.3 景观系统特征 |
3.4.4 院落空间特征 |
3.4.5 传统建筑特征 |
3.5 红河州彝族与其他彝族支系对比 |
3.5.1 环境与文化下空间布局对比 |
3.5.2 环境与文化下景观系统对比 |
3.5.3 环境与文化下院落空间对比 |
3.5.4 环境与文化下传统建筑对比 |
3.6 小结:红河州彝族聚落特征原则总结 |
4 泸西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 |
4.1 城子村空间布局分析 |
4.1.1 城子概况 |
4.1.2 聚落选址 |
4.1.3 山水格局 |
4.1.4 轴线结构 |
4.2 城子村景观系统分析 |
4.2.1 盛景千载:山水林田 |
4.2.2 按景得致:绿地空间 |
4.2.3 尚简求趣:公共空间 |
4.2.4 精在体宜:街巷空间 |
4.2.5 制在章法:基础设施 |
4.2.6 滇风彝韵:景观意向 |
4.3 城子村院落空间分析 |
4.3.1 地形关系 |
4.3.2 院落分类 |
4.3.3 L型典型院落分析 |
4.3.4 合院典型院落分析 |
4.4 城子村传统建筑分析 |
4.4.1 建筑布局特征 |
4.4.2 建筑类型分析 |
4.4.3 建筑构造体系 |
4.4.4 建筑乡土材料 |
4.5 小结:城子村面临危机与挑战总结 |
4.5.1 冲——物质信息冲击 |
4.5.2 解——社会组织重构 |
4.5.3 转——主导产业转型 |
4.5.4 变——生活方式转变 |
4.5.5 升——生活品质提升 |
4.5.6 落——民俗活动重构 |
5 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
5.1 聚落布局改造策略 |
5.1.1 保护原则:整体与动态协调原则 |
5.1.2 特征提取:凸显“自然观”的聚落布局 |
5.1.3 更新策略:对整体聚落的更新改造 |
5.2 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
5.2.1 保护原则:居民共同参与原则 |
5.2.2 特征提取:层次“复合性”的村落空间 |
5.2.3 更新策略:对村落空间的更新改造 |
5.3 景观体系改造策略 |
5.3.1 保护原则:保护与利用并举原则 |
5.3.2 特征提取:具有“地域性”的景观体系 |
5.3.3 更新策略:“点线面体”的景观改造 |
5.4 基础设施改造策略 |
5.4.1 保护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
5.4.2 特征提取:防护措施的基础建设 |
5.4.3 更新策略:对基础设施的改造 |
5.5 传统建筑改造策略 |
5.5.1 保护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
5.5.2 特征提取:院落与建筑元素提取 |
5.5.3 更新策略:对传统建筑的改造 |
5.6 民俗景观改造策略 |
5.6.1 保护原则:多样性与独特性原则 |
5.6.2 特征提取:“彝汉融合”的信仰民俗 |
5.6.3 更新策略:对民俗景观的改造 |
5.7 小结:对城子村保护与更新策略总结 |
6 结语 |
6.1 论文总结与启示 |
6.1.1 对于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
6.1.2 对于彝族传统文化推广传承的启示 |
6.1.3 对于现代类似气候环境的山地聚落营建启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 研究的目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本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基本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西南沿边地区地理环境 |
1.6.1 西南沿边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1.6.2 西南沿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1.6.3 西南沿边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 |
第2章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理论分析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缘政治理论 |
2.1.2 地缘经济理论 |
2.1.3 传统区位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5 增长极理论 |
2.1.6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 |
2.2.1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相关概念 |
2.2.2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结构分析 |
2.3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形成机理 |
2.3.1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
2.3.2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形成机理的模型分析 |
第3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 |
3.1.1 中国沿边开发开放历史 |
3.1.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历史 |
3.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现状 |
3.2.1 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现状 |
3.2.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现状 |
3.3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 |
3.3.1 开发开放整合效应比较差 |
3.3.2 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偏低 |
3.3.3 开发开放资金投入不足 |
3.3.4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第4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4.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模型说明 |
4.1.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
4.1.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
4.1.3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4.2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历年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4.2.1 将评价指标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
4.2.2 构造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计算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
4.2.4 评价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4.2.5 中国西南沿边历年开发开放效应评价过程及结果 |
4.2.6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4.3.1 选择参考数列 |
4.3.2 计算关联系数 |
4.3.3 多层评价系统的最终关联度 |
4.3.4 将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大小进行排序 |
4.3.5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评价过程及结果 |
4.4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第5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空间结构 |
5.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基本状况 |
5.1.1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2016 年开发开放效应的基本状况 |
5.1.2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2016 年开发开放效应的基本状况 |
5.2 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涵义与测度 |
5.2.1 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基本涵义 |
5.2.2 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测度 |
5.3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 |
5.3.1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比例 |
5.3.2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与集中指数 |
5.3.3 对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5.4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 |
5.4.1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比例 |
5.4.2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与集中指数 |
5.4.3 对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第6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因素选取 |
6.1.1 居民文化水平因素 |
6.1.2 政府财政支出因素 |
6.1.3 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
6.2 变量确定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1 变量确定 |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6.3.1 单整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6.3.4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 |
6.3.5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4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第7章 提升西南沿边对外开发开放效应的对策措施 |
7.1 沿海地区与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 |
7.1.1 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 |
7.1.2 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经验 |
7.1.3 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 |
7.1.4 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 |
7.1.5 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 |
7.2 相应对策措施 |
7.2.1 基础设施政策 |
7.2.2 贸易政策 |
7.2.3 税费政策 |
7.2.4 金融政策 |
7.2.5 开放政策 |
7.2.6 财政政策 |
7.2.7 产业政策 |
7.2.8 人才培引政策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存在问题及原因 |
8.1.2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 |
8.1.3 云南与西藏离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有一定差距,但是趋于缩小 |
8.1.4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分布差异性比较显着 |
8.1.5 各因素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比较大 |
8.1.6 沿海地区与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经验值得借鉴 |
8.1.7 西南沿边地区提升对外开发开放效应的对策措施 |
8.2 研究局限性 |
8.2.1 数据标准化方法的局限 |
8.2.2 数据来源及计算困难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8.3.1 数据标准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
8.3.2 数据来源渠道的进一步拓宽以及数据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
致谢 |
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多场景空间模拟预测与保护规划研究[D]. 张琳婧. 浙江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 ——以垭口村为例[D]. 何沁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4]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D]. 曾宇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个旧市团山彝族民间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研究[D]. 孙香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7]自组织理论视野下传统乡村聚落演化研究 ——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D]. 赵赛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7)
-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9]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D]. 欧阳玉卓. 重庆大学, 2019(01)
- [10]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D]. 滕智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耕地红线论文; 云南发展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