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国,西学东渐,策源地,传统,文脉。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徐亮,陈丽君[1](2019)在《重识“新兴艺术策源地”——以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为案例,从民国初期以来,沪上美术教育现象、社会文化、地域划分与教育思想几个层面展开,涉及历史文献及典型作品,结合案例实证,梳理出海派美术教育集群及发展演变的叁个阶段划分,重新发掘海派美术教育的文脉价值。(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12期)
耿纪朋,张辉,蓝玉清,陈瑞杰[2](2019)在《论颜文梁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对法国绘画的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着名的美术教育家、油画家,颜文梁不断研究学习西方绘画以及美术教育模式,一直致力于借鉴欧洲大陆的美术教育优势,尤其是法国的绘画教育。作为研究与发展新式美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之一,颜文梁创立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将法国绘画模式作为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手段,不断对外宣传,形成了新的教育模式,并培养出一大批实用型美术专业人才。本文通过探析颜文梁对于法国绘画的学习以及其在各方面对法国绘画的宣传来深入地了解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分析颜文梁在中国绘画教育中对法国绘画的宣传,进而分析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创新而言,颜文梁宣传法国绘画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2期)
[3](2019)在《“南北峰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师作品展暨中国书法社会大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书法凝结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在古代社会中承载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社会作用,也是文人士大夫陶冶身心、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在古今社会的转变中,书法的艺术属性、文化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和重视,书法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一九六叁年’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艺术家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专业,拉开了中国高等(本文来源于《书法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陈旺[4](2019)在《全国性美术竞赛与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调研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美术创作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也越来越被关注,以学科竞赛作为美术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与载体,全国性美术竞赛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对提高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院校以全国竞赛为抓手,是加强作品与市场项目对接,实现成果转化重要的手段。高校教学应深度挖掘全国性美术大赛的内容,整合各项社会资源及动力,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手法;通过多元层次的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加强竞赛引导,整合各方资源服务美术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竞赛项目引入到课堂实践教学中,加强教学理论与竞赛实践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美术学科建设,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形成培养技能型美术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路径。让学生在全国美术竞赛创作中,学会深入美术设计、考古、调研,开拓视野,提升审美,形成具有正能量、有感染力、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内涵、有艺术价值的竞赛成果,为我国文化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培养新的生力军。(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9期)
许夏利[5](2019)在《浅谈中国美术史论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而中国美术史论作为美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美术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四点对中国美术史论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9期)
马慧颖,姜昱莹,岳甲林[6](2019)在《论传统建筑理念在校园教育建筑中的传承与再生——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当代校园教育建筑的设计现状及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教导作用,并考察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教育意义建筑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成功转化使用,得出校园教育建筑应关注历史文脉和地域性,并对当代高校校园教育建筑设计及传统建筑理念的再生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5期)
成朝晖[7](2019)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跨界高端人才教育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基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践行跨界高端人才教育的改革,就跨界高端人才教育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思路、专业特色与核心方向、培养路径、教育方法等五大方面做明晰的阐述,并附以教学案例。体现中国美术学院教育人在危机与潜能中,所承载的教育责任、担当与贡献。(本文来源于《创意与设计》期刊2019年04期)
胡钟华[8](2019)在《通识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兼论中国美术学院会通精神的理念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交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呈现出既高度分化、精细化,又高度综合、一体化的态势。如何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培养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由于相对特殊的高度专业化教育,通识教育显得相对薄弱。如何协调发展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提高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此,中国美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会通精神",其成为办学治校的核心理念之一。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理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深化专业教育,拓展通识教育,对建设一流艺术院校、培养一流艺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孟祥振[9](2019)在《从西学东渐看中国美术教育体制的重组与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的教育体系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来到了中国,面对西方世界的美术教育模式及创作形式,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潘天寿等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与创作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突破。本文从徐、林、李、潘四位先驱的美术教育及创作方法入手,探究中国美术教育在当下社会发展中的坚守与思路。(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08期)
李琳[10](2019)在《中国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各个领域都无法回避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其中关于中国美术教育"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中国美术教育抓住当前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时代契机,实现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盖因如此,本文主要探讨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导出当下美术教育呈现出的各种问题,并围绕这些问(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9年07期)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我国着名的美术教育家、油画家,颜文梁不断研究学习西方绘画以及美术教育模式,一直致力于借鉴欧洲大陆的美术教育优势,尤其是法国的绘画教育。作为研究与发展新式美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之一,颜文梁创立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将法国绘画模式作为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手段,不断对外宣传,形成了新的教育模式,并培养出一大批实用型美术专业人才。本文通过探析颜文梁对于法国绘画的学习以及其在各方面对法国绘画的宣传来深入地了解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分析颜文梁在中国绘画教育中对法国绘画的宣传,进而分析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创新而言,颜文梁宣传法国绘画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美术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徐亮,陈丽君.重识“新兴艺术策源地”——以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为例[J].今传媒.2019
[2].耿纪朋,张辉,蓝玉清,陈瑞杰.论颜文梁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对法国绘画的宣传[J].艺术品鉴.2019
[3]..“南北峰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师作品展暨中国书法社会大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J].书法教育.2019
[4].陈旺.全国性美术竞赛与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调研与实践[J].美与时代(中).2019
[5].许夏利.浅谈中国美术史论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文艺家.2019
[6].马慧颖,姜昱莹,岳甲林.论传统建筑理念在校园教育建筑中的传承与再生——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J].居舍.2019
[7].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跨界高端人才教育探索[J].创意与设计.2019
[8].胡钟华.通识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兼论中国美术学院会通精神的理念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9
[9].孟祥振.从西学东渐看中国美术教育体制的重组与构建[J].艺术家.2019
[10].李琳.中国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探索[J].美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