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红盛彤李宏杰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阵地,《汉译英》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重视教学理论、改革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技巧、注重课后实践、提高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了《汉译英》课程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汉译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017-02
《汉译英》课程是一门关于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主要介绍汉英翻译理论,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要区别,并结合实际翻译练习来培养学习者的翻译技能。小学教育专业是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它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是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科学无国界,各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沟通与交流,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汉译英课程,该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之一,与专业英语汉译英课程不同,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汉译英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及时吸收、引进最新的知识、技能。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完善与提高。因此,各院校应依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改革教材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教学水平有实质性的突破。
一现行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教学的现状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具备素质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师范教育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小学教育基本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由此可见,小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学教师,这就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汉译英》课程和英语专业开设的《汉译英》课程在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方面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应有很大的差异。
但当今各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却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体系。一直以来承袭英语专业课程的体例,不能突出本专业的特点,此课程所选用的教材都是沿用英语专业的《汉译英》教材,教学内容也是承袭英语专业此课程的体例,教学方法基本上没有创新。另外,因为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此课程的课时无法与英语专业此课程的课时相比,这就造成了教学重点不突出,走马观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使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翻译的基本功较薄弱。
二现行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汉译英》课程教学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
教育部在2004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翻译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能在翻译过程中适当使用翻译技巧。“能借助词典”缺乏对学科设计的科学性阐述,造成了学生对《汉译英》课程学习要求降低,态度上不加以重视。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重点提到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对“译”的能力要求。教学大纲的滞后性使现行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教学要求和目标已滞后于现实社会的需求,造成了课程发展的总体性偏差,规划重点不均匀。
2.教材选用不合理、内容多,实用价值不明显
在教材的选择上,当今各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汉译英》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沿用英语专业的《汉译英》教材,庞大的词汇量、复杂的句式,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难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用角度来讲,由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小学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其教学应有别于专业汉译英的教学模式。从课时安排来讲,多数师范院校《汉译英》课程每周开设2课时左右,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汉译英》课程,对翻译课程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整体上来说,没有合适的教材做基础,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教学过程缺乏对翻译理论的重视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应更注重翻译实践,不必过分强调理论,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要理论,不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当前《汉译英》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翻译理论没有用,不能指导实践。主要体现在有些学生对理论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已完全掌握了翻译理论,可在实践中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学生翻译态度不端正,认为不用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只需要学习翻译技巧就能轻松应付翻译。另外,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培养方式发生了错位,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课堂上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讲授更多的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只能以实践为主,理论无足轻重。以上这些观点是轻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反映。
4.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循规蹈矩
浸入式的教学模式和讲授型的教学方式使翻译理论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翻译是双语能力的培养,而不少教师认为翻译课的任务仅为翻译,对异国文化的背景知识很少涉及,这就使学生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信仰等方面背景知识的了解,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来表达,因而在翻译中造成很多错译或误译。
5.师资力量薄弱
小学教育专业的《汉译英》课程几乎没有专门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研究的教师,授课教师一般是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只是按照教授公共英语课的理念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突出本课程的特色。
此外,在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与科研中,尚未建立起有力度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教职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绝大多数教师既没压力又没动力,难以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更难寻觅提升能力的机会,有碍于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教学对策
《汉译英》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具体来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学生做作业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过程教学为特色,让学生从被动的听变为主动地做,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协调好教师、教材、教学、实践、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汉译英》课程教学改革得到落实。
1.选用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好坏决定学习的质量。教材的选择要区别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题材为主,针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选取实用性强、难度适宜、突出特色的教材。所选教材中的材料应新颖、生动、实用,紧跟时代节拍。既要有用词、句式、思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对比讲解,又应增加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有了恰当的教材教学内容才会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使翻译课程在实践中有具体的体现,贴近小学教育的主题。
不过现有的《汉译英》课程教材中适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几乎没有,所以建议教师可以按照以上要求去编写适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汉译英》课程教材。
2.组建专业教师队伍
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学生,但主导因素在教师。学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在教师的配备过程中尽量做到教师的专业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强对英语翻译课程教师的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进行国内外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发展创新性教学思维模式。同时学校要强化对教师的监评制度与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热忱,保证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3.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英语学习的教学目标就是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英语学习的结果不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更应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
教师对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的层面,而应该是达到教会学生如何学的层面,要大力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知识去分析、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法逐渐改为以知识索取、知识应用与知识创造协调发展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注重文化教学,改变教学模式
翻译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为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能力,教师要转换课程教学模式。《汉译英》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要增加英语的文化导入,英语文化的学习要穿插在每一节课中,使学生在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又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一定局限性的情况下,增加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礼俗规范等文化渗透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感受,因为它们在翻译中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信号刺激学生大脑,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5.创建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构建特色过程教学
我国的翻译课程教学主要有传统法、篇章法、交际法、传播学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和改变。小学教育专业的《汉译英》课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即过程教学方法:课前作业——课堂对比讲解——课后验证练习——学生总结理论技巧——教师辅导概括,即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一个过程。
《汉译英》是一门实践技能课。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翻译作业,让学生具体地去练;之后教师讲解学生作业的问题点,以多种答案对比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法、文化、英汉语言差异等专业知识判断作业译文优劣。可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成员互相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拿出代表该组的最高水平的译文,再经教师评析,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讲评和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能与教师准备向学生介绍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有目的地结合起来,提到理论和技巧的高度来进行研究和探讨;教师通过作业讲评,讲授必要的理论和技巧。但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到底怎样、能否运用,还需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检验;学生做好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这能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翻译学习更感兴趣;然后教师再次进行概括辅导,完成理论技巧的讲授,这样可使学生在动态、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翻译水平是英语技能的全面展现,翻译能力是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各高校要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的重视,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现状,使小学教育专业《汉译英》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专业在教师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瑞.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2]王旭.浅谈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蒋罗婷、江映霞.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9
[4]陆云.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和方向[J].高教论坛,2003(1)
〔责任编辑:李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