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活性胰岛素论文_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活性胰岛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胰岛素,活性,免疫,淋巴细胞,细胞,胰岛,抗体。

免疫活性胰岛素论文文献综述

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1](2003)在《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比较用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的结果 ,为临床上客观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探索新的方法。方法 :测定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和 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 ,分别用这两种胰岛来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结果 :空腹免疫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真胰岛素水平 ;用免疫活性胰岛素计算的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明显高于用真胰岛素计算分泌指数。结论 :免疫活性胰岛素夸大胰岛 β细胞功能 ,应用真胰岛素来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王乃尊[2](2003)在《真胰岛素与免疫活性胰岛素比值在不同血糖水平者测定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者胰岛 β细胞分泌激素中真胰岛所占的比率 ,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指导。方法 :测定糖耐量正常 (NGT)、糖耐量低减 (IGT)和 2型糖尿病 (2TDM)者空腹及餐后 2小时免疫活性胰岛素及真胰岛素浓度并计算比值 ,分析该比值与 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真胰岛素与免疫活性胰岛素的比值大小依次为 :NGT组 >IGT组 >2TDM组 (P <0 0 1) ;真胰岛素与免疫活性胰岛素比值变化与 β细胞功能变化相似。结论 :免疫活性胰岛素不能客观反映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 ,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高前胰岛素血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03年03期)

王宇泓,李成荣,杨锡强[3](2001)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I)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法和3 H TdR释放法从T细胞增殖 ,NK细胞杀伤活性 ,CTL杀伤活性叁个方面来探讨IGF I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1)IGF I能明显增强PHA刺激的脐血T细胞DNA合成 ,促进其增殖 (P <0 0 0 1)。 (2 )IGF I能明显增强脐血NK细胞的基础杀伤活性和IL 2激活的NK细胞杀伤活性 (P <0 0 0 5 ) ,经IL 2和IGF I联合处理后 ,脐血NK细胞杀伤活性接近IGF I处理后的年长儿NK细胞杀伤活性 (P >0 0 5 )。 (3)IGF I能明显增强脐血CTL的杀伤活性 (P <0 0 5 )。结论 IGF I对多种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均有正性调节作用 ,可望将其作为一种免疫刺激剂应用于临床 ,但因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复杂性 ,需作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其具体机制 ,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儿科杂志》期刊2001年11期)

林新[4](1998)在《1. A链链内二硫键错接(A11Ser,A12Cys)胰岛素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2. 淫羊藿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筛选和小檗胺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改进四引物PCR定点突变法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A链链内二硫键错接(A11Ser,A12 Cys)的胰岛素前体基因,利用pBV220作为载体,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在大肠杆菌温度诱导的体系中,获得了稳定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高密度发酵、表达产物的后加工和Sephadex G50分子筛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A链链内二硫键错接的Met-(A11Ser,A12Cys)-人胰岛素原(Mut-HPI)。以同样方法获得的Met-人胰岛素原(Met-HPI)为对照,研究了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ut-HPI保留了大部分放射免疫活性,而受体结合活性却只有Met-HPI的5.2%。通过胰蛋白酶和羧肽酶B(CPB)的酶切反应,将Met-(A11Ser,A12Cys)-人胰岛素原(Mut-HPI)加工成Met-(A12Ser,A12Cys)-人胰岛素(Mut-HI)。并通过FPLC ResourceTM Q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了分离纯化。最后以人胰岛素(HI)和Met-人胰岛素(Met-HI)作对照,研究了其生物活力、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Mut-HI保留了大部分放射免疫活性(81.2%),而受体结合活性却只有Met-HI的0.1%。Mut-HPI与改造前的Met-HPI相比,不易被胰酶和羧肽酶B(CPB)降解。Native-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Met-HI的电泳迁移率与HI相同,Mut-HI的电泳迁移率与Met-HI相比有所降低。结构预测结果表明,Mut-HI的空间结构与Met-HI明显不同,与改造前的Met-HI的空间结构相比,Mut-HI的叁维结构变得相对紧凑。受体结合活性的丧失进一步说明,A链链内二硫键的错接可导致胰岛素分子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与受体结合部位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其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性急剧下降,而放射免疫活性的大部份保留表明,尽管A链链内二硫键(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1998-06-30)

陈建华,顾文照,郭雅彬,丁黎章德,李有志[5](1997)在《声电子胰岛素免疫传感器固定化活性抗体膜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5%聚乙烯醇为膜材料,与10u/ml胰岛素抗体混匀,在压电石英晶体上制备活性抗体膜。放免法检测结果表明,抗体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透性和响应性能。抗体膜与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抗原结合,显示抗体膜上胰岛素结合量与胰岛素浓度呈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周文璧,李双庆,邓尚平[6](1993)在《A14、A19、B16及B26-〔~(125)碘〕单碘原子碘化胰岛素免疫活性的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乳过氧化物酶标记法,并在反应液中加6mol尿素能得到A14、A19、B16及B26-[~(125)碘]单碘胰岛素。4种标记胰岛素分别与16株豚鼠抗胰岛素免疫血清作结合反应,以Scatchard法求亲和常数(Ka)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胰岛素的碘标记位置不同,对免疫血清的亲和力有明显影响。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作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3年04期)

曲迅,崔正言,李淑贞,赵温利,曲钧庆[7](1992)在《胰岛素对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模型,观测模型鼠免疫细胞活性及胰岛素对其脾淋巴细胞DNA合成及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病鼠在高血糖低胰岛素状态下淋巴细胞DNA合成及IL—2的产生均明显降低(均P<0.01)。将病鼠脾淋巴细胞悬浮于含胰岛素的培液内,其淋巴细胞DNA合成及IL-2产生均显着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1992年02期)

赵德容[8](1988)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免疫学研究Ⅰ.NK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发现胰岛细胞抗体(ICA)以来,人们已普遍认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发病与某种免疫异常有关。作者根据很多IDDM的发生是以病毒感染为契机的现象,测定了在病毒感染初期发挥重要作用的NK细胞活性,并进行了讨论。实验对象为32例IDDM患儿(男15、女17,年龄3~18岁)和与其年龄一致的32例健康人。患儿全部给与胰岛素治疗,由此产生的控制效果好的有15例,效果不好的有17例。并且由末梢血分离单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Na_2~ (51)CrO_4标记K-562培养细胞作(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期刊1988年01期)

陈奎,陈慎[9](1986)在《兔胰mRNA的制备与有胰岛素免疫活性多肽的体外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从兔胰组织中提取出总RNA后,经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到兔胰mRNA。研究了此mRNA在麦胚无细胞体系中的翻译。不同的pH和不同浓度的乙酸钾对兔胰mRNA的翻译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麦胚体系中镁离子低到1.5mM时,精脒的浓度对兔胰mRNA的翻译也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在麦胚无细胞体系所翻译的混合产物中,测出了胰岛素的免疫活性,大约每50微升中含有2.5微单位。(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杂志》期刊1986年04期)

朱菊红,许英镐[10](1984)在《鹅胰岛素的免疫交叉反应性、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定了结晶鹅胰岛素的免疫交叉反应性、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及生物活性。鹅胰岛素能与豚鼠抗猪胰岛素血清反应,经放射免疫测定,它的交叉反应性是猪胰岛素的38.5%。用人胎盘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与鹅胰岛素进行结合实验,鹅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是猪胰岛素的56.4%。小白鼠惊厥法测出其生物活力是26.8I.U/毫克。(本文来源于《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期刊1984年04期)

免疫活性胰岛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者胰岛 β细胞分泌激素中真胰岛所占的比率 ,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指导。方法 :测定糖耐量正常 (NGT)、糖耐量低减 (IGT)和 2型糖尿病 (2TDM)者空腹及餐后 2小时免疫活性胰岛素及真胰岛素浓度并计算比值 ,分析该比值与 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真胰岛素与免疫活性胰岛素的比值大小依次为 :NGT组 >IGT组 >2TDM组 (P <0 0 1) ;真胰岛素与免疫活性胰岛素比值变化与 β细胞功能变化相似。结论 :免疫活性胰岛素不能客观反映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 ,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高前胰岛素血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活性胰岛素论文参考文献

[1].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

[2].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王乃尊.真胰岛素与免疫活性胰岛素比值在不同血糖水平者测定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3

[3].王宇泓,李成荣,杨锡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1

[4].林新.1.A链链内二硫键错接(A11Ser,A12Cys)胰岛素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分析2.淫羊藿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筛选和小檗胺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

[5].陈建华,顾文照,郭雅彬,丁黎章德,李有志.声电子胰岛素免疫传感器固定化活性抗体膜的制备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

[6].周文璧,李双庆,邓尚平.A14、A19、B16及B26-〔~(125)碘〕单碘原子碘化胰岛素免疫活性的异质性[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3

[7].曲迅,崔正言,李淑贞,赵温利,曲钧庆.胰岛素对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

[8].赵德容.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免疫学研究Ⅰ.NK活性[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8

[9].陈奎,陈慎.兔胰mRNA的制备与有胰岛素免疫活性多肽的体外翻译[J].生物化学杂志.1986

[10].朱菊红,许英镐.鹅胰岛素的免疫交叉反应性、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及生物活性[J].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1984

论文知识图

3.2INS-1细胞免疫荧光胰岛素受体纯化洗脱曲线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胰岛素信号途径中...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大脑海马总tau蛋白...叁组胎儿右心室Te1指数各组血清VEGF浓度水平的表达*#P<0.05...

标签:;  ;  ;  ;  ;  ;  ;  

免疫活性胰岛素论文_苏宏业,于志清,肖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