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去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变化,沉积物,季风,珠穆朗玛峰,长白山,青藏高原,南亚。
过去气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夏阳阳[1](2019)在《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地发育及其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的参考。长白山区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内,在纬向上联系着黄土高原至日本海及其岛屿,在经向上又是联系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到中国广大海域及台湾的特殊地点,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区内泥炭沼泽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类型齐全,沉积连续,人为扰动相对较小,是研究古气候变化的理想载体。本文选取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地深为179cm的泥炭剖面,通过AMS ~(14)C和~(210)Pb/~(137)Cs的方法进行定年,建立白江河泥炭地的年代-深度模型,并对孔隙度(porosity)、干容重(DBD)、有机碳含量(TOC%)、碳累积速率(RCA)、腐殖化度(humification)和植物大化石(plant macrofossil)进行测量和鉴定,讨论过去1600年来白江河泥炭地的发育和环境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第一阶段(330-500 CE),此时研究地为一积水洼地,Porosity含量平均值为68.6%,处于整个剖面的最低值,DBD最高,平均值为0.8 g/cm~3,TOC含量为整个剖面最低,平均值为9.9%。RCA受淤泥影响较大,平均值为91.7 g C/m~2 yr。此时,腐殖化度(吸光度)低,可能与样品中有机物质含量低有关。植物残体较少,主要有为油桦(Betula ovalifolia Rupr)、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苔草(Carex spp.)-泥炭藓(Sphagnum spp.)群落。剖面中含有大量泥沙,还有活水海绵、有壳变形虫等微体生物。相对湿润的地表与该地孢粉记录一致。(2)第二阶段(500-660 CE),研究地表面水位下降,为泥炭地的发育提供了适当的水文条件,积水的洼地开始转变为泥炭地。Porosity的平均值为76.1%,DBD的平均值为0.58 g/cm~3,TOC含量的平均值为17.9%,RCA受这叁个指标的共同控制,平均值约102.9 g C/m~2 yr,此外,腐殖化度(吸光度)也迅速升高,表明研究样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植物残体分析表明,群落类型为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var.angustum N.Busch)苔草(Carex spp.)。这一阶段与四海龙湾、小龙湾所记录的500 CE左右出现的干旱事件相吻合。泥炭地的发育响应了变干的气候条件。(3)第叁阶段(660-2016 CE),Porosity和TOC含量显着高于前两个阶段,而DBD明显低于前两个阶段,此时泥炭地不断发育。根据植物残体类型,结合碳累积速率和腐殖化度等,将这一阶段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个亚阶段:660-900 CE,由于沉积时间较其上层更久远,腐殖化程度偏高。TOC含量和Porosity的平均值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分别为37.9%和93.4%,而DBD的平均值则迅速下降到0.2 g/cm~3,RCA受DBD影响较小,平均值约为73.9 g C/m~2 yr。植物残体揭示的泥炭地植物群落为油桦(B.ovalifolia)-笃斯越桔(V.uliginosum)-苔草(Carex spp.)群落。前一个阶段相比,地表变得更加湿润,这与小龙湾的记录是相符的,此时为泥炭地的初始发育阶段。900-1150 CE,进入中世纪暖期(MWP),研究地腐殖化度偏高,表明泥炭地表面比较干燥,RCA呈中速增长,TOC含量最高,平均值为41.3%,DBD则降到0.1g/cm~3。1150-1370 CE,植物残体分解速率降低,RCA的平均值为165.8 g C/m~2 yr,大量的狭叶泥炭藓(S.section Cuspidata)的出现表明此时气候较为湿润,地表水位升高,泥炭发育最快。植物残体中出现少量的落叶松之后转变为油桦(B.ovalifolia),该段优势植物群落为油桦(B.ovalifolia)-苔草(Carex spp.)-泥炭藓(Sphagnum spp.)群落。1370-1500 CE,TOC含量先下降到34.2%,之后升高到36.7%。腐殖化度、干容重以及孔隙度与前一阶段基本保持稳定。植物群落为油桦(B.ovalifolia)-苔草(Carex spp.)-藓类群落。狭叶泥炭藓(S.section Cuspidata)逐渐消失,表明地表水位下降,这段干燥期与小龙湾的记录是符合的。1500-1800 CE,进入小冰期(LIA),植物生产力降低,RCA降低为33.3 g C/m~2 yr,为整个剖面最低值,泥炭发育最为缓慢。植物群落为苔草(Carex spp.)-藓类群落,其中藓类中以大泥炭藓(Sphagnum spp.)和金发藓(Polytrichum spp.)为主。1800-1950 CE,杜鹃花科(Ericaceae)及其他木本显着增长,表明泥炭地表面较为干燥,这与小龙湾的记录和锦北腐殖化度的结果是相符的。1950 CE之后气温逐渐升高,有机碳含量增加,但是碳累积速率降低,这与1986/1987开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排水)有关。排水后出现了大量的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此时为油桦(B.ovalifolia)-笃斯越橘(V.uliginosum)-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苔草(Carex spp.)-泥炭藓(Sphagnum spp.)群落。自然恢复后油桦(B.ovalifolia)增加。这一段时间内泥炭地的发育与气候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秀美,范宝伟[2](2019)在《青藏高原中西部湖泊生物标志物记录的过去两千年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高原中西部湖泊达则错和阿翁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湖泊沉积物岩芯中GDGTs、长链不饱和烯酮与叶蜡化合物单体氢同位素等生物分子标志物获得过去2000 a以来青藏高原中西部定量的温度与降水同位素记录,以期探讨晚全新世以来不同时段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区域特征,并揭示过去2000 a季风与西风对青藏高原影响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存在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两个湖泊均存在中世纪暖期(MWP),但是暖期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高原西部(阿翁错) MWP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高原中部(达则错);达则错有明显的小冰期(LIA)降温,阿翁错没有发现明显的LIA,可能受样品分辨率低的影响;过去200 a达则错温度有缓慢降低趋势,可能是冰融水补给湖泊温度变化滞后于气候变化的表现.(2)过去2000 a印度夏季风在青藏高原的最北界线可能发生了北移,在距今1000~2000 a,夏季风边界线位于阿翁错以北、达则错以南;但在过去1000 a印度季风边界线移动到阿翁错和达则错以北.(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万辛如,张知彬[3](2017)在《过去5万年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大型哺乳动物局地灭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万年前,全球曾遍布诸如猛犸象、披毛犀一类的大型哺乳动物,及至末更新世至早全新世,它们多已灭绝。在此期间,全球经历了一轮快速的气候变暖,同时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人类活动,二者虽被认为是导致其灭绝的重要原因,但由于缺乏在连续的时间-空间维度上,针对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驱使的物种迁移,对动物灭绝进行的定量分析,仍很难区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二者各自在动物灭绝中所扮演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陈修康[4](2017)在《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气候变化的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位于热带-亚热带的雷琼地区,其气候季节差异明显,同时受到以东亚夏季风(EASM)、东亚冬季风(EAWM)、印度夏季风(ISM)为代表的东亚季风系统和西伯利亚高压带的影响。此外,雷琼地区是受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的热带风暴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湖光岩玛珥湖的沉积物记录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湖泊水位升降以及人类活动等历史,是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的理想的沉积档案。本研究基于采自湖光岩玛珥湖的表层沉积物(76个样品)和西湖盆2.45 m长的沉积柱HML2(以1 cm间距的309个地球化学元素样品、以0.3 cm间距的1054粒度样品),根据HMLC3沉积柱顶部的~(210)Pb和~(137)Cs以及沉积柱SUS的AMS~(14)C测年,通过磁化率对比建立了HML2沉积柱的年代框架,进行了全岩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和陆源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过去2000年以来降雨量的演变、强降雨事件、人类活动历史和热带风暴活动的历史演变。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标志可迁移元素的主成分PC3与Sr/Rb、CaO/Al_2O_3、MgO/Al_2O_3、SiO_2/Al_2O_3等传统的降雨量代用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说明可用于指示流域内降雨量和ISM的演变历史。这些指标显示,AD 85-195、336-475、670-723、1353-1663和1867-2009期间流域内降雨丰沛,化学风化作用强。2)标志碎屑元素的主成分PC1与砂含量、平均粒径呈现同相位变化,指示湖光岩玛珥湖流域内的强降雨事件。结合沉积物的砂含量、平均粒径和磁化率,AD 81-112、194-216、270-415、455-700、810-1225、1275-1340、1400-1445、1468-1508、1554-1600、1655-1872、1938-1959和2005-2013期间强降雨事件频数较高。3)在标志惰性元素组合的PC2轴上,表层、HML2沉积物截然分开,说明表层沉积物与HML2沉积柱在惰性元素含量与组成上具有显着差别。此外,PC2随时间的变化与前人发表的炭屑含量记录的人类活动一致。因此,PC2可以用来指示人类活动历史,结果显示1949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剧增。4)对湖光岩玛珥湖表层和沉积柱HML2的陆源沉积物进行粒度端元模型分析,获得EM1、EM2和EM3等3个端元组。并与其它已知的端元组分和地球化学元素主成分进行对比,粗颗粒组分EM1解释为由于热带风暴活动引起的强水动力事件和强降雨导致的同步沉积,EM2为大气沉降形成的背景沉积,EM3指示流域内ISM强弱引起的流域内降雨量而导致的植被密度变化,用来指示ISM的强弱变化。5)根据热带风暴沉积端元EM1的纵向变化,显示出热带风暴活跃期主要有AD 81-112、194-216、270-415、455-700、810-1225、1275-1340、1400-1445、1468-1508、1554-1600、1655-1872、1938-1959和2005-2013,与元素主成分PC1指示的结果一致。EM1去趋势后的小波分析显示,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记录的热带风暴变化存在明显的84 a、130 a、260 a和753 a等旋回周期。进而通过与气候驱动因子对比分析,推测SST、湖光岩玛珥湖气温、ENSO、ITCZ和太阳活动等气候因子与热带风暴活动有关。此外,热带风暴活动与EASM正相关,而与EAWM和ISM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雪娇[5](2017)在《将分段积分方法用于评估温室气体排放对过去气候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于数值敏感性试验的分段积分方法(简称PW)周期性地利用分析资料更新模拟场,可以有效抑制模式长期积分的误差积累。本文首次将分段积分方法应用于温室气体排放对近期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主要目的是检验在采用复杂的气候模式进行的敏感性研究中,PW方法是否会好于传统的连续模拟方法(简称CONT),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温室气体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提高气候变化敏感性试验的可信度。为此,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实施了一个研究近26年来(1979-2004年)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理想化的敏感性试验,试验进行了两个模拟:在包含所有的外强迫下进行的“全强迫模拟”(简称ALL)和将温室气体浓度固定为初始值(1979年)的“固定温室气体模拟”(简称FGHG),将两个模拟的差(ALL-FGHG)视为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试验利用模式资料作为准确值来比较PW和CONT两种方法的模拟精度,分析了不同的分段时间长度和分析场误差对PW模拟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我们的试验中,用于敏感性试验的“有误差的模式”是将产生“真实值”的“准确模式”中的生成高云的相对湿度阈值降低得到的,这会导致高云量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小,温度降低。结果,在全强迫模拟中,CONT模拟的全球地面气温和降水都较“真实值”偏低,存在明显的系统性误差。由于不断用分析场直接更新模拟场,PW能够保证对实际的气候演变过程的模拟,也就是全强迫模拟,达到很高的精确度。这不但是对全球尺度和年平均量如此,就是在逐日的网格点上的温度和水平风等大气要素的模拟都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在全强迫模拟(ALL模拟)中,PW对降水的模拟也远好于CONT方法,不过达不到温度和水平风那样高的模拟精度,说明只是更新温度和水平风还不能完全消除降水模拟的误差。(2)在固定温室气体浓度的模拟(FGHG模拟)中,PW的模拟量中只是部分地用分析资料更新,因此不能保证模拟值有很高的精度,但是和CONT相比,PW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FGHG模拟,不过优势不像在ALL模拟中那样明显,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时段PW的模拟还会差于CONT模拟。(3)由于CONT在ALL和FGHG两个模拟中都有系统性偏差,在用ALL-FGHG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和降水变化的贡献时,两个模拟的系统性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抵消,最终得到“差值”(ALL-FGHG)的误差会小于每个模拟的误差,所得到的“差值”仍然有一定可信度。但是在不少地区和许多时段,两个模拟的误差是相反的,在网格点计算差值时两个误差迭加,造成CONT得到的“差值”的空间分布和“真实”相距很远。而得益于对ALL模拟精度的提高,PW明显地提高了所计算的温室气体对地面气温、降水和水平流场变化贡献的精度,增加了敏感性试验的可信度。不但PW模拟得到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和降水“差值”好于CONT模拟,更为重要的是,PW得到的“差值”的空间分布和“真实”的空间分布相当接近。(4)分段时间间隔长度对PW模拟结果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分段时间间隔越短,模拟结果越准确。分段间隔从1天增加到2天,对结果影响不大,但分段间隔达到5天时,则模拟受分析资料的约束较小,会导致ALL模拟精度大大降低,从而也会影响FGHG模拟的结果,最终降低了对温室气体贡献模拟的精度。在分析资料中加入误差后会使PW的模拟精度降低,但是根据我们的试验,只要分析资料误差在合理水平上,对结果的影响不会很大,仍然可以保证模拟结果好于CONT模拟。(5)本文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性试验中,分段模拟方法可望得到比传统的连续模拟方法更可信的结果,特别是在区域尺度上,分段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刻画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空间分布细节,具有更大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许浩[6](2016)在《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研究历史气候变化并分析其机理,对我们了解现代气候的过程及变化趋势具有很大帮助。青藏高原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有大量的山地冰川分布,是极地以外重要的冰川分布区。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冰芯记录具有分辨率高、保真度好、信息丰富、时间尺度长等优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青藏高原冰芯能够记录青藏高原周边区域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信息。2002年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坡的东绒布冰川(27°59'N,86°55′E,6518 m a.s.l.)钻取了一支108.8米长的冰芯。本研究以东绒布冰芯主要离子和δD同位素为主要指标,采用EOF、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了冰芯记录与大气环流各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了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冰芯离子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陆源离子(Mg2+, Ca2+, SO42-和NO3-)在EOF1的载荷较高,海洋离子(C1-和Na+)在EOF2的载荷较高。EOF1与夏季亚洲大陆地表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中心位于蒙古及周边区域),而EOF2与夏季亚洲大陆的地表气压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检测表明,亚洲大陆高压增强、温度偏低时,青藏高原南部区域受大陆气团影响增强而南亚季风气团影响减弱,此时与大陆气团相关联的陆源离子输送增加而海洋离子输送减少(EOF1偏高EOF2偏低)。当亚洲大陆低压增强、温度偏高时,陆地低压吸引南亚季风气团深入北上,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南亚季风的影响增强而大陆气团的影响减弱,因此冰芯海洋离子输送增加而陆源离子输送减小(此时EOF2偏高的EOF1)。陆源离子和海洋离子可作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陆气团与南亚季风气团强度的替代指标。2.对比了过去1000a EOF1和EOF2的关系发现,在-1380年以前,EOF1和EOF2有着共同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1380年之后EOF1和EOF2呈负相关关系。突变检测显示在过去1000a EOF1呈上升趋势,突变时间点在~1382年,EOF2呈下降趋势,突变时间点在~1358年。从Ca2+和Clm-所指代的蒙古高压和青藏高原南部南亚季风的变化来看,蒙古高压在-1382年以前较弱,~1382年以后显着增强,~1382-1900年期间有过4次偏弱的时段;青藏高原南部的南亚季风在~1358年之前较强,在~1358年后开始减弱,在~1600-1700年有过一次短暂的增强阶段,其余的时间段都是偏弱的。这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环流模式在~1358-1382年前后发生了转型,这和中世纪暖期-小冰期的气候转型相一致。依据冰芯记录推测,在中世纪暖期气候偏暖,陆地低压强,南亚季风能够深入北上,青藏高原南部降水增多,在此时段冰芯离子浓度主要受到季风降水量影响,陆源离子和海洋离子有共同的变化趋势。进入小冰期以来,陆地高压增强,南亚季风中心南移,此时喜马拉雅地区季风降水减少,冰芯离子浓度主要受到大陆气团和季风气团强度的影响,降水量影响减弱,由于气团相互作用,陆源离子和海洋离子呈现负相关关系。虽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季风在减弱,但是喜马拉雅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南亚季风增强,这可能和南亚季风槽的南移有关。从大气环流的形式来看,自小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环流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3.冰芯离子与主要气候模态的分析表明,亚洲-太平洋涛动(APO)指数与EOF1负相关而与EOF2正相关。太平洋年代际涛动指数(PDO)与EOF1正相关而与EOF2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当APO增强(PDO偏弱)时,以蒙古地区为中心的亚洲大部地区地表气压偏低,对流层气温偏高,太平洋东部地区气压偏高、温度偏低,此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陆气团减弱,季风气团增强,陆源离子输送减少,海洋离子输送增加;APO减弱(PDO偏强)时,蒙古及周边区域气压偏高、温度偏低,太平洋东部地区气压偏低、温度偏高,此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南亚季风增强、大陆气团强度偏弱,因此海洋离子的输送增加而陆源离子的输送减小。APO和PDO通过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青藏高原南部的离子传输。冰芯离子记录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对比发现,EOF1偏高(偏低)和EOF2偏低(偏高)的年份,南方涛动指数偏低(偏高)。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表明EOF时间序列和SOI有共同的高能量区,这证实了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与ENSO的相关性。进一步的检测表明SOI偏高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陆气团会减弱,南亚季风气团会增强,导致海洋离子输送增多而陆源离子输送减少。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澳大利亚达尔文(Darwin)地区地表气压的同相位变化把ENSO和青藏高原南部离子传输关联到了一起。APO、PDO和ENSO都是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现象,这种环流异常和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环流相互之间紧密相关,各气候模态之间也存在显着的关联性。正因为如此,各种气候模态通过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了青藏高原南部的离子传输,冰芯离子记录了这种气候变化信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12-01)
赵克良,姚玉鹏[7](2016)在《中国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揭示过去64万年亚洲季风气候变化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30524,41572156,41561144003)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程海教授及其合作者基于我国洞穴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在亚洲季风气候变化历史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于2016年6月10日以"The Asian monsoon over the past 640,000years and ice age terminations"(过去64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基金》期刊2016年05期)
张小琳,李云良,于革,张奇[8](2016)在《鄱阳湖流域过去1000a径流模拟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过去千年尺度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气候模式CCSM4和ECHAM5模拟过去1000 a气候数据,空间降尺度后驱动水文模型模拟了鄱阳湖流域过去近千年流域径流序列.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手段,分析流域极端径流变化特征、周期和该流域旱涝事件发生频率.结果表明:2种气候模式均能反映出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阶段的干湿交替变化,且小冰期内中干旱状态维持时间较长;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CSM4和ECHAM5模式下发生旱涝灾害与极大极小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基本相同,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变化周期相近,均具有30 a左右的主周期,10~15、7 a左右的子周期.小波系数模平方图中30 a左右显着的能量信号揭示了该周期与北太平洋气候的主要环流机制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周期相近,因此,大气环流涛动是造成气候-水文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拓展了基于近代60 a观测记录的流域水文变化的认识,探讨了千年时间长度下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和水文对气候响应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长江中游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旱涝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赵慧颖,宫丽娟,曲辉辉,朱海霞,李秀芬[9](2016)在《过去300年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变化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Daxinganling) are China's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tective screen and also the region most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s. To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reveal the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 in this high-latitude, cold and data-insufficient reg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intaining ecological safety and corresponding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s. In this article,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series were firstly constructed using tree-ring data and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Then, using the climate tendency rate method, moving-t-testing method, Yamamoto method and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climate changes in the region during the past 307 year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nce 1707,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slightly and the sunshine dur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tendency rates of 0.06℃/10 a, 0.79 mm/10 a and –5.15 h/10 a, respectively(P≤0.01). Since the 21 st century, the period with the greatest increase of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also with the greatest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period with greatest decrease of sunshine duration. Three sudden changes of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duration occurred in this period while two sudden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occurred. The strong sudden-change years of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udden-change years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suggesting that in the mid-1860 s, the climatic sudden change or transition really existed in this region. In the time domain, the climatic series of this region exhibit obvious loc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duration exhibit the periodic variations of 25 years while the precipitation exhibits a periodic variation of 20 years. Based on thes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ne can infer that in the period from 2013 to 2030, the temperature will be at a high-temperature stage, the precipitation will be at an abundant-precipitation stage and the sunshine duration will be at an less-sunshine stage.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leading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is region shows integrity, i.e., it is easily higher or lower in the whole region; and the second distribution type is more(or less) in the southwest parts and less(or more) in the northeast parts.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exhibit complex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clude four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s. The present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curity investigation of homeland, ec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as well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in China's northern border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6年05期)
苑全治,吴绍洪,戴尔阜,赵东升,任平[10](2016)在《过去5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动态植被模型IBIS,首先模拟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选定的标准气候态时段(1986-2005年)平均气候状态作为"标准年气候",并将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植被NPP作为评价基准。通过与基准进行比较,计算每一年潜在植被NPP的波动情况,进而评价该年的气候条件是否使潜在植被"不适应"以及"不适应"的程度,最后根据过去50年的"不适应"次数和程度综合判断气候变化下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在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下,天山以南的暖温带荒漠生态系统、北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NPP呈现出较高的脆弱性;而大部分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则不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NPP脆弱性较低,其中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的生态系统NPP脆弱性更低。此外,天山以北的温带荒漠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的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NPP也呈现出较低的脆弱性。(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过去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青藏高原中西部湖泊达则错和阿翁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湖泊沉积物岩芯中GDGTs、长链不饱和烯酮与叶蜡化合物单体氢同位素等生物分子标志物获得过去2000 a以来青藏高原中西部定量的温度与降水同位素记录,以期探讨晚全新世以来不同时段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区域特征,并揭示过去2000 a季风与西风对青藏高原影响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存在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两个湖泊均存在中世纪暖期(MWP),但是暖期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高原西部(阿翁错) MWP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高原中部(达则错);达则错有明显的小冰期(LIA)降温,阿翁错没有发现明显的LIA,可能受样品分辨率低的影响;过去200 a达则错温度有缓慢降低趋势,可能是冰融水补给湖泊温度变化滞后于气候变化的表现.(2)过去2000 a印度夏季风在青藏高原的最北界线可能发生了北移,在距今1000~2000 a,夏季风边界线位于阿翁错以北、达则错以南;但在过去1000 a印度季风边界线移动到阿翁错和达则错以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去气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夏阳阳.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地发育及其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李秀美,范宝伟.青藏高原中西部湖泊生物标志物记录的过去两千年气候变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万辛如,张知彬.过去5万年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大型哺乳动物局地灭绝的影响[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4].陈修康.过去2000年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气候变化的沉积记录[D].暨南大学.2017
[5].王雪娇.将分段积分方法用于评估温室气体排放对过去气候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7
[6].许浩.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D].南京大学.2016
[7].赵克良,姚玉鹏.中国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揭示过去64万年亚洲季风气候变化历史[J].中国科学基金.2016
[8].张小琳,李云良,于革,张奇.鄱阳湖流域过去1000a径流模拟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J].湖泊科学.2016
[9].赵慧颖,宫丽娟,曲辉辉,朱海霞,李秀芬.过去300年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变化特征(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6
[10].苑全治,吴绍洪,戴尔阜,赵东升,任平.过去5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J].地理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