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苏联对德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苏联,斯大林,关系,政策,国家安全部,犹太人,战后。
苏联对德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盛楠[1](2019)在《苏联对第叁世界的援助政策:动机与结果——以对古巴援助为例(1959—1982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援助是实现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冷战期间,亚非拉广大地区成为美苏竞相争夺的重要场所。古巴革命胜利后,苏联出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等考虑,向古巴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影响了古巴的内外行为选择。苏联的援助巩固了古巴新生革命政权,帮助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使其成为共产主义在拉美地区的一盏明灯。同时,古巴在国际舞台上支持苏联的外交立场,积极支援亚非拉国家的革命活动,推广武装斗争经验。苏联的"利诱"政策取得较大成功,基本实现了苏联的政策目标,但同时也给它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等弊端。苏联因担心古巴激进的革命行为会破坏美苏缓和的进程,还对古采取了减少甚至拒绝援助的"恫吓"政策,但该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苏联对古巴的援助政策是苏联在冷战期间对第叁世界国家援助政策的缩影。(本文来源于《拉丁美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崔建平[2](2019)在《战时苏联对日中立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宗旨是为了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根本利益,苏联战时对日政策亦不例外。无论是《苏日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还是《波茨坦公告》,苏联在与敌人或盟友纵横捭阖的周旋当中,始终能运筹帷幄,适时而灵活地调整外交政策,在错综复杂的战时国际环境下实现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既定目标。从这一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何战时的苏联既与日本保持中立,同时又与美英结成联盟。苏联对日采取中立政策是为了避免自身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是趋利避害的明智选择。因此,这一政策本身具有妥协性、两面性和暂时性特点。当德国法西斯彻底败亡,苏联西部威胁彻底消失之际,终结该政策自然是苏联政府的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西伯利亚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郝江东[3](2017)在《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945年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斯大林确立了苏联对华政策。他既没有重视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作用,也没有认真关注战后初期远东地区与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形势,而是采取了同美国协调支配远东国际秩序重建的策略,最终实现了美苏在远东的均势。在许多具体安排上,斯大林受到沙俄外交传统的深刻影响,由此形成的苏联对华政策受美苏关系与中国形势的影响甚大。本文利用多国档案文献,重新揭示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形成过程,探讨该政策在形成后数年即发生重大转变的根源。(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期刊2017年04期)
宋永成[4](2017)在《米霍埃尔斯之死与苏联对犹太人政策之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948年1月,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着名社会活动家米霍埃尔斯离奇死亡。尽管苏联当局声称米霍埃尔斯死于"车祸",但解密档案表明,这是苏联国家安全部秘密策划的一起谋杀事件。从表面上看,米霍埃尔斯之死是因为斯大林私生活泄密事件,实际上,这是苏联当局在支持以色列建国之前为了防止国内犹太复国主义复活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它打响了苏联国家反犹主义的第一枪,标志着苏联犹太人"黑暗年代"的开始。(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Н.Л.玛玛耶娃,朱显平,王玉国[5](2017)在《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与苏联对华政策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全面抗战前的苏中关系置于国际关系的大环境中,结合中国国内因日本侵略而引发的一系列与维护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研究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的苏联对华政策。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当时苏联与"中华民国"官方政府和在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下同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同时进行的交往与合作。本文揭示了苏联对中国抗日的两个战场给予支持的历史事实,即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特区(指陕甘宁边区——译注)和"敌后解放区"为根据地的敌后抗战战场。(本文来源于《东北亚论坛》期刊2017年05期)
檀锐[6](2017)在《苏联对以色列外交政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写作目的是阐述并解析冷战时期苏联对以色列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脉络,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苏联对以色列外交政策分为叁个阶段:从1947年到1953年,苏联对以色列实行友好政策。在此期间,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并对新建立的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允许东欧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联历史上就有着南下中东的传统。其次,二战后,英法无力维持在中东的存在,苏联借犹太人建国问题打入中东。苏联对以色列友好政策的实施,产生的影响有:第一,支持以色列使得苏联打入中东;第二,对以色列来说实现了独立建国并赢得独立战争;第叁,为日后阿以冲突埋下种子。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到8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以色列采取敌对政策。此时期,苏联倒向阿拉伯国家,拒绝对以色列的援助,限制国内和东欧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其原因有:首先,苏联和阿拉伯国家间原有芥蒂逐渐消除。其次,以色列和苏联固有分歧逐渐显现。苏联对以色列敌对政策的实施,产生的影响有:第一,在短时间内,苏联支持阿拉伯使得苏联获在中东的迅速地扩张了自己的势力;第二,对以色列来说外交环境恶化,迫使其倒向西方,失去了一定的外交自主权;第叁,加剧阿以之间冲突。在苏联最后的岁月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对以色列推行缓和政策。在此期间,苏联重建了与以色列外交关系,放松了犹太移民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联新思维外交的推行。其次,以色列开始了自主的全方位外交。苏联对以色列缓和政策的实施,对苏联和以色列均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阿以问题的和平解决。通过本文分析,得到的启示有:第一,大国无法完全控制小国;第二,外交政策要有持续性;第叁,我国在中东外交中要采取公平公正的立场。(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2)
周磊[7](2017)在《苏联对阿富汗的政策研究(1953-1989年)》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富汗位于苏联南部,两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同时又是中东、南亚和西亚的门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南部边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美苏冷战期间,苏联极力扩大在第叁世界的影响力,基于对阿富汗重要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的考量,苏联加大了对阿富汗的渗透规模和干涉力度。1953年达乌德上台,阿富汗希望借助外援促进国内现代化建设,积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这就为苏联向阿富汗的大规模渗透提供了便利。苏联采取的各种援助手段在促进阿富汗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了大大加深对阿富汗渗透的目的。1979年苏联以镇压反政府武装的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苏联对阿富汗的干涉也达到了最高峰。苏联对阿富汗的长期渗透以及后来的干涉主要是为了实现“世界革命”以及赢得冷战和维护苏联中亚地区的安全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苏联对阿富汗采取了加大对阿富汗经济军事援助、扶植政治代理人等措施,实现了对阿富汗的全方位渗透,阿富汗对苏联的依赖程度也大大加强;阿富汗战争期间更是采取边战边抚的措施维护其在阿富汗的战略利益。但是,苏联对阿富汗的干涉却以失败告终,不但苏联自身逐步衰微,最后分崩离析,同时也使阿富汗陷入了长期动乱之中,政局动荡、经济凋敝、难民无家可归、毒品泛滥、恐怖主义猖獗等问题频出,严重威胁到了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本文拟从大战略理论角度,对苏联采取对阿富汗政策的目标、措施进行梳理总结,并运用大战略理论对苏联对阿富汗政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除了引言和结语,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历史回顾。主要从沙俄对阿富汗的觊觎和1919到1953年苏联与阿富汗的友好合作两方面进行回顾,为接下来的内容做一个铺垫。二、苏联对阿富汗的渗透。主要研究了1953到1979年苏联对阿富汗的渗透目标以及为渗透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叁、苏联对阿富汗的干涉。主要研究了苏联在1979到1985年阿富汗战争期间,苏联干涉阿富汗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四、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主要研究了苏联在1985到1989年苏联在阿富汗采取的撤军政策的目标以及为撤军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五、从大战略理论角度评析苏对阿政策。该部分主要从大战略目的、大战略决策机制和领导素质以及大战略手段角度对苏联在阿富汗政策失败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郝江东[8](2017)在《中苏两党互动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1948—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斯大林通过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华政策。他选择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结盟,以实现苏联在华的一系列现实利益。1949年初,以米高扬秘密访华为标志,斯大林将对华关系的主要对象由国民政府转向中共,开启了同中共结盟的进程。二战后初期,苏联与中共在中国东北层面的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战略性关系,是斯大林1949年初重新思考对华政策的基础与起点,使他更愿将中共视为苏联在华利益的新支点与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对华政策的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沈志华[9](2017)在《中国内战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转轨(1945-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揭示1945-1949年苏联对华政策转轨的历史拐点,探讨苏联从同国民政府结盟转向同中共领导的新中国结盟的根本动因。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为了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斯大林同国民政府签署了同盟条约。其后,随着国际与中国国内局势迅速出现重大转变,斯大林开始将中共视为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工具。尤其是在1946年5月,苏军自中国东北撤退后,斯大林开始在这一地区向中共提供有限的非公开的援助,对中国内战局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49年初,由于中共革命胜利前景的日益明朗,以及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强烈意愿,斯大林开始放手支持中共夺取全国政权。至此,苏联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轨。基于对上述叁个阶段的分析,本文认为,苏联与中共结成同盟的根本动因是现实利益而非意识形态,中国内战及其结果导致了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而不是相反。(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7年01期)
李凤艳[10](2016)在《战后苏联对德政策与冷战的爆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苏联的对德政策关乎德国的前途命运,也关乎苏德关系及欧洲国际关系的走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项政策的基本要旨是削弱并管制德国,使其不会再威胁苏联的安全和欧洲的和平,同时将其作为维系东欧势力范围、扩大社会主义影响的窗口和堡垒,主要体现在对德索赔、对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态度及对德苏占区的苏维埃化改造等方面。而美英则致力于使德国成为抵制苏联扩张的屏障,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种战略目标的对抗性使德国问题成为点燃冷战的引信之一。这种对立具有地缘政治、国际安全、价值理念的多重特性,复杂、敏感,故叁国两方都既谨慎又强硬,最终导致德国分裂并成为冷战格局的核心症结。(本文来源于《外国问题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苏联对德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宗旨是为了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根本利益,苏联战时对日政策亦不例外。无论是《苏日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还是《波茨坦公告》,苏联在与敌人或盟友纵横捭阖的周旋当中,始终能运筹帷幄,适时而灵活地调整外交政策,在错综复杂的战时国际环境下实现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既定目标。从这一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何战时的苏联既与日本保持中立,同时又与美英结成联盟。苏联对日采取中立政策是为了避免自身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是趋利避害的明智选择。因此,这一政策本身具有妥协性、两面性和暂时性特点。当德国法西斯彻底败亡,苏联西部威胁彻底消失之际,终结该政策自然是苏联政府的必然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联对德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张盛楠.苏联对第叁世界的援助政策:动机与结果——以对古巴援助为例(1959—1982年)[J].拉丁美洲研究.2019
[2].崔建平.战时苏联对日中立政策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9
[3].郝江东.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探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7
[4].宋永成.米霍埃尔斯之死与苏联对犹太人政策之变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Н.Л.玛玛耶娃,朱显平,王玉国.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与苏联对华政策新论[J].东北亚论坛.2017
[6].檀锐.苏联对以色列外交政策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7
[7].周磊.苏联对阿富汗的政策研究(1953-198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7
[8].郝江东.中苏两党互动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1948—1949)[J].中共党史研究.2017
[9].沈志华.中国内战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转轨(1945-1949)[J].历史教学问题.2017
[10].李凤艳.战后苏联对德政策与冷战的爆发[J].外国问题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