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理现实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现实主义,心理,门罗,知识分子,爱丽丝,人物,现代性。
心理现实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赫思怡[1](2019)在《试析网络影视中的心理现实主义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主义旨在聚焦现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或社会心理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就在于其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观察与关注。而心理现实主义则是在呈现现实生活本来面目的同时,尽量摆脱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某种现象的心理解读,或是为了迎合目标群体而作出的刻意接近。网络影视以大量的资本渗入、作品生产、受众群体和发展速度在新媒体时代开辟了生存空间,其心理现实主义倾向则具体表现为创作者基于某个群体的心理对现实进行解读,一定程度上是对目标观众群体的刻意接近。(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9期)
王飞[2](2019)在《电影中的心理现实主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主要是通过对电影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究,强调人内心的感知,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去揭露与展现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笔者主要采用例证分析的方法去探析电影中的心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以及艺术手法。一、心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关于心理现实主义在电影中的美学特征,笔者有一些浅薄的见解。心理现实主义主要是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电影中对人物的刻画开始从外在向人物的内心转化。例如,娄烨导演的《周末情人》,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关注人(本文来源于《名家名作》期刊2019年08期)
李思锐[3](2019)在《合群的“异端”——费穆电影对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以蔡楚生、孙瑜、袁牧之、吴永刚、费穆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导演所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不仅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基本奠定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群优秀的电影家中,费穆显得既合群又"另类",他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大传统之下,又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电影家所选择的批判现实主义原则,而是更多地转向对人性的关注,转向探求人物的心理状态,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洪流中创造性地开启了对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本文来源于《艺苑》期刊2019年03期)
董晓平[4](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何英[5](2019)在《胡性能的“窄途”及心理现实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胡性能的写作显示出很大的自由度,举凡世间人的心理,那些介于意识与无意识、隐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的幽暗处,尤其是作家喜欢盘桓表现处。那些不安、焦虑、悸动、痛悔的心灵,心灵的轨迹、灵魂的逻辑,如何在他的笔下得于纤毫毕现地呈现;他显然不是一个小说的行动派,在小说的外部推进上频出情节,他的野心在于要以尽可能的深度表现人物的复杂;他无疑更热衷于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是一个出色的灵魂侦探,想要去解释他的主人公因何发生了这些离奇(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薛琴[6](2019)在《“你是谁?”——《你以为你是谁?》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现实主义是"心理"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心理"指现实的心理化;"现实"是心理的现实化。心理现实主义是爱丽丝·门罗创作的鲜明标签之一。在《你以为你是谁?》这部小说集中,该特点有着突出的表现。小说集通过露丝的心理透镜,勾画出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体验到的现实及她所进行的不懈的身份探索。最后,她回到出生并且成长的地方,方才认清自己"是谁"这个最大最迫切的现实。(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3期)
贺绍俊[7](2019)在《心理现实主义的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大进是一位在文学园地上默默的耕耘者。我们匆匆地从文坛走过,有时候不会注意到身旁的默默耕耘者。但当我们停下脚步清点王大进的写作时,就会发现他已默默地收获了巨大的成果。他已经出版了十余部长篇小说,还有数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当然还有众多喜欢王大进小说的读者。(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4-24)
李永丽[8](2018)在《从心理现实主义角度解读艾丽丝·门罗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门罗,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于2013年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大奖,被人们尊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的作品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着称,《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门罗1971年创作的第二部作品,由八个相互关联的短篇故事构成,一度被认为是门罗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集。该作品讲述了女主人公平凡生活的成长历程,即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蜕变为聪明睿智有自主意识的女性。本论文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女主人公在现实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女主人公的好奇、困惑、叛逆、欲望、顿悟和成熟,揭示外部现实生活对女主角内心世界的影响,以及女主角的内部心理变化如何反映客观存在的外部现实。本论文主要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叁方面的内容。首先,主要介绍门罗和其文学成就;其次阐述了心理现实主义的起源,定义以及该理论在文学中的应用;最后是文献综述,介绍门罗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叁个平行章节,第一章解读《活体继承者》,《伊达公主》,《变迁和仪式》,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的联想与回忆,闪回,意识流及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描写黛尔对死亡的无知与困惑,黛尔的母亲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心理矛盾及由此而来的女主角的困惑,以及黛尔对爱情的最初的困惑和启蒙。第二章解读《信仰之年》,《变迁和仪式》和《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的意识流,顿悟、联想的创作手法描写黛尔在成长的现实生活中的叛逆心理,信仰的初步顿悟以及对性的初步探索。第叁章解读《洗礼》和《摄影师》,运用意识流、摄影师、联想与回忆的创作手法分析了黛尔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成熟的自我意识,感情上的理性回归。第叁部分是结论。通过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理论,总结了女主角在成长过程中的叁个阶段:小女孩的好奇与困惑,青少年的幻想与叛逆,成年时期的顿悟与理性意识,这叁者既相互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从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在少女的成长关键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叁者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女性自我意识的顿悟之外,父母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合理引导女性成长,使得女性在成长期获得顿悟,理性回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丰富人生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20)
王姝[9](2018)在《心理现实主义的重建及其温情》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转型的全面深入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近年来热度不减。格非《欲望的旗帜》、阎连科《风雅颂》、张者《桃花》、邱华栋《教授》、史生荣《所谓教授》等小说描写了高校的种种体制弊病,更深入到高校知识分子的内心,写他们困于物欲,放弃知识(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8-11-19)
胡奕颢[10](2018)在《《阿拉姜色》:新现实主义叙事的美学拓新与心理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学意义上的张力经心理学由阿恩海姆引入美学,用于描述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感知对象、超越对象的心理潜力和趋向。"这种运用‘力’作媒介对事物之表现性的知觉,就是特殊的审美知觉。"~([1])具有审美张力的艺术作品,其式样和结构蕴含着相互牵引且倾向性的力,使得审美主体能够从封闭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中扩张性、运动性地开拓心理趋向,发掘无限意蕴,感知审美对象没有的部分。因而,审美过程从来就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度的。基于这一逻辑,《阿拉姜色》在发扬新现实主义电影朴实而细腻的叙事风格的同时,对部分美(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8年19期)
心理现实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理现实主义主要是通过对电影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究,强调人内心的感知,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去揭露与展现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笔者主要采用例证分析的方法去探析电影中的心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以及艺术手法。一、心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关于心理现实主义在电影中的美学特征,笔者有一些浅薄的见解。心理现实主义主要是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电影中对人物的刻画开始从外在向人物的内心转化。例如,娄烨导演的《周末情人》,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关注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理现实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赫思怡.试析网络影视中的心理现实主义倾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9
[2].王飞.电影中的心理现实主义探析[J].名家名作.2019
[3].李思锐.合群的“异端”——费穆电影对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J].艺苑.2019
[4].董晓平.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吉林大学.2019
[5].何英.胡性能的“窄途”及心理现实主义[J].小说评论.2019
[6].薛琴.“你是谁?”——《你以为你是谁?》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J].文教资料.2019
[7].贺绍俊.心理现实主义的追求[N].文艺报.2019
[8].李永丽.从心理现实主义角度解读艾丽丝·门罗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D].河北师范大学.2018
[9].王姝.心理现实主义的重建及其温情[N].中国艺术报.2018
[10].胡奕颢.《阿拉姜色》:新现实主义叙事的美学拓新与心理逻辑[J].电影评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