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用中温形变处理方式,从温度、形变量和保温时间3个方面,探究A1线附近形变过程对热轧态45钢中片层渗碳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形变量、形变温度和保温时间均有利于片层状渗碳体向粒状转变,可起到球化退火效果。在大形变量及一定保温时间下,粒状渗碳体尺寸和分布均匀且伴随着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过程。而在大形变量且形变温度升高至A1线以上条件下,在动态再结晶铁素体基体上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渗碳体颗粒会形成复合组织(α+θ),使试样硬度明显增加至190 HV0.1。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政,李瑞武,马柯鑫,宋喜东,郭媛媛,吴法宇
关键词: 中温形变,显微组织,维氏硬度,渗碳体转变
来源: 金属热处理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金属学及金属工艺,机械工业
单位: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2126),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0802),辽宁科技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开放课题(USTLKFSY201705)
分类号: TG142.1
DOI: 10.13251/j.issn.0254-6051.2019.04.034
页码: 166-170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3186K
下载量: 132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激活条件下的变形诱导渗碳体溶解[J]. 宝钢技术 2014(01)
- [2].渗碳体形态对高碳珠光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 [3].超快冷对碳素钢中渗碳体析出强化行为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14(05)
- [4].38CrSi合金钢表面纳米化中渗碳体相的细化分析[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04)
- [5].帘线钢丝湿拉过程渗碳体扩散行为研究[J]. 上海金属 2018(02)
- [6].帘线钢渗碳体溶解与饱和磁化强度变化[J]. 钢铁研究学报 2017(01)
- [7].08Al在热轧过程中渗碳体的析出规律[J]. 热加工工艺 2015(19)
- [8].通过PVD法制备渗碳体薄膜材料[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3(04)
- [9].表面纳米化诱导GCr15钢渗碳体溶解行为研究[J]. 宝钢技术 2011(02)
- [10].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碳素钢中纳米渗碳体的析出行为和强化作用[J]. 金属学报 2014(06)
- [11].亚共析钢片状渗碳体球化行为及轧制变形量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7(08)
- [12].T12钢渗碳体球化处理及其显微组织[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3].低碳低合金钢时效过程中Mn在α-Fe与渗碳体间重分布特征[J]. 工程科学学报 2020(03)
- [14].Cr和Al加速亚共析钢层状渗碳体球化的机理[J]. 钢铁研究学报 2018(03)
- [15].着色法区分铁素体球墨铸铁中的渗碳体与铁素体[J]. 金属热处理 2010(02)
- [16].帘线钢盘条晶界渗碳体腐蚀方法研究[J]. 金属制品 2010(05)
- [17].渗碳体对低碳钢板冲压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0(12)
- [18].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亚共析钢中纳米级渗碳体析出的相变驱动力计算[J]. 金属学报 2013(01)
- [19].Fe-1.5(3.0)%Si-0.4%C合金贝氏体不完全转变现象及伴随的渗碳体析出[J]. 金属学报 2018(03)
- [20].高碳冷拔钢丝退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对强度的影响[J].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0(03)
- [21].渗碳体形态对珠光体钢丝拉拔形变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 2018(02)
- [22].SAPH440钢板冲压开裂原因分析[J]. 包钢科技 2018(02)
- [23].钢中渗碳体特性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J]. 材料导报 2009(12)
- [24].渗碳体石墨化制备无铅易切削石墨黄铜(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5(10)
- [25].共析钢温变形过程的组织球化与超细化[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8(06)
- [26].球墨铸铁的脉冲电流退火处理[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8(03)
- [27].渗碳体石墨化制备无铅易切削石墨黄铜的组织及性能[J]. 金属学报 2015(02)
- [28].形变导致渗碳体(Fe_3C)分解的电子显微学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 2010(03)
- [29].球墨铸铁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石墨化的原位观察[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1(10)
- [30].超细晶粒高碳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材料导报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