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积累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金属,特征,小麦,土壤,数学,情境,氮素。
积累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侯明,杨心瀚,赵菲菲,霍岩[1](2019)在《钒在不同品种玉米中的积累和化学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钒(V)胁迫下2个甜玉米(Zea mays)品种幼苗中V的积累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中V含量分布均表现为根部远大于茎叶部,玉米幼苗根部富集的V较多。美甜糯八号根部V含量占总量的83.91%~89.09%,益甜608根部V含量占总量的84.59%~92.33%。不同品种玉米茎叶中V化学形态以乙醇提取态(F_E)为主;但在根部,美甜糯八号和益甜608分别以盐酸提取态(F_(HCl))和残渣态(F_R)为主,表明美甜糯八号玉米幼苗根中V多为活性较低的有机酸盐、果胶酸盐和蛋白质结合态,而益甜608则以难溶于水的重金属磷酸盐或草酸盐沉积在根部,这就避免了过量V从根部转运到茎叶,减轻了V对玉米幼苗的毒害。益甜608对V的耐性较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探讨甜玉米幼苗对V的吸收和耐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孙钰红[2](2019)在《优质情境的特征思考——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的经验,与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本身并不构成一个单独的维度,而是充填在叁维模块中间的黏合剂"(张奠宙)。经验积累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课堂能真正促成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为此我们提出了"经验课堂",其基本思路如图1,期望能让数学课堂发生变化,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文来源于《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期刊2019年11期)
杨建平,李鹏兵,卢伟鹏,张龙龙,李召峰[3](2019)在《滴灌春小麦水分截获量及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管6滴灌模式"下,滴灌春小麦水分截获量及不同品种远近行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分析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在"1管6滴灌模式"下,春小麦品种来自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不同地区的7个品种(系),研究距滴管带远近不同行(距滴管带最近行记为R1、中间行记为R2、最远行记为R3)在小麦发育关键时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素积累量。【结果】"1管6滴灌模式"下,小麦生长的重要阶段拔节期-孕穗期与孕穗期-开花期远行R3灌水截获量为59与56 mm,与该时段最大蒸散量62与43 mm相近;小麦品种开花期各器官氮营养指数、开花期与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转运氮、籽粒蛋白质的行间降低幅度均小于灌水截获量的降低幅度(R2与R3相对于R1依次降低33.6%与60.3%);小麦花前氮素转运率、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氮收获指数R2与R3相对于R1依次升高(津强7号花前氮素转运率、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依次降低);各器官开花期氮素积累量与再转运氮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1,茎鞘、叶片、穗的再转运氮与对应的开花期氮营养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3、0.643、0.717,籽粒氮素积累量与再转运氮、花后氮素积累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与0.737。【结论】"1管6滴灌模式"下,小麦各行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不会受到水分胁迫;植株体内营养状况越好,花前氮素转运量越大;籽粒氮素主要来源于花前氮素的转运,"1管6滴灌模式"下,远行R2与R3的花前氮素转运率、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氮收获指数相对于R1会升高。(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茹淑华,徐万强,侯利敏,孙世友,张国印[4](2019)在《连续施用有机肥后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迁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定量研究连续7年施用不同有机肥后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迁移特征,为从源头上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连续7年施用猪粪的处理均显着增加了0—15 cm土层土壤Cu、Zn、As和Cd的含量,且随猪粪施用量增加,耕层土壤(0—15 cm)中Cu、Zn、As和Cd含量也显着增加,增幅分别在77.57%—261.46%、40.41%—145.68%、41.74%—46.19%和14.53%—22.09%。猪粪施用量高时,Zn和Cd已迁移到15—30cm土层并在此层积累;随着鸡粪施用量增加,耕层土壤(0—15cm)Cu、Zn、Cr含量也均显着增加。与施化肥处理相比,连续7年施用鸡粪的处理均显着增加了耕层土壤Cu、Zn和Cr含量,增幅分别在16.81%—38.72%、133.93%—435.73%和33.45%—58.31%。鸡粪用量较高时,Cu、Zn、Cr向15—30 cm土层迁移并积累。该试验条件下,连续7年施用高量鸡粪后耕层土壤Zn含量已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连续7年施用猪粪的处理均显着增加了小麦籽粒Cu和Zn含量,增幅分别在27.18%—49.87%和25.66%—98.81%;连续7年施用高量鸡粪的处理均显着增加了小麦籽粒Zn和Cd含量,分别增加64.74%和40.00%。连续7年施用猪粪的处理和高量鸡粪的处理小麦籽粒Zn含量超过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NY 861—2004)。(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又文,韩建华,涂棋,杨永安,徐艳[5](2019)在《天津市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津市郊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东丽、西青、津南和北辰4区水浇地、旱地和园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327个土壤表层(0~20 cm)样品,分析测定土壤中As、Pb、Cd、Cr和Ni 5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市郊农田土壤重金属As、Pb、Cd、Cr和Ni平均含量依次为10.01、33.71、0.32、56.95和33.50 mg·kg~(-1),除Cr含量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天津市土壤环境背景值,呈现一定的积累特征。以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评价标准,As、Pb、Cd、Cr和Ni 5种重金属元素中仅Pb、Cd和As超标,超标率分别为3.06%、14.07%和0.31%,表明天津市郊一些农田土壤存在Cd污染,个别农田土壤存在Pb和As污染,其余重金属元素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的风险很低。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郊土壤Cd污染处于警戒限水平,按区域划分,Cd在东丽区存在一定污染,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Cd在园地存在一定污染,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安全水平。总体而言,天津市郊农田土壤除了存在一定程度的Cd污染外,其他各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罗沐欣键,李盼,许志东,梁隆超,仇广乐[6](2019)在《贵州兴仁煤矿开采旧址重金属Cd、Hg和As在常见蕨类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与积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贵州兴仁某处煤矿区旧址自然定居的优势蕨类7科10属(分别为蕨菜、华中介蕨、栗蕨、狗脊、芒萁、顶芽狗脊、耳羽岩蕨、光里白、蜈蚣草和岭南铁角蕨)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Cd、Hg和As)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根际土壤Cd含量为0. 03~1. 9 mg/kg,超过了国家土壤二级标准; Hg和As含量分别为0. 5~15 mg/kg和537~5 330 mg/kg,均超过了国家土壤叁级标准,其中As超标严重。蕨类植物中蜈蚣草富集As效果最佳,地上部分As含量达1 710 mg/kg,转运系数为1. 4。岭南铁角蕨地上部分Cd含量可高达1 490μg/kg,转运系数达56,具有极强的Cd富集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蕨类吸收Cd和As的量与根际土p H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 05),吸Hg量则与p H呈显着负相关(P<0. 05)。土壤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与蕨类对重金属的吸收总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 05)。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废渣堆附近土壤Hg和As污染十分严重,其中As污染已扩散到下游区域。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评估表明,该煤矿区重金属Cd、Hg和As复合污染严重,其高风险程度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段丽君,李国元,汪殿蓓[7](2019)在《分根区盐胁迫下绒毛白蜡盐离子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耐盐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根区盐分异质性分布条件下植物对盐离子的积累和分配特征,通过分根的方式控制不同根区盐分的浓度,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幼苗根、茎和叶中的Na~+、K~+、Ca~(2+)、Mg~(2+)和Cl~-的分配以及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局部盐胁迫时,盐胁迫根系中的Na~+和Cl~-含量略高于无盐胁迫的根系;叶中的Na~+和Cl~-含量显着低于均匀盐胁迫处理,但是显着高于对照;局部盐胁迫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根系中的K~+、Ca~(2+)和Mg~(2+)含量,提高了叶片K~+/Na~+,而对叶中Ca~(2+)和Mg~(2+)的影响不明显。局部盐胁迫显着降低了叶中的脯氨酸的含量,而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绒毛白蜡能够显着降低叶片中Na~+和Cl~-的积累,提高了叶片K~+/Na~+,降低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缓解局部盐胁迫。(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如意,杨程,石晓菁,张梦婷,高业能[8](2019)在《硒镉高背景区茶叶中硒和砷、汞、镉的积累与浸出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其在农作物中的积累和潜在健康风险,探讨了硒镉高背景区茶叶中硒、砷、汞、镉4种微量元素的积累特征,分析了采集时间、叶片成熟度、炒制温度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硒的最大浸出量为参考,研究了富硒茶最佳的冲泡条件,并对4种微量元素的浸出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茶园土壤均达到高硒水平,其中46.67%的土壤硒过量。镉的含量远超土壤风险筛选值,且57.31%为可交换态。所有茶叶均达到富硒茶标准,而砷、汞、镉未出现超标。土壤硒对茶叶中重金属的积累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反而会促进汞的积累。高温炒制导致茶叶中63.51%的硒损失,而采集时间和叶片成熟度对茶叶中砷、汞、镉的含量有显着影响。硒的浸出主要受冲泡温度和次数影响,最高仅有26.06%的硒能进入茶汤;砷主要受冲泡次数和时间影响,而汞主要受冲泡温度影响。茶汤中硒、砷、汞、镉的浸出量很低,目标危害系数远小于1,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在茶叶中的积累特征及相关的健康风险与人为污染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大众,杨海川,菅明阳,隗书伟,赵越[9](2019)在《Cd胁迫下小麦的形态生理响应及Cd积累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d抗性不同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25 mg·kg~(-1)和50 mg·kg~(-1)叁个CdCl2添加浓度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小麦成熟期形态指标、多个生育时期生理指标、成熟期各器官中总Cd含量及各化学结合形态Cd占比的研究,旨在探讨小麦对Cd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响应、小麦Cd吸收积累特性以及抗Cd机理。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对Cd胁迫敏感程度低,25 mg·kg~(-1)Cd处理下对M1019的株高和西农20、许农186和M1019叶面积有促进作用;而同化物质的积累对Cd胁迫敏感,叶片干质量最为敏感,50 mg·kg~(-1)Cd处理下下降20%以上;高浓度Cd处理对小麦各生长指标均表现为抑制。25 mg·kg~(-1)Cd胁迫下能提高叶片POD酶活性,而50 mg·kg~(-1)Cd胁迫下POD酶活性降低,随胁迫时间增加POD酶活性降低;叶片SOD酶活性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各器官Cd含量增加,各器官积累量表现为:根>叶片>茎秆>籽粒,许农186和M1019整株Cd含量低于西农20和漯麦0603。50 mg·kg~(-1)Cd处理下漯麦0603叶片和籽粒的Cd转运系数最低,分别是21.2%和2.2%;叶片Cd转运系数最高的品种是西农20,系数为26.4%;籽粒Cd转运系数最高的是许农186,转运系数为3.0%。各化学结合形态中以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占比最大,随Cd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活跃态Cd含量占比以许农186和M1019较低。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和生理指标对Cd胁迫的响应不同,不同小麦对Cd的吸收积累特征有共性也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抗性品种与敏感型品种相比Cd的吸收积累量较低,活性高的Cd占比较少。(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宋学华[10](2019)在《尾矿库周边优势树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正逐渐被社会所重视,以某铜矿尾矿库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筛选几种优势树种对尾矿库重金属积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可知,在重金属富集方面,侧柏对重金属Cu、Pb和Cd富集能力最好,杨树对重金属Cu富集能力最好,刺槐和榆树对重金属Zn富集能力最好;而重金迁移集变化则与富集变化不同,除了杨树外,每个树种对特定的重金属都有较好的迁移能力。考虑到铜矿的特点,可以以多栽培杨树和侧柏,以提高重金属的富集量。(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6期)
积累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的经验,与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本身并不构成一个单独的维度,而是充填在叁维模块中间的黏合剂"(张奠宙)。经验积累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课堂能真正促成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为此我们提出了"经验课堂",其基本思路如图1,期望能让数学课堂发生变化,真正实现以生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积累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侯明,杨心瀚,赵菲菲,霍岩.钒在不同品种玉米中的积累和化学形态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孙钰红.优质情境的特征思考——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
[3].杨建平,李鹏兵,卢伟鹏,张龙龙,李召峰.滴灌春小麦水分截获量及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J].新疆农业科学.2019
[4].茹淑华,徐万强,侯利敏,孙世友,张国印.连续施用有机肥后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迁移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9
[5].张又文,韩建华,涂棋,杨永安,徐艳.天津市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6].罗沐欣键,李盼,许志东,梁隆超,仇广乐.贵州兴仁煤矿开采旧址重金属Cd、Hg和As在常见蕨类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与积累特征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9
[7].段丽君,李国元,汪殿蓓.分根区盐胁迫下绒毛白蜡盐离子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8].杨如意,杨程,石晓菁,张梦婷,高业能.硒镉高背景区茶叶中硒和砷、汞、镉的积累与浸出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9].张大众,杨海川,菅明阳,隗书伟,赵越.Cd胁迫下小麦的形态生理响应及Cd积累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10].宋学华.尾矿库周边优势树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