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磷废水论文-徐昌伟

选磷废水论文-徐昌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磷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沉淀法,曝气生物滤池,选磷废水

选磷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徐昌伟[1](2005)在《混凝沉淀与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据统计,2001年矿业的总产值达5295. 43×108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 31%。与此同时,矿业产生的废水总排放量占了工业废水总量的6. 69%以上,矿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保问题。我国的磷矿资源极其丰富,居世界第叁位,其贮存量能保证约2000年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及磷肥价格的上涨,磷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以P2P5计,年产量己达九百多万吨。我国的磷矿资源多属于贫质胶磷矿,选矿过程中不仅要求磨矿细度高,而且浮选药耗大,废水中溶有残留的多种浮选药剂和固体颗粒悬浮物,是具有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其COD、总磷及固体颗粒物等污染物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许多企业在找不到合适的处理途径时,只好将大量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之中,导致了附近水域的严重污染。由于矿山企业一般建在郊区,周边农田较多,经常发生由于水污染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本论文着手研究混凝沉淀联合生物膜法处理选磷废水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小型混凝沉淀实验寻找最佳的混凝剂并确定其最佳用量,然后在扩大实验中进行曝气生物滤池的深度处理。在此之前,对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条件、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降解基质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预处理后的废水在最佳工况条件下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出水不设沉淀池而直接排放,及时监测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FeSO4对高碱性的选磷废水具有非常显着的沉淀效果,在去除废水中CODCr、TP、TSS等污染物方面与Al2(SP4) 3、Ca(OH)2效果相当,但其用量最少,处理后的废水接近中性,可直接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以酶促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武钢焦化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上流式的运行方式及“闷曝法”可在13天内挂膜成功;废水的pH值、水温、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及废水水质等是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其较佳运行参数为:pH值7. 8,气水比10:1,水力停留时间12h,一定的水温和滤床高度;当水力停留时间在15h以内时,COD的降解速度对COD浓度为一级反应,并建立了BAF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混凝法与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工艺完全可以实现选磷废水的达标排放,出水水质中CODCr、BOD5、 TP、SS浓度分别从375. 6mg/L、69. 0mg/L、986. 4mg/L、11247. 8mg/L降至10. 8mg/L、3. 0mg/L、0. 11mg/L、10. 2mg/L,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5-05-01)

张泽强,钟康年[2](2004)在《选磷废水循环利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磷矿分选工艺要求和废水的性质,对废水按浮选作业分别循环回用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基本达到回水的100%利用,即"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既防止了废水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降低了浮选药剂消耗,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04年01期)

余世鑫,孙雯,王玉林[3](2002)在《选磷废水的电化学处理及循环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磷矿浮选废水 (尾矿水 )进行电化学处理的研究和处理后循环使用的浮选工艺试验及含固废水电化学处理的理论基础、基本模型 .结果表明 :经电化学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用水指标 ;循环使用取得满意效果 ;电化学处理方法理论基础可靠 ,是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 .(本文来源于《武汉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孙家寿,李文勇[4](1997)在《用黄铁矿烧渣处理选磷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适当处理制取浇渣净水剂(SFAS),对选磷废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其COD、SS去除率分别为77.1%和99.75%。(本文来源于《化工矿山技术》期刊1997年01期)

孙家寿[5](1995)在《EC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磷矿浮选尾水的污染和回用问题,采用了EC法处理。结果表明,经处理的尾矿水可部份回用,并节省Na_2CO_343~65%。这一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1995年02期)

孙家寿,钱仁俊[6](1994)在《EF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自行设计的电浮选装置,采用铁成铝作可溶性阳极,处理选磷废水,其COD去除率达81%~83%,SS去除率均在91%以上,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工业推广价值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1994年01期)

孙家寿,钱仁俊[7](1993)在《电浮选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自行设计的电浮选装置处理选磷废水,其COD去除率可达81%~83%,SS去除率在91%以上。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工业推广价值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武汉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4期)

孙家寿,钱仁俊[8](1992)在《EF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自行设计的电浮选装置,采用铁或铝作为可溶性阳极处理选磷废水,其 COD 去除率可达81—83%,SS 的去除率均在91%以上.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工业推广价值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1992年04期)

孙家寿,缪小红[9](1990)在《选磷废水的COD、SS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验证后得到选磷废水的回归方程式。且 COD 与 SS 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可从测定 SS 含量预测 COD 含量,从中找出了对选磷废水处理宏观控制的合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1990年01期)

孙家寿,喻宗友[10](1988)在《A-HiPO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HiPO法系一种深度处理COD的新技术。把它应用于处理胶磷矿选矿废水,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出水水质COD为63.8mg/1,SS为64.0mg/1,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72.5%和93.6%。该法流程简单,没备单一,且出水水质是由加药量来控制的,因此此法适用于COD波动较大的水质,是值得推荐的较好流程。(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1988年05期)

选磷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磷矿分选工艺要求和废水的性质,对废水按浮选作业分别循环回用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基本达到回水的100%利用,即"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既防止了废水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降低了浮选药剂消耗,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磷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徐昌伟.混凝沉淀与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张泽强,钟康年.选磷废水循环利用试验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

[3].余世鑫,孙雯,王玉林.选磷废水的电化学处理及循环利用[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2

[4].孙家寿,李文勇.用黄铁矿烧渣处理选磷废水[J].化工矿山技术.1997

[5].孙家寿.EC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J].四川环境.1995

[6].孙家寿,钱仁俊.EF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4

[7].孙家寿,钱仁俊.电浮选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3

[8].孙家寿,钱仁俊.EF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2

[9].孙家寿,缪小红.选磷废水的COD、SS相关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0

[10].孙家寿,喻宗友.A-HiPO法处理选磷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1988

标签:;  ;  ;  

选磷废水论文-徐昌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