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绿茶叶咖啡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咖啡碱,生物合成,代谢,生物活性
绿茶叶咖啡碱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宏,王振,文祎,黄建安,刘硕谦[1](2016)在《茶叶咖啡碱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咖啡碱的生物合成、分解代谢、提取纯化、分析检测和生物活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茶叶通讯》期刊2016年03期)
郑华军[2](2016)在《基于SERS技术的茶叶咖啡碱和茶氨酸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咖啡碱、茶氨酸等茶叶功能成分的检测技术普遍存在检测时间长、过程繁琐、灵敏度不足等缺点。开发一种实时、快速、精确的茶叶成分检测技术对于科学研究、茶叶品质分析以及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具有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特征性强等特点,在计量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SERS衬底的制备是SERS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而衬底的SERS活性与其尺寸、形貌、晶型、聚集状态等特征密切相关。本文分别研究了金纳米颗粒、花状银纳米颗粒以及GO/Ag复合纳米材料等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SERS性质,并分别以花状银纳米颗粒、GO/Ag复合纳米材料为衬底研究了SERS技术在咖啡碱、L-茶氨酸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金纳米颗粒合成过程中氯金酸浓度对其粒径及分布状态的影响;分析了金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分布状态与其SERS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的数量随氯金酸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氯金酸浓度过高时,金纳米颗粒发生团聚,而其SERS活性显着降低。2.分别以硝酸银,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前驱物、还原剂及表面活性剂,在液相条件下合成了粒径约为450~500 nm,表面突起大小约为10~15 nm的花状银纳米颗粒。结果表明,PVP分子对银晶核的包裹程度决定了银纳米颗粒的最终形貌,当PVP分子对银晶核的包裹处于某种特定程度时,晶核发生各向异性生长,形成花状结构;花状银纳米颗粒表面可形成较多的“hot spots”,提高面感应电磁场强度,从而产生更高的SERS活性;以花状银纳米颗粒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R6G的检测限可达10-8 mol/L。3.通过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构筑银纳米颗粒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的GO/Ag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AgNO3的相对含量对于GO/Ag复合纳米材料中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团聚程度及其在GO表面的分布状态有显着影响;GO/Ag复合纳米材料同时具备电磁场增强机理和电荷转移增强机理,但电磁场增强机理占据主导地位;以GO/Ag复合纳米材料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R6G分子的检测限可达10-8 mol/L以下。4.对咖啡碱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花状银纳米颗粒对咖啡碱拉曼散射性质的影响,并对SERS检测技术在咖啡碱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咖啡碱溶液浓度低至10-9 mol/L时,位于807 cm-1,958 cm-1,1040 cm-1以及1327 cm-1等处的SERS信号依然清晰可见,表明以花状银纳米颗粒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于咖啡碱有极高的敏感性,检测限可达10-9 mol/L;咖啡碱溶液的浓度与其SERS光谱强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10041.0-0.9X807-3.1X1327+1.4X1269+1.3X958,其中Y表示–log10C(C为咖啡碱浓度,单位为mmol/L),Xn表示n cm-1处SERS信号的强度,决定系数(R2)高达0.9997。5.对L-茶氨酸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了GO/Ag复合纳米材料对L-茶氨酸拉曼散射性质的影响,并研究了基于SERS的L-茶氨酸定量检测技术。结果表明,当L-茶氨酸浓度低至10-7 mol/L时,位于476 cm-1,899 cm-1等处的SERS信号依然清晰可见,表明以GO/Ag复合纳米材料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于L-茶氨酸的检测限可达10-7 mol/L;L-茶氨酸溶液的浓度与其SERS光谱强度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5676.5+30.7X1458-26.7X1251,决定系数(R2)高达0.9899。综上所述,实验所得花状银纳米颗粒及GO/Ag复合纳米材料在基于SERS技术的茶叶品质成分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研究结果为SERS技术在咖啡碱、L-茶氨酸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晏嫦妤,焦义,许煜华,任秋婧,陈小芳[3](2013)在《茶叶咖啡碱合成NMT基因定点突变对其功能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N-甲基转移酶(NMT)基因是调控茶叶咖啡碱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从英红9号茶树品种中克隆的4个序列高度相似但功能有差异的NMT基因为材料进行定点突变,构建突变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原核表达蛋白经分离纯化后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如下:(1)具有催化7-甲基黄嘌呤合成3,7-二甲基黄嘌呤(可可碱)的YH-NMTl3基因的117位异亮氨酸(I)和186位缬氨酸(v)分别突变为缬氨酸(v)和丙氨酸(A)后,其功能转变为催化1,7-二甲基黄嘌呤合成1,3,7-叁甲基黄嘌呤(咖啡碱),而其111位精氨酸(R)突变为甘氨酸(G)后功能活性未发生改变:(2)同时具有催化1,7-二甲基黄嘌呤合成咖啡碱及催化7一甲基黄嘌呤合成可可碱的YH-NMT5基因的240位苏氨酸(T)突变为异亮氨酸(I)后功能活性未发生改变,而其230位苯丙氨酸(F)突变为丝氨酸(S)后催化活性丧失;(3)具有催化1,7-二甲基黄嘌呤合成咖啡碱的YH-NMT10基因的112位赖氨酸(K)、176位异亮氨酸(I)、295位缬氨酸(v)分别突变为谷氨酸(E)、丙氨酸(A)、苯丙氨酸(F)后,其催化活性丧失;(4)具有催化3,7-二甲基黄嘌呤合成咖啡碱的YH-NMTl4基因的211位精氨酸(R)突变为组氨酸(H)后,其催化活性丧失。上述结果表明N-甲基转移酶的催化活性与该酶蛋白的个别氨基酸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咖啡碱合成NMT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咖啡碱代谢调控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产业对接——CIFST-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9)
邵美丽,陈斌,田萍[4](2013)在《变量筛选在茶叶咖啡碱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目的是通过变量筛选简化模型并提高预测精度。试验中以135个来自大闽食品公司的茶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小波系数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WT-MC-UVE)进行变量筛选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咖啡碱定量分析模型,选择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以及预测相关系数(Rp)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应用WT-MC-UVE筛选的90个变量所建立的模型,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预测卷均方根误差,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124 8、0.1611和0.957 4。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官兴丽,刘跃云[5](2012)在《茶叶咖啡碱的功效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咖啡碱是茶叶重要的滋味物质,具有兴奋、抗癌、抗肥胖、抗菌等作用。本文从茶叶咖啡碱的性质,功效.含量测定叁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2年03期)
王杰,吴晖[6](2012)在《脱茶叶咖啡碱树脂的筛选及吸附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茶汤中咖啡碱的吸附率及吸附量为指标,比较了静态吸附条件下10种树脂对茶叶咖啡碱的吸附效果,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树脂AL-1,并对AL-1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1对茶叶咖啡碱的吸附率高达98.58%,吸附晗变H=21.84 kJ/mol,说明AL-1对咖啡碱的吸附是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自由能均为正值,且随吸附温度增加而减少,说明环境温度越高,吸附越容易。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说明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吸附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受液膜控制。(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2年03期)
尔朝娟[7](2012)在《茶叶咖啡碱脱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人体有诸多生理调节功能,但摄入咖啡碱会对某些咖啡碱敏感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满足这些人群对茶叶的需求,研制低咖啡碱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真空升华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法对茶叶进行脱咖啡碱处理,研究了叁种技术的具体工艺及脱咖啡碱效果,并研究了所得低咖啡碱茶叶的综合品质变化情况,进一步为茶叶脱咖啡碱工艺完善提供参考。1.将炒青绿茶进行适当预处理后,采用真空升华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对其进行脱咖啡碱处理。真空升华法最优工艺为:将茶样用2倍于其质量的水浸润后,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仪在微波功率300 W、超声功率50 W条件下处理30 s后在90℃条件下真空升华处理4 h,茶样咖啡碱脱除率为62.24%;超临界CO_2萃取法最优工艺为:将茶样水分含量调节至60%,添加占茶样质量60%的95%乙醇作为夹带剂,在70℃、30 MPa条件下萃取2 h,茶样咖啡碱脱除率为68.87%。2.首创性采用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法对鲜茶叶和干茶叶进行脱咖啡碱处理。结果显示,鲜茶叶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10(W/V),茶多酚水溶液质量体积分数5%,时间5 min,所得茶样咖啡碱脱除率高达91.02%;干茶叶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0(W/V),茶多酚水溶液质量体积分数15%,时间7 min,所得茶样咖啡碱脱除率达86.61%。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法无论是在咖啡碱的脱除方面还是在茶多酚的保留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浸提液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咖啡碱与茶多酚之间存在结合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咖啡碱的脱除效果。3.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法对茶样中咖啡碱的脱除效果最佳,为了使浸提液重复利用,进一步完善此工艺,本文采用木质纤维素吸附法对浸提后的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液进行脱咖啡碱处理。静态吸附和解析实验结果表明,杨木和杉木木质纤维素对茶多酚的选择系数明显高于松木和樟木,采用蒸馏水和60%乙醇分段洗脱对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分离效果最好。对杨木木质纤维素进行动态洗脱实验,其穿透曲线表明,咖啡碱与茶多酚分离效果较好。采用HPLC对洗脱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非酯型儿茶素相比酯型儿茶素更易与咖啡碱分离。脱咖啡碱后的茶多酚重复利用效果验证试验所得茶样咖啡碱脱除率为89.98%,说明杨木木质纤维素在茶多酚水溶液脱咖啡碱中效果良好。4.目前对低咖啡碱茶制备工艺的研究多以咖啡碱的脱除率为主要指标,忽略了处理工艺对茶样综合品质的影响。本文对所制低咖啡碱茶样的综合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茶多酚水溶液浸提工艺对咖啡碱的脱除效果最好(所得茶样咖啡碱含量低于5 mg/g),且茶多酚含量有所提高,水浸出物、游离总氨基酸、茶多糖损失量均小于13%。而真空升华和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所得茶样中咖啡碱含量在10 mg/g左右,且茶多酚、游离总氨基酸损失量超过5%,水浸出物、茶多糖损失量超过12%。(2)真空升华和茶多酚水溶液浸提干茶处理会影响茶样的外形,茶叶表面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影响茶叶外观和耐泡性,而超临界CO_2萃取和茶多酚水溶液浸提鲜茶叶所得茶样的外形和表面结构变化较小。(3)叁种脱咖啡碱处理方法均会使茶叶挥发性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真空升华处理后的茶样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降低最为明显;超临界CO_2萃取和茶多酚水溶液浸提干茶所得茶样挥发性成分中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比原茶分别降低24.76%和13.62%,且绿茶特征挥发性成分种类有所减少;茶多酚水溶液浸提鲜茶叶所得茶样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和种类与原茶样相比变化最小,且香精回添处理可起到风味回添作用。(4)综上,茶多酚水溶液浸提鲜茶所得低咖啡碱茶达到国际认可标准(咖啡碱≤5 mg/g)且品质最佳。(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2-03-01)
王杰,吴晖[8](2012)在《树脂AL-1动态脱除茶叶咖啡碱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10种大孔树脂分离脱除茶汤中的咖啡碱,以茶汤中咖啡碱、茶多酚的吸附率为指标,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筛选出分离咖啡碱效果较好的树脂AL-1。以洗脱率和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树脂AL-1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树脂AL-1对咖啡碱的吸附率最高,为98.58%。对于树脂AL-1吸附咖啡碱,当上样流速在0.75 mL/min、上样液pH值为5.2时,上样量最大,为11个柱体积;用50%的乙醇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为3个柱体积时,咖啡碱洗脱比较完全。(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9](2010)在《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叶咖啡碱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制作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较窄。当茶叶样品的咖啡碱含量较大时,所测得的吸光度对应浓度常超出线性范围。在实际操作中为使待测样品咖啡碱浓度置于线性范围内,建议增大制作标准曲线的咖啡碱工作液浓度区间,并将咖啡碱浓度计量单位由mg/mL改为μg/mL,由此可获得平行测定误差较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重复性结果。(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沈强,孔维婷,于洋,司辉清[10](2010)在《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的药理作用、测定方法和脱咖啡碱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今后对茶叶咖啡碱理论研究和低咖啡碱茶的生产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茶叶》期刊2010年01期)
绿茶叶咖啡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咖啡碱、茶氨酸等茶叶功能成分的检测技术普遍存在检测时间长、过程繁琐、灵敏度不足等缺点。开发一种实时、快速、精确的茶叶成分检测技术对于科学研究、茶叶品质分析以及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具有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特征性强等特点,在计量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SERS衬底的制备是SERS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而衬底的SERS活性与其尺寸、形貌、晶型、聚集状态等特征密切相关。本文分别研究了金纳米颗粒、花状银纳米颗粒以及GO/Ag复合纳米材料等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SERS性质,并分别以花状银纳米颗粒、GO/Ag复合纳米材料为衬底研究了SERS技术在咖啡碱、L-茶氨酸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金纳米颗粒合成过程中氯金酸浓度对其粒径及分布状态的影响;分析了金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分布状态与其SERS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的数量随氯金酸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氯金酸浓度过高时,金纳米颗粒发生团聚,而其SERS活性显着降低。2.分别以硝酸银,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前驱物、还原剂及表面活性剂,在液相条件下合成了粒径约为450~500 nm,表面突起大小约为10~15 nm的花状银纳米颗粒。结果表明,PVP分子对银晶核的包裹程度决定了银纳米颗粒的最终形貌,当PVP分子对银晶核的包裹处于某种特定程度时,晶核发生各向异性生长,形成花状结构;花状银纳米颗粒表面可形成较多的“hot spots”,提高面感应电磁场强度,从而产生更高的SERS活性;以花状银纳米颗粒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R6G的检测限可达10-8 mol/L。3.通过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构筑银纳米颗粒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的GO/Ag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AgNO3的相对含量对于GO/Ag复合纳米材料中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团聚程度及其在GO表面的分布状态有显着影响;GO/Ag复合纳米材料同时具备电磁场增强机理和电荷转移增强机理,但电磁场增强机理占据主导地位;以GO/Ag复合纳米材料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R6G分子的检测限可达10-8 mol/L以下。4.对咖啡碱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花状银纳米颗粒对咖啡碱拉曼散射性质的影响,并对SERS检测技术在咖啡碱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咖啡碱溶液浓度低至10-9 mol/L时,位于807 cm-1,958 cm-1,1040 cm-1以及1327 cm-1等处的SERS信号依然清晰可见,表明以花状银纳米颗粒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于咖啡碱有极高的敏感性,检测限可达10-9 mol/L;咖啡碱溶液的浓度与其SERS光谱强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10041.0-0.9X807-3.1X1327+1.4X1269+1.3X958,其中Y表示–log10C(C为咖啡碱浓度,单位为mmol/L),Xn表示n cm-1处SERS信号的强度,决定系数(R2)高达0.9997。5.对L-茶氨酸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了GO/Ag复合纳米材料对L-茶氨酸拉曼散射性质的影响,并研究了基于SERS的L-茶氨酸定量检测技术。结果表明,当L-茶氨酸浓度低至10-7 mol/L时,位于476 cm-1,899 cm-1等处的SERS信号依然清晰可见,表明以GO/Ag复合纳米材料为衬底的SERS检测技术对于L-茶氨酸的检测限可达10-7 mol/L;L-茶氨酸溶液的浓度与其SERS光谱强度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5676.5+30.7X1458-26.7X1251,决定系数(R2)高达0.9899。综上所述,实验所得花状银纳米颗粒及GO/Ag复合纳米材料在基于SERS技术的茶叶品质成分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研究结果为SERS技术在咖啡碱、L-茶氨酸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茶叶咖啡碱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宇宏,王振,文祎,黄建安,刘硕谦.茶叶咖啡碱的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16
[2].郑华军.基于SERS技术的茶叶咖啡碱和茶氨酸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晏嫦妤,焦义,许煜华,任秋婧,陈小芳.茶叶咖啡碱合成NMT基因定点突变对其功能活性的影响[C].科技与产业对接——CIFST-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3
[4].邵美丽,陈斌,田萍.变量筛选在茶叶咖啡碱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
[5].官兴丽,刘跃云.茶叶咖啡碱的功效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12
[6].王杰,吴晖.脱茶叶咖啡碱树脂的筛选及吸附行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2
[7].尔朝娟.茶叶咖啡碱脱除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2
[8].王杰,吴晖.树脂AL-1动态脱除茶叶咖啡碱的工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
[9].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10
[10].沈强,孔维婷,于洋,司辉清.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