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微乳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油,复合微乳液,芦柑,保鲜
复合微乳液论文文献综述
乔自鹏,李书明,王奇志[1](2019)在《胜红蓟精油复合微乳液体系构建及其对芦柑保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资源化利用入侵植物胜红蓟,提高芦柑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胜红蓟精油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碳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为水相,采用拟叁元相图筛选最优纳米级复合微乳液体系,并检测其在不同浓度(2.5、5.0、10.0和20.0 mg·mL~(-1))下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和扩展青霉的抑菌活性和芦柑染菌抑制效果,用最优浓度处理芦柑果实,探究其对芦柑在不同贮藏条件下(25℃和4℃)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最优复合微乳液体系(A_(80))的配方为胜红蓟精油∶乙醇∶吐温-80∶3%碳酸钠∶0.5%羧甲基壳聚糖=0.13∶0.38∶0.13∶1∶3,其粒径为34.47 nm。复合微乳液体系浓度为20 mg·mL~(-1)时,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和扩展青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4.86%、60.23%和86.96%,对芦柑的染菌抑制率为76.48%。此浓度复合微乳液A_(80)对4℃贮藏条件的芦柑保鲜效果最好,贮藏30 d后芦柑失重率为22.24%,对照组失重率为26.47%,腐烂率为11.33%,较对照组降低50%。构建的胜红蓟精油复合微乳液体系处理芦柑,不仅可以有效抑菌,延缓芦柑果实水分散失和重量损失,而且能延长芦柑的保鲜期。本研究结果为胜红蓟精油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和芦柑储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玉明[2](2019)在《蓖麻油基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油与纤维素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综合利用备受关注。植物油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抗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微波、水热等方法制备该材料时会用到非环保溶剂并且不易控制银纳米粒子(Ag NPs)的尺寸与分散。为此,本文利用构建的两种蓖麻油微乳液来制备该复合材料,并探究其催化性能。以蓖麻油为非极性相,TX-100和正丁醇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Ac)或水作为极性相,均能形成微乳液,但[Emim]Ac体系的成相能力明显大于水体系。[Emim]Ac体系随油相的增加会出现离子液体包油(O/IL)到双连续再到油包离子液体(IL/O)结构的转变,而水体系随水相的增加会出现油包水(W/O)到双连续再到水包油(O/W)结构的变化。IL/O与W/O微乳液的液滴均呈单分散状态而且尺寸随各自极性相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大。IL/O微乳液的微极性随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该体系形成的驱动力是表面活性剂与离子液体之间的氢键作用。水能够降低IL/O微乳液的增溶能力且会进入其极性内核。IL/O与W/O微乳液混合后,体系液滴聚结后的尺寸会随极性相总量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R_(total)值)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表明,球状的Ag NPs均匀分布于纤维素表面。随着AgNO_3浓度增加,复合材料中银的负载量与Ag NPs的粒径同时增大,Ag NPs的分布也逐渐变得密集。另外,复合材料中Ag NPs的粒径与体系液滴尺寸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R_(total)值的增加而增大。然而,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75℃时,复合材料中Ag NPs的粒径则从271.8 nm减小到149.0 nm。催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催化能力明显高于无载体的Ag NPs,并且催化速率随其银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此外,催化速率最高的催化剂经过8次重复催化后,4-硝基苯酚的转化率无明显改变,依然达到94.0%。(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4)
殷代印,贾江芬[3](2018)在《SDBS/DTAB复配微乳液驱与叁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驱油效果,研究了SDBS与DTAB的最佳摩尔比以及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总质量分数确定最佳微乳液配方,并将复配的微乳液体系与叁元复合驱进行驱油效果对比,说明微乳液驱的驱油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复配微乳液驱油体系最佳配方为:正辛烷5 m L,水5 m L,总质量分数为1.5%的SDBS与DTAB的摩尔比为1∶4,正丁醇的质量分数为4%,Na Cl的质量分数为5.2%。与水驱相比,微乳液驱采收率增幅为6.48%~7.56%;与叁元复合驱相比,微乳液驱采收率增幅为0.06%~0.35%。(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向奇志,吴燕,符嫦娥,陈婉[4](2017)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粒》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相微乳液法,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粒,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制备的样品微粒进行表征,讨论了搅拌速度、AgNO_3用量以及乳液体系的组成对纳米银复合粒子形貌与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1400r/min,AgNO_3用量为0.52g,吐温-80/液体石蜡体积比为4:5时,可制得粒径在50nm左右的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粒,且粒子具有较好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品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田关锋,刘会娥,陈爽,丁传芹,齐选良[5](2017)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与石墨烯的复合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和钛酸丁酯(Ti(OBu)4)在微乳液体系中反应制取纳米TiO_2,制备时以环己烷作为油相,以十八烷基叁甲基氯化铵(OTAC)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配制微乳液,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20。通过该方法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在8~10 nm的TiO_2纳米粒子,然后将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以天然石墨粉为原料,使用Hummers法制取氧化石墨烯(GO),并通过溶剂热法制备TiO_2-石墨烯(TiO_2-RGO)纳米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对制取的纳米TiO_2及TiO_2-RGO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除此之外,通过在紫外光下降解40 mg·L-1的甲基橙溶液,考察TiO_2与TiO_2-RG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其他焙烧温度的TiO_2相比,450℃焙烧获得的TiO_2的催化活性最高,2 h后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可以达95.3%。在溶剂热反应的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由于石墨烯具有快速传输电子和优良的吸附性能,与纯TiO_2相比,TiO_2-RGO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1 h后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5.3%。(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孙林,王洪涛,苗慧[6](2016)在《微乳液法制备SrCe_(0.85)Er_(0.15)O_(3-α)及其复合电解质的中温电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SrCeO_3基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氢传感器、水蒸气电解器、甲烷二聚乙烯、常压中温下合成氨等电化学装置~([1])。本文制备了SrCe_(0.85)Er_(0.15)O_(3-α-)NaCl-KCl复合电解质。通过XRD、SEM对复合电解质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其中温燃料电池性能。【实验】首先采用微乳液法制备SrCe_(0.85)Er_(0.15)O_(3-α)(SCE-ME)前驱体,在1100℃下灼烧5h,得到(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电化学储能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11-03)
王兰[7](2016)在《微乳液法制备壳聚糖复合Co-Fe-O体微粉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吸附性、通透性、成纤性、吸湿性和保湿性等特性,倍受人们关注。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复合的Co-Fe-O纳米微体。将亚铁盐以及钴盐制成溶液,加入壳聚糖溶液使其络合反应,再被还原-化合-成核长大。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球表明:该微球和壳聚糖复合包裹,有部分棱角分明的晶体形成,并用对照方法测其粒径大多数在0.05~0.000125mm。并用磁石测其磁性,发现有一定的磁性,灼烧后可以明显看出其磁性增大,可知是由壳聚糖包裹故而降低了Co-Fe-O的磁性。(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6年03期)
李玉峰,祝晶晶,高晓辉,徐莹[8](2016)在《聚苯胺微乳液的制备及与叔氟丙烯酸酯乳液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合成了能与丙烯酸酯类乳液混溶的聚苯胺(PANI)微乳液,然后将PANI微乳液混入叔碳酸乙烯酯改性的含氟丙烯酸酯(叔氟丙烯酸酯,VFAc)乳液中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复合防腐涂层。用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PANI的结构并测试PANI微乳液的粒径,研究了PANI微乳液与VFAc乳液的质量比对复合涂层疏水性、湿附着力及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NI微乳液与VFAc乳液质量比为1∶2时复合涂层有较好的疏水性和防腐蚀性能。提出了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机理。(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陈甜甜,李娜,祝方琦,孙志轩,吴礼光[9](2015)在《反相微乳液制备AgCl/PMMA复合胶乳及其抗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为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构筑的反相微乳液合成纳米Ag Cl粒子,然后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Ag Cl/PMMA复合胶乳。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op)、水相中盐浓度(csalt)对纳米Ag Cl粒子的形成及形貌影响,结果发现合成的Ag Cl粒子近似球状,粒径在5 nm左右;在反相微乳液中随cop、csalt的增加,形成的纳米Ag Cl粒子数增多、平均粒径有所减小。Ag Cl/PMMA复合胶乳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通过反相微乳液及其聚合技术制备包含有纳米Ag Cl的复合胶乳,方法简便、易于放大,所制备的Ag Cl/PMMA复合胶乳作为抗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许涌深,邱守季,杨磊,葛悦[10](2014)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PMMA-SiO_2复合微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十二烷基苯磺酸为乳化剂兼作催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制备反相微乳液.然后引入正硅酸乙酯(TEOS),在水核中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接着加入通过溶液聚合制备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共聚物的甲苯溶液,实现共聚物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通过TEM、FTIR、TG等测试,证实得到了共聚物包覆二氧化硅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平均粒径约为36,nm.当共聚物中KH570质量分数为5%时,获得最高的包覆率,聚合物占复合粒子质量的47%.(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4年04期)
复合微乳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油与纤维素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综合利用备受关注。植物油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抗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微波、水热等方法制备该材料时会用到非环保溶剂并且不易控制银纳米粒子(Ag NPs)的尺寸与分散。为此,本文利用构建的两种蓖麻油微乳液来制备该复合材料,并探究其催化性能。以蓖麻油为非极性相,TX-100和正丁醇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Ac)或水作为极性相,均能形成微乳液,但[Emim]Ac体系的成相能力明显大于水体系。[Emim]Ac体系随油相的增加会出现离子液体包油(O/IL)到双连续再到油包离子液体(IL/O)结构的转变,而水体系随水相的增加会出现油包水(W/O)到双连续再到水包油(O/W)结构的变化。IL/O与W/O微乳液的液滴均呈单分散状态而且尺寸随各自极性相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大。IL/O微乳液的微极性随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该体系形成的驱动力是表面活性剂与离子液体之间的氢键作用。水能够降低IL/O微乳液的增溶能力且会进入其极性内核。IL/O与W/O微乳液混合后,体系液滴聚结后的尺寸会随极性相总量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R_(total)值)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表明,球状的Ag NPs均匀分布于纤维素表面。随着AgNO_3浓度增加,复合材料中银的负载量与Ag NPs的粒径同时增大,Ag NPs的分布也逐渐变得密集。另外,复合材料中Ag NPs的粒径与体系液滴尺寸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R_(total)值的增加而增大。然而,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75℃时,复合材料中Ag NPs的粒径则从271.8 nm减小到149.0 nm。催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催化能力明显高于无载体的Ag NPs,并且催化速率随其银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此外,催化速率最高的催化剂经过8次重复催化后,4-硝基苯酚的转化率无明显改变,依然达到94.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微乳液论文参考文献
[1].乔自鹏,李书明,王奇志.胜红蓟精油复合微乳液体系构建及其对芦柑保鲜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2].张玉明.蓖麻油基双微乳液法制备纤维素/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殷代印,贾江芬.SDBS/DTAB复配微乳液驱与叁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8
[4].向奇志,吴燕,符嫦娥,陈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粒[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7
[5].田关锋,刘会娥,陈爽,丁传芹,齐选良.微乳液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与石墨烯的复合改性[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
[6].孙林,王洪涛,苗慧.微乳液法制备SrCe_(0.85)Er_(0.15)O_(3-α)及其复合电解质的中温电性能[C].第18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电化学储能技术论坛论文集.2016
[7].王兰.微乳液法制备壳聚糖复合Co-Fe-O体微粉及性能表征[J].化学工程师.2016
[8].李玉峰,祝晶晶,高晓辉,徐莹.聚苯胺微乳液的制备及与叔氟丙烯酸酯乳液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6
[9].陈甜甜,李娜,祝方琦,孙志轩,吴礼光.反相微乳液制备AgCl/PMMA复合胶乳及其抗菌性能[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5
[10].许涌深,邱守季,杨磊,葛悦.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PMMA-SiO_2复合微粒[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