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甩尾潜伏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潜伏期,热敏,小鼠,损伤,体温,大鼠,温度。
甩尾潜伏期论文文献综述
肖爱娇,康明非,胡丽,秦培忠[1](2013)在《热敏灸对失眠大鼠行为学以及甩尾反应潜伏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热敏灸对失眠大鼠模型行为学及甩尾反应潜伏期的影响,了解热敏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备失眠大鼠模型,用Ethovision XT视频跟踪系统录制大鼠活动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力;用鼠尾光照测痛仪测量甩尾反应潜伏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昼夜节律消失;逃避潜伏期延长;甩尾反应潜伏期延长。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昼夜活动节律基本恢复正常;逃避潜伏期缩短;甩尾反应潜伏期缩短。结论热敏灸具有改善睡眠的效果;甩尾潜伏期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缩短。(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3年10期)
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谭生海[2](2013)在《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甩尾潜伏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甩尾潜伏期的影响,以了解热敏灸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 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用鼠尾光照测痛仪测定大鼠的甩尾潜伏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缩小;甩尾潜伏期缩短。结论热敏灸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甩尾潜伏期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缩短。(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3年01期)
王稳,魏晶晶,吴廷廷,王小娟,谢云[3](2011)在《不同缺氧时间对小鼠即时热板法痛阈和甩尾潜伏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小鼠即时痛阈的影响。方法:受试小鼠80只随机分为缺氧2、4、6、8min组,每组20只(其中10只接受热板法实验,另外10只接受甩尾法实验),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小鼠即时热板法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和甩尾潜伏期(the tail-flick la-tency,TFL)的影响。结果:热板法实验提示:与各组基础HPPT相比,缺氧2min组和缺氧4min组小鼠的即时HPPT均降低(P<0.05);缺氧6min组和缺氧8min组小鼠的即时HPPT均增加(P<0.05)。甩尾法实验提示:与各组基础TFL相比,缺氧2min组小鼠的即时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4min组小鼠的即时TFL缩短(P<0.05);缺氧6min组和缺氧8min组小鼠的即时TFL均明显延长(P<0.01)。结论:随着缺氧时间的增加,小鼠缺氧后的即时痛阈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陈正秋,徐维,阎亚生,陈克彦[4](1987)在《徐疾补泻手法对大鼠甩尾潜伏期、嘶叫阈和皮肤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曾观察到,电针大鼠长强、腰俞穴能明显提高由辐射热引起的甩尾阈,而手捻针则无显着镇痛效果。那么,不同的针刺手法是否能影响镇痛效果呢?为此,本工作比较了徐疾补泻手法针刺长强穴对大鼠甩尾潜伏期、嘶叫阈和皮肤温度的影响。 59只大鼠分为补法组(20例),泻法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痛反应指标为辐射热照射尾尖引起的甩尾反应潜伏期和电刺激尾尖上7公分引起的嘶叫阈。用半导体温度计在长强穴下5毫米处测皮肤温度。针刺长强穴,以《灵枢》中叙述的徐疾补泻手法,稍加变(本文来源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期刊1987-11-01)
黄坤厚,Shyu,B.C.,Andersson,S.A.[5](1985)在《大鼠伤害性反应甩尾潜伏期(TFL)和嘶叫阈值(ST)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甩尾和嘶叫反应的神经反射机制不同。用们对这二种伤害性反应的阈值变化作了比较。用正常Whistar Kyoto鼠(WKY)和原发性高血压鼠(SHR)分别于自由活动状态下和约束于管状鼠固定器中进行每20分钟测定,共一或二小时,观察ST和TFL的变化。并分别作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纳洛酮(1mg/kg)或吗啡(4mg/kg)的处理。结果WKY鼠(n=25)和SHR鼠(n=20)的TFL间无明显差异;在二小时测试期间TFL随时间延长无明显的变化,P>0.15。而ST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自由鼠(n=18)和约束鼠(n=24)ST都逐渐增高,40分钟时明显高于对照值,P<0.05;100分钟时差异极显着,P<0.01。将自由活动鼠受约束后(n=28)ST明显下降,P<0.0005;反之,受约束鼠恢复自由时(n=40)ST立即明显增高,P=0.001。生理盐水对ST(n=16)及TFL(n=8)均无明显影响。纳洛酮使ST明显下降(自由鼠n=7,P<0.001;约束鼠n=14,P<0.05);但二种不同处境鼠之间无明显差异,P>0.4。纳洛酮使TFL明显缩短,P<0.005(n=13)。吗啡使ST及TFL均明显增加;P<0.01(n=9)。 ST随测试时间延长明显增高,而TFL无明显变化。表明二者神经机制不同。甩尾反应在动物脊髓化后仍可存在;而嘶叫反应需高级中枢参予与辨认过程有关。动物由自由转入约束状态后ST明显降低表明此时动物处于痛觉过敏状态。纳洛酮使二种处境的鼠ST和TFL均明显下降提示在二种状态下均存在一种鸦片镇痛系统的经常性兴奋。(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1985年02期)
甩尾潜伏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甩尾潜伏期的影响,以了解热敏灸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 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用鼠尾光照测痛仪测定大鼠的甩尾潜伏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缩小;甩尾潜伏期缩短。结论热敏灸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甩尾潜伏期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缩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甩尾潜伏期论文参考文献
[1].肖爱娇,康明非,胡丽,秦培忠.热敏灸对失眠大鼠行为学以及甩尾反应潜伏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谭生海.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甩尾潜伏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
[3].王稳,魏晶晶,吴廷廷,王小娟,谢云.不同缺氧时间对小鼠即时热板法痛阈和甩尾潜伏期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
[4].陈正秋,徐维,阎亚生,陈克彦.徐疾补泻手法对大鼠甩尾潜伏期、嘶叫阈和皮肤温度的影响[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1987
[5].黄坤厚,Shyu,B.C.,Andersson,S.A..大鼠伤害性反应甩尾潜伏期(TFL)和嘶叫阈值(ST)的比较[J].针刺研究.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