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木缺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木,缺陷,应力,分形,图像处理,木材,布朗运动。
原木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岳强[1](2017)在《基于Linux的原木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对基于应力波的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呈现的木材内部信息不够准确。如果提高无损检测技术呈现结果的准确性,将极大的提高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实用价值并且可以促进木材合理化使用。因此,木材缺陷重建算法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将统计学高斯混合模型与现有的点速度模型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原木内部缺陷图像重建进行了研究。基于Linux的原木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是通过应力波技术对原木内部结构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分析整理、建立数学模型,最后用图像的形式将建模后的原木内部缺陷情况呈现出来并能够在Linux平台运行。应力波获取到的原木内部数据是时间数据,即应力波在木材内部的传播时间,然后通过测量原木外轮廓计算应力波在原木内部的传播速度,最后通过高斯混合模型进行建模并生成最终的缺陷图像。本文利用FAKOPP应力波测量设备对原木进行测量,获得应力波传播时间数据,再利用直尺测量出原木外轮廓尺寸从而计算出应力波传播速度,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应力波传播速度数据建立模型,最后利用OpenCV将得到的模型结果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利用本文提出的图像拟合度计算方法对图像重建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不同种类的原木为实验材料,通过多组对比试验验证高斯混合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将该图像重建算法在Linux平台上实现以验证其工程价值。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使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原木缺陷图像重建的效果明显比现在有的点速度模型、细胞繁衍法图像重建模型得到的结果要准确,通过比较重建图像的拟合度可以得到量化结果。高斯混合模型进行图像重建拟合度可以达到90%左右。通过将模型应用在Linux平台,极大的提高了该图像重建模型的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王兴龙,王立海[2](2015)在《电极数量对ERT技术检测原木缺陷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青杨原木为对象,研究不同电极数量时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检测原木小孔洞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可以作为检测原木内部小缺陷的一种有效手段;选用电极数量在8~24个之间时,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均能清楚地显示原木内部存在的缺陷,不同的电极数量对应不同的检测精确度和准确度;检测图像的精确度与电极数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准确度以图像拟合度和误差率表示,未处理检测图像的图像误差率与电极数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图像的拟合度与电极数量相关性也非常显着,统一极值后的图像准确度有所改善,电极数量分别为12,14,16和18时的图像拟合度和误差率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2015年06期)
卫元河,连清春,王林,牛志权[3](2014)在《国家标准《原木缺陷》(GB/T155—2006)有关定义释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家林业行业基础标准《原木缺陷》(GB/T 155—2006)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对尖削度的推算和深裂、浅裂的划分部分覆盖范围提出切合实际的新观点,以期修订时采纳。(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4年36期)
陈尚军,张北方[4](2012)在《原木缺陷检量及材质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原木检验》首次修订采用了国际标准《针叶树阔叶树明显缺陷检量》,解决了原木制材弯曲需要重新造材的矛盾,降低了次加工材,加强了合理量材,充分提高了木材利用率和出材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14期)
于长永,王秀民,李东山,王林,辛本花[5](2011)在《试论原木缺陷检验及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原木缺陷的正确检验方法以及原木缺陷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对原木常见缺陷的检验计算举例进行论述和分析,指出了正确的检验方法和原木缺陷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对更好地学习贯彻国家木材标准,科学评定材质,提高木材检验准确率及指导产品合理定价、满足用户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1年33期)
王颖华,单永涛[6](2011)在《谈原木缺陷中的环裂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木缺陷是原木检验的主要对象之一。根据国家标准GB/T155-1995原木缺陷规定,对原木可见缺陷进行了分析,特别是环裂对木材工业价值的严重影响,提出对标准中规定的环裂加严处理,从而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09期)
韩书霞,戚大伟,于雷[7](2011)在《基于分形特征参数的原木缺陷CT图像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原木进行无损检测,采用分形特征参数分析的方法对原木CT图像进行缺陷分析。首先计算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根据分形特征参数能反应灰度表面积随尺度变化的空间变化率这一特征进行缺陷识别。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原木CT图像的缺陷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较好的局部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立海,徐华东,闫在兴,吕建雄,杨学春[8](2008)在《传感器的数量与分布对应力波检测原木缺陷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取自黑龙江省带岭林区4个主要树种的10个含有2种缺陷的原木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原木直径在20~40cm范围内时,若需对原木缺陷进行精确测量,要求图像拟合度接近90%和误差率在0.1左右时,至少需12个传感器才能满足要求;当不需要对原木缺陷进行精确测量,只需确定缺陷的大致位置时,宜选用10个传感器进行测量;当仅仅需要判断原木是否存在缺陷时,选用6个传感器就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平面几何学和统计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了传感器测试平面内的分布对可测最小缺陷面积比的影响,从而找到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在测试工作中通过目测均匀放置传感器即可以达到所要求的测试效果。(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8年05期)
李莉[9](2007)在《基于分形维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原木缺陷图像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损坏原木表面和结构的前提下,准确地检测出原木内部缺陷,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对科学用材、合理选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X射线方法作为检测手段,根据射线透过木材后强度的差异,得到原木图像。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原木X射线成像数学模型对采集到的原木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被检测原木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和检测缺陷细节。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两种常见的原木缺陷——空心和漏节。本文应用两种分形方法进行研究:一种方法是采用计算盒子维数法,将原木图像分割成小的子区域,计算每个子区域的盒子维数,研究表明背景部分与边缘部分的分形维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提取奇异性的分维数值,他们的集合即是缺陷边缘所在。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分形布朗函数法,分形理论中的分形布朗随机场是描述自然景物的有效方法,原木图像可以被认为是随机运动形成的灰度不同的分形布朗运动图。当图像分形参数值大于1时,则图像灰度表面的分形维数小于2,小于物体灰度表面的拓扑维数,因而是不可能的,即分形参数发生了奇异。这些分形参数发生奇异的地方就是不同纹理的边缘,故认为分形参数等于1即为阈值,分形参数大于1的部分被判为边缘,小于1的部分为背景区域,再由此计算对应位置的分形维数,分形维数发生奇异的地方即为缺陷的边缘或交界处。本文首先对原木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滤波、图像增强等预处理,使得处理后的图像分形特征更加明显,更适合后续的处理和分析。从预处理后的X射线图像数据中提取缺陷部分所隐含的特征信息,用分形维数的大小来定量描述原木图像的不规则程度。本文对采集的100个原木样本图片进行实验研究,上述两种方法检测原木内部缺陷的有效率均达到95%,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检测原木内部缺陷效果明显。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原木其他内部缺陷的检测。本文的研究对推进分形理论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数字图像处理和边缘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7-04-01)
李东玫,刘滨凡,江景瑜[10](2006)在《论原木缺陷种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木缺陷的种类及其程度,决定原木的质量好坏即原木的等级。对原木缺陷的细致分类,对原木的生产和确定原木等级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为了提高木材产量。为了提高木材等级,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我国原木缺陷标准需要逐步与国际标准一致,促使原(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6年04期)
原木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大青杨原木为对象,研究不同电极数量时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检测原木小孔洞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可以作为检测原木内部小缺陷的一种有效手段;选用电极数量在8~24个之间时,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均能清楚地显示原木内部存在的缺陷,不同的电极数量对应不同的检测精确度和准确度;检测图像的精确度与电极数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准确度以图像拟合度和误差率表示,未处理检测图像的图像误差率与电极数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图像的拟合度与电极数量相关性也非常显着,统一极值后的图像准确度有所改善,电极数量分别为12,14,16和18时的图像拟合度和误差率较为适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木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1].岳强.基于Linux的原木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2].王兴龙,王立海.电极数量对ERT技术检测原木缺陷效果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5
[3].卫元河,连清春,王林,牛志权.国家标准《原木缺陷》(GB/T155—2006)有关定义释义[J].科技资讯.2014
[4].陈尚军,张北方.原木缺陷检量及材质评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5].于长永,王秀民,李东山,王林,辛本花.试论原木缺陷检验及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J].科技资讯.2011
[6].王颖华,单永涛.谈原木缺陷中的环裂问题[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
[7].韩书霞,戚大伟,于雷.基于分形特征参数的原木缺陷CT图像处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
[8].王立海,徐华东,闫在兴,吕建雄,杨学春.传感器的数量与分布对应力波检测原木缺陷效果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8
[9].李莉.基于分形维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原木缺陷图像处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7
[10].李东玫,刘滨凡,江景瑜.论原木缺陷种类[J].科技资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