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高师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素质的外现(论文文献综述)
段季江[1](2013)在《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表演专业是高校尤其是音乐院校的传统学科,在我国设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音乐事业的变革,我国高等音乐表演教育在诸多外界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音乐表演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改革意义重大。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不同环节或单独或共同影响着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作为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将课程体系分解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要素,并由此出发,力争追求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向,遵循“文献分析→问题假设→现状考察→理论建构→策略探索”的思考和写作逻辑。首先,采用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考察了当前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的现状和问题;其次,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应然理念,认为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在课程体系重构上要凸显人文性、复杂性、动态生成性和多元性;再次,在所提出的课程体系重构理念的基础上,又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大维度出发,分别从重构价值、重构依据和重构措施三方面提出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基本理论构想;最后,本研究还依据所提出的课程体系重构的理论构想以及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表演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资源的更新和课程资源的拓展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保障机制。毋庸置疑,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现存的课程体系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价值,但是研究者坚信,用新理念武装和指导的课程体系则是意蕴更丰富,结构更均衡,更能体现人文性、发展性、时代性的课程体系。
董明倩[2](2013)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介绍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研究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针对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目标与现状,提出利用高师学生的优势,从节奏运动与身体运动两方面将体态律动运用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由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经德国音乐家奥尔夫发展,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提出的用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的思想观点与古希腊“美且善”的音乐教育思想,卢梭等教育家表现自我情感的教育理念相吻合。视唱练耳课程因其学科的技术性特点,常常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强调理性,从而使得音乐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身(生理)与心(心理)两方面难以取得协调。若在视唱练耳课中结合体态律动教学可以从整体上取得音乐感性和理性的综合平衡发展,从而弥补视唱练耳学习中感觉、感知、感悟、感情全面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全方位的体验到音乐韵律之美,使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获得提升。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高师学生心理、生理及课程设置的优势,以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节奏运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以身体运动的时间性、空间性、力度性的特点设计体态律动动作,帮助学生提高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
周启加[3](2012)在《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结构性教师能力理论”、“教师能力三维度理论”及“基准性-鉴别性的二维教师胜任力理论”三大理论体系作为基本理论框架,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及对比分析法对设定的问题展开研究。从基本理论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及优质教学实录与优秀教师案例中析出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再对取得这些能力所要经历的现实途径进行详细论述,建构了在目前情况下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模式。最后,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论述,从而获得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提供参考。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既具有一般教师教学能力的共性,但其特殊性却是值得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的,只有通过更具体的研究获得的成果才会有更具体的借鉴意义。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各种能力中的一部分,而又是教师从业条件的核心。能力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但又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个体心理特征,知识和技能都是能力的基本要素,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相应的能力也就不存在了。”(胡淑珍,2000)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一般能力指教师的智力,特殊能力指教师在从事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不应在本质上有别于一般教师教学能力特征,即也应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尤其是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别,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会呈现出特有的特征。单就教学能力的艺术性而言,一名教师的基本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基本功,而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又恰恰是语言,语言本身又极富艺术色彩,怎样在教学中将这一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本身,较有艺术感染力地教给学生,这要求语言教师必须具备比其它学科教师更好的语言艺术素养。所以艺术性在英语语言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中体现得更为鲜明。研究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前提是厘清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首先,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虽主要是关于不分学科所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但鉴于教学的共性,可借鉴的价值当然不可忽视。其次,美国学者借用“好的教学”及“有效教学”得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是值得利用的方法。这正是本研究中选取相关优质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和选择优秀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析出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所依据的重要方法。通过对优秀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解构式分析后发现,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除有一般教师教学能力的共性外,还表现出显着的学科教学的特殊性。首先,英语教师英语学科的基本功不仅是其发展教学能力的学科基础和前提,且在教师教学行动中成了教学能力的直接体现,如教师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及课堂讲授能力等。因为教师职业素养中口头表达是核心,这恰恰与英语教师的学科基本功相关。因此,英语教师学科基本功应成为其教学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次,与别的学科不同的是,由于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英语教师除了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测量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外,要想在教学方面与国际同行同步,使自己真正具备英语教学的能力,必须要学习和熟悉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成果,丰富自己对英语教学各方面的认知,为科学发展教学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第三,英语课堂教学的操作,尤其是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也有很大差别。英语学习者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中使用所学语言会大大增强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设计大量的训练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组织和操作,这无疑比单纯讲授提高了教学难度。第四,英语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在教学研究上也有着特殊要求,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直接影响其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其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英语教师来说,无教研难成名师。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大量研读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方面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教学进行认真研究,使教研在教学能力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已设问卷与自述问卷结合的方法对四名优秀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已设问卷建立在充分研读文献和教学视频分析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覆盖全面,设项细化,被调查教师在自述问卷中对教学能力的补充非常有限。通过综合分析和归纳,本研究总结出了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基本构成,共分七大部分,即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智慧。每类别中细分为不同的能力要素,共计76项。这一能力构成可供英语教师在发展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管理者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进行参考。清楚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才成为可能。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一项分阶段、系统性的工程,应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职后培训又分为他主培训和自主发展。本文指出了目前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明显制约教师在教学启蒙阶段教学意识形成与教学能力发展的突出问题,对高师英语专业(一些高师院校英语专业除设置师范方向,还设置了其它方向,本文仅指师范或教师教育方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事关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教育类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建,对教育类课程总量及课程内容进行了具体设计。提出了学时数为520(占总学时20%),包含16门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建议。另外,本文强调,师资教育教学机构与部门管理者素质水平、外语教育学学科地位、高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师范生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及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实践性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提高都是影响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和本研究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在入职后形成,这一方面反映了职后培训和提高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了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对中学教师的调查为依据,指出了目前英语教师职后培训的种种诟病,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对目前实施的国家培训计划工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一即时实施的重要培训计划的重要意义,另外还阐述了大力发展教育硕士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工程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教师教学能力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主要在入职后,但应着手于大学教育阶段,从大学教育开始,教师就应开始规划未来职业,入职前的基础若没打好,入职后的自主发展必然受到影响。自主发展首先要在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上使自己走在时代前列;要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对教学能力发展的作用;以研究为基础养成良好的、常态化的教学反思习惯;在教学中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注重团队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最后,教学创新是教师在发展教学能力过程中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反映,没有创新的教学必将失去发展的活力。怎样衡量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水平靠的是对教师教学所作的合理评价,教学评价既是从管理角度对教师业绩进行考核的需要,更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自身的需求。因为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状况的真实反馈,也是对教师职业成效的认可或警示。任何缺乏监督和级评的能力都很难得到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借鉴美国“教师档案袋”评价方法,建立常规性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赵志英[4](2011)在《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为理论基础,从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目标出发,首先就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重要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系统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本研究基于对实践和能力的认识,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那些起稳定调控作用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本论文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对个体实践能力结构的认识:个体的实践能力由“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三大要素构成。实践能力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般实践能力是个体实现实践活动的基础,专项实践能力是个体实现实践活动的保证,应用实践能力是个体完成实践活动的关键。为实践能力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个人性、能动性、综合性和外显性5个基本特征。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基于高等学校的阶段性任务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点。本研究提出,体验性、技能性、师范性是体育专业的基本属性,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体育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三条基本途径,即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体育院校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培养有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上述认识为本论文深入展开对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点和逻辑框架。由此,本论文围绕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环节,对我国14所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实证研究。通过考察,较深入地了解到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做法、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从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对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改进思路与具体措施。
于志勤[5](2010)在《论加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提升学校品位,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师音乐院校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摇篮,其学生具有艺术生和师范生的双重身份。加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既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艺术素质,又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教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不容乐观,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艺术人文知识和教育人文知识双重缺乏;艺术人文价值和教育人文价值双重缺失;艺术人文品格和教育人文品格双重迷失。本文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教育观念的路径依赖、课程设置的自我封闭、招生政策的价值偏差和校园文化的不断滑坡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改革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高师音乐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师音乐院校应该着重从五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一是要弘扬创新精神,突破原有教育观念的路径限制;二是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科间的互动交流;三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四是要改革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五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李海刚[6](2009)在《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渐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在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其质量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的某些失衡,使得培养出的师范生的素质和基础教育的要求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落差,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为背景,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该研究的背景,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研究现状,阐释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并说明了本研究的相关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从教师教育课程的功能入手,分析了国内6所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教师教育及其课程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指明了方向。第三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高师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素质理论和课程设置理论;现实基础主要涉及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和中学化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这些为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撑。第四部分笔者从理念、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设置高师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方法和思路。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拓展方向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李孝诚,李伯春[7](2008)在《关于数学教育实习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兼谈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与教法改革》文中认为数学教育实习在培养合格的数学教师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师院校、实习学校及其实习生本人都非常重视实习.但是调查发现:数学教育实习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专业教学技能、数学教学软件操作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通过适当增加数学教育类课时数;尽快发展数学教育学课程体系;尽快开设《数学教学软件的使用与设计》课程;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法有助于推进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
雷雯[8](2007)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目的是,在了解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各项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人际适应能力比较差、存在不同程度人际困扰的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探讨以团体辅导形式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具体做法是,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郑日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Watson及Friend,1969)和UCLA孤独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 Russell等人,1978)作为筛选和评价工具,在团体辅导前后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根据前测结果,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2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5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对照组不做任何辅导。辅导结束后,根据前后测结果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团体辅导结果显示: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性检验看,两组被试在三个量表上,平均分组间t检验同样都呈显着性差异,表明实验组被试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低于对照组。从组内比较看,实验组被试团体辅导前后在三个量表上得分也都呈显着性差异,说明实验的效果是显着的。本研究结论为:(1)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不善于表达、缺乏沟通技巧、羞怯、自卑、性格孤僻、冷漠和多疑。(2)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3)笔者所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具有自身特点,如选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与以前的很多同类研究不同,没有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因为SCL-90题量很大(共90道),而且共分9个因子,并不是专门针对人际关系的量表,各因子之间的测量会产生影响。也适当的对小组活动内容进行了自身的设计,人为情境训练与真实情境训练(话剧表演、热身游戏、角色扮演等)相结合,对提高团体辅导的实效有其积极作用。
朱超华[9](2006)在《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不成为教育,没有核心能力的教师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如今,教育界对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还十分缺乏,而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核心能力决定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育质量。因此,要使教育“明白自我”、走出困境,当务之急就是研究和建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核心能力。 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探讨了教师核心能力的概念、内涵和功能,分析了教师核心能力发展和运行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建构了“价值引导与自主管理相统一”的新型教师管理模式,以期能够为基础教育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生命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理论基石。 教师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特殊能力,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适应程度和承受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无形的能动力量。教师能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能力集成体,根据能力的教育指向性和专业化程度,可划分为由表及里的三个层次:基础层、专业层和核心层,分别对应于教师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 教师核心能力是蕴涵于教师能力内质中、在教师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教师持续发展并在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的专业能力。教师核心能力最能体现教师能力的作用和价值,具有核心价值性、独特性、发展性、综合性等特征。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五种要素随着教育目标、内容、情境的不同,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形成教师核心能力结构,它外在地表现为教师核心能力系统的若干子系统,其中最为根本的子系统是知识启蒙系统、精神启蒙系统、人格感染系统和发展规划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又经过一定的联结构成相对完整的教师核心能力系统的基本内核。 教师核心能力的功能是指教师核心能力在特定环境(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教师核心能力功能在评判方面具有多主体性,本文从“教育学的生命立场”的角度考察了教师核心能力的功能,认为教师核心能力在促进
罗文标[10](2006)在《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成为超出物质资源之上的第一资源,而我国却面临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匮乏,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机制僵化的问题,从知识创新的视觉出发,以知识创新过程为主线,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本文首先运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人力资本形成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阐述了知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揭示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转化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探讨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动力与阻力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立了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五元素培养模式”。 其次,在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后,运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高校建设学科群的质量保障机制;由政府、市场、企业和高校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四元运行机制”;促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及以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为主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然后,从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内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潜在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能力入手,提出了基于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创新培养途径”和方法。 最后,本文以深圳艾默生—雅达电子有限公司“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工程硕士)的成功案例,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阐明了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组织(高校和企业)知识创新,确保高校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办学水平,建设成研究型大学,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试图为我国高校和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提供指导。
二、谈高师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素质的外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高师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素质的外现(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四) 研究设计 |
一、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审视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1. 调查工具设计与试测 |
2. 调查取样与实施 |
(二) 数据分析与解读 |
1. 课程目标:定位狭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
2. 课程结构:比例失衡,缺乏整体的有机整合 |
3. 课程内容:覆盖面小,不能突出专业的特色 |
4. 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未能调动学生的参与 |
5. 课程评价:强调选拔,评价机制单一且僵化 |
二、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应然理念 |
(一) 走向人文关怀——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1. 课程目标应张扬人文性 |
2. 课程内容应加大人文知识的比重 |
3. 课程实施要尊重学生的教育经验 |
4. 课程评价应注重人文性 |
(二) 走向多元整合——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彰显复杂性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应综合考量多重复杂要素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要整合多种课程模式 |
3.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在各要素构建上要遵循复杂性思维 |
(三) 走向动态生成——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要重视生成性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设置的生成性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生成性 |
3.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的生成性 |
4.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的生成性 |
(四) 走向多元个性——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要体现多元性 |
1.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目标要体现多元性 |
2.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体现多元性 |
3.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实施要体现多元性 |
4.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评价要体现多元性 |
三、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论构想 |
(一) 课程目标重建——需求与特色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
2. 重建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 |
3. 重建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的具体措施 |
(二) 课程结构优化——均衡与自由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
2. 选择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标准 |
3. 调整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措施 |
(三) 课程内容选择——多元与专业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
2. 优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 |
3. 优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结构的具体措施 |
(四) 课程实施改革——对话与建构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
3. 改革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
(五) 课程评价设计——激励与发展 |
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
2.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取向 |
3.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的设计 |
四、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保障机制 |
(一) 建设师资队伍 |
1. 扩大教师队伍规模 |
2. 培养教师专业能力 |
3.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 |
4.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
(二) 更新专业资源 |
1. 加大专业建设投入 |
2. 出台专业课程制度 |
3. 成立专业学术组织 |
4. 编写专业教材资料 |
(三) 拓展课程资源 |
1. 融合不同专业方向 |
2. 探索不同地区音乐 |
3. 学习不同国家理念 |
五、结论与反思 |
(一)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的结论 |
1.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学科发展的需要 |
2.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
3. 建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 |
4. 建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保障机制 |
(二)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的反思 |
1. 调查样本选取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反映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
2. 改革范围较广,实施难度较大 |
3. 传统思维模式是课程体系重构最大的障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体态律动教学法 |
1.1 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产生 |
1.2 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发展 |
1.3 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
第二章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 |
2.1 视唱练耳的内涵与意义 |
2.2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培养目标 |
2.3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4 在高师视唱练耳课堂中实施体态律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三章 体态律动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
3.1 体态律动教学法中的视唱练耳教学理念 |
3.2 体态律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 |
3.3 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法中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
3.4 节奏教学中的体态律动 |
3.5 视唱教学中的体态律动 |
第四章 体态律动结合视唱练耳教学设计及思考 |
4.1 体态律动与视唱练耳结合课例 |
4.2 视唱练耳课中体态律动教学设计 |
4.3 体态律动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崛起及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培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 |
1.1.2 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教育规划的实现呼唤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
1.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
1.1.4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现状必须得到根本改变 |
1.2 问题聚焦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构成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概念解析 |
2.1.1 知识、技能与能力 |
2.1.2 教师教学能力的含义与特征 |
2.1.3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特殊内含剖析 |
2.1.4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特征 |
2.2 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2.3.1 本研究学科定位 |
2.3.2 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 |
2.3.3 基于心理学能力研究的教师能力理论及支撑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3章 优质教学与优秀教师案例分析及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
3.1 优质课教学视频分析 |
3.1.1 教学视频背景简介 |
3.1.2 基于教学能力发展的视频分析 |
3.2 优秀英语教师教学能力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1 背景介绍 |
3.2.2 数据统计 |
3.2.3 数据的分析与总结 |
3.3 基于案例分析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
3.4 本研究析出的教学能力构成阐释及其与相关研究结论的对比分析 |
3.5 优秀教师教学能力个案调查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启示 |
第4章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
4.1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概述 |
4.2 职前教学能力的培养 |
4.2.1 管理者素质水平是教师教育绩效的关键因素 |
4.2.2 确立必要的学科地位是确保职前培养质量的前提 |
4.2.3 高师英语专业拥有自己的教学大纲是专业的基本要求 |
4.2.4 高专业化教师教育师资是英语师资培养的必要条件 |
4.2.5 扎实的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
4.2.6 课程体系中合理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是职前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 |
4.2.7 基于未来职业的实践课教学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奠基石 |
4.2.8 职前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能力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
4.3 职后教学能力的培训 |
4.3.1 英语教师入职后教学能力培训概述 |
4.3.2 英语教师职后培训问题与对策 |
4.4 教学能力自主发展 |
4.4.1 教师教学能力自主发展理据 |
4.4.2 职业情感及教学潜质是教师教学能力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 |
4.4.3 形成常态化的教学反思习惯,使教学能力时时更新 |
4.4.4 重视教学研究对教学能力发展的作用 |
4.4.5 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
4.4.6 注重教学团队合作,共谋提高与发展 |
4.4.7 在实践中求创新,推动教学能力持续、跨越发展 |
4.5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基本模式图示 |
第5章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 |
5.1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现状分析 |
5.2 “档案袋”简介及其相关应用 |
5.3 美国优秀外语教师档案袋评价方法 |
5.4 教师档案袋评价方法在教师评价上的优势 |
5.5 教师档案袋在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回顾 |
6.2 研究结果概述 |
6.3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 |
6.4 本课题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实践能力的研究现状 |
2.2 大学生实践能力研究现状 |
2.3 体育实践能力研究现状 |
2.3.1 体育教育专业 |
2.3.2 社会体育专业 |
2.3.3 运动训练专业 |
2.3.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逻辑分析方法 |
3.2.4 统计法 |
4 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认识与基本观点 |
4.1 关于实践的认识 |
4.1.1 实践 |
4.1.2 认识 |
4.1.3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4.1.4 实践概念的定义 |
4.2 关于能力的认识 |
4.2.1 能力的涵义 |
4.2.2 能力的类型 |
4.3 关于实践能力的认识 |
4.3.1 实践能力的涵义 |
4.3.2 实践能力的构成 |
4.3.3 实践能力的特征 |
4.4 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 |
4.4.1 教育的优先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4.4.2 终身需求的教育与大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 |
4.4.3 全面发展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特点 |
4.4.4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认识 |
4.5 关于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 |
4.5.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设置状况 |
4.5.2 体育专业的基本属性 |
4.5.3 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
4.5.4 体育院校学生专项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 |
4.6 小结 |
4.6.1 关于实践的认识 |
4.6.2 关于能力的认识 |
4.6.3 关于实践能力的认识 |
4.6.4 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 |
4.6.5 关于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 |
5 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考察与分析 |
5.1 培养目标、课程与课堂 |
5.1.1 培养目标 |
5.1.2 课程结构与课堂学习 |
5.2 专业实习 |
5.2.1 对专业实习的认识 |
5.2.2 专业实习形式 |
5.2.3 专业实习的安排 |
5.2.4 专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5 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实习经验介绍 |
5.3 课外活动 |
5.4 毕业论文 |
5.4.1 培养与管理 |
5.4.2 论文验收 |
5.4.3 学校举行本科生优秀报告会 |
5.4.4 全国体育院校优秀论文评审 |
5.4.5 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实践 |
5.5.1 社会实践的种类与基本特征 |
5.5.2 体育院校社会实践基本经验介绍一 |
5.5.3 河北体育学院校企联合办学,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基本经验介绍 |
5.5.4 存在问题 |
5.6 小结 |
6 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 |
6.1 体育专业学生一般实践能力的培养 |
6.1.1 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
6.1.2 积极为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平台和提供机会 |
6.1.3 加强学生一般实践能力的基础知识构建,重视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往空间 |
6.1.4 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促进学生身体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 |
6.2 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 |
6.2.1 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质量 |
6.2.2 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
6.2.3 强化专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保证专业实习的质量与效果 |
6.2.4 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与具体指导,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
6.3 体育专业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
6.3.1 积极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实践情景,有效促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 |
6.3.2 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改进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有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6.3.3 重视对学生的磨砺教育,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论加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理论的阐释 |
1.4.1 路径依赖 |
1.4.2 生态整体性关联的原理 |
1.4.3 生态学开放性原理 |
1.4.4 多样性导致生态优化的原理 |
第二章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及其培养的价值 |
2.1 人文素质的内涵 |
2.1.1 人文 |
2.1.2 人文素质 |
2.1.3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 |
2.2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 |
2.2.1 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音乐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
2.2.2 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师范生教育的全面实现 |
第三章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主要表现 |
3.1.1 艺术人文知识和教育人文知识的双重缺乏 |
3.1.2 艺术人文价值和教育人文价值的双重缺失 |
3.1.3 艺术人文品格和教育人文品格的双重迷失 |
3.2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原因分析 |
3.2.1 教育观念的路径依赖 |
3.2.2 课程设置的封闭性 |
3.2.3 招生政策的偏差 |
3.2.4 校园文化实用主义倾向的制约 |
第四章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 |
4.1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
4.2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
4.2.1 弘扬创新精神,突破既有教育观念的路径限制 |
4.2.2 优化课程设置,保持学科教育的生态平衡 |
4.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
4.2.4 改革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
4.2.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1.2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实施 |
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献综述 |
1.3.2 文献分析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教师教育 |
1.4.2 教师教育课程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研究 |
2.1 教师教育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
2.1.1 传递教育理论知识的功能 |
2.1.2 培训教育教学技能的功能 |
2.1.3 培养教师职业意识的功能 |
2.1.4 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功能 |
2.2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2.2.1 6校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权重比较分析 |
2.2.2 6校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比较分析 |
2.2.3 6校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比较分析 |
2.3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2.3.1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性质问题 |
2.3.2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问题 |
2.3.3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问题 |
2.3.4 化学专业教育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依据 |
3.1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
3.1.1 教师专业素质理论 |
3.1.2 课程设置理论 |
3.2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依据 |
3.2.1 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 |
3.2.2 中学化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第4章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设想 |
4.1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理念 |
4.1.1 突出教师专业地位 |
4.1.2 体现化学学科特色 |
4.1.3 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
4.2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原则 |
4.2.1 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原则 |
4.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3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
4.3 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
4.3.1 重塑化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
4.3.2 调整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
4.3.3 改革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以《化学教学论》为例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关于数学教育实习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兼谈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与教法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3 调查结果 |
3.1 数学新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 |
3.1.1 对新课程的实施缺乏信心 |
3.1.2对新教材的认识不全面 |
3.2 教材分析能力方面的问题 |
3.3 专业教学技能方面的问题 |
3.3.1 组织教学技能不强 |
3.3.2 提问技能不灵活 |
3.3.3 讲解技能不熟练 |
3.4 数学教学软件操作方面的问题 |
3.5 其它问题 |
4 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4.1 原因分析 |
4.1.1 新课改内容中实践性知识不足 |
4.1.2 教学设计中的实践教学的比重少 |
4.1.3 专业教学技能中的“案例教学”实施不到位 |
4.1.4 课件制作课程内容范围窄 |
4.1.5 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轻实践性 |
4.2 应对策略 |
4.2.1 适当增加数学教育类课时数 |
4.2.2 尽快发展数学教育学课程体系 |
4.2.3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 |
4.2.4 尽快开设数学教学软件的使用与设计课程 |
4.2.5 积极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 |
(8)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2 研究过程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工具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程序 |
2.5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3 结果分析 |
3.1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组间和组内比较 |
3.2 UCLA 孤独量表前后测组间和组内比较 |
3.3 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前后测组间和组内比较 |
4 案例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2 问题概述 |
4.3 案例详情 |
4.4 设计的辅导策略与实施 |
4.5 总体评价 |
5 分析与结论 |
5.1 分析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组辅导计划 |
附录2 调查量表 |
(9)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本研究所持的主要观点 |
第四节 关键术语的界定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若干相关范畴的比较 |
第二章 教师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其阐释 |
第一节 教师能力概述 |
一、不同语境下的“能力”定义 |
二、教师能力的多元解读与教育学理解 |
第二节 教师核心能力的概念 |
一、教师核心能力的教育学存在 |
二、教师核心能力的概念 |
三、教师核心能力的内涵 |
四、教师核心能力的多元基础 |
第三节 教师核心能力的理论论证和实验印证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之论证 |
二、主体间性理论之论证 |
三、三维结构的反映模式之论证 |
四、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之印证 |
第三章 教师核心能力的功能及其发挥 |
第一节 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一、要素的意义 |
二、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教师核心能力的功能 |
一、教师核心能力功能评判的多主体性 |
二、本文考察教师核心能力的功能的视角 |
三、教师核心能力的功能 |
第三节 教师核心能力功能的发挥 |
一、教师核心能力功能发挥的基本目的 |
二、教师核心能力功能发挥的主要领域 |
三、教师核心能力功能发挥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益简析 |
四、教师核心能力功能发挥的保障 |
第四章 教师核心能力的发展 |
第一节 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教师核心能力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关系 |
第二节 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主要制因 |
一、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内部制因 |
二、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三节 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
一、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主要方式 |
二、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
第五章 教师核心能力与教师管理的变革 |
第一节 传统教师管理模式的反思 |
一、教师管理现状与困境 |
二、教师管理问题归因 |
第二节 对教师管理若干新理念的认识 |
一、一般教师观:依靠教师核心能力 |
二、教师伦理观:重视教师责权主体 |
三、教师管理观:引导教师自主管理 |
四、教师评价观:指向教师核心能力 |
第三节 新型教师管理模式的建构 |
一、新型教师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二、新型教师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
三、新型教师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四、新型教师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
五、新型教师管理模式的运行策略 |
余论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 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目标、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2.1 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人力资本形成理论 |
2.2 终身教育理论 |
2.3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 |
3.1 知识创新概述 |
3.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与特点 |
3.3 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动力因素分析 |
4.1 个人自我提升的需要 |
4.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4.3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5.1 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 |
5.2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
5.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
5.4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
6.1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概念 |
6.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 |
6.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
6.4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
6.5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
6.6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估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7.1 从提高知识内化能力入手的教学创新 |
7.2 从提高知识创造能力入手的科技创新 |
7.3 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入手的实践创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案例分析 |
8.1 艾默生—雅达电子有限公司概况 |
8.2 “贯通式”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实施 |
8.3 “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四、谈高师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素质的外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D]. 段季江. 西南大学, 2013(12)
- [2]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D]. 董明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3]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 周启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4]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 赵志英.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
- [5]论加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D]. 于志勤.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2)
- [6]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 李海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7]关于数学教育实习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兼谈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与教法改革[J]. 李孝诚,李伯春. 数学教育学报, 2008(03)
- [8]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D]. 雷雯.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6)
- [9]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 朱超华.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 [10]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罗文标.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