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切口感染是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2008年共手术治疗771例,术中证实单纯性阑尾炎325例,化脓性阑尾炎286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60例,各型发生切口感染者分别为2例、4例、11例,感染率分别为0.6%、1.4%、1.8%,明显低于资料报道的阑尾炎未穿孔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5%~10%,穿孔者达20%以上的概率。我们的经验是:
1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阑尾炎发病至采取手术治疗时的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的机会就越大。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低,而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阑尾一旦化脓穿孔,腹腔内感染严重使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凡单纯性阑尾炎经短期治疗腹痛不减轻,体温上升,血象明显增高,必须果断手术,以防阑尾化
脓穿孔,增加切口感染率。
2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对急性阑尾炎,无论是否化脓,坏疽或穿孔手术前均应用一次较大剂量抗生素,首选氨基苷类或头孢类抗菌素甲硝唑术前30min静脉滴注,使抗生素浓度在血浆及组织中迅速达到峰值。
3切口的选择由于大多数病人的阑尾位于右下腹,故手术切口宜选择在右下腹压痛最明显处。单纯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病程短者,采用麦氏切口都能顺利完成阑尾切除。对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有时大网膜包裹粘连或腹腔脓液较多或异位阑尾,麦氏切口暴露不好,影响操作,肠管外露时间长加重损伤。因此宜选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4保护切口切开腹膜前,特别是阑尾化脓穿孔腹腔内有脓液时,首先准备好吸引器,用两把血管钳将腹膜提起,并用纱布在
周围保护,在两钳间先切开一小口,吸净脓液时再扩大切开腹膜,用4到6把直钳分别在上、下两个角及内外两侧夹住腹膜外翻固定在护皮巾上,用腹膜掩盖保护切口,可避免切口感染。
5术式选择针对不同类型阑尾炎,采取不同术式,尽可能不用逆行切除法,妥善处理残端,尽量减少腹腔及切口污染。
6腹腔引流物放置部位一般阑尾术后腹腔不放引流物,除非阑尾根部穿孔者近端包埋不理想或者当腹腔感染严重时,则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手术野并用吸引器吸净,在阑尾区盆腔内放置引流管,另戳孔引出行皮外固定,不可从原切口引出,避免影响切口对合及引流物感染切口,影响愈合。
7切口缝合关闭腹膜后手术人员更换手套及器械,然后再缝合切口,不用在腹腔时使用的器械,重新更换器械以防止通过器械肥腹腔内污染带到切口;切口缝线不宜过多,确切止血,逐层缝合,不留死腔,术毕以纱布同向挤压排出切口内积血及积液;
8切口冲洗切口没有被污染时不必冲洗,如不慎被子污染则在缝合腹膜后用0.2%甲硝唑溶液冲冼腹壁切口,估计可能发生感染时腹壁各层用可吸收缝线缝合,铬制肠线为一种异型蛋白的抗原,能促使多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向切口聚集,清除病原体,同时减少缝线异物存留及缝线反应。
9选择性应用皮下引流条,对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时切口明显污染或皮下脂肪过厚者,估计可能感染或脂肪液化者,可在皮下放置乳胶引流条,术后24h拨除。
10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与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更与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及手术操作规范与否有关,减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关键是预防。我们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明显降低了各型阑尾炎的手术切口感染率。